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材料了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材料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一起來參考事跡材料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
對于我來說,2020年春節充斥著新冠肺炎的消息,病毒、疫情、口罩、消毒水……眼看著自己所在的城市由喧鬧變得寂靜、由熙熙攘攘變得空無一人,恐懼、崩潰、悲傷、無助……
1月20日開始,猝不及防的就被拉入了無法回頭的生存游戲,敵人異常強大而兇猛,我們只能迎頭而上。22日,荊州一醫開設第一個感染性疾病科隔離病房;2月1日我科調整為一線醫護留觀休息區,科室所有醫護人員參與一線防疫,有的到了發熱門診,有的到了隔離病房,而我因為個人身體原因被留下參與后勤工作,既覺僥幸又覺遺憾,畢竟對于未知的危險每個人都會恐懼,但職業性質要求我們不能退縮,從沒有哪一刻如現在般——“戰士”兩個字如此鮮明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炫耀奪目!
后勤工作也很繁雜,我每天安排休息區一線人員的三餐、監測他們的身體情況、進行房間的消毒殺菌。由于休息區是由病區緊急改造而成,有醫生也有護士,上班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在戰斗的同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每每看到他們都是難掩倦容,但又未曾聽到過一句怨言,有連續值班24小時只來得及吃一碗泡面的、有夜半時分仍在辦公室討論患者病情的……我想此刻唯有“拼搏”一詞尚可詮釋了吧!
疫情更加嚴峻,2月3日和我一起后勤的小伙伴也接到通知加入一線;2月6日我科由醫護人員休息區改造為隔離病房,所有在住一線人員全部遷至酒店進行隔離,酒店離醫院近一公里遠,平時覺得輕輕松松就能走到的路程如今卻覺遙不可及,整條街道只能聽見我們行李箱滾過地面的聲音,偶有一兩聲談笑隨著風聲傳來,大家相視一笑心照不宣,有過小抱怨也有過小委屈,但發泄一場就煙消云散,重整心情繼續戰斗。
2月9日由于疫情進展迅速,我接到通知將于次日進入隔離一病區參與防疫工作,說不害怕是假的,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工作流程都讓緊張焦慮的情緒無法自抑,當天我便參與了“穿脫隔離衣操作強化”培訓,以確保能夠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保護好自己。
2月10日我起得很早,提前半小時到達了病區,盡管這樣還是差點沒趕上晨會交班,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防護服、防護靴、護目鏡、防護面罩一層層穿戴下來花了我將近快30分鐘,因為還未適應以至于踏進病區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將要窒息,每一次呼吸都要耗費大量的氣力,護目鏡上很快便全是水霧,模糊不清,整個人仿佛處于一個纖維交織的蟬蛹中。為了防止病毒傳播關閉了空調有點冷,我猝不及防地出了一身汗,;貼身的衣裳緊緊地貼著后背,粘膩膩的;床旁交班時我不敢走快,因為防護靴都是大碼,我只能像個穿著大人鞋的孩子一樣拖著前行,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就在呼吸困難、視線不佳等各種生理不適的情況下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真正進入病房后倒并沒有之前想象中的那樣可怕,這里有確診患者也有疑似患者,有重癥的'也有輕癥的,有小年輕也有耄耋老人,每個人都戴著口罩,每個人眼中都飽含著生的希望。我們按責任制分管病人,一般一人分管四五個,給我很深印象的病人有兩個:一個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意識尚清但病情較重躺在床上無法動彈,身體插滿了導管,上班時間我每隔兩小時就要給他翻身預防壓瘡,雖然戴著氧氣面罩無法說話,但多數時間他都還算配合,偶爾趁我們不注意偷偷更換體位,給他解釋說明,他也就很配合了。還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奶奶,患老年癡呆癥,身上有多處壓瘡,總是吵著要出去,剛和她解釋完過會就忘了,我只能和小伙伴們輪番進去不厭其煩的勸說。后來老奶奶要轉科,臨走前說要把早餐留給我,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這種感動讓我覺得至今所有努力都意義非凡……
2月15日我因咳嗽而從一線退了下來,雖然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但仍需要醫學隔離觀察;2月29日我的隔離即將解除,疫情也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控制,很遺憾沒能和那些一起工作過的伙伴繼續并肩作戰,雖然彼此隔著厚厚的防護,只通過上面的名字辨認對方,但是我記得大家的眉眼和聲音,每個人的眼睛里都好像有十字星光般閃耀!
這是一場曠世持久的“戰疫”,我們所有人都做好了準備,盡管恐懼,依然無畏。冬天已然過去,春在蘇醒,金色灑滿大地,病毒將無所遁形,加油吧!愿所有繼續奮戰在一線的同仁們都能夠平安歸來,仍守初心!
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2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王麗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干,王麗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里,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范,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王麗娜反復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里。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王麗娜在后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王麗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王麗娜了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后,王麗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后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王麗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王麗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愿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王麗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3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后,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蓖醯懒梁敛华q豫地沖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后,“光想著怎么救人了!焙迷谝磺许樌,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癥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颊邆體差異很大,有的癥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采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后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回歸家庭和社會!蓖醯懒琳f,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于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托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蓖醯懒烈呀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后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里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4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襲來最危險的第一線,是駐守鄉村的村醫,堅守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軀,守護你我的安危。就是這些平凡的村醫,為我們撐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鎮兩位年過七十的老村醫,原本應該退休在家頤享天年,但毅然選擇了成為一名抗“疫”戰士,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仍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事跡,感動了鄉親們。
鄭新選是三口塘鎮石湖塘村的村醫,今年73歲,身患肝病,體質很差。為了抗擊疫情,積極響應縣防冠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堅持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觸者極不配合,且體溫反復,每次測量體溫鄭新選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反復宣傳,風里雨里從未間斷,積極為該密切接觸者聯系上級會診,并安排了4次轉診檢查,成功排除了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鎮豪山口村的村醫,今年71歲,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腿腳行動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從未抱怨,堅持為返鄉人員監測體溫,宣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政策。一開始也受到了返鄉人員的冷諷和口頭謾罵,但是通過不斷的解釋宣傳,最后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及配合。因工作勞累,在2月9日發生低血糖反應導致昏迷不醒,及時送往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兒莫金梅(本鎮另一個村的鄉村醫師)繼續給豪山口村的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自己身體略好就堅持要出院回來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給村民帶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戰士鄭新選、莫朝雄,就是我們身邊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線“最可愛的人”。我們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許許多多像鄭新選、莫朝雄一樣的人,在危難面前堅守崗位,無私奉獻,他們平凡而偉大。作為被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護的普通人,為鄉村醫生鄭新選、莫朝雄點贊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4篇)】相關文章:
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5篇)01-07
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3篇)07-22
校級學生先進個人相關事跡材料范文12-14
小學生先進個人相關事跡材料范文12-14
創新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精選7篇)12-06
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24
教師年度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精選5篇)12-23
學校先進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04
少先隊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2-03
殘疾人先進個人主要事跡材料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