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賀詞:
新年祝福無限,發財跨越2016!接財神
祝您在新的一年中,吉祥如意、笑口常開;也預祝我們在新的一年中,合作愉快,萬事如意。拜新年
當新年的鐘聲悠然響起時,我衷心的祝福你,愿幸福永遠縈繞在你的身邊。拜新年 愿我的思念化作真摯的祝福,祝愿你新年快樂!春節祝福
忙忙碌碌一整年,只為等到這一天,雖然年底沒紅包,發發短信也過年。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拜新年
尊敬的閣下:非常感謝您一年來對我們的支持,籍新春佳節之即,祝您新年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微風輕拂,白云遠逝,在我心中永恒的是友情,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請你把這最誠摯的祝福帶在身邊,讓幸福永遠伴隨你。
猴年祝福經理:您好!祝您春節快樂、合家歡樂、萬事如意!新春新年新氣象、躍馬奔騰迎新年!
猴年祝福春天悄然至,馬蹄碎碎聲,舊事煩心去,輝煌看今朝。祝大哥大嫂歲歲平安,吉祥如意!
猴年賀詞:美麗的人生,伴隨著新年的到來增添了更美麗的色彩,愿你的明天像夢想那般絢麗多姿!
猴年賀詞漫天雪花飄飄,迎來了新年,讓久違的心靈相聚吧,新年快樂!愿我的祝福能融化寒冬,溫暖你的心靈。--一個愛你的人。
我小時過年,有一大群小孩子提著紙燈籠,各家亂轉,回來的時候,口袋里裝滿了好吃的。但愿你也有這樣美好的回憶!
猴年賀詞新年問好辦事處處順生活步步高彩票期期中好運天天交打牌場場勝口味頓頓好越活越年輕越長越俊俏家里出黃金墻上長鈔票。
送走舊年的時候,也送走一年的陰郁,迎來新春的時候,也迎來新的希望。給您拜年啦!
元旦的起源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歷的一月一日。從殷代定農歷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復復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歷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歷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并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同時為區別農歷和公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前后,因此改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云:“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后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歷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么歡慶活動。解放后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后,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歷歷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后冬閑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