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柴靜的事跡材料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么擬定事跡材料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柴靜的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柴靜人物簡介
柴靜,1976年1月1日出生于山西臨汾,1988年,到長沙鐵道學院(現中南大學)讀書,1995年,電臺主持《夜色溫柔》節目,1998年,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電視編輯,并在湖南廣播電視臺主持《新青年》節目。2001年11月起擔任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主持人。2003年擔任《新聞調查》記者,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2011年起擔任《看見》主持人。2013年出版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看見》,引起熱議,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書籍。
柴靜的故事
1.職業初期
畢業時,恰好長沙要成立一個新的文藝臺,柴靜去應聘,考核之后留下了。那時候,柴靜的工資只有300元,她花了180元在城市邊緣租了兩室一廳,空落落的房子,在地板上扔幾只大墊子,把靠積蓄買到的一臺CD機放在旁邊,就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北京廣播學院讀書的日子,柴靜給《三聯生活周刊》做兼職記者,是自己應聘來的。后來,湖南衛視改革,出臺了一檔叫《新青年》的節目。制片人找到柴靜,于是柴靜開始一邊上學一邊在電視臺做《新青年》的主持人。她采訪米丘、黃永玉、蔡琴、張朝陽、方興東、吳士宏。她的訪談總能將生命的偶然與必然、性格的多面與世事的浮沉刻畫得凹凸有致曲線玲瓏。
北廣畢業后,柴靜并不滿足《新青年》中駕輕就熟的工作,進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的《時空連線》節目,做記者兼主持人。這對柴靜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和挑戰。通常情況下,柴靜一周要做六期節目,意味著每天都要在演播室,兩期策劃必須自己合成、送審。有時常常做到深夜兩三點鐘,雖累但很愉快。
2003年,柴靜參加了《北京“非典”狙擊戰》的拍攝,成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線采訪的記者之一。驚心動魄的現場氣氛、搖晃的鏡頭、柴靜身穿白色防護服的瘦弱身影和蒼白的面容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2008年,柴靜報道了一系列重頭新聞事件,這些事件讓她震驚,也讓她感覺到了生命中很多東西。比如一起少年連續服毒事件中,當中有幾個人居然還是小學生。獲救之后孩子一直沒有向家長開口解釋服毒原因,柴靜對孩子們進行了一場看似平淡卻刻骨銘心的對話。
柴靜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銳、堅定與堅持,最終歷練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2.職業經歷
1995至1998年:在湖南文藝廣播電臺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溫柔》成為大學宿舍的必修課;
1998年:中國傳媒大學進修電視編輯,并在湖南電視臺主持《新青年》
1998至2001年:湖南衛視《新青年》節目主持人;
2001年:加盟《東方時空·時空連線》,擔任主持人(10月);
2003年: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同時也是第一個“零距離”報道“非典”的記者(4月);
2009年:離開《新聞調查》,擔任新聞頻道《24小時》主播。新聞頻道《面對面》主持人。
2011年:同邱啟明主持的《看見》周末版將重拳出擊,打響央視節目內容調整的第一炮。
2011年從3月3日至18日在新聞頻道每晚八點鐘的《360度》中繼續推出,節目時長約15分鐘。8月,邱啟明和柴靜主持的《看見》周末版重拳出擊,打響內容調整的第一炮。同年,還凸現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傳播優勢,與兄弟電視臺聯手合作,圍繞這一欄目每天的不同主題,全方位鏈接會外相關新聞事件和資料背景。先后擔任新聞頻道《東方時空》《24小時》主播、新聞頻道《面對面》主持人。
2013年,柴靜出版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看見》,引起熱議,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書籍。
2014年初,柴靜從央視辭職,2015年初推出空氣污染深度調查《穹頂之下》。
對柴靜的社會評論
1.正面評價
柴靜,中央電視臺《面對面》主持人,出鏡記者;《24小時》主持人。
提起柴靜,很多人會想到央視的名牌欄目《東方時空·時空連線》,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聞調查》。在非典期間,她曾成功報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擊戰》等專題節目,成為著名的“非典前線”女記者。
柴靜剛到央視主持《東方時空·時空連線》時,在沒有名校的學歷背景、不是新聞專業出身的情況下,度過了一段痛苦的適應期。柴靜說自己從蹲馬步開始學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風吹日曬。她曾經采用最笨拙的辦法,像螞蟻一點一點地搬運食物一樣,竭盡全力地去學習。自己做策劃,觀摩同行的節目,上機編節目,熬夜到凌晨三四點。但是即使得了金獎,她也沒有擺脫沮喪和不安。柴靜當時的遺憾是自己沒有在一線當過記者,缺乏在新聞崗位打磨的歷練。
當柴靜離開演播室來到《新聞調查》之后,她終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聞現場。來到《新聞調查》報到的第一天,她就參加了《北京“非典”阻擊戰》的拍攝,
作為一名記者兼主持人,節目當中她是冷靜客觀的,她有一顆熾熱的扶持弱者的.心靈。她氣質優雅,而又鋒芒畢露!拔沂遣耢o,火柴的柴,安靜的靜”,柴靜因其飄逸而明慧的氣質,敏銳的讓人驚詫,堅定的讓人心疼。
附網上流傳頗廣的文章《她叫柴靜》
17歲。她在長沙鐵道學院(2000年并入中南大學)讀書。清秀,孤獨,心懷有夢。因貪戀電波里的聲音無限溫柔,毛遂自薦,寫信給電臺主持人——“可否幫我成就夢想?”信中這一句,猶為動人。去電臺試播,小小夢想如蔚藍大海涌起浪花一朵,真的實現了。且一朵不多,一朵也不少。
炎熱的7月,踩著單車去錄節目。往返,濕淋淋的汗,心里亦是快樂。明媚青春,她長成一株植物樣的女子,春綠冬白,思無邪。喜聽鄭智化的歌兒,每次節目間播放,任由清柔的聲音順著電波,枝枝蔓蔓。19歲。拒絕做小會計的畢業安排,獨自留在讀書的城。無親無友,身只影單。生日那天,口袋里沒有一分錢,頂風冒雨走去電臺。雨水熱烈,澆透了濕淋淋的寂寞。她在節目里一吐心聲:“要做一只翩飛的白鶴,飛渡寒苦的人生!币廊皇亲晕,心懷有夢的人。決心做一檔午夜直播。游說,克服重重困難,節目定為《夜色溫柔》。以后的每個周末午夜,她守著電臺,如約道來:“我是柴靜;鸩竦牟,安靜的靜!
一直喜鄭智化的歌。蒼桑溫暖的曲子,多少個夜晚,穿越時空和夜霧的阻隔,慰籍暗夜里那些看不見的傷和寂寞。節目成為名檔,擁有了大批聽眾,她的聲音和電波成為這座城里的周末夜宵。
夢里不知身是客。三年的流光噼啪閃過,決定去讀書,去意已決。后來,她出了第一本書《用我一輩子去忘記》。書里的一段話,這樣紀錄當時的心境:“我辭職去往北京——帶著中國傳媒大學的通知書,剛夠用的金錢,面目不清的未來和22歲的年紀!
透過層層流光,彼時,這個清瘦年輕的女子,面目模糊,而眼神兒是執著的。說不清想要什么,只知道要前行。如同一個遠足的人,抬頭看看天,再低頭趕路,天空蔚藍。
23歲。偶然進入央視《東方時空》。新人進攝影棚,初不順意。第一晚通宵錄完節目,大哭。擦干了淚,接著做下去。現場采訪內心受到震動,明白“災民在你肩上哭泣,才是新聞的價值!彼鞆闹鞒秩宿D型為記者,滴水藏海,她試著將自己融進新聞,做新聞里的那個人。她說自己終于明白——對世界的認識,是要行萬里路才能得來。
2003年,非典肆虐時。她深入到一線,七次與非典病人面對面。蒼白的小湯山病房里,裹在消毒服里,一張瘦弱蒼白的臉,一次次把最有力的信心帶給觀眾。這一年里,全國的觀眾都記住了央視這個瘦弱勇敢的女記者。她被評為“2003年中國記者風云人物”。
依然做新聞。每每面對鏡頭,神情淡定,聲音柔和。她是矜持冷靜的吧,似乎并不多話,亦不善身體表達。鏡頭里,她只用最清簡,真實的新聞語言貼近事實。素妝出鏡時,清簡短發,喜
歡系圍巾,像個清秀的鄰家女孩。時常在現場,她坐在草坪上采訪,亦或面對面看著對方。柔和的聲音里,每每透著堅持的,不可退讓。
是的,堅持。這個清瘦的女子,內心似一片深海,鐵馬冰河,波瀾不驚,卻藏著一股巨大的能量。面對華南虎事件,面對學術造假,面對上海倒樓,她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良知和正義,剝絲去繭。待一層層偽飾的泡沫退去,冰山一角還一個真相。亦有溫情的時候。汶川大地震,她去現場。沒有對現場搶救的報道,也沒有救死扶傷的呼吁。一個叫做“楊柳坪”的受災村莊中,和災民一起生活。《楊柳坪的七日》中,災民說著家中的災情,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璋抵,她捧著一截燭頭,無話,所有的力量和言語都淌在臉頰了。
網上有她的照片,不多,眼眸清亮。極愛系圍巾,紅的,藍的,黑的。依然一個人,背著大包穿著平底鞋跑現場。依然安靜寂寞,讀書,多年不改對文字的熱愛。一次訪談中,她以萊蒙托夫的一首詩表達當前的狀態:“一只船孤獨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她是柴靜。
當熱烈包圍世界,她以冷靜的姿態飛渡。內心有海量,她亦是一片海。心懷有夢,俯身為藍,總向著最藍的那片海域飛翔。
媒體需要敬業和良知,這年頭的新聞媒體及媒體人,有多少不是謳歌太平,欺上媚下,娛樂八卦,能有幾個是真正的百姓媒體,關注百姓生活的,但柴靜則是其中的特例。
2.中立評價
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發表博文《說說電視記者這行吧》,被網友稱是在暗諷柴靜出鏡時的“表演”采訪,并駁斥柴靜“采訪是一種抵達”以及“做新聞關心的是新聞中的人”的觀點,認為這樣做安全討巧,最終只是讓其個人收益。雖然文章并未直接提及柴靜之名,還是引發網友對“什么是記者”“怎樣才算好記者”的爭議。
22日晚,閭丘露薇發表長微博澄清自己并未暗諷柴靜不專業,“我的文章,談論的是電視新聞記者的基本職責,如果柴靜做的不是電視新聞記者,即便被稱為出鏡記者,自然談不上諷刺。而且在我看來,柴靜的工作其實就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如果大家認為柴靜做的就是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那也談不上暗諷,是批評!
專欄作家木子美也在微博中轉發了一名網友對柴靜采訪姿態的評價:“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鏡頭把她采訪中標志式的蹲、抱、皺眉充分表現!倍偳鹇掇闭J為,新聞欄目的記者應當把自己隱藏在當事人和新聞事件背后,電視記者不該去塑造鏡頭前的自身表現,“面對任何人,反打鏡頭上的表情,都應該是中性的!
被神化的柴靜:不食人間煙火、鐵肩擔道義的知性“女神”
除了來自于名人、朋友之間的抬與捧之外,更多的還是來自于民間粉絲的力量。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微博上,柴靜每隔十天半個月就要“失蹤”一次,甚至于很多人因此給了柴靜“共和國良心”的稱號。這些都與柴靜本人無關,但是輿論的效應不可避免的將柴靜一步步神話。
當然,柴靜有意無意之間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形象也讓公眾相信她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比如,在這次婚訊被爆出之前她從沒有報出什么緋聞;再比如,在2012年一直有一個很火的傳聞,稱“柴靜在北京十多年沒買房,都是在租房”,而柴靜本人無論是在博客上還是接受媒體訪問中都沒有否認這個事實。這又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心中的“女神”印象。
看了“柴靜事跡材料”的人還看了:
【關于柴靜的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1.柴靜名人故事
2.柴靜精選語錄
3.柴靜感悟生活語錄
4.經典柴靜精選語錄
5.柴靜精選哲理語錄
6.柴靜哲理人生語錄
7.經典柴靜人生語錄
8.柴靜經典理性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