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來了。”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譯文】孔子說:“對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5、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孔子說:“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給別人”。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于社會,四十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了解并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
【譯文】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河辛诉^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著。”
10、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譯文】子夏說:“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學習了,學習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重要。”
1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13、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嚴格要求別人。”
1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譯文】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他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
16、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文】孔子說:“君子端莊而不爭執,會群而不拉幫結伙。”
17、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出自《論語·學而》
【譯文】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18、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出自《論語·憲問》)
【譯文】孔子說:“說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為恥辱。”
19、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
【譯文】孔子說:“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驕恣,小人驕恣而不平和大方。”
20、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單憑語言來薦舉人,也不單憑人來廢除他的言論。”
21、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
【譯文】孔子說:“干不義的事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如同浮云一樣。”
2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
【譯文】孔子說:“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斷定他將來趕不上現在的人呢?”
23、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譯文】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謀事。”
2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肚f子》
【譯文】君子交友講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們的交情看起來像水一樣淡。小人以利為先,他們交友往往親密狎昵,他們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樣甘甜,卻不講道義。
25、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