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對聯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掛燈籠貼對聯歡慶元旦; 送祝福興班級喜迎新年 (人間至樂)
人才濟濟展健坤風采; 書聲朗朗顯班級精神 (同舟共濟)
嚴慈師長誨言摯真話舊歲; 青春學子壯志飛揚迎新春 (辭舊迎新)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橫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運隨春到 四季彩云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元旦才源九州圓; 新春人欣健坤興 (喜慶元旦)
輕飛曼舞慶元旦; 歡聲笑語迎新年 (萬象更新)
元旦來歷:
“元旦”,最早來自西方。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同時古埃及人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就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由此,我國政府采用更徹底的公元紀年法,所有政府文告、統計報表、報紙刊頭等均采用公歷,中國傳統的農歷紀年除了在重要報紙報頭的公歷后邊標注外,官方文件中已徹底沒了蹤影。而元旦節日,也于1949年12月23日的政務院(即今國務院)會議上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被規定為我國四大法定節日之一。今天,公元紀年及元旦節日在國人中已經逐步通用、流行、穩固。元旦與春節兩個節日,稱謂上不再混用。
由于最近500余年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美國等基督教國家的影響,縱橫世界各大洲,也由于公歷的相對精準,公元紀年法被世界各國紛紛采用,元旦作為節日,在西方比不過圣誕節,在中國比不上春節,但由于其本身的世俗性、非宗教性,反而因此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節日。
相關內容分享:
7.
10.2016年歡慶元旦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