202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精選1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事跡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
【頒獎詞】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這是一個戰士的風花雪月。唱紅巖,唱藍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連。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樹梅,你要讓自己開在懸崖。一個兵,一條路,一顆心,一面旗。
【人物事跡】《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被置于藝術殿堂寶座的藝術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學家、詞作家、劇作家閻肅之手。1950年,20歲的閻肅來到西南青年文工團,并于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自那時起,閻肅就常常跑基層,慰問廣大官兵,把官兵們的生活點滴作為自己的創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連隊的馬扎上完成的。
為了創作歌劇《江姐》,閻肅來到重慶渣滓洞體驗生活,反銬雙手,戴上腳鐐,并坐上老虎凳來真實感受當年共產黨員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與世長辭,閻肅的夫人說,昏迷期間,閻肅只有聽到自己寫的歌時才有反應,甚至會流淚。在閻肅心中,他的作品里飽含著的對兵、對民的深情,正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即使昏迷,也依舊共鳴不絕。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秀子弟兵。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2
【頒獎詞】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藥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
【人物事跡】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
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于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后遺癥,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3
【頒獎詞】千萬里,他們從天南地北回來為你送行。你走了,你沒有離開。教書、家訪、化緣,埋頭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滅的蠟燭,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們熄滅了校園所有的燈,而你在天上熠熠閃亮。
【人物事跡】
莫振高,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長爸爸”,是廣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長。都安是全國貧困縣,這個大山里的瑤鄉,有著眾多因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將“讓瑤鄉兒女走向世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任教三十多年來跑遍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將了解的`情況一一記錄在冊,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然而,自己的工資畢竟只是杯水車薪。面對數量眾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他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全國各地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做演講、做動員,只為通過社會力量,幫助更多的瑤鄉兒女走出大山。
就這樣,莫振高一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因積勞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發心臟病去世!澳职帧钡摹盎墶敝犯淖兞藬狄匀f計貧困孩子的命運,現在他已桃李滿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4
【頒獎詞】來不及思量,就一躍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長江之下最牽動人心的地方,別緊張,有我在,輕聲的安撫,穩住傾覆的船艙,摘下生命軟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擔當,人們夸你帥,不僅僅指的是面龐。
【人物事跡】
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翻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海軍工程大學搶險救援分隊。6月2日抵達救援現場后,他第一個跳入水中,面對水流湍急、能見度極低的雙重考驗,官東首先在船艙內發現朱紅美老人,他一邊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幫她穿戴好裝具,最終成功將其救出,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還者。
14時15分,官東再次下水,在機艙部位找到了船員陳書涵。面對體力嚴重透支,陷入絕望的陳書涵,官東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裝備給了陳書涵,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僅靠輕潛裝具支撐。撤退時,他身上的信號繩被纏住,危急之下,官東割斷信號繩,與水面徹底失聯。
官東在黑漆漆的艙內摸索近20分鐘,終于找到出艙口,怎料,一個暗流瞬間將他卷入深水區,而此時,裝具里的氧氣即將耗盡,官東果斷丟掉所有裝具,憋著一口氣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過快,剛出水的官東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面對大家的贊許,這個帥氣的90后小伙兒,沒有多言。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軍人應有的擔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5
【頒獎詞】一碗茶水端的平,兩個肩膀閑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書,村民離不開的頂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攔河壩,是戈壁灘上引來的天山水,給村民溫暖,帶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彈了再彈,買買提江吾買爾的故事說不完。
【人物事跡】
買買提江·吾買爾是新疆伊犁地區布力開村村支部書記,維吾爾族。3歲時,吾買爾的父親就過世了,第二年母親也改嫁了。就這樣,吾買爾是吃著村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飯長大的,也由此對鄉親們產生了化都化不開的濃濃感情。當上村支書之后,吾買爾把“不讓一個人受窮,不讓一個人掉隊”作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帶領村民奔小康。
在布力開村,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從沒有紅過臉,更沒有出現過民族歧視。吾買爾說,只有民族團結經濟才能發展。如今,布力開村已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開村1120戶村民全都蓋起了有網有電話的新房,鋪上了總長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買上了小汽車。在民族團結的大道上,布力開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團結帶來的生產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6
【頒獎詞】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圣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人物事跡】
鄭州戲曲圈里有這樣一位老藝術家:臺上兢兢業業唱好戲,臺下盡心盡力做善事,戲迷們夸他是德藝雙馨的好人,他就是74歲的王寬。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收養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臺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
但王寬依舊堅持每天騎著自行車,一家一家茶館地跑,常常晚上六七點就去了茶館,等到天亮才回家。后來為了能夠讓更多人點他的戲,王寬又學起了川劇變臉。如今,王寬夫婦苦心撫養的幾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兩口卻還在堅持資助老家的孩子。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辦起一個孤兒藝校,發揮自己的特長和余熱,讓這些孩子學到一技之長。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7
【人物事跡】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9.3”閱兵式上,贏得最多掌聲和最高敬意。他們是歷史,也是現在。他們中既有抗日戰爭的親歷者,也有抗戰老兵的后代,還有海外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當300余名抗戰老兵組成的乘車方隊經過天安門城樓時,蒼蒼白發,熠熠勛章,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顫抖的軍禮表達著對祖國強盛的崇高敬意。
70多年前,他們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衛國之路的勇士,在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后,他們依舊對國家和民族懷抱拳拳之心。和抗戰老兵群體一樣,在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海外華僑華人或是組織抗日救亡團體,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戰,或是直接回國參軍,愛國僑胞們眾志成城,筑起一條堅不可摧的`血脈長城。
積淀在他們身上的赤子情懷和文化血脈,將助推整個中華民族走向共圓“中國夢”的未來。在這里,我們向抗戰老兵、愛國僑胞兩個群體特別致敬,不僅是為了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傳承他們為民族盡忠義的擔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8
【頒獎詞】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
【人物事跡】
2010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后,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里,但他關心社會,為村里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9
【頒獎詞】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網住希望,網住善良。
【人物事跡】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并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2009年,張寶艷提出的“關于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愿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0
【頒獎詞】臨危不亂,一錘定音,那是蕩氣回腸的一戰!攔擊困難、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釘子般砸進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躍起,一記記扣殺,點染幾代青春,喚醒大國夢想。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人物事跡】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中美巔峰對決,身高1米84的中國女排主攻手郎平擊潰了美國女排的防線,幫助中國女排登上了冠軍的寶座,賽后誕生了一個流行詞——“鐵榔頭”。
“鐵榔頭”郎平兩次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主動接下了中國女排主帥這個“星球上壓力最大的職業”: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際,她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累倒在工作當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2013年同年齡隊友陳招娣撒手人寰,這一系列的`悲痛觸動了郎平內心深處的女排情結,于是她冒著“一世英名可能毀于一旦”的風險再次走馬上任,僅僅一年半時間,郎平就帶領中國隊于2014年時隔16年重返世錦賽決賽舞臺,最終奪得亞軍,并于2015年重奪世界杯冠軍。30年來,從擔任主攻手時的“五連冠”到任教練率中國女排重返世界之巔,“鐵榔頭”似乎已經是奇跡的代名詞。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1
【頒獎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人物事跡】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并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后備急方》的`啟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后,項目組終于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來的反復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于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于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2
參加這次飛行的航天員中,有一位新人,叫湯洪波,年僅46歲。
和聶海勝、劉伯明不同,這是他第一次上太空,但為了這次的飛行,他已經準備了十一年。
湯洪波出生在湘潭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小3歲的弟弟。
5歲開始,就跟著父母一起做家務、下田扯草。
10多歲時,湯洪波已是家中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
高三那年,他選擇了招飛入伍。父母都很支持他。經過考試和身體測試后,湯洪波成功考上了航校。
從航校畢業后,湯洪波直接去了新疆,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兒時的'一件趣事:湯洪波十歲的時候看著天上的飛機說,如果長大能當飛行員該多好。
現在看來,他的夢想不但成真了,還超越了!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湯洪波的飛天夢實現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3
【頒獎辭】
你把自己留給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們送上最絢麗的舞臺,你在這里出生,也在這里離開。山花爛漫,楊柳依依,為什么孩子的歌聲如此動人?因為你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人物事跡】
鄧小嵐(1943年—2022年3月21日),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同志之女。生于阜平縣易家莊村,197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工系,退休前在市公安系統工作。曾任《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會長。榮膺首屆“北京榜樣”稱號。
2022年3月21日23時48分,鄧小嵐老人因突發腦血栓醫治無效在北京天壇醫院平靜離世享年79歲。2023年1月,被追評為2022年度女性新聞人物。2023年3月,當選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
1943年,鄧小嵐出生于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村,后轉到該縣麻棚村和馬蘭村,她是“吃著阜平老鄉的奶長大的”。
大學畢業后,鄧小嵐分配到工作,1995年調回北京。這時母親丁一嵐和《晉察冀日報》的好多老報人致力于那段光榮歷史的研究。鄧小嵐便幫著他們抄寫整理,后來看到這些80多歲的老人還四處忙碌,就索性加入了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為大家搞服務。
2004年起,鄧小嵐開始在阜平縣馬蘭村義務支教,為村里的孩子義務教授音樂課程。每年一半的時間放在馬蘭村,18年來從未間斷。
1997年,鄧小嵐第一次回到馬蘭村,看到村里的情況,覺得應該為馬蘭村做點兒事情。她每年的`退休金3萬多元,有兩萬元用來幫助馬蘭村。她通過努力在村里蓋了7間校舍,又積極幫助困難學生解決問題,還幫助村里搞起了紅色旅游。
鄧小嵐說,她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著孩子們站在臺上演奏的時候。1999年鄧小嵐退休以后,回到馬蘭村住下來,默默為村里做事,先后幫助該村翻建學校、修路種樹、改建水沖式廁所、救助貧困戶和貧困學生、發展旅游等,她還為馬蘭小學捐獻了小提琴、手風琴等樂器,義務為學生們上課,教他們學習樂器、繪畫等。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鄧小嵐的悉心指導,孩子們已經能夠演奏復雜的樂曲,唱功也明顯提高。2010年8月,馬蘭村小樂隊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優秀特長生節開幕式,孩子們表演的器樂合奏《美麗的家園》和《歡樂頌》,贏得了在場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她帶著馬蘭小樂隊成員參觀過鳥巢。
2022年2月4日,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中,44位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孩子用天籟之音演唱了希臘語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這群在鳥巢場內唱響世界的孩子們背后,是默默耕耘十余載,無私奉獻的音樂教育者老人鄧小嵐。十幾年來,每年數十次往返于北京和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馬蘭村,為改善當地孩子的讀書環境,讓山里的孩子感受音樂的美好而盡自己的一份愛心努力。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4
【頒獎詞】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傳家寶,奉獻還是家常飯。人們都在向著幸福奔跑,你們偏向艱苦挑戰。為國家苦行,為科學先行,穿山跨海,經天緯地,你們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獵獵風旗。
【人物事跡】
國測一大隊自1954年建隊以來,先后完成和參與完成了全國大地測量控制網布測,中蒙、中蘇、中尼邊境聯測,京、津、唐、張地震水準會戰,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的布測,全國天文主點聯測,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南極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極科考測量,國家GPS A、B級網、國家高程控制網、中國公路網GPS測繪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的建設、施測和管理等國家重點測繪項目,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測繪保障。
珠峰高程測量工作是由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完成的`。這是國測一大隊第七次深入生命禁區測量珠峰,并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2020年5月,國測一大隊第7次測量珠峰高度,最終測定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科技的巨大成就。兩下南極,7測珠峰,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隊以來,國測一大隊徒步行程累計6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生命極限的英雄史。建隊以來,有46名職工犧牲,還有許多人姓名難以尋找,連一塊墓碑也沒來得及立。他們的生命傳奇唯有大地作證。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5
【頒獎辭】
三十忠誠風與雪,萬里郵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雀兒山上流動的綠,生命禁區前行的旗,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堅強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人物事跡】
其美多吉,男,藏族,1963年9月出生,現任中國郵政集團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長途郵車駕駛員、駕押組組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有一條全長604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這條線路地理環境艱苦、氣候條件惡劣、交通運輸狀況差。來自黨中央的聲音、四面八方的郵件通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雪線郵路,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
來自甘孜郵政分公司的藏族郵運駕駛員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29年來,他駕駛的郵車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其美多吉,承擔川藏郵路甘孜到德格段的郵運任務。他愛崗敬業,30年如一日,駕駛郵車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累計行駛里程14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責任事故。他意志堅強,遭遇歹徒襲擊時挺身而出,用鮮血和生命守護郵件安全,身負重傷后堅持康復鍛煉,以堅韌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他珍愛團結,以螺絲釘精神緊緊釘在川藏線上,將來自黨中央的聲音、祖國四面八方的郵件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用真情奉獻為促進藏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被群眾譽為“雪線郵路的幸福使者”。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6
【頒獎辭】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傳遞幸福,不以閩寧為限,傳播文明,不以山海為遠。時不我待,所以只爭朝夕;心系鄉土,所以敢為天下先。你不是田間的野草,你是新時代滋養的大樹。
【人物事跡】
林占熺,男,漢族,中國共產黨,1943年12月出生,連城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福建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菌草生態產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菌草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菌草技術發明人。
林占熺于1968年畢業于福建農學院(今福建農林大學)農學系后下放福建寧化水茜公社楊城大隊插隊;1970年調入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2006年獲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稱號;2011年擔任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2021年12月5日任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林占熺長期從事菌草科學的研究、菌草技術推廣、扶貧、援外和國際合作等工作。
主要科研成就:
林占熺用“以草代木”的方式解決菌業生產的“菌林矛盾”,開辟了菌草科學研究與應用新領域,創建了菌草食藥用菌和菌草生態治理技術體系;1971年,提出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1973年,在福建寧化發現茶新菇、連城發現樸菇、在寧化安遠發現盾形木耳;1986年,用芒萁、五節芒、類蘆等野草以草代木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獲得;1993年,在福建長汀縣試驗種植菌草,當年地表徑流減少30%,土壤侵蝕量減輕78%,每公頃水土流失地每年減少土壤侵蝕60-70噸;1996年,提出并實踐“用水調溫”法,在中國福建、日本仙臺、巴西圣保羅各地廣泛應用;1997年,提出“用土調溫保濕法”,首次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應用,已在中國和非洲的.南非、盧旺達、萊索托等地廣泛使用;1999年,首次在回族自治區賀蘭山下黃羊灘的荒漠地上種植菌草,當年畝產鮮草2.4萬斤,已在銀川永寧縣、鹽池縣、固原市等地應用,為荒漠治理開拓新方向;2011年,林占熺在福建建立18個試點縣,共種植菌草6000多畝,結果證明,菌草的根量大,網絡土壤的效果好,蓄水保土能力強,能夠有效保持水土,并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生態環境;2010年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荒漠干旱地區種植菌草畝產鮮草達4萬斤;2011年在米林縣種植菌草治理流沙取得突破性進展;2011年在盧旺達尼羅河上游種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一定成效;2012年2月在福建長汀縣和連城縣種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有新的進展。
截至2021年3月,林占熺發表科研論文3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9部。
截至2021年3月,林占熺主持或負責實施了53項國家、部省級重大研究項目和國際項目;先后主持并實施國家級重點推廣項目、國家級星火重中之重項目、中國扶貧基金會項目,福建省閩寧對口幫扶項目、智力援疆、科技援藏、幫扶黔西南項目,以及福州市幫扶定西等項目。
截至2021年3月,林占熺先后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農業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項,授予菌草技術和旱稻種植技術領域國家專利31項。
人才培養:
截至2021年3月,培養了博、碩士生90余名。
截至2021年12月,先后在福建、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開展菌草技術扶貧工作,開辦培訓班培訓學員數千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7
【頒獎詞】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認命,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
【人物事跡】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1997年,擔任老下莊村支書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歷經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2005年,毛相林又帶領村民脫貧攻堅,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
作為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拔除窮根,是優秀基層黨員干部代表。原下莊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自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達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蹚出了一條致富路,2019年,下莊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讓村莊貧窮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觀。2016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堅守偏遠山村43年,毛相林帶領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帶大家走上致富路。2015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下莊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一萬兩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相關文章: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個人事跡及頒獎詞02-2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09-10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4-2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04-02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4-25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先進事跡12-08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素材04-1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心得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