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以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歷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后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人文精神
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與24節氣有關。記載了24節氣的先秦古籍《逸周書·時訓》中說到:“清明之日,桐始華。”這里記載的節期不等于節日,節氣是季節時序的標記。而這個節期的重要特點是冬季即將過去,而春天已經降臨的時候。學術界認為清明節的起源與寒食節有關。關于寒食節的起源習俗有各種說法,中外學者對清明節的研究有介子推派和改火派。有的學者認為由紀念介子推起,推而廣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唐玄宗在公元732年制曰:“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現在寒食節已經消失,而清明節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節日流傳至今。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春秋祭祀,以時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們春祈秋報的心理。
清明節又與古代消失了的節日上巳節有關。農歷三月三日的上巳節有兩個活動內容,一是人們在春天到來之時到野外踏青嬉戲,一是招魂續魄,召喚親人的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回歸。隨著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節演變成春游的活動,人們在節日里踏青郊游,盡享春光。或家族合歡,或交友團聚,總之在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節的另一項民俗活動是插柳,清明節又一個說法叫“插柳節”。插柳有多種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門楣上,有的戴在頭上。民間有“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清明不插柳,紅顏變皓首”的說法。柳枝插在門楣上,其文化含義在于辟邪除災,民間認為這樣做圖個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門楣上,還有意味著家庭興旺的文化含義。而把柳插在頭上,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駐。
經過歷史的演變,現代的清明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掃墓和植樹。這是傳統繼承中的變異。但是無論如何變異,都存在著古老的文化因子。清明節是中國民眾共享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保護和弘揚清明節文化,可以增加民眾的文化認同意識,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財富。
人文價值
清明節的人文價值主要體現在:
清明節體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清明節是節氣和節日合二為一,包含了祭祖掃墓、踏青游玩等人文內容,呈現出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
清明節體現個人、家庭與社會的和諧。在傳統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經逐步解體的當代社會,家族成員團聚的機會越來越少。清明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崇,又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還顯現了對血脈親情的認同。
清明節培養人們面對生死達觀的心態。對生的渴求,對死的恐懼,是人之常情。清明節從悲到樂的節日過程,是人們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進親情、享受生活的同時,啟迪人們更達觀地對待生死,舒緩面對生死的緊張心理。
清明節有對后代珍惜生命、承擔家庭及社會責任的教育功能。清明節帶子女掃墓祭祖是一種無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對人生意義、社會責任及使命的認識更明確,并能勇于承擔,具有現實意義。
清明節六大功能
清明節不僅僅是祭祀的日子,更具有六大功能。
農時功能:“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等農諺,顯示了這一節氣的氣候特點,提醒耕作者及時“浸種耕種”。
娛樂功能:古時人們在清明這天或效仿周公曲水流觴,或踏青迎春。宋人吳唯信在《蘇堤清明記事》中描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此外,清明節還流行蕩秋千、蹴鞠、打馬球等娛樂習俗。
保健功能:“潔齊清明”的本身就有衛生保健的含義。如今的清明節,是古時“清明”之前的上巳節和寒食節的合一,上巳節就有在水邊修整、沐浴的習俗。
紀念功能:構成清明節的另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正是為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忠臣介子推。在江浙一帶,清明節還有吃“青團”、用“青團”作祭祀供品的習俗。
悼亡功能:如今的清明節已經由祭祀祖先、祭奠過世親友,擴展到緬懷民族和國家英烈。
綠化功能:古時清明節有“插柳”等祭祀活動,久而久之,相沿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