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匯總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主要介紹了細胞內的四大類有機物,以及對油脂、糖、和蛋白質的鑒定。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節內容是在介紹了生物體內的無機物之后并對以后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中物質的代謝、DNA和蛋白質的合成做了鋪墊。本節課是整個高中生物的基礎,其中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以及對四大類有機物的鑒定是整個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內容。
(2)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們已經了解了細胞中的物質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并對組成生物體的無機物有了清楚的認識。對了解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有一定的求知欲。但缺乏有機物的相關知識,以此對各種有機物的化學結構尤其是氨基酸之間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的過程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于高中生在實驗推理方面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很好掌握對各有機物的鑒別實驗。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對學生的學情分析我將本節課的三維目標確立如下)
知識目標:
1.四大有機物的相應特點,及功能。
2.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及脫水縮合生成肽鏈的過程,以及此過程中有關 氨基酸、肽鍵等數目的計算。
3.了解油脂、糖類和蛋白質鑒定實驗的目的和原理。 能說出對四大有機物的檢驗現象。
能力目標:1.通過思考與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通過觀察和模仿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3.將科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目標:1.認同生命的物質性,逐步形成唯物主義論的觀點。 2.認同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4)重點和難點
通過教材分析得出本節課的重點是 難點是 重點:糖的分類
氨基酸的結構、脫水縮合的過程。 四大有機物的檢驗現象。
難點:氨基酸的結構,脫水縮合的過程。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
本節課充分借助多媒體動畫,把蛋白質多肽鏈的形成過程,以動畫的形式直觀的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點評法和點拔法
本節課把點評法和點拔法自始自終貫穿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中,目的在于強化學生主體活動,同時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知識結構。同時,適時得當的點撥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
3、自學導思法
本節課依據“自主學習”的原則,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歸納出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質壁分離的條件、三種跨膜運輸的區別等,有利于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較和表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說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觀察、分析、互相討論,發揮群體智慧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本節課學生將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設計實驗、分組實驗、觀看動畫、結合教材等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2、實驗探究法:
在生物小組課前完成滲透作用探究實驗的基礎上,本節課設計了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實驗;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自我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進行點拔,以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知識結構。同時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四.說教學程序
(1)導課:“學源于思,思源于疑”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提問我們每天用餐時你有沒有想過每種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幻燈片展示各種常見的食物)。同學們一起說出各種食物的主要成分,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構成生物體的四大類主要有機化合物。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機物呢?留3分鐘時間讓同學們自學碳化合物的內容,指導學生和前邊無機物相比較總結有機物的概念,并舉例說明。PPt展示各種有機物的碳骨架,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有機物的結構。
(2)情境:我們吃饅頭的時候嚼在嘴里會感覺有甜味,這是什么原因呢?PPT展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麥芽糖在胰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從而引出單糖、二糖、多糖的概念,并舉出常見的實例(棉花、土豆)。同時指出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糖原和淀粉是植物和動物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
情境:圖片展示:北極熊,企鵝、海豚等是怎樣來適應寒冷的生活環境有的?;細胞膜中的磷脂;干旱地區植物葉面的植物蠟,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請同學們試圖并總結脂質的種類及其作用。
情境:圖片展示生活中常見的蛋白質瘦肉、羽毛、指甲等實例,以及酶、抗體等與生命活動有關的蛋白質,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與蛋白質有關,蛋白質屬于生物大分子,是有一些更小的有機物組成,留5分鐘時間讓同學們閱讀蛋白質合成及結構,小組討論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并回答,什么是二肽,什么叫多肽?最后老師講解指正,動畫顯示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以及肽鏈折疊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質分子。加深學生對蛋白質分子形成過程的理解?梢宰寣W生做游戲來演示脫水縮合的過程。
人類或是其他的生物體之所以能在地球生繁衍,生生不息,就是因為在所有的食物體內有遺傳物質—核酸,讓同學閱讀核酸的相關內容,回答問題。
我們知道了生物體能的四大類有機物,那么怎樣鑒定呢?或是怎樣鑒定一種食物中含有哪些成分?分小組分別進行四大類有機物的實驗探究,觀察實驗現象,小組間討論交流實驗心得,總結結果,并指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小結:新課講完后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本節課的內容總結。
鞏固和反饋:進行課堂練習達到鞏固的作用。布置作業本著由簡單著手的原則,主要布置簡單的題目,最后留兩道選做題,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板書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和難點,我的板書力求簡潔,調理清楚.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2
第三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說課稿
各位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本節課是新課程教材第四章內容,知識雖然抽象但是并不難掌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讀圖表數據的能力。
對于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反饋練習、總結反思”這樣六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節的內容,本模塊第3章已經介紹了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細胞膜結構以及大致的功能,本節著重介紹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通過對幾種跨膜運輸方式的探究,并運用數學坐標圖來表達三種方式的規律和特征,可以培養學生對圖表數據的解讀能力,即信息解讀和知識遷移轉化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和前面所學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有關聯的地方,同時又是對生物膜具有流動性的一個很好的佐證。對學生理解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有著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和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a.能舉例說明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及特點。
b.正確解讀坐標數據圖表。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特點不太明顯,主要強調積極思考,主動自覺。
3.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教學難點:主動運輸
4. 課時安排:1課時
二、學情分析
本節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生對物質交換有了很膚淺的了解,通過前幾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細胞膜的結構,水分子跨膜運輸實例的基礎,掌握了蛋白質多樣性的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基礎。并且還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獨立思考,對生活現象提出疑問,并通過多種途徑找出解決的辦法。同時經過前階段的新課程學習,他們具備了群體討論,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論依據的能力。對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對探究的目的性及過程,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師的引導。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學方法
根據上述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本節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法:本節課的教學采用教師主導,學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法,總體思路為:展示現象→ 提出問題→ 解釋原理 →總結概念,使學生綜合運用到課程標準所提到的“觀察,描述,比較,概括,分析,解讀圖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法::主動運輸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要掌握好這點,必須運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觀察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出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的主要區別來掌握該難點。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復習細胞膜的成分和結構,讓學生對基礎內容進行復習,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利用“問題探討”,用多媒體展示,提出問題:⑴什么樣的分子能夠通過?什么樣的分子不能通過?⑵葡萄糖不能通過該膜,但是小腸上皮細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釋 ⑶觀察此圖,聯系已有知識,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能不能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嘗試性的回答 引導學生觀察,并歸納出答案。
教學說明:設立問題情景,創設物質跨膜運輸的思維平臺,為學生的有效發散思維提供背景,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為進一步突破難點做鋪墊,激發學生學習激情。
(三)幾種物質運輸方式
1、小分子和離子的跨膜運輸
(1)多媒體展示擴散現象,引出物質運輸的兩種方式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的概念,讓學生分析水分子進入細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擴散相似,總結出自由擴散的概念,多媒體動畫展示自由擴散的過程,組織學生討論,得出自由擴散的特點。
教學說明:該部分內容簡單,通過多媒體展示,使抽象內容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
(2)進一步提出問題:葡萄糖不能通過人工合成的脂質雙分子層,但對于細胞來說,葡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樣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激情,讓學生嘗試作出解釋,再指出載體蛋白的作用,總結出協助擴散的概念,多媒體動畫展示協助擴散的過程,組織學生討論,得出協助擴散的特點。
提出問題進行小結:①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需要消耗能量嗎 ②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有什么相同點 有什么不同點 ③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為什么被稱為被動運輸
組織學生思考和討論,得出答案。
(3)多媒體展示物質逆濃度跨膜運輸的現象,并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物質可以逆濃度梯度運輸。并利用舉出生活例子 上下坡運東西來解釋主動運輸需要能量,總結主動運輸的概念,多媒體動畫展示主動運輸的過程,組織學生討論,得出主動運輸的特點。
提出問題:這些物質進出死細胞還能進行主動運輸嗎 主動運輸對于生命現象有什么重要意義?學生總結和講述補充得出主動運輸的意義。
為了使抽象內容具體化,上述過程中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三個常見現象,通過三個動畫的展示,運用類比的方法,使學生對三種運輸方式的`認識更加直觀化。
教學說明:該部分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通過圖形展示引出問題,并層層深入,展示出物質運輸的幾種方式,動畫展示更加具體和形象化,同時,組織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討,既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激情,深入開發了學生比較,概括和分析能力,又增進師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
(4)提出問題,講練結合:練習1看圖回答,引導學生理解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的不同點,識別主動運輸;練習2通過對典型坐標圖所呈現的曲線理解細胞對某物的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速度隨細胞外濃度的改變而變化的規律,從不同角度加深對三種運輸方式的理解。組織學生分析,反饋和糾正。
提出問題:三種運輸方式有哪些異同 組織學生分析填表,反饋和糾正。
教學說明:本環節鞏固理論知識是對課本知識擴展和對重點,難點內容的深入理解和總結,只有理解了三種運輸方式的異同,才能完成本環節教學任務,既突顯書本知識,又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學生解讀圖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維能力的形成。
2、大分子的運輸
引導學生回憶免疫系統吞噬大分子異物的過程,得出胞吞現象,提出問題:那大家知道白細胞是如何吃掉病菌的嗎 顯示有關動畫、圖片。
強調: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量
提出問題:胞吞和胞吐體現了細胞膜結構的特點是什么 與書本前面知識相聯系。
(四)技能訓練
指導學生就《技能訓練》部分進行討論。
五、反饋練習
1、教師小結幾種運輸方式,特別是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特點
2、隨堂訓練(課堂練習)
本部分習題,針對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特點和不同而設計,讓學生思考完成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進行知識鞏固和教學效果反饋,及時糾正錯誤的理解和片面的認識。
六、總結反思
本節課比較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改變了以往填鴨式的教法,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部分內容本身并不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輕松,但是如果不把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在解題的時候還是存在一定困難。在分組討論中,雖然學生的回答不一定完整,但還是從多角度對學生給予積極的肯定,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節奏的把握上,由于學生討論和交流比較花費時間,容易出現前緊后松或是前松后緊的情況,因此在時間上應當注意控制。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 、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內容是,首先,我對本節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 單元第 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這為過渡到本節內容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節內容在 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
本節內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 內容,后面是本教材
的 這部分內容,所以學好這個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生物知識 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內容包含的一些 知識,是以后生物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識記:理解
2、 能力目標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
難點的依據: 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圖片的投影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于本節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 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3—5分鐘)
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生物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
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5、布置作業。
針對高二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課堂作業:
【我為什么要這樣上課】
一、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例如:
二、教學策略的選用
。ㄒ唬┻\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生物現象,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知識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于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ǘ┙M織學生探究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
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
在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逐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
也正是由于這些認識來自于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高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教師:×××中學 ×××
嚴格的說課稿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簡析教材,以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這一節為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三《穩態與環境》中第二章
第一節的內容——《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該內容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主要講述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
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第二課時主要講述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以及人腦的高級功能。)
2、闡述教法,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教學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①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②具體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學具。這一部分一般幾句話帶過
3、指導學法
4、教學過程。這是重點部分,你怎么設計的這堂課,想要怎么對學生講,都要用簡潔的方式把你的教學過程說給老師們聽。特別注意在這一點,不是講課,是說課。這也就意味著一些眾所周知的知識性內容沒有必要像當時在面對學生一樣講的那么仔細。只需要講出你的教學思路即可。要不然時間不夠的。一般說課的時間是10—15分鐘。教學過程要占一大半
5、教學效果分析?赡艹霈F的教學效果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傳授"對照實驗"的思想方法,理解酶的特性、酶促反應及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體驗"實踐—理論— 實踐"的一般認知規律;培養學生實驗探索的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生物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物學的興趣;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實驗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
二、教學內容
。ㄒ唬┑匚弧⒆饔煤鸵饬x
本節課要學習的是酶與酶促反應,是學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動的必備知識。
在學生學習了細胞的化學組成、()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以及ATP的知識后,學習酶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進一步密切了前后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酶和ATP是新陳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對于學生認識新陳代謝的本質有重要意義。
。ǘ┲攸c與難點
重點:
體會對照實驗的基本思想
利用實驗探索的直觀性,借助實驗現象,理解酶的化學本質、特性、影響酶促反應、酶的應用等多個領域的問題。
難點:
酶的特性的實驗探究
學會分析各因素對酶促反應的影響
。ㄈ┚幣盘攸c
1、簡潔明了
"酶與酶促反應"知識介紹精干,便于閱讀;
"邊做邊學""課題研究""放眼社會""評價指南""拓展視野"目的清楚
2、注重探究
知識與動手結合
知識與動腦結合
3、圖群豐富
實驗圖示、知識圖示、實物圖示結合
三、教學對象
。ㄒ唬┲R與經驗
1、學生具備一定的生物學常識,有化學實驗的基礎。
2、前面學習了細胞的化學成分、細胞的結構與功能,進行了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等生物學實驗。
。ǘ⿲W法與技巧
1、學生具備用閱讀、協作學習、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
2、學生具備實驗探究的基本常識
。ㄈ┌l展與提高
1、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實驗設計技能
2、培養分析能力,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四、教學策略
(一)設計思想
1、思想方法: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
知識呈現、情景創設、自主協作、知識建構
2、過程方法:體現學生主體意識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題引入、學生閱讀、方案討論、學生探究、實驗分析
3、認知方法:體現認知規律
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設計思想綜述: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圖示引入、學生對教材閱讀、提出問題實現知識的呈現和情景創設;探究方案的討論在進一步創設情景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自主協作式的探究學習;對實驗現象的記錄、分析探討及事例的分析等活動,達到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學生在整個學活動中實現知識的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的設問、實驗方案的討論、探究結果的分析和事例分析,體現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ǘ┓椒ㄅc手段
1、教學方法:啟發式講解、互動式討論、實驗探索、分析與歸納
2、媒體的選擇與運用: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上午好。我叫趙艷,來自于鎮江市第四中學。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物的分類》。生物分類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形態學知識要求很高,歷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對該部分要求"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意在讓學生體驗分類的方法,而不是對生物進行屬或種水平上的鑒定。如何讓教學重點從掌握生物分類的具體知識和技能,改變為讓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我選擇了它作為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的指導。
對于生物的分類,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程序、綜述"這樣7個方面進行剖析。
、褰滩姆治
1、 本節內容的地位
生物的分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七年級下冊中第13章"生物大家庭的分類"的第2節,是本章的重要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既是對各類生物特征的復習,也是對生物類群的整理和歸納。學好本節內容,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學習到科學的分類方法。
2、 重點、難點的確定
在本節課中,各類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經學習過,學生應能很(比較)好的理解和應用。而且新課標將具體內容標準定為"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如何讓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
3、 課時的安排
由于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學生又是初次嘗試分類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節內容將分成3課時進行。第1課時為嘗試分類和科學的分類,第2課時為給動物分類,第3課時為給植物分類。本節課我主要講的是第2課時。
、娼虒W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 知道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 知道脊椎動物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及各類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標:
、 嘗試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② 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ㄈ绾芜_到)
a、利用學生前面學過的動物知識為基礎,以及書87頁的表格練習,讓學生知道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又分成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及各類的主要特征。再通過拖動動物圖片,強化學生的認識。
b、通過有無脊柱這個簡單的特征,使學生初步嘗試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通過填寫表格和拖動圖片,并且講出脊椎動物的分類依據,使學生進一步學會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通過為生物標本室的脊椎動物歸類,使學生親身體驗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c、通過分組對脊椎動物標本分類,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d、通過對生物標本室里各種動物標本的觀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與b點結合介紹:同時~~;并~~)
、缃虒W的重點、難點
在本節課中,使學生自主的掌握分類的思想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真正學會分類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2個活動,第一個是借助多媒體的動畫功能,讓學生拖動動物圖片,為動物進行分類,活動很有趣,但是要求學生講出拖動的理由(也就是主要特征);第二個是走出課堂,讓學生參觀標本室,參觀很精彩,但是要將脊椎動物歸類(同樣是根據主要特征)。這樣的2個活動,學生很樂于參與,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就主動的學會了分類的思想方法。
㈣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思想,我大膽的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采用了"課堂——標本室——課堂"的新型模式。我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手段,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標本資源,采用了觀察法、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求知識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閷W習方法
"受人與魚,莫過于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途徑,如:觀察、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實踐等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杲虒W程序(附課堂教學結構流程設計表)
1、 情境導入(這部分需要2分鐘)
a.處理:本節課通過播放各種動物圖片,引出"給動物分類"的內容。【呈現】
。ńM織學生觀看并說出其名稱)
b.優點:由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入手,通過精美的圖片,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并為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基調。
2、 區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這部分需要5分鐘)
a.處理:介紹科學家根據動物有無脊柱,把他們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然后提問:你知道圖片上的這些動物,哪些是脊椎動物,哪些是無脊椎動物么?【呈現】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邀請:你愿意幫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
(組織學生拖動圖片,將這些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境尸F】)
b.優點:由淺入深,通過有無脊柱這個簡單特征,使學生初步嘗試著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再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加深對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認識。
拖動的過程,又使得課堂生動活潑起來,更好的吸引住了學生。
3、 對脊椎動物進行分類(這部分需要15分鐘)
a.處理:介紹根據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將它們分成許多不同的類群。然后提問:你能根據書87頁的提示,將這些脊椎動物分成5大類么?哪5大類?分別有哪些動物?【呈現】
。ńM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填寫書87頁表格,得出結論。)
邀請:你愿意幫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哪些是魚類?為什么?
。ńM織學生拖動魚類圖片,并講出魚類的主要特征!境尸F】)
同樣的方法,組織學生拖動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圖片,并講出主要特征!境尸F】
b.優點:通過填寫表格,發展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使學生學會根據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并且對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有所了解。拖動圖片很有趣,但還要求講出理由,這就使得學生既樂于參與,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識。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匯總5篇】相關文章: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模板匯總9篇07-24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范文匯總六篇08-10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范文匯總10篇08-08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范文匯總九篇08-07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范文匯總七篇08-19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三篇07-08
高中生物說課稿模板匯總五篇07-15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合集五篇07-17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集錦7篇07-16
關于高中生物說課稿集錦5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