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關注我們的人文環境》說課稿
初中說課稿要怎么寫?下面小編就以八年級思想品德《關注我們的人文環境》說課稿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八年級思想品德《關注我們的人文環境》。
一、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設定的。本框教學是初二上學期思想品德課第二課“生存環境 呼喚保護”的第二框節教學,讓學生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建設好身邊的環境是一個初中學生應該有的基本素質。本框教材在第一框“自然環境”教學的基礎上,引入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人文環境”,教材涉及3個知識點,希望學生明了人文環境的重要意義,從而能從自身開始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鑒于作為初二學生已經學習了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史,生活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去過祖國的名勝古跡,所以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來進一步了解人文環境。其次,作為上海的學生學習了上海鄉土歷史、鄉土地理,對自己的家鄉會有更詳細全面的認識,這有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會人文環境孕育的城市精神,感受人文環境的重要作用。
知識與能力:知道人文環境分為有形和無形兩類。懂得人文環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體現。理解人文環境對人們素質提高有熏陶的作用。培養學生根據所學地理歷史知識提煉資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資料采集、課堂探究活動、小組合作討論以及教師必要的點撥、引導,讓學生領悟人文環境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人文環境的探索,讓學生領悟人文環境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城市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也是本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體現)讓學生初步建立保護和珍惜已有的人文環境的觀念。激勵學生從自身做起為創建優秀的人文環境出一份力。
二、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一共三個知識點:1、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2、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3、人文環境對人的素質提高起著培育熏陶的作用。三個知識是有機的整體,分別從國家到城市再到自身,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體會人文環境的意義。第三個知識點是整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課堂教學分為4個環節,第一第二環節通過課堂活動,問題組織落實教材中的一、二知識點,第三第四個環節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具體過程如下:
課堂導入:印度和中國古代的.2首特征鮮明的音樂響起,讓學生走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從文明古國給人們留下的文化瑰寶引出什么是人文環境,導入課題。
第一教學環節:本環節主要落實教材中第一個知識點,讓學生懂得人文環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教學以前面導入部分為基礎,通過一個思考題自然過渡。思考題是這樣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明沒有斷代。那么在5000年的中國歷史中哪個文化古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這個問題是讓學生從文化古跡追溯到歷史,懂得人文環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教學中教師特別要注意及時引導、總結學生發言,比如長城既凝結了中國人的智慧又實體現了中華民族抵抗傾略,頑強拼搏的精神等。在學生的發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掘人文環境中蘊涵的民族精神,貫穿民族精神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師總結這部分內容,提煉知識點并板書: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
第二教學環節:本環節主要落實教材中第二個知識點,讓學生懂得人文環境是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體現。教學以一段視頻自然過渡,視頻資料充分利用了學校外籍學生資源,講述了班級的韓國學生希望有同學帶他游玩上海,了解上海。從而引出這一教學環節的課堂活動“我帶大勛游上海”。要求學生為班級的異國同學設計一條上海一日游的路線,讓韓國同學從歷史、文化、現代化建設等不同角度了解上海,并說明設計的意圖。設計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利用上海鄉土歷史鄉土地理2本已學的教材,從中選擇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點,同時可以讓學生參考書本的解釋或者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來說明所選景點代表了上海的哪些歷史與文化。這個活動設計是希望學生通過回顧上海歷史和建設,懂得人文環境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教師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歷史、文化、現代化建設等不同角度尋找景點,也可以提示學生從身邊最熟悉的區域內尋找一些有價值的地方,比如盧灣區的一大會址等。活動結束后教師總結這部分內容,提煉知識點并板書: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
第三教學環節:本環節教學主要落實教材第三個知識點,理解人文環境對人們素質提高有熏陶的作用。教學從上,F代化建設體現的高度、速度和深度過度到洋山深水港建設的一段視頻。視頻集中講述了一組洋山建設者不畏艱險,舍小家為國家的感人事跡,很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根據視頻內容提出兩個問題。問題一:“看了這段錄象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讓學生總結洋山精神的內涵,體會到洋山精神的可貴,理解這種精神就是一種無形的人文環境,引出人文環境分為有形、無形兩種。問題二:“如果你是處在洋山建設者的這種人文環境當中,你會以一種怎樣的精神面貌來面對學習和生活?”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良好的人文環境對提高人的素質有培育熏陶作用。這一問題的回答,教師特別要做好學生各種回答的應對準備,比如可能有學生認為“大家都奉獻,我就樂得享受,何苦這么累呢!”此時教師要做好引導,不能刻意回避,可以從個人奉獻,集體成長,最終也有助于個人發展這樣這個 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來引導學生走出誤區。
第四教學環節:本教學環節是第三個教學環節的延續。因為第三個知識點既是本課重點也是本課難點,所以有必展開深入討論,在理解人文環境意義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從自身做起為創建優秀的人文環境出一份力。教學從洋山建設的總結自然過度到上海城市精神,過度語言如下:“洋山深水港的建設不僅是上海建設者的功勞,也與浙江、以及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密切相關。沒有全國的幫助不會有現在的洋山。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一直以來都以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追求卓越。”接著提出課堂討論題:“學習生活中我們如何來演繹“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這部分討論有一定難度,但是很有行為指導的意義,通過討論可以讓學生明白在學習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繼承發揚上海城市精神,為創建優秀的人文環境出一份力。討論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這樣幾個方面:1、海納百川要有博大的胸懷,取百家之長。所以生活中要心胸開闊,有寬容之心;要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能夠以誠摯的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學習上要博采眾常,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學習不同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博學才能專攻。做人要自信,有勇氣追求卓越,這里也可以聯系初二語文教學中的少年中國說。要敢于嘗試,不怕別人笑話等。通過學生主體發言,教師適時的引導歸納,讓學生充分理解良好的人文環境能提升我們每個人的素質,同時也讓學生知道如何在實際行動中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的人文精神,創造一個更美的人文環境。
總結全課:音樂聲中,優美的語言結束全課。
三、教學中相關問題的說明:
1、教學內容的處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要學生理解人文環境對人的素質提高有培育和熏陶作用,特別是要學生能明白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讓學生能在行為中落實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因此教學中我設計了2個教學環節,用了比較大的篇幅來解決這個重點難點,希望教學上能有深度。
2、教學方法與策略:本課教學基本采用了問題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的層層深入,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的落實每個知識點。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展開都是以學生發言為主,教師做充分引導和點撥,體現出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結合。教學策略上考慮到動靜結合,即有美妙的音樂又有豐富的視頻,即有個人的思考又有集體的討論。使教學顯得生動活潑。
3、教學評價:教學中學生發言比較多,所以教師對發言要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評價中特別要注意一些生成性問題,如果和教學目標密切相關或者和體現出學生思想困惑的一定要及時解決,并對提出這些問題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從而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八年級思想品德《關注我們的人文環境》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們的畫》說課稿12-25
我們要關注兒童的心理發育狀況07-04
高校人文環境建設思路11-06
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稿09-26
如何擺脫抑郁,值得我們每個人關注09-28
初中地理人文環境的復習資料10-02
《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稿(7篇)11-12
《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稿7篇11-12
盤點網站優化關注需要關注的要點11-12
《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稿合集7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