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在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這一天。中秋節的命名來源于中國的農歷,農歷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于是中秋又有“月節”“月夕”“八月半”“八月會”“追月節”等與月有關的名稱。此夜,人們仰望圓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圓。于是在這一天又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王來華表示,“中秋節”這個詞在古代很早就出現了,但是那時候中秋節還沒有成為正式的節日。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從古至今,中秋節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習俗,比如吃月餅、祭月賞月、猜月謎、燃燈、舞火龍、玩兔兒爺、對對子、堆寶塔等。
中秋節的習俗雖然很多,形式也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期盼團圓幸福,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專家表示:中秋節來歷有3種說法
于中秋節的來歷,民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其中最有影響的大概要數“嫦娥奔月”了,這個傳說可謂婦孺皆知,但傳說畢竟是傳說。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還有一說,即中秋節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里,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于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于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谷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獲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此外,另有一種說法,認為中秋節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在古代人們看來,月亮是僅次于太陽的神靈,一直是人們重要的崇拜對象!抖Y記·祭法》中記載:“夜明,祭月也。”根據史籍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收獲的季節,不僅要拜土地神,還要拜月神。這就是“秋祀”。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場所,頤和園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領大臣、宮女祭拜月神的場所。
民俗專家細說:中秋節為何吃月餅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食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民俗專家表示,“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當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這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時,“月餅”的名稱開始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月餅又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相關的圖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餅的習俗開始盛行。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祭月月餅到處都有。
民俗專家表示,隨著時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和花樣越來越豐富,制作工藝更新、風味更多,中秋節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民族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