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人情 中國人的月亮情結
因為月亮的永恒、美麗、親近,所以古代詩人總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它的身上,因而生發出許多感人的詩句,其中表現鄉情、親情、友情、愛情、閑情,無不盡致,最耐玩味。下舉數例。
鄉情: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這首詩童蒙皆知,觀眾朋友無人不曉,此詩通俗!但是,這首詩的“旅中情思,雖說明卻不說盡”(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所以,要想真正讀懂這首詩就要聯系李白的個性來理解。李白
從小性格浪漫不羈:“十五好劍術”、“擊劍為任俠”,青年出川,“仗劍去國”,而且“一生好入名山游”,似乎是一個浪跡天涯、四海為家的真正游子。但是,李白又是一個極其謙卑、
真誠的人,在這“靜夜”之際,在遠離故土,久別父母的日子里,在漫游天下卻一事無成的際遇中,在他孤單地躺在床上的時刻,他由一輪明月想到了自己的故鄉,自己的根,他“低”下了
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高昂的“頭”!啊,赤子李白,故鄉永遠在他的心中!
親情: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這首詩作于天寶十五年(756)八月。是年六月,安祿山叛亂,兵破臨潼,玄宗逃蜀。七月,肅宗繼位。正攜家避難的杜甫,將家小留在鄜州(今陜西富縣),只身前往肅宗行在(甘肅靈武)“保駕
”,途中不幸被叛軍虜至長安。這首詩就是作為俘虜的杜甫在長安望月思親而作,它表現的是社會動亂中離人的情感,而且,杜甫能以他的卓絕的詩才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其實,在平常的
歲月里,在千家萬戶中,在千千萬萬不一定能以詩歌來表現月下思親的普通人心里,見月思人,見月傷情都是一樣的。
愛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望月懷遠》)
這首詩一開頭即描寫出“海上生明月”的奇特景象:明月從大海升騰而起,普天下有情人將共享這美麗的時刻。“天涯共此時”中的“共”字,正寫出了有情人心中所共有的愛。“情人怨遙
夜,竟夕起相思”,是說懷著深情厚意的人抱怨長夜難熬、“竟夕”不眠,被“相思”所折磨,只能“起”而披衣徘徊。“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夜深了,月光更加明亮;露水寒涼,
沾濕衣巾。“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作者深情地說:很想用雙手捧一掬月光贈給我的心上人,但月光不能用手盛滿,只有回屋就寢尋夢,也許在夢中能與你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