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謴湍缢吆粑羌本瘸蓴〉年P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游泳安全逐漸成為學校安全教育的熱點話題。涼爽的河流、小溪和山塘水庫給人帶來歡樂享受之余,也潛藏著安全危機,游泳前多一分準備和清醒,就可以帶給我們歡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后悔與遺憾。各班應認真做好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嚴防因嬉戲與游泳帶來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后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外出游泳,則必須有家長相陪,不可單獨游泳或與同學結伴;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地方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沒有雜草、巖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二、如何預防游泳時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
游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時如胸痛,可用力壓胸口,等到稍好時再上岸,
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溫暖。
三、游泳時耳朵進水怎么辦?
由于水有一定的張力,進入狹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兩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與鼓膜之間產生副壓,維持著水屏障兩邊壓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動流出。有時外耳道內有較大的耵聹阻塞,則水進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聹周圍而不易流出。耳內進水后會出現耳內閉悶,聽力下降,頭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們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來。有人甚至用不干凈的夾子、火柴棒、小鑰匙等掏耳,這樣雖然可僥幸將水屏障排除,使水流出,但也易損傷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導致耳部疾病。
耳內進水后應及時將水排出,最常見的方法是:
1、單足跳躍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從外耳道流出。
2、活動外耳道法:可連續用手掌壓迫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或反復地做張口動作,活動顳頜關節,均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水屏障穩定性和壓力的平穩,使水向外從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凈的細棉簽輕輕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觸到水屏障時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凈,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膚及鼓膜感染,或耳內進水后處理不當,如不潔挖耳等,?梢鹨韵聨追N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耵聹阻塞,鼓膜炎,化膿性中耳炎。
如果耳內進水后出現以上癥狀,應暫時停止游泳,并去醫院檢查,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