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荀子》
10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谀苎灾,身不能行,國用也?谘陨疲硇袗,國妖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
103、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
104、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105、善者必勝。——《呂氏春秋》
106、行義則人善矣。——《呂氏春秋》
107、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呂氏春秋》
108、湯、武修身積善為義,以憂苦于民。——《呂氏春秋》
109、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呂氏春秋》
110、堯為善而眾善至,桀為非而眾非來。——《呂氏春秋》
111、性待漸于教訓而后能為善。善,教訓之所然也。 ——《呂氏春秋》
112、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呂氏春秋》
113、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積眾善,而鳳皇圣人皆來至矣。——《呂氏春秋》
114、觀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純謹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榮矣,所謂吉人也。——《呂氏春秋》
115、吾聞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至。妖者禍之先者也,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呂氏春秋》
116、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敬多讓。——秦簡
117、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西漢)《孔子家語》
118、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西漢)董仲舒
119、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當與教,不當與性。——(西漢)董仲舒
120、不謂小善不足為而舍之。——(西漢)劉安《淮南子》
121、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西漢)韓嬰《韓詩外傳》
122、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西漢)韓嬰《韓詩外傳》
123、善不可以偽來。——(西漢)劉向《說苑》
124、聞善必躬親行之。——(西漢)劉向《說苑》
125、善言不可不聽也。——(西漢)劉向《說苑》
126、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西漢)劉向《說苑》
127、為善者得道,為惡者失道。——(西漢)劉向《說苑》
128、言善毋及身,言惡毋及人。——(西漢)劉向《說苑》
129、君子服善則益恭,細人服善則益倨。——(西漢)劉向《說苑》
130、出于利人即善矣,出于害人即不善也。——(西漢)劉向《說苑》
131、為善者天報以德,為不善者天報以禍。——(西漢)劉向《說苑》
132、言人之善,澤于膏沐;言人之惡,痛于矛戟。——(西漢)劉向《說苑》
133、為善不直,必終其曲;為丑不釋,必終其惡。——(西漢)劉向《說苑》
134、善言進,則不善無由入矣;不進善言,則善亦無由入矣。——(西漢)劉向《說苑》
135、子年七歲以,上父為之擇明師,選良友,勿使見惡,少漸之以善,使之早化。——(西漢)劉向《說苑》
136、匿人之善者,是謂蔽賢也;揚人之惡者,是謂小人也。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無所亡傷也;言人之惡者,無所得而有所傷也。故君子慎言語矣。——(西漢)劉向《說苑》
137、使人樂善而好施。——(西漢)司馬遷《史記》
138、從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國,不亦宜乎?——(西漢)司馬遷《史記》
139、故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與之以殃,其自然者也。——(西漢)司馬遷《史記》
140、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西漢)揚雄
141、人情有不教而善者,有教而終不善者。——(西漢)王充
142、論人之理,定有善有惡。——(西漢)王充《論衡》
143、人性有善惡,人才有高有下也。——(西漢)王充《論衡》
144、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過失,未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未足以存。——(東漢)王符《潛夫論》
145、善,吉也。吉,善也。良,善也。佳,善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146、孝,善事父母者。——(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147、悌,善兄弟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148、育,養子使作善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149、美,美與善同意。——(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150、非善不喜,非仁不親。——(東漢)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