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肯定對各類事跡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想擬事跡材料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
[徐xx]
徐xx,男,xx市第九中學教師,1994年參加工作,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至今已24年,工作勤懇認真,被評為xx市骨干教師,多次獲市優質課比賽一、二等獎。20xx年響應上級組織號召,積極下鄉到大澤山鎮上甲小學支教。執教三年級科學及四個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面對從高中生到小學生的轉變,他提出“N遍教學”法,緊抓孩子知識落實,效果顯著。在教學中,始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座右銘,嚴格要求自己。
剛來到上甲,接到并不太熟悉的科學學科,徐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推辭,接下了這項挑戰。為了教好學,他犧牲晚上休息和節假日的時間,努力鉆研教材,精心設計環節,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教案備了厚厚的`一大疊,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重點批注,真正做到了備教案、備學生、備資源,快速從一名體育老師轉變成一位科學通。
20xx年秋,徐xx出示了一節全教育單元的科學觀摩課,他的課堂,生動而又幽默,學生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暢所欲言。通過動手實驗讓知識更加的直觀和生動,徐老師則在一旁循循善誘的引導,做好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
在教育學生上,徐老師很注重托底培優的工作,對于后進生,他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流,樹立起他們的信心,慢慢地,孩子們都喜歡上了科學,也熱愛他們的科學老師,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他所任教的科學每次考試都名列全鎮前茅。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徐老師細心的愛,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激發他們揚帆前進。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2
80后的xx區新世紀小學何xx老師,今年6月終于實現了人生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他工作兢兢業業,肯吃苦,肯挑重擔,除了正常的畢業班英語教學工作,何xx老師還承擔著學校教科室工作。他先后榮獲“江蘇省書香家庭”、“區英語學科帶頭人”、“區優秀青年教師”、“區優秀班主任”、“區群眾體育先進個人”、“區教師讀書之星”等稱號,用樸實的行動譜寫美麗的教育人生。
一、陽光老師,播撒陽光
他是一名健康陽光的小學男教師:性格開朗,為人隨和。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在學校開展的“誰是你最喜愛的老師”活動中,孩子們對他的評價是:課堂活潑生動,語言詼諧幽默,我們都愛上他的課!
他是一名苦干實干的一線教師:基本功扎實,多次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競賽活動,屢獲殊榮。所教英語學科屢次在區、學校質量調研中名列前茅。最近幾年在區課堂大比武中均獲優質課,教案評比、讀書征文、班主任演講比賽中均收獲一等獎。
他是xx小學英語教育的排頭兵:作為xx區小學英語為數不多的男教師之一,他積極加入課改的隊伍,努力打造自主、靈動、和諧的課堂,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風格。近幾年,他多次開設英語學科的市、區、片級公開課、示范課與講座。作為區教師發展中心聘用的“講師團”成員之一,為了把最新的教學理念傳遞到基層學校,自己首先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先進的教育方法,虛心向同行請教,一次次磨課,一遍遍完善教案,工作到深夜已成常態。每次的送培活動,通過反饋來看,參訓教師深受啟發,印象深刻,他自己也在活動中得到“脫胎換骨”的提升!
二、辛勤園丁,培育花朵
他是一名“用心治班”的班主任。所帶班級班風純正、學習氛圍濃厚、師生關系民主和諧。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校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跳長繩:團體第一;拔河:優勝獎;藝術節、英語節、科技節,優秀組織獎。班級文化建設很有特色:“樂知班”的孩子,樂于求知、知難而上。在重視文化學習的同時,他也十分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踢足球,跳長繩,接力跑,師生同技,其樂融融!
他是一名“身先示范”的'班主任。每天早晨7:20前進入班級,和孩子們一起打掃衛生,擦窗戶,撿紙屑,自己帶頭干。三四年級時,廁所是他們的包干區,學生不怎么會打掃,他堅持親自帶著學生打掃,無視臟與臭,用鉗子撿起異物,疏通下水道。每天晚上6:30后才離開學校。作為畢業班的老師,精細化管理學生與因材施教相結合,對優等生注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多積累與擴展;對學困生作業當面批,堂堂清,堅持每天輔導后進生,對學生有耐心、愛心,更有信心!
他是一名科研能力很強的教師。何老師熱愛讀書,自己征訂多種教學雜志,堅持利用業余時間進行教育研究。近幾年的教研成果頗豐,擁有已結題的市級課題4個、區級課題3個,省市區論文獲獎若干,在《教學月刊》、《小學教學設計—英語》、《英語周報》、《班主任之友》陸續發表文章20余篇,發表題材廣泛,涉及教學論文,教案設計、教育敘事、教學隨筆、班主任工作等方面,這得益于他廣泛的閱讀、科學的研究。
三、甘為人梯,托起太陽
何老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定期開展家訪活動,關注孩子心理健康。走家串戶,了解問題學生的家庭狀況,加強家校溝通,尋找問題癥結。犧牲課余與休息時間免費為貧困生、后進生進行輔導,不計報酬,不圖回報,受到廣大家長贊許與肯定!
班上原來有一個孩子叫晶晶,智力水平不高,父母都來自福建某山區,小學均未畢業,家里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剛出生的弟弟,一家租住在浦珠花園門口一間狹小的門面房內,父親做點小生意,母親照看一家,身為老大的她,家長的關心自然很少。五年級時,何老師接手了她所在的班級,當時孩子的成績年級倒數第一,數學還考過4分,26個字母也念不周全,作為班主任和英語老師的何老師,找到家長,了解情況,主動承擔起孩子的輔導義務,嚴寒酷暑阻擋不了登門輔導的步伐,長期堅持、絕不放棄,從基礎補起,孩子的成績從十幾分到二十幾、三十幾分,慢慢地突破六十分、七十分。一晃兩年過去了,老師付出了巨大心血,但沒有接受家長的一分錢,家長感激不盡,逢人就夸何老師好!正是這樣辛勤付出的老師,給我們的教育事業增添了光彩!
何老師興趣愛好廣泛,除了讀書,還愛好運動、音樂。當孩子們學習勞累時,他會主動帶孩子一起去操場放松一下,踢踢球,跑跑步!課堂上,也會彈彈吉他,用音樂調節孩子的學習,師生同樂!
20xx年10月,何xx老師積極響應區政府和教育局的號召,毅然決定去西部偏遠地區陜西鎮安支教,并選擇支教時間最長的報名!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何老師正用他的樸實、誠實、踏實踐行著教書育人的重任。用他的愛心、耐心、信心托起明天的太陽!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3
劉xx,女,中師文化,1978年9月至今一直在xx鄉中心小學工作。三十年來,她辛勤耕耘,樂于奉獻,兢兢業業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她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她酷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教書育人的光輝事業。
一、酷愛教育事業。
從教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擔任三十年的班主任,已接近退養年齡,但她工作依然積極肯干,她舍不得孩子們,舍不得深愛的教育事業,仍然工作在班主任崗位上。
二、團結同志、樂于助人。
她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哪位同志有困難,她都熱心幫助,哪位同志生病住院,她都要親自去探望。她謙虛謹慎,與同志和睦相處,從不斤斤計較,三十年來沒有與任何同志發生矛盾沖突,并能積極主動調解同志之間、同志和領導之間的矛盾,充分發揮一名骨干教師的作用,為學校營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做出了突出貢獻。
多年的教育實踐使她深深體會到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她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加強自修,努力鉆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積極參加進修學習,多年的教育的實踐,以及扎實的理論基礎,使她有了更強的教育教學能力。30年來,她在班級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每接一個新班,都首先深入班級了解學生情況,針對學生情況,采取具體的管理辦法。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培養一批得力的班干部,既有利于班級工作,又鍛煉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其次,在教學的同時又重視育人,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和一些名人青少年時代的先進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經常利用班會,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同學們都能自覺遵守紀律,形成良好班風。第三,抓“兩頭”帶中間,切實做好差生轉化工作,采取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方法,找出病因,對癥下藥,促進差生轉化。優等生容易滋生驕傲情緒,注意早打預防針,使他們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第四,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五,關心學生,用真誠的愛感化學生,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特別是差生,他們自己有的就認為是被老師遺忘的。當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他們會把這樣的愛深埋在心底,并自覺地改正錯誤。
三無私奉獻、關愛學生。
從教三十年始終堅持早來晚走,利用休息時間義務為學困生補課,義務為學校拆洗被褥、修理桌椅。她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對待學生,對后進生、特困生、殘疾兒童傾注了更多的愛。她為學困生補課,家長主動給補課費,都被她婉言謝絕,她無私照顧特困孩子在校的生活,經常自己掏腰包為特困生買學習用品。學生們稱她為“老師媽媽”,學校多次收到家長發自肺腑的感謝信,有的家長親自到學校來表達感激之情,感謝劉老師對孩子的關愛、照顧。1998年,她任教的三年級,是這個基礎較差,后進生較多的一個班,這個班的大部分同學來自于偏僻的各個教學點,他們的基礎差,紀律觀念淡薄,早就養成了松懈的習慣。剛接班時,不少教師為她擔心。有些人在背后議論,看來這個班的成績總評只能是倒數第一了。但她憑著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把這個班搞好,也一定能把差生的成績提上來。在摸清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首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熱情關心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給他們以更多的愛心,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克服自暴自棄的思想,結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與學校密切配合,對于后進的學生,在摸清他們情況的基礎上,組織力量,進行幫助。對他們著眼于高標準,著眼于細微處,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抓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氣,養成好作風。有個女學生,因經常無故曠課受到學校領導批評,小小年紀但她心里頂牛,思想消沉,對生活態度更加冷淡,對同學的態度也不好。她決心要用愛心喚醒她冰冷的心,先后找她談心幾十次,她有一點進步就鼓勵。同時,做好她周圍同學的工作,動員大家一起來關心她,幫助她。一次,她得了病,班干就組織女同學為她端茶、倒水,幫她復習功課。老師的愛護,集體的溫暖,使她感動得熱淚盈眶,久而久之,她的一顆冰冷的心終于和同學們跳動在一起了。以后,她主動找同學談心,消除疙瘩,搞好團結,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爭取早日把成績趕上。經過長期的努力,班里的十多名后進生,程度不同地有了進步。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4
9月24日下午我校全體教職工參加了在校電教室舉行的“學習區委書記王樸同志講話精神向優秀教師學習做教書育人楷模活動”專題會議。會上,傳達了平衛教黨委【20xx】8號文件精神,宣讀了本校活動實施方案,提出了明確的活動要求。大家一道深入學習區委書記王樸同志在第28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上的講話,還學習了20xx年度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的主要事跡。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王書記講話樸實親切,感召力強,對于推動衛東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引領。講話中強調了衛東區教育優先的戰略地位,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是教育發展的目標。講話重點指出:我們作為人民教師,要做到境界高、學問大、德性好。更要堅持“五有”:要有神圣的使命、真誠的愛心、廣博的學識、高尚的品德、奉獻的精神,這些諄諄教導,既包含著領導的殷切期望又是指引衛東教育人踏踏實實做事的準則;王書記的講話字字珠璣,用心良苦,充分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是衛東教育人,我們身上擔負著祖國的責任與未來,沉甸甸的希望是民族發展的動力,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信心、有目標做好自己教書育人工作,每一天快快樂樂,每一天播撒愛的'種子,每一刻都享受做教育人的幸福!在衛東區這個寬松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有區委領導的大力支持,我們每一位教育者怎不醉心教壇,享受作為教師的幸福與榮耀?
二、王樸同志還向老師們提出三個要求境界高、學問大、德性好;五點希望:要有神圣的使命、要有真誠的愛心、要有廣博的學識、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奉獻的精神。深入領會王樸書記講話精神,把王樸書記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繼續發揚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獻的作風,心態平和、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爭奉獻、比奉獻、樂奉獻,把全部的心智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和每一個家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實踐中升華人生追求、實現人生價值。
三、向各級優秀教師學習,不斷加強師德修養,爭做教書育人楷模: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都能夠在自身平凡而艱苦的工作崗位中無私奉獻奮發圖強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非凡業績,我區及我校優秀教師也都更加可親可敬有諸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效仿。因此我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自覺克服浮躁、對后進生缺乏足夠耐心和愛心、安于現狀等不良情緒和不足,以先進為榜樣,志存高遠,嚴以律己,積極創先爭優為我校及我區教育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四、于丹老師2012開學第一課寄語我們:長大了的生活都很艱辛不容易。有人比喻說生活就是一鍋滾開滾開的水,你要是往里面投不同的東西都會受煎熬,但煎熬到最后,因為這些東西各自的質地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你試試看,在三鍋滾開的水里,扔一個生雞蛋、一根生的胡蘿卜和一把干茶葉,蓋上蓋子同樣的時間沸騰它。揭開以后呢,生雞蛋會被煮熟,變得硬梆梆,我們生活里有些只固守著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利益、不肯融合的人,他們最后就變得里里外外鐵石心腸。他們有時候憤世嫉俗,以偏概全,覺得生活對不起他,但是他沒有融合的力量。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個鍋里的胡蘿卜呢,經過煎熬煮得軟塌塌,成了一團胡蘿卜泥,這是被生活煮得沒了自己的人,這些人因為沒有生命的堅持,他們不能夠帶給社會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這是被生活煮軟的人?墒堑谌齻鍋里的茶葉呢,它在沸騰中,自己舒展了、豐美了、滋潤了,同時,它把無色無味的水改變成了一鍋香茶,它是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它也把它的美、它的愛、它的能量傳遞出去,改變了社會和別人。我們要自覺做好第三種人,豐潤自己,留香他人,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和教育學生。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5
不忘初心,用愛堅守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她正像這首歌中所唱的那樣:“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彼,就是我們子美小學語文團隊的一名普通教師——XXX老師。
曹老師參加教育教學工作至今已31年有余,從教以來,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責任心強,樂于奉獻。在子美小學工作的14年中,師德交口稱贊,教學成績突出,管理班級有方,年年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曾獲得河南省骨干教師、鞏義市骨干教師,鞏義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輔導學生參加各項比賽也屢屢榜上有名。作為學科的優秀引領人,多年擔任年級教研組長,經驗豐富,帶領著自己的教研團隊,真研究,真學習,真成長,所帶的'團隊多次被評為優秀教研組。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起始于辛勞,收歸于平淡!弊鳛橐幻胀ń處煟鶑氖碌穆殬I從來都不會驚天動地,只能夠潤物細無聲。曹老師就是這樣嚴守初心,盡心盡力地做好學校交給的每一項任務,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教育智慧,成為了一屆屆學生和青年教師一生中的重要他人,而她從不居功自傲。她時刻以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來勉勵自己:不求轟轟烈烈,只求滴水穿石;不求聞達于世,只求無愧于心;始終踐行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培養主動健康成長的學生”這一教育理念,憑著一顆熱忱、執著的心,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師表,用生命的一點一滴兌現著對教育事業的莊嚴承諾。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6
教育和研究,是我的職業也是志向,只有不斷追求卓越,做得更好,才無愧于黨和人民給予的崇高榮譽――高松。
一、勇攀高峰的科學家
高松在大學時代就樹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明確要通過科學研究實現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并最終實現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早在本科期間,高松已經在徐光憲院士領導的實驗室做論文,讀研后跟隨徐光憲院士從事科學研究。多年來,他致力于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在發現新的磁現象、發展新類型分子磁體方面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和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榮譽,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對化學的熱愛與執著、對祖國基礎科學研究的強烈責任心,促使他在科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樂此不疲。30年來,高松將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了中國化學事業。為了節約科研成本、高效測定分子的磁性質,他曾和同事們扎根實驗室,在實驗室的行軍床上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二、創新人才的導航者
高松熱愛教書育人事業,以培養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力量為己任,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心血。多年來,高松始終堅持每學年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程,每次課前他都花大量時間準備,注重把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本科生一進校門就能與院士面對面交流。他堅持教學要根據實踐的需要,更新教材,改進教學方法,拓展閱讀文獻。他不辭勞苦,親自主編本科生基礎課教材《普通化學(生物類)》。
他承擔本科生“無機化學”的教學工作,每次課前他都要做足準備,對于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特別是如何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閱讀最新或經典文獻,加深對無機化學基本概念與原理的理解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他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在教授研究生課程“群論與化學”時,考慮到數學推導多、理解難度大,為了便于學生理解,他放棄簡單方便且可以重復使用的ppt形式,而是一直堅持使用板書,對學生進行推引,并充分進行互動,盡量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理解群論在化學中的應用。
“是高老師的人格魅力最終指引了我的人生航向”,這是學生們在談到高松時說得最多的話。高松愛生如子,時刻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己任。有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心理壓力過大,影響了學業,高松悄悄地為學生償還助學貸款,以解除他學習的后顧之憂;有位學生在科研道路上遇到困難,失去信心,高松積極為其設計成長路徑,耐心教導,使其逐漸走上學術正軌。“他十分尊重學生的想法,無論是科研上的,還是人生道路上的,他都會仔細聆聽,合理分析,從來不會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學生!彼囊晃徊┦可@樣說。有位學生在研究單離子磁體時曾一度對求解稀土離子的低激發能譜感到困惑,苦于實驗條件所限很難再突破,因此曾對是否繼續從事化學研究有所動搖。
然而在高松主持的第12屆分子磁體國際會議上,在聽到來自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專家的報告后,這位學生看到了解決困擾他的學術問題的曙光。高松還為他深入地分析了該研究的國際進展狀況和可能的突破點,使這位學生最終堅定了自己的科研道路。來,高松培養博士生17名,其中,一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為培養分子磁體領域的下一代中堅力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甘于奉獻的領軍人
高松10余年間曾任化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院長等職務。在就任院長大會上,他表示,任院長期間的最大心愿就是“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和氛圍,讓更多的人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特別是為年輕的教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他以學院發展為己任,善于對事情作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帶動班子其他成員為學院發展盡心盡力,積極引進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使化學學院各學科發展齊頭并進,學院風清氣正、團結和諧,成為一個人才濟濟的“大”院:院士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部批準北京大學化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籌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學院學科綜合排名穩居全國高校之首。據esi統計,在化學類排名前1%的全世界950個化學研究單位中,北京大學發表論文數居第17位;被引論文數居第35位。
高松還將管理服務工作拓展到化學界。他擔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化學組成員等職務,對中國化學學科的發展傾盡全力,主動擔責,深得同行好評。他認為,基礎研究只有帶動和促進同行一起進步才會對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他們將實驗室儀器向國內和國際同行開放,經常幫助其他研究組進行樣品的磁性測試,并開展了廣泛的科研合作。他和同事們的努力推動了我國分子磁體研究的發展。
四、潤物無聲的'“教書匠”
“謙和、寬容、平實和坦誠”是同行、同事和學生對高松的一致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同行、學院的同事、研究組的合作者提到高松都是交口稱贊,大家都認為他合作意識強,為人低調,從不抱怨。他熱心助人,對于他人的要求從來是能幫就幫,想別人永遠比想自己多。他謙和寬容,困難面前總是主動承擔、榮譽面前總是主動避讓,幾十年如一日。
“我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教師高松”,這是高松對外自稱時用得最多的稱謂。雖然已經是赫赫有名的院士、年輕有為的化學家,但是,在高松的內心,“教師”才是自己的“第一身份”。繁重的科研任務和瑣碎的行政事務并沒有影響他對學生的培養。相反,他把能利用的一切時間盡可能地留給學生,堅持每周三晚上和學生開組會。除了經常推薦一些最新文獻給學生,他也會親自看、親自講。他經常把相關雜志的最新動態介紹給大家,遇到與組里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章,他還會通過電子郵件及時發給相關人。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默默影響和深深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入黨至今20多年,高松鍥而不舍地鉆研、長期默默地奉獻,始終以自己的執著、堅守、努力與奮斗實踐著自己對科學事業的堅持、對人生的崇高追求,實踐著他入黨時的誓言。這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這種追求還將支持著他取得更大的成績。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7
事跡簡介:
王洪春,女,漢族,52歲,重慶市開縣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小學一級教師。堅守山區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動申請到最偏遠、交通不便的群嶺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當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廁所,在屋檐下做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書育人,成績突出。關愛農村留守孩子,幫撫培養6個留守兒童,自費為學校買掛圖、體育用品。曾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高山上的“保姆老師”――記開縣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小學教師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歲的女教師獨守著破舊的村校,靠著堅強的毅力和一顆為山區孩子無私奉獻的愛心戰勝了無盡的困苦、恐懼和孤獨,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教師,為山區教育奉獻了30年,選擇了大山,挑起了重擔,她的事跡讓無數人感動、稱贊。
一
王洪春本是離縣城較近的和謙鎮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劉權明的憨厚感動而隨嫁到了最偏遠的白泉。又因為她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對孩子的喜愛當了一名農村小學教師,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來,她堅守在大山的深處,克服了重重困難。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農村的小學教育,奉獻給了渴求知識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懷呵護著每一個孩子。
白泉鄉是開縣最偏僻、最貧困的一個鄉,30年前,這里還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縣城,徒步翻山越嶺,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選擇了這個鄉最偏遠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來,王洪春愛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師生涯中,她自始至終關心照顧每一個學生,在她班上學習的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她都了如指掌。她對困難的學生總是給予無微不至關心,要是哪個學生因為家庭的貧困而失學,她總會從微薄的工資里面擠出一部分錢給學生墊書雜費,說服他們復學。一個又一個,一年又一年,墊的錢越來越多,還她的卻很少,30年來,究竟給學生墊了多少費用,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因此,也讓她自己的生活也經常舉步維艱。
王洪春家在農村,她每天上完課還必須干農活,但是幾十年來,她在工作上從來沒有拖過后腿,對學習差的.學生她也總是悉心輔導,從不放棄一個后進生。每天傍晚,她總是走村串戶,到學生家里去家訪,去輔導學習差的學生,經常到了半夜才打著火把回家。
二
20xx年8月,處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嶺二校急需教師,但是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正在學校領導焦頭爛額之際,49歲的王洪春老師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她自愿申請到群嶺二校任教。一個女教師,到一所荒涼得古廟一樣的學校教書,這讓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驚。
群嶺村校是全鄉最偏遠、環境最惡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間破舊的土墻教室,兩邊的陡坡延伸至讓人恐懼的深谷。從場鎮到那里,要走4個小時山路。以往的老師,沒有誰在學校待上過一年。
因為之前沒去過群嶺,開學前,王洪春讓丈夫劉權明先上山看看。劉權明回來后,久久沒說話。“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甭犃似拮舆@話。劉權明開始默默為她收拾上山的被條、換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嶺二校地處群山之顛,四面迎風,泥巴墻,瓦屋頂。校園總占地面積38.9平方。開學頭一天,夫妻倆背著東西,早上8點從家里出發,下午2點才走到學校。
來到學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兩間,一間是教室,容納兩個年級的復式班,一間是老師臥室兼廚房。教室里,3只腳的課桌就有6張。一個沒有門的廁所,中間掛了條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讓丈夫維修桌凳,自己打掃清潔。兩間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裝了一筲箕,還發現4張蛇蛻下的皮。
當天晚上,因未帶床,王洪春和丈夫將紙板鋪在地上睡,沒電,就點蠟燭。一周后,學校才通電,丈夫也從家里搬來一個床墊,放在借來的6個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現在。
幾個留守孩子和王老師住在一起,除了上課,王老師還要煮飯或者方便面和學生一起吃。由于臥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電壓低,又不能用電飯鍋,所以王老師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飯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個“三腳”和一口鍋,看起來有些像過家家,卻讓人覺得心酸。由于這里海撥高,群嶺山上,每年冬天兩個多月大雪封山。沒有水,她就將干凈點的雪放在鍋里,融化后做飯。但不管多干凈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師只好干吃方便面。剛剛到群嶺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學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說不清了。
三
條件越是艱苦,王老師越是努力地工作,因為她認為在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為孩子們充電,讓孩子們長大了憑自己的實力改變命運,盡管她擔任的是復式班,但她對教學工作絲毫沒有怠慢。對于學生作業,無論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她都一絲不茍地批改,而且還在一個本子上詳細地記錄了“作業反饋信息”。學校領導問她:“這么多的作業你怎么改完的?”她卻平淡地說:“反正沒事,改點作業充實一些。”
王洪春老師是82年前的民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她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在她的備課本和教科書上,到處能看到那些“循規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鉆研教材的見證。在村小有很多課余時間,王老師除了改作業和輔導學生,就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備課和學習。她說:“閑著也是閑著,有事做還好些!痹谒唵蔚拇蹭伒紫,有很多書,她說沒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四
群嶺二校由于是白泉鄉條件最差、環境最惡劣的村校,曾經幾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況嚇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師的時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卻主動申請去任教,這事卻讓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在白馬泉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農村人光靠種莊稼維持生計是不行了。于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兒童便成了教育過程中嚴峻的問題,據統計,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兒童占50 %,留守兒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家里的活計變得特別忙,再加上學校路途遙遠,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問題,見此情形,王洪春老師主動給孩子做中午飯。每天中午王老師都要用那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灶臺里給十幾個孩子做飯。
家長們見王老師待孩子特別好,有些離學校遠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師那兒住。僅僅十多個平方的寢室里,住著王老師和四個孩子,他們小的四歲,最大的有六歲。白天,王老師要為他們熱洗臉水、洗臉、梳頭、做飯,晚上,還得在三更、四更時分叫醒孩子陪他們上廁所,否則就會尿床。王老師每天給所有孩子上完課,便和這四個留守兒童一起玩。在王老師這里,老師、廚師、管理員全由她一個承擔起來了。當同事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卻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話回答:“比起那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們沒有床,王老師就把自家的鋼絲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沒有零食,她便在街上買了背上去免費給孩子吃;孩子們沒水喝,她便在簡單的灶臺里給他們燒開水;孩子們沒活動場所,她便讓自己的丈夫用木頭做了一個乒乓球臺,她還買了如跳繩等許多體育用品,給孩子們玩;她還自己掏錢買了拼音掛圖、教字掛圖、漢字掛圖等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也就是因為她的用心良苦,現在不僅讓本校學生愛校如家,中心;厝サ暮⒆右矏廴ツ抢锿。也就是因為她的善良和藹,山上許多大姑娘也拿她當自己的媽媽,跟她談心,請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識。在這里,王老師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尊重和信賴,王老師也不再孤單,因為在這里她有許多親人。
在王洪春主動申請上山之初,有人懷疑她在那里堅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說她是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師不僅堅持了下來,當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跡讓無數人感動,也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但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師還是和以前一樣,默默的堅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巔,默默地辛勤工作,既當老師,又當保姆,默默地忍受著孤寂和艱辛,用自己柔弱的雙肩為大山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五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春華秋實,30年的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樸實和堅毅,真誠待人,踏實做事,無私奉獻,贏得了學生的敬仰,家長的尊重,社會的好評。她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跡不僅受到社會各界和許多媒體的關注,20xx年,她再次被學校評為模范教師,縣“十佳班主任”,20xx年評為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20xx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評為全國模范教師、教育部和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巾幗標兵、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并當選為市縣兩級婦代會代表。面對這些榮譽,王老師卻說:“其實我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繼續上來照顧這個山上的孩子,他們需要用知識來改變命運!蓖趵蠋熅褪沁@樣平凡的一個女人,和這里的許多女人一樣,放假回家了是個賢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卻挑起了大山的脊梁,為山區教育事業奉獻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過半百的她仍然堅守著那座大山,堅守著那里的孩子。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8
孟夏時節,麥浪滾滾,豐收在望。
看色、看粒、看長勢……小滿節氣后,一場全國小麥新品種觀摩會在楊凌舉行。觀摩團追隨著麥浪,實地觀摩了“西農511”“偉隆169”“西農926”等一系列飽含著科技創新元素的楊凌小麥新品種,見證了科技創新引領種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楊凌示范區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旱區農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在小麥良種繁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創新成果,成功探索出一條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的特色發展路子!敝袊こ淘涸菏、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許為鋼說。
以科技創新為窗口,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把楊凌比喻為“旱區種業硅谷”,充分肯定了楊凌在種業科技攻關、種業企業建設、種質資源搶救性保護等方面,為打贏種業“翻身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
如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吉萬全教授團隊正向著優質強筋、抗赤霉病和條銹病綠色小麥“進軍”,馬翎健教授團隊致力于選育釀酒專用小麥等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閔東紅教授課題組則正在全力攻克抗旱節水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技術難題……基礎研究、靶向育種、生物育種正方興未艾。
25年來,楊凌示范區扎實履行國家使命,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能力轉化為區域發展動力,走出了一條建平臺、打硬仗、促開放之路:
建平臺,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從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到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從楊凌種業創新中心到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從果業、畜牧、食品工程等農業產業創新中心到秦創原農業板塊創新驅動平臺,楊凌示范區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一號工程”,不斷加強各類創新平臺建設,先后建設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97個,成為建設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核心區的“加速器”。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楊凌種業創新中心主任康振生所說,楊凌為農作物種業與現代生物技術集合、促進傳統種業改進,做好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平臺,為我國農業特別是旱區農業發展貢獻力量提供了新機遇。
聚資源,創新實力越來越強——
知名種業企業先正達、科迪華和陜西省雜交油菜中心、金棚種業等種業科研院所、企業紛紛落地楊凌,各類農業科技創新要素持續聚集,楊凌農業創新高地作用越來越明顯。同時,充分發揮示范區體制優勢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科教人才智庫作用,大力推進區校融合、協同創新,探索形成了“農科教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區域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促開放,讓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近年來,楊凌以建設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為契機,充分發揮示范區和自貿區雙區疊加優勢,深入推進國際農業交流、培訓、示范,先后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建設了一批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園區,更多蘊含“楊凌基因”的“金種子”走出國門,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出了絢爛的“農科之花”。
25年來,楊凌示范區在小麥遺傳育種與條銹病防控、牛羊體細胞克隆、蘋果抗逆生物學、動物胚胎干細胞研究及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立了干旱半干旱地區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蘋果等生物育種技術體系,審定通過的農作物新品種達768個、蘋果新品種12個,為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研成果涌現,是楊凌示范區多年來在科技創新重點領域長期堅持研發取得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加強政策引導激勵,以及科技創新投入、金融等協同推進的結果!敝袊こ淘涸菏、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說。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9
從教時間久了,鄭丹娜慢慢總結出了屬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全接納、慢引導”。全接納,即接納所有的孩子、接納孩子的所有;慢引導,則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
她引用論語的故事。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智),子曰:“知人!
用鄭丹娜的.話說,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不過,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不容易。
鄭丹娜發現,小學生年齡小,膽子也小,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大多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當時,她在雜志上看到,有位老師在教室里放一個紙箱,學生可以把心事寫在紙條上,放進箱子里。
受到啟發后,鄭丹娜讓學生們每個人準備一個漂亮本子,專門用來寫“悄悄話”。“你可以把想和老師說的話寫在本子上,老師有想和你說的話,就在本子上回復給你!编嵉つ群蛯W生說。
后來,學生們開始把自己的心事交付給“悄悄話”,也逐漸對班主任鄭老師袒露了內心世界。
頑皮淘氣、喜歡欺負別人的小男孩寫:我也想改,但是改不過來,這次我又犯錯誤了,美術老師說我了,英語老師說我了,爸爸媽媽也說我了,如果有一天他們都不喜歡我了,我該怎么辦?
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寫:我沒有好朋友,他們嫌我沙包扔得不準,打乒乓球跑得慢,我就像天空中一朵孤單的云,這飛飛,那飄飄……
被爸爸媽媽冤枉的男生寫:昨天,爸爸給了我20塊錢讓我買番茄醬,買完我把剩下的錢放在他的錢包里了。后來看到我桌上的錢非說是買東西剩下的,其實,那是我去年給媽媽打工攢下來的。
鄭丹娜借助這些記錄了解孩子們,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擾。給學生回信安慰、勸解,在班會課上給孤單的小同學“找朋友”,及時和學生家長溝通,把自己童年時期的經歷和故事講給學生聽……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0
翻開楊凌示范區推廣基地分布圖,不難發現,從三秦大地到西部邊陲,從戈壁沙漠到青藏高原,處處彰顯著楊凌的農業科技含量和示范推廣的成果。在黃淮麥區,江蘇徐州、河南長葛等地種植的“楊凌小麥”穗大粒飽、連年豐收;在陜北高原,“楊凌玉米”個頭碩大、種植廣泛……
去年秋收時節,榆林市定邊縣堆子梁鎮營盤梁村的玉米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自從種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薛吉全教授團隊培育的‘陜單609’‘陜單650’‘陜單636’玉米新品種逐年增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碧峒斑@幾年的收成,玉米種植大戶高海寬喜不自勝。
種植面積從20畝到630畝,畝均種植密度由4000株增加至5500株,每畝產量也從700公斤提高至1000余公斤,年純收入40萬元,高海寬不僅自己嘗到了良種的甜頭,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近20萬畝。
成果轉化推廣是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楊凌示范區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優勢、育種技術、示范推廣等優勢,充分發揮國家(楊凌)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楊凌)旱區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作用,把楊凌農業科技成果送到了千家萬戶。
“楊凌示范區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體系融合,在推進區校融合、一體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域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蔽鞅鞭r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征兵說。
不僅如此,楊凌還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旱區農業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做大做強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文章,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經驗、新模式,尤其是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探索形成了大學試驗站、產業鏈、農科培訓等“六種推廣模式”,打通了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
25年來,楊凌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700項,并在全國18個省(區、市)建成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350個,年示范推廣面積1億畝,推廣效益達到235億元。同時,圍繞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充分發揮楊凌農科教優勢,探索形成了“建設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做給農民看,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教會農民干,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帶著農民干”的科技扶貧工作模式,數以億計的農民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楊凌農高會已成功舉辦28屆,躋身全國5A級農業綜合展會序列并獲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農業展會品牌,為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搭建了重要平臺。
“楊凌示范區探索形成了多種示范推廣路徑,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轉化示范,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旱區特色農業脫貧攻堅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敝袊r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立會說。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1
自從1999年分配到重慶市璧山區七塘初級中學從事教育工作至今,我一直堅守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擔任畢業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并兼任政史教研組組長,經過了16年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我始終如一地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關心熱愛教育事業,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務實求真的態度不斷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在這十六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了學校教育不僅僅是一項工作而是一項意義重大、任務艱巨的育人工程,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心、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恒心,需要我們具備更高超的育人智慧。所以我始終堅持把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同熱愛學生的真實感情融為一體,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積極幫助和關心青年教師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質。
一.為人師表,嚴于律己
教師的言行、品德修養往往影響孩子們的一生,在孩子們的心靈上留下永不能磨滅的痕跡,因此教師必須嚴于律已、做學生的楷模。我深知自己作為教師的重要,所以我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形成良好道德修養,從不有半點松懈,無論在工作時、在節假日我都恪守自己的原則:不與不良習慣沾邊,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積極的人生觀,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師做到言正、身正,在學生當中才有信服力,只有這樣我才能底氣十足地教育有不良習慣或有過錯行為的學生,才可以讓他們心悅誠服。
二.認真教學,潛心鉆研
教育,是愛的事業,無私奉獻的事業,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人的壯舉,如一條靜謐的小溪無聲地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我深知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就必須先讓學生喜歡自己!罢嫠疅o香,真愛無言”,我用心作犁鏵,播種智慧的種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份樂趣和一份不可推脫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我用愛心去關懷呵護他們,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求。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我堅信,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有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有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我用愛為他們引路,用愛在他們的心里譜寫一曲最美的歌。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獲,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我在班中開展“超越自我”的教育活動,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客觀地、全面地認識自我,并結合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生基礎,智力狀況,身體素質,性格愛好,為每一個學生確定了他們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堅持每月小結一次。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奮斗目標,對學生來講切合實際,他們樂于接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有了自我比較,又有了生生間的相互競爭,這種競爭就是比誰的進步快誰的進步大。這樣的進步是人人都可以爭取的,也是人人都能通過努力達到的。因而,學生沒有太重的心理負擔,只要努力,就有進步,就能實現目標。這樣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感,經常在他們心中蕩漾,成為鼓勵他們一步步努力前行的正能量。自從班中開展此項活動,后進生不再消極氣餒,優生則謙虛謹慎,每一個孩子都能信心十足地面對每一天,不斷的實現自我超越。因此,在我的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所以他們都特別喜歡上我的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有了這種積極地心態,我所任教的班級教學成績常年位于全區前茅。
三.關愛學生,無私忘我
一個好教師首先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所以在工作中我是用心和學生溝通,用“情”去感化學生,用“愛”去感動學生,使孩子們感受到成長的快樂,讓他們更多地能夠體驗到溫暖、仁慈、寬容和幸福。自參加工作以來對學生的教育我始終遵循寬容善導的原則,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與學生交往我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良師”,同時亦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益友”,把真實的自己展現給學生,與他們真誠相處。讓自己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當學生出現過錯行為或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我把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述給學生聽,讓他們得到啟發。這種理解、寬容的教育方式使學生辨別是非黑白的能力增強了,我也贏得了學生們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與學生的心更加貼近了,關系更融洽了,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主動的關心學生,尤其對于班級里的后進生,我認為任何學生都有閃光點,只要細心留意,就不難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平常我善于抓住學生學習、勞動、班級活動中閃現的亮點,適時加以表揚,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求知欲。后進生畢竟因其后進,在學習上與其他同學落下一段距離。為了使這個距離縮短,我還經常給他們另開小灶,進行個別輔導來幫助他們。而對于那些有問題的孩子,則用愛去感化他們的心靈,用心去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李貞杰,在很多老師眼里是一個十分頑劣的男孩。總是跟社會上一些不務正業的人混在一起,聽不進老師和家長的.勸導,成績更是一塌糊涂。當我接到這個孩子之后,總是千方百計地與他做朋友,潛移默化地改變他的一些壞習氣,慢慢地這個男孩有了些許的改變。而徹底的改變他的一件事是男孩的父親患了骨癌,這個曾經頑劣不堪的孩子從最開始的不懂事、不接受,到后來在我的幫助和教育下,他每到周末都去陪伴生病的父親,讓父親在彌留之際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欣慰。雖然,父親最后還是離開了他,但這孩子卻得到了徹底轉變,在我的教導和鼓勵下,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璧山縣來鳳中學。
我用心演繹著自己的教學生涯,用赤誠去鋪就學生的成材之路,不僅解學生的學業之惑,還全心全意地解她們的思想、生活、人生之惑。在班里有個孩子叫劉童燦,他的性格比較孤僻,課上不愛發言、課下不愛和同學交流,當我發現這一情況后,先調查他周圍的同學,以便我能更清楚的了解他的心理。經過調查才知道這個孩子的父親因常年從事皮鞋生產,因而不幸患上了肝癌,喪失了勞動力。因為父親看病花費了巨額醫藥費,家里早已負債累累,家庭生活非常拮據,懂事的孩子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準備輟學,外出打工貼補家用。我知道這件事后,立即組織并動員全校師生進行捐款,消除了劉童燦的后顧之憂,慢慢地他愛笑了,愛和同學交流了,學習也更帶勁了,最后這個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璧山中學實驗班。每當節假日總能接到一個個來自學生的祝福電話和短信,與他們一起聊天互道祝福就成了我最快樂最欣慰的時刻。每每想到這些孩子,我常常感慨:教師,固然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艱辛,同樣也有著別人無法體會到的幸福!
四.業務精湛、投身課改
作為教研組長我深知:“教研活動是載體,課改教研是先導”。所以我在組織教研工作中積極探索,勤于實踐,做好新課改的模范帶頭人,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率先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參與到教研室和學校的教學研究中,在我校組織的優質課大賽中我多次榮獲一等獎。在負責璧北片區的教研活動時,我還積極做好年輕教師的幫扶工作,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仔細閱讀分析年輕老師的創新課、研究課,幫助年輕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每次聽課后,我都會認真評課,幫助授課者找出優缺點,使他們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幫助她們盡快成長。
五.孜孜不倦,學無止境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得終身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不落人后,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時逢課程改革的今天,想走在課改的前列,我深感自己的知識匱乏,學習自然成為首當其沖的事情。在工作之余,我多方搜集材料,閱讀報刊,轉變教育觀念,了解課改的新動向。多年來,我持之以恒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閱讀了大量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在自身學習上,我也不甘落后,在繁忙的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一方面堅持參加自學以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使自己的學歷達到國家的要求,另一方面我積極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教師培訓、進修學習,多方面充實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學識成為能夠給學生提供知識養分的“源頭”,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使學生受益。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凡工作中我播種愛心,辛勤耕耘,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獲得了豐厚的回報:20xx年我榮獲七塘鎮“三.八”紅旗手稱號;20xx年度被評為七塘鎮優秀教師;20xx年度被評為優秀教師;20xx年我所任教得初三年級歷史取得了全區第二的好成績。20xx、20xx學年我再接再勵,總結上期的成功經驗,在面對新的學生新的學情的情況下,又連續兩年獲得全區第二的好成績。每每取得優異成績時,我和我的學生都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然而我知道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前方的路還很長,而教育之路永無坦途,也許還充滿了荊棘與坎坷,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創新才能攀登一個又一個的高峰。為了孩子,為了教育事業的明天,今后我將立足實際以更大的熱情,更認真的態度,更專業的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學校的教育教學、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這片田園里繼續耕耘,開拓。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2
1993年,從師范學校畢業的鄭丹娜被分配到垂楊柳中心小學當老師,教美術和歷史。第二年,她成為班主任,教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
初為人師,鄭丹娜理解的“教育”很簡單,把學生盯緊了、看住了,把成績搞上去,拿到流動紅旗。面對四十幾個學生,鄭丹娜覺得“顧此失彼,每天能說一車話”。教室在一層,辦公室在三層,她連回辦公室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為了顯得有威嚴,二十歲出頭的鄭丹娜裝出不茍言笑的樣子,繃著臉,把學生“管得嚴嚴的”。學校要求靠右行走,鄭丹娜就告訴學生哪怕兩個人去上廁所也要站成縱列;學校要求保持紀律,鄭丹娜就每個課間到教室里監督。學生們怕她,甚至有小女孩猜測鄭丹娜有60歲,理由是“我爺爺就60歲,特別嚴肅,不愛笑”。
如今回憶起來,鄭丹娜覺得那時不懂教育也缺少方法。她曾經準備了一個剪報本,把從報紙上看到的管理和教學方法剪下來貼到本子上,并經常跑去聽老教師的課,模仿和借鑒,努力讓課堂變得有趣。
1998年,鄭丹娜進入語文中心組,開始專門教語文。
一開始鄭丹娜講課只站在講桌前,局促、放不開。市里的老教師來她的班上聽課,直言不諱地指出:“情感性不夠,缺少感染力,讓人感覺游離在語文教學之外!崩辖處煾嬖V她,要想把學生吸引住,先要把自己吸引住。
鄭丹娜決定拿自己的兒子“練手”。那一年兒子不滿一歲,咿呀學語,鄭丹娜每天給他講故事,“關上門,家人也看不見。我就連蹦帶跳,手舞足蹈,特別夸張。”兒子被逗得咯咯笑。
慢慢地,鄭丹娜“放得開了”,感情更充沛,和學生的.交流也在增加,上課不再藏在講桌背后,而是敢于站在學生中間,有了溝通和互動。
成為“小豆包們”的“自己人”,鄭丹娜花了幾年的時間。現在,課余時間,經常有一群學生圍著她聊天;小男孩有了“心里喜歡的人”,會偷偷說給她聽;小女孩因為自己個子矮發愁,也會找到她傾訴……
鄭丹娜說,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個南風和北風的故事:南風和北風比誰更有力量。有人穿大衣走過,北風施展威力,冷風勁吹,那個人把大衣越裹越緊;南風上陣,送來輕微的暖風,那個人最終敞開了胸懷,脫掉了大衣。
她希望,成為像南風一樣的老師。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3
吳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學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中學高級教師,1983年7月畢業分配到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開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先后擔任音樂、語言、科學、美術、體育等各學科教師、年級組長、副園長、園長。27年來,她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灑在幼教事業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取得了顯著成績。她曾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師稱號”、“首屆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第二屆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名教師”、“玄武區首屆、第二屆、第三屆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稱號。她主編了兩本書,參與編寫了9本書;在省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72篇,其中在國家級刊物發表6篇;參加省以上研討會獲獎論文10篇,其中獲全國獎6篇。
一、“愛”,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動力
1、愛孩子賽媽媽。吳邵萍同志就是因為喜歡孩子才選擇了教師職業。她27年來始終立足于幼教第一線,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對孩子一視同仁,無私奉獻,促進每位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發展。她常說,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僅是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1983年,她剛踏上工作崗位時,班上有一位姓時的小朋友,因年齡小,每天哭著不肯上幼兒園,睡午覺就做惡夢驚醒。她就象慈母一樣,每天早上從家長手中熱情地抱過孩子轉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戲增進感情。午睡時撫摸陪伴直至睡著,孩子夢醒時常常大哭,她就長時間地抱著他在園內轉悠,為了不讓哭聲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長時間抱著孩子。盡管胳膊很酸,但她從不厭煩,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這樣整整過了一個月,這位小朋友終于能愉快地入園了。那時,她班上還有位姓余的孩子,說話不清,各項能力明顯低于其它兒童,連園領導都認為此幼兒“無可救藥”了,而她不灰心,總是充滿希望并耐心細致地輔導她,和家長密切聯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計劃,通過三年的努力,她也達到同齡幼兒的水平。
2、愛園勝愛家。27年來,她從未因家庭原因而影響工作。1997年,正值幼兒園創建南京市市級示范園時,她的父親因車禍住院。白天,她在園兢兢業業的工作。夜晚,她還在醫院一邊陪伴昏迷不醒的父親,一邊翻閱整理幼教資料,準備第二天的工作。她父親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從未請過一次假。在工作中,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叫苦叫累。平日總是起早貪黑,早到遲走。在她的眼里,幼兒園勝似自已的家,園里建設比家還重要。
3、愛同事似姐妹。由于園里年輕人較多,作為青年人的領頭人,吳邵萍時時處處事事愛護她們、關心她們。在創建江蘇省省級示范性幼兒園過程中,青年教師每天加班到深夜,為了她們的安全,吳邵萍每天“打的”挨個將她們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這段時間,吳邵萍總是要到深夜1、2點鐘才最后一個回到家。
二、“學”,是她刻苦鉆研的永恒追求
好學、勤學是吳邵萍的摯愛追求。她始終認為學習使人前進,學習是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體現了終身學習的理念。27年來,她從未間斷過學習,從一個中師畢業生一直學到大專、本科、研究生課程班,自理近萬元的學費。為了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她總是利用假期參加各種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學培訓活動,從未完整地休息過一個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瘡剛開完刀兩天,當她得知有一個全國音樂心理學學習時,立即報名前往,一連7天下來,影響了傷口的恢復,又到醫院進行了第二次手術,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參加全國音樂教育研究培訓,這次為了不影響傷口的恢復,每天聽完報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堅持到學習結束。平時,抓緊點滴時間,博覽群書。自加壓力,自定讀書計劃,每月讀10本雜志、每季讀完1—2本理論書籍。收集整理了30本資料冊,做了多本學習筆記。目前,她讀完了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家庭教育、課程理論、親子教育等各類理論書籍近百本,學習促使她飛速的成長,成為本領域的領跑者,成為一名智慧型園長。
三、“研”,是她開拓創新的重要法寶
做一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一直是吳邵萍追求的目標。因此,吳邵萍受聘擔任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專項課題《早期兒童音樂教學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負責人,擔任《中國早期兒童音樂舞蹈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實驗基地負責人,是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幼兒教育特約研究員、南京市第五屆幼教專業委員會理事、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學科教學視導員、玄武區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玄武區小學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她鉆研、善研,始終致力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和科學探索,潛心于課題研究!鞍宋濉逼陂g,她參加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領導的國家級研究課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間,她不僅參與了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領導的“九五”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早期兒童教學的心理學研究》和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建構中國早期兒童音樂教育的理論及實踐體系的研究》兩個課題的實踐研究,她個人還獨立承擔了江蘇省教育學會科研課題、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幼兒園創造性韻律活動設計與指導》的研究;“十五”期間,她獨立申報、負責并完成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立項課題《幼兒園開放性課程的建構》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緯度來探索幼兒園是否需要、是否能夠及如何建構自己的園本課程展開全方位的研究,重視從理論的高度上提煉、升華自己的豐富實踐經驗。同時,她還參加了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博導負責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生活化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張俊教授的《后現代主義的幼兒科學教育研究》的課題研究,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基礎教育課程開發與推進的比較研究》子課題《區域性多元游戲課程開發與推進的研究》。她在幼兒音樂教育改革上進行大膽實踐與研究,《幼兒創造性韻律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研究》、《幼兒園舞蹈欣賞教學初探》《舞蹈欣賞教學》、《開放的幼兒音樂教育》、《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開展大班合唱教學的實驗研究》等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秾W前教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幼兒教育》,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省級論文評審一、二等獎,形成了具有個人獨特見解的幼兒音樂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間,她獨立主持了江蘇省教育科學重點規劃課題《實現良性多維互動,促共同體和諧發展》的研究。她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鉆研,展開系統研究,有效解決了一些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前沿問題。經過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兒園開放性課程的建構》課題得到了江蘇省課題規劃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師的研究水平與綜合素養,特別是對教育實踐活動的反思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開放性課程在行動》專著,主編了《托班課程》上、下冊。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為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幼兒的觀察、分析、評價提供了直接的參照和支持,為教師設計展開課程設計和教學提供了范本。
四、“傳”,是她盡心履職的真情流露
長期以來,吳邵萍主動做好傳、幫、帶。無論是園內還是園外,她認為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力量,培養他們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她總是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全心全意地幫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擔了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實習指導工作,她對待這些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實習工作耐心細致地指導,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不厭其煩地接受每位學生的訪談、問卷等課題研究工作。
對園內的青年教師,她更注重言傳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下班指導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活動,課后還與她們逐一反饋和互動,同時還定期上示范課給全園教師觀摩。她指導青年教師嚴格細致。既有理論上整體框架的指導,又有操作過程中具體環節的指導。從不放過每個細小的教學環節。如教具演示,收放順序都一一指導到位。在她的指導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她的帶動下,每個教師個個有特長,園里教師個個被邀請在全國各地上示范課,在全國各類研討會上觀摩研究課。這些做法和經驗,經常吸引全國各地的同行到該園跟班學習。該園的辦園水平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廣泛認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視發揮特級教師的示范作用,每學年對玄武區園長、市青優開放示范課,她每學期都上多節示范課和舉辦講座。還承擔了市區的帶徒任務,她總是竭盡所能地給予他們幫助和指導。目前,她已培養了1名特級教師、1名南京市名教師特級教師候選人、2名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和多名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更為可貴的是,南京市內無論哪個區、哪所幼兒園,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時前往指導,并毫無保留地傳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國內,經常到深圳、溫州、澳門、大連、杭州、河南、廣州、南寧等地,為全國性、全省性及各市開設的培訓班講課,每場講座,聽眾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講課近100多場,為幼兒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長期以來,吳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為先進教育思想的實踐者,科學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師的引領者。吳邵萍同志是我們全市中小學教師學習的榜樣,吳邵萍同志的先進事跡必將感染和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業,奉獻教師崗位。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4
讀完《師愛之路》,一個個徐匯育人楷模的親切形象,一件件源于生活的感人事例躍然心中。忙碌的工作、更多的付出……那為什么我又從他們的字里行間讀出的卻是滿滿的幸福?
——幸福來源于他們自己對事業的追求。
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是我在這幾位育人楷模身上看到的共同之處。陳珺老師在烹飪專業的技能領域,勤學苦練,練就一身真功夫。她并不滿足,不斷實踐摸索,積累操作經驗,帶領學生們一次又一次地“攻克難題”,將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提升,成就“舌尖”上的新高度。施嘉平老師厚積而薄發,在從事教研員的40多個春秋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的腳步。無論是學歷的不斷進修、多次的赴英學習培訓,還是在不斷引領英語教育課改的實證研究、打造一流英語教師團隊的過程中,她都潛心教書、精研教學,把學習作為一輩子的事情。在書中樸素的描述中,讓我們看到了楷模們在平凡工作中堅定執著,看到了楷模們對自我的不斷要求、對工作的不停追求與對教育理想的奮斗與堅持。
——幸福來源于學生們對他們的喜愛。
“當教師的最大快樂就在于學生的快樂成長”,一位楷模這樣講到。的確,對于老師來說,學生是最好的評價者。學生的進步是老師最大的欣慰,學生的喜愛會是老師們工作的不竭動力。李之音老師的學生畢業十多年,仍然不能忘記李老師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幫助與指導,指引他愛好文學,成為了一名記者。西南位育中學的黃徐娟老師被她的學生認作為中學時代最喜歡的老師,她們喜歡她那爽朗的笑聲,喜歡她那較真的眼神,喜歡站在她身邊,得到她的鼓勵與幫助。梅園中學的傅琳老師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如媽媽般慈祥的`老師。她讓孩子們愉快地掌握知識,同時也讓孩子們燃起學習的信心,取得學習的進步,嘗到了學習的甜蜜。你快樂,所以我幸福。這些育人楷模用自己的大愛,收獲了師生間珍貴的情誼!澳銗勰愕膶W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嗎?”面對愛的三問,相信這些育人楷模們用他們的言行已經做了最好的回答。
——幸福來源于家長們對他們的信任。
科技幼兒園的袁晶晶老師,家長們愛叫她“晶媽”。晶媽經常將孩子最近在班級里的表現通過各種渠道告訴家長,并指導家長如何對待孩子這段時間情緒上的變化。她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家長們感動的世外小學的湯瑩老師,用自己對工作強烈的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精神贏得了家長們的稱贊。她工作細致入微,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從一個小習慣開始培養,幫助學生起步。及時與家長聯系,取得教育的合力!拔覀儜c幸遇到這樣的老師!她就是孩子們的榜樣!”“太多的感觸無法用短短的文字來表達,作為家長,我們只有衷心地向老師們道一聲謝謝!”家長的心里話道出了對老師的信任。這些育人楷模們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幸福來源于家人們對他們的支持。
家庭與事業,在每個人眼中都很重要。這些育人楷模們也同樣擔當著家庭與工作的雙重責任,承受著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他們在取舍,在平衡,但在學生和工作面前,他們總將天平向著工作、向著學生傾斜著。家人有埋怨,但都被他們執著的工作熱情所融化,把支持與理解化為了默默地行動,幫助他們分擔家務、照顧老小。誰能說這些育人楷模不是最幸福的人呢?
路在腳下,愛在心中。懷揣著大愛的楷模們最幸福!讓我們一起隨著楷模們的腳步,共同踏上師愛之路,走出幸福人生!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5
鄭丹娜在垂楊柳中心小學任教了25年,逐漸摸索出了“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
大雪前后,北方降溫。垂楊柳中心小學的德育副校長鄭丹娜裹上大衣,和學生一起跑操。
她右手牽著一名學生,在此前的跑操時間,他總是“到這兒轉一轉,到那兒走一走”,經常跟不上隊伍。
鄭丹娜看到跑道上放著一根塑料跳繩,示意男孩:“你看,跳繩放在這兒說不定會把跑步的同學絆倒,你快去把它拿開。”男孩照做了。
回到班級后,鄭丹娜表揚了男孩:“他特別棒,跑步時看到地上有跳繩,擔心大家被絆倒,給拿到了一邊。大家都要像他學習!
第二天,男孩開始跟上班級隊伍了。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我會去試探,然后摸索出適合每個孩子的交流方式!编嵉つ日f。
從1993年至今,鄭丹娜在垂楊柳中心小學任教了25年,從科任老師到班主任,再到如今的德育副校長,她一直站在講臺上,和學生一起寫了幾百萬字的'“悄悄話”,也逐漸摸索出了“全接納、慢引導”的教育理念。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05-27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06-26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12篇08-18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材料范文(精選11篇)07-06
教書育人楷模事跡03-30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材料02-08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事跡材料05-06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事跡11-14
教書育人楷模的心得體會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