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G20峰會,你對它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G20峰會的手抄報,歡迎參考借鑒!
2016年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會議公報
中國 青島
2016年7月6日
我們,來自五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出席2016年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C20)會議的代表,于2016年7月5-6日相聚中國青島,圍繞“消除貧困、綠色發展、創新驅動與民間貢獻”這一主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我們認為,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增長乏力,主要經濟體政策和走勢分化,一些國家失業率高企,各種不平等、不平衡現象日益突出,做好消除貧困、綠色發展和創新驅動對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包容、平衡增長以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至關重要。貧困不消除,發展無從談起。發展不綠色,可持續難以保障。無論是消除貧困,還是綠色發展,都需要創新驅動。我們敦促G20峰會和各國政府在這些領域盡快采取實際行動,加快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別“行動計劃”,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發揮好多邊金融機構在支持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作用,民間組織也應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建言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高度關注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希望中國經濟成功發展,并通過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打造世界經濟增長新引擎、實現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繼續發揮引領作用。
我們對前三屆C20會議在上述領域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高度評價。三屆會議均關注綠色發展問題,并就減貧和創新提出一系列重要觀點,成為此次C20會議討論的基礎。
消除貧困、促進共享
要消除貧困,重在提高貧困人口的知識、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幫助其了解應享有的權利并給予保障,還要進一步消除性別歧視,提高整個社會的就業數量和質量。呼吁各國政府從世界和平、社會穩定和改善民生的高度認識消除貧困的重要性,積極分享減貧經驗,不斷加強全球發展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做好減貧工作提供更強有力支持。
進一步細化減貧標準,構建多元化的目標體系。除經濟指標外,還要將社會指標納入其中,不僅要滿足貧困人口對衣、食的基本需求,還要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給予最基本的保障。
. 形成有利于減貧的普遍社會政策環境,大力提倡平等、共享;旧a、生活資料不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政府要通過稅收、投資和打擊腐敗來創造公平環境,通過擴大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縮小貧富差距。為保證充分的資源調動,要支持建立公平的國際稅收體系和加強國際合作,打擊非法資金外流和“避稅天堂”,遏制偷稅漏稅行為。發達國家要更多利用海外發展援助(ODA)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
提倡開發式扶貧,從導致貧困的多方面原因入手,做好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改革稅收制度、完善公共服務、給予基本的社會保障。將解決“能力貧困”作為減貧的核心,增加貧困人口自我發展動力與能力。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方案,結合貧困地區特殊情況,發展更多特色產業。
7.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的多元主體的社會扶貧體系,支持鼓勵參與式扶貧。政府要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支持和鼓勵企業和民間組織在扶貧中發揮更大作用,民間組織也應加強相互合作,共同推進消貧事業。
8.考慮到發展中和最不發達國家的貧困人口更多集中在農村地區,著力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保障糧食安全。采取更加包容的方式切實保障農戶尤其是小農的權益,支持農業創新,推動負責任的農業投資,增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動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增加小農和婦女獲取金融服務、貸款和信用的渠道。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穩定全球糧食價格。高度重視日益突出的城市貧困問題,要統籌城鄉發展,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加強公共服務資源合理、有效配置,采取措施幫助流動和外來人口融入當地社會,促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市民化。
9.努力實現教育公平。實現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保證全民終生享有學習機會。教育資源要進一步向落后地區傾斜,致力于消除文盲,并提升貧困人口尤其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發展職業教育,開設更多特色專業,提升貧困人口尤其是難民、殘疾人等最脆弱人群的職業技能。滿足老年人繼續接受教育的需求,適應人口老齡化,發展“銀發經濟”。
10.高度關注兒童發展和兒童權利的實現。呼吁各國政府加強對貧困家庭及弱勢兒童的救助,加大對兒童早期發展和基礎教育的投入,保護兒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暴力對待和傷害,禁止童婚,并鼓勵兒童參與與自己有關的事務及公共政策。
11.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體制,建立完善重大疾病保險制度,確保沒有人因病致貧。積極防治瘧疾、肺結核、HIV感染等傳染性疾病以及心臟病、糖尿病、癌癥等普通疾病,并形成應對重大疾病的更緊密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提升公共醫療的質量和可獲得性,改善全球藥物研發與定價體系,讓人人都能獲得適宜且價格合理的藥物。
12.提倡性別平等,為更多女性就業和創業提供便利,消除性別歧視,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發展婦女聯合會和專業組織以及婦女基層組織,加大婦女組織參與、監督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力度。
13.各國政府間簽署的經濟合作項目要更多考慮當地民眾的切身利益,切實提高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項目合作要多向醫療保健、勞動就業、教育培訓等方面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