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匯編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音樂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目標
歌唱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高中階段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與愛好,增強演唱的自信心;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潛能,使他們能夠運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引導學生用健康的審美意識規范自己的歌唱實踐,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得到情感的陶冶與升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對學生現狀和教材的分析我設立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感受體驗不同國家合唱作品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合唱的類型和編制。
能力目標:在學習合唱知識的同時,繼續學習和鞏固歌唱的基本要素,能盡量達到用正確的歌唱方法演唱重唱或二聲部音樂作品的一個聲部,并與其他聲部融合。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和演唱合唱作品,培養學生感受人聲的豐富表現力與美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二、說教材
本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歌唱模塊中的第四單元世界之光中的一節,本單元在整冊書中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在鞏固和學習其他單元的時候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本單元的內容要點是:(1)本單元要選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合唱作品,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各自不同的風格;(2)對比欣賞混聲合唱、女聲合唱、男聲合唱、童聲合唱的不同,歸納總結各自的合唱編制;(3)“實踐”一直是整個歌唱模塊的重心,本單元要實踐的是歌唱藝術中的“重唱”,也可采用二聲部合唱訓練;(4)本單元還涉及到了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聲區和音色的統一,這一知識專業性很強,我們只作常識介紹,同時繼續深化前三單元的歌唱基本要素。根據本單元的內容要點,我將本單元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完成前三個內容要點,第二課完成第四個內容要點,第三課排練一首歌曲《含苞欲放的花》,今天我要上的是第一課世界之光——合唱藝術,根據我設立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關鍵設立如下:
重點:合唱的種類和編制
難點:獨立完成重唱或二聲部合唱的一個聲部
關鍵:熟練掌握歌唱的基本要素
三、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盡可能的突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
1、比較法:在導入環節里,讓學生通過聽辯比較四首來自不同國家的合唱歌曲,完成一道連線題,并感受體驗各自的風格。
2、探究法:在合唱的種類和編制這一教學環節中主要讓學生通過看書和資料引導學生進行合唱知識的探究,并結合比較法,歸納總結合唱的種類和編制,并親身參與混聲合唱的編制。
3、講授法:講授法雖然是比較傳統的授課方法,但是對于歌唱的要素和歌曲的排練過程中有很多專業知識,這些必須通過講授傳達正確的教育信息,讓學生作出相應的反應,并結合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最基本的學法模仿來完成歌曲學唱這一環節。
理論依據:根據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的要求:
1、體驗。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要啟發學生在音樂形態與音樂情感的積極體驗中,充分展開聯想與想象,愛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2、比較。通過比較音樂的不同體裁、形勢、風格、表現手法和人文背景,培養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
3、探究。學生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4、合作。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媒介,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四、說過程
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新課堂、新學法,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1、聽辨導入
2、欣賞與探討
3、音樂實踐
4、才藝展示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大綱
我設計的課堂教學內容是《非洲音樂》,高中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高中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其目標之一便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音樂教學中應有機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除了讓學生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的獨特魄力,更為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豎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拓展學生的音樂鑒賞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知和欣賞音樂能力的目的。
二、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高中《音樂鑒賞》第五單元《亞非音樂神韻》第十一節非洲歌舞音樂。教材和教參所提供的教學內容與參考資料較多,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設計。因為學生對黑非洲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知識了解的比較少。要在一堂課內對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表現形式、演奏樂器等有全面、準確的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我設計了以非洲音樂的節奏特點、鼓樂風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內容為主線的教學思路。課堂中選擇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盡可能采用音像資料。內容的設計涉及了鑒賞、體驗、表現、創作、探究等教學領域,引導學生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
三、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初步了解非洲音樂的概況,體驗非洲音樂中復雜多變的節奏特點,并了解鼓在非洲音樂中的重要地位。通過欣賞和體驗,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獨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樂文化對世界音樂文化的影響。培養學生以正確的態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樂。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非洲音樂的節奏特點。
四、說教法與學法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共包括了:聽辨導入,欣賞與探討,創編與表演,拓展與延伸四個部分組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盡可能的突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根據本課教材的內容和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學生探究學習、師生交流,節奏模仿、鼓樂模擬、旋律模唱、音樂情境創編等教學活動,通過這些教學手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與探究。課堂教學中的欣賞部分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音樂畫面,營造音樂情境,使學生能通過更具體的音樂形象準確的感受和理解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音樂知識內容的學習方法,采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識主題,避免枯燥的音樂知識的灌輸和講解。本課還合理地設計了許多學生律動活動,如簡單的非洲節奏模仿,非洲鼓樂的模擬,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這些學生活動的設計不僅僅讓學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礎上,更加充分地體驗了音樂,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課堂的生動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在本課的非洲音樂情境的創編與表演環節,把課堂的中心與重心再讓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基礎上,充分表達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樂。讓學生把認知行為內化為基礎技能實踐活動。課堂最后設計了非洲音樂與世界音樂的拓展學習部分,學生通過欣賞、思考與討論,理解每一種民族音樂都是世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非洲音樂也是如此。從而使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共享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五、說教學過程(略)
六、說反思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有音樂作品的欣賞、分析、創造都是為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并讓學生以審美的眼光欣賞音樂作品。音樂還是一門實踐性的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尤其在表現領域更體現了這一特點,長期以來,我們的高中音樂課堂在注重學生感官體驗的同時,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的培養,我們一直認為活潑、律動的音樂課是小學和初中的音樂課特點,而高中音樂課堂應該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熱情與活躍,積極與投入改變了我的看法。我們高中音樂教師更應該在我們的音樂鑒賞課教學中,盡可能合理的設計學生的律動及創編活動,豐富我們的課堂氛圍,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展和表現的空間。讓我們的課堂不再單一和枯燥。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一)教材內容:本節內容是人音版的第14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鱒魚鋼琴五重奏》
(二)教材分析:作曲家舒伯特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詩《鱒魚》,創作了聲樂作品《鱒魚》,旋律輕松、活潑,頓音記號和連續四個十六分音符的多處運用,形象地表現了鱒魚在水中的靈巧形態。《鱒魚鋼琴五重奏》是一首變奏曲,充分運用音色、速度、力度、調性、節奏等對主題進行變化,細膩地再現了故事情節,形象而生動。
主題:小提琴的演奏舒緩,小鱒魚的生活平靜、悠閑。
第一次變奏:鋼琴在高音區主奏主題,弦樂器的襯托,表現河水的清澈透明,小鱒魚的活潑、愉快。
第二次變奏:中提琴演奏主題,鋼琴與之遙相呼應,小提琴以六連音的和聲華彩來伴奏,描繪小鱒魚在清澈透明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戲的情景,“我”的心情也受了感染。
第三次變奏:大提琴、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鋼琴快速、激烈的音響都預示著危險即將出現;但龐大的主題音樂與快速的伴奏襯托出鱒魚的單純、無辜。
第四次變奏:音樂色調突然變暗,鋼琴地六連音的反復,小提琴、中提琴與之相呼應,大提琴、低音提琴則奏出裝飾的低音部,音樂更顯得緊張不安,示意漁夫無情地闖入小鱒魚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鱒魚遭遇不幸。
第五次變奏:主題由大提琴奏出,其他樂器伴奏。音樂充滿了惋惜和嘆息,表現出作者對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
結束段:活潑、輕快地小快板,主題旋律再次出現,在小提琴、大提琴上輪流演奏,鋼琴聲部也再現出歌曲《鱒魚》的半奏音型,與開頭相呼應。
。ㄈ)教學重、難點:對于《A大調鋼琴五重奏》這樣寓意深刻的作品而言,其欣賞應當以培養興趣愛好為主,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風格與特點,從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及教材的特點,我認為了解變奏曲式和室內樂作為本節的重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把變奏曲式作為本節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目標:
1 .能夠熟悉《鱒魚五重奏》的主題旋律,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
2.結合欣賞音樂作品,初步了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
3.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去獲得對變奏曲式和變奏方式的了解,對作品中所塑造的音樂形象的認知,對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的體驗,從而較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
4.在聆聽《鱒魚》第四樂章時,能分辨各種提琴的音色。
二、教法、學法:我將采用的教法是:
1、引導法:對每一個變奏主題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逐步了解變奏的作用
2、比較法:通過和另外一首變奏曲的的比較,啟發學生對其比較。
三、學法:
1、觀察法:利用課本上的譜子及樂器圖表,觀察其每段主題的演奏不同之處。
2、體驗法:學唱主旋律,再聆聽在其之上的變化。
四、教學程序:
1、課堂引入:先是讓學生在屏幕上觀看《鱒魚》歌詞并聆聽《鱒魚》這首歌曲,了解這首歌曲的講述內容,并熟悉歌曲的主旋律,可先學唱一下這首歌,因為將要學習的《鱒魚鋼琴五重奏》是在這首歌的旋律上改編的,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講授:接下來是講解《鋼琴五重奏》的創作背景,作曲家舒伯特根據詩人舒巴爾特的詩《鱒魚》,創作了聲樂作品《鱒魚》,旋律輕松、活潑,頓音記號和連續四個十六分音符的多處運用,形象地表現了鱒魚在水中的靈巧形態!恩V魚鋼琴五重奏》是一首變奏曲,充分運用音色、速度、力度、調性、節奏等對主題進行變化,細膩地再現了故事情節,形象而生動。 本節課只聽他的第四樂章。帶問題聆聽,這首鋼琴五重奏和剛才聽的那首《鱒魚》歌曲有什么不同。
3、欣賞鋼琴五重奏《鱒魚》。
。ㄒ唬┩暾雎牐1、師:同學們,舒伯特還創作了一首《鱒魚》鋼琴五重奏,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它的第四樂章。邊聽邊思考兩個問題:主題出現了幾次?有哪些樂器在演奏? 2、完整聆聽,并請學生邊聽邊用手勢把主題出現的次數示意出來。
3、認識變奏曲式。在學生關于主題出現了幾次的討論中,發現主題雖然共出現7次,但它們跑來跑去、變來變去的。有了這個發現,老師把音樂的結構寫出(主題 + 出現五次+ 結尾),并簡單介紹變奏和變奏曲式。
4、認識鋼琴五重奏。在回答第二個問題后,老師介紹鋼琴五重奏,使學生認識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鋼琴五件樂器演奏。意圖:完整聆聽時,通過兩個問題和手勢示意,使學生思想高度集中,在初步聆聽、討論中,認識鋼琴五重奏和變奏曲式。
。ǘ┓侄务雎牐1、看誰耳朵靈。 以音色分小組,第一小組代表鋼琴;第二小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學生從5個變奏的樂段中挑選樂段聽,要求在欣賞的過程中,當聽到你們組代表的樂器出現,就請舉手表示,主題在哪個樂器組,就請該組把手舉過頭頂,看誰的耳朵最靈敏。
2、找變化。 (1)在變奏樂段的音色聽辯后,老師請學生對這一變奏樂段和原來的主題進行對比欣賞,要求聽出主題的變化在哪里?(音色、節奏、調性、速度、力度等)
。2)對不同的變奏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及不同的表現力,通過第一次變奏和第四次的變奏進行對比感受,方法是在琴聲中歌唱(音色、速度、力度要有鮮明對比),然后分男女聲歌唱!驹O計意圖:提高舉手、舉高手這一小小動作的參與,使欣賞時,學生對音色的注意高度集中,使其對音色的聽辯也迅速起來。通過變奏樂段和原主題的對比欣賞、討論,使學生對變奏手法有較清楚的了解,通過對比歌唱,對變奏的表現力有進一步的體味!
4、學唱主旋律,講解變奏:在原旋律的基礎上加上一些修飾或者圍繞原旋律作一些變形,使樂曲具有更豐富的表現形式,聽起來和演奏起來更多變,有利于樂曲更好地表現其感情。變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過不同的方法變幻出很多形式的變奏曲。 每一個變奏主題都用了不同的樂器作為主奏樂器,利用教學光盤的樂器表讓學生了解各種提琴的聲音,熟悉過之后,利用講《鱒魚》故事的方法分主題聆聽各種樂器在每個主題中的作用。
課堂過程設計說明:在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讓學生自己找不同。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體驗能力,學會自主探索。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ㄒ唬┲笇枷 本課教學設計以“了解古典樂派風格及大師貝多芬”為指導思想。
。ǘ├碚撘罁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都提到音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在弘揚民族音樂同時還應開闊視野,理解尊重世界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二、教學背景
。ㄒ唬┙虒W內容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鑒賞》模塊中第八單元第十五節“貝多芬”中的《第九交響曲》。
在第八單元《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要求欣賞兩首樂曲《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是貝多芬鋼琴杰作之一,學生曾問貝多芬:這首樂曲表達的內容?他答:你去讀一下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由此可見,此曲是一首思想性高、斗爭性很強的樂曲。
《第九交響曲》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別突出的地位。是他在交響領域中偉大成就的總結集中體現了他創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熱情和藝術理想。作者引導聽眾通過陰暗和絕望痛苦和沉思、沖突和斗爭,走向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勝利和歡樂、團結和友愛!兜诰沤豁懬吩杏荛L時間(自1808-1822年)直到1824年完成寫作。首演后取得巨大成功。
。ǘ⿲W生情況分析
1.本課的教學對象是我縣一所重點中學高中一年級(1)班的學生,全班46人。這些學生大都來縣城幾所初中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對古典主義音樂不了解,都知道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對《第九》交響曲不太熟悉,只知道《歡樂頌》的簡單旋律。
2. 有個別是招收來的藝術特長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視唱能力,同學都有較強的求知欲。
。ㄈ┙虒W方式與手段說明
1.導入新課環節——引導法 直接進入主題
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感受、體驗、認識、理解作品的音樂情緒,引導學生了解貝多芬生平以及歐洲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特點。為學生進一步進行探討性學習古典主因音樂風格做好鋪墊。
2.新授環節——體驗、分析法
本節課以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為重點內容,在感受、體驗的基礎上,自主分析和理解音樂內容。演唱《歡樂頌》主題。了解《第九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及作品產生的影響。
3.拓展環節——比較、討論法
學生對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讓他們用感受、體驗、分析作品的能力來探究古典主義音樂特征。
。ㄋ模┘夹g準備
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課件、利用教材及配套課件,和師生搜集的視頻資料,充分認識貝多芬及音樂風格。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
學生在初中教材中,已經初步接觸過貝多芬及他的作品。如《第五命運交響曲》。也通過其他學科,了解了一些貝多芬的相關信息。本節課是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感受作品的深刻內涵,認識、理解古典主義音樂的特征。因此,教師課前對學生的引導和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也要注意,不能過高或過大,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引導和激發學生通過作品欣賞,總結古典主義音樂特征。
三、教學目標
。ㄒ唬扒楦袘B度與價值觀” 目標
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及《第九交響曲》
第四樂章,體會“自由、平等、博愛”敢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樂觀、勇敢、堅強的精神品質。
。ǘ斑^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感受、體驗、認識、理解作品的音樂情緒,在古典主義音樂的鑒賞學習中感悟、體會其中的意境。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懂得古典時期重要的音樂體裁-奏鳴曲、交響曲及奏鳴曲式。
2.分析歐洲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特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ㄒ唬┙虒W重點
通過對作品的理性分析,感受《第九交響曲》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
。ǘ┙虒W難點
聆聽《第九交響曲》,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理解音樂內容 認識、理解古典主義音樂特征。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聆聽《第二十三熱情奏鳴曲》引出作者貝多芬。
簡單介紹這首曲子,通過欣賞使學生掌握奏鳴曲相關知識。
。ǘ┬率
(1)介紹貝多芬生平。 (投影短片介紹)
。2)介紹《合唱》交響曲創作背景。(投影短片介紹)
。3)學生演唱《歡樂頌》主題片段
1)聽《歡樂頌》主題片段
2)學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4)欣賞《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片段
1. 旋律、節奏的特點?
2. 從樂隊演奏到人聲合唱,音色的轉換,對音樂的情緒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3. 為什么貝多芬把人聲加入交響曲中,人聲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
(三)總結
通過欣賞學生總結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特征:
繼承德奧民間優良傳統,確立了主調音樂風格,在音樂創作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古典類型的奏鳴曲式、交響曲、室內樂和歌劇的規范。他們的創作以崇尚理性、邏輯嚴密、內容充實、形式嚴謹、含義深刻、為特征,構成了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
。ㄋ模⿺U展
課后作業
寫一片聽后感,鞏固學習成果,鼓勵繼續探究
六、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ㄒ唬┰u價方式
本課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學生自評安排在完成分類依據的選擇和分類結果的確定之后。
。ǘ┰u價量規
七、教學設計的特點
這節課是一節以合唱為主的欣賞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依托合作這一指導思想,組織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環節,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從學生熟悉的音樂入手,引起興趣,并深入認識。讓學生參與熟悉主旋律,引起學生對作品的共鳴,使學生得到完整的藝術享受。培養學生自主分析、鑒賞的能力。
八、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了講授、體驗、等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分析、鑒賞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完整的藝術享受。
由于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還有差距,因而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不足。另外在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式方法方面還有待于多加思考。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1、《春江花月夜》選自高中音樂欣賞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節,這是一首民族管樂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為《夕陽簫鼓》、《夕陽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鄭覲文、柳堯章首次將其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并改名為《春江花月夜》。
3、經過許多藝術家的精雕細刻,這首樂曲已成為我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4、這首樂曲,主要描繪了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蕩漾,花影在兩岸搖曳的江南美景。主要的樂器是琵琶、箏、簫等。
說學情
我們高中的學生以前沒有開設音樂欣賞課,所以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較差,但對民族音樂欣賞的比較少,興趣不濃。
說教法
根據學生和音樂的特點,我能采用的教學方法的主要是:
1、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有個性的聯想,開發創新思維。(音樂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只有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有個性的聯想,才能進一步對音樂的理解,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文化修養不同,往往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所以鼓勵他們展開有個性的想象,只要確實是根據音樂想象的都 是正確的。這樣不但能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還能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以及促進創新思維的開發。)
2、討論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音樂,處進對音樂的理解。
3、音畫式教學法:根據音樂,我在電腦里畫了幾幅畫,把抽象的音樂變成具象的畫面,讓學生結合畫面來理解音樂。(我們的學生欣賞水平比較低,很難指把音樂和它所表現的意景聯系起來,甚至有的學生還錯誤的認為只要是欣賞音樂就是聽歌曲,有一次我給學生欣賞《梁祝》時,竟然有個學生問:“老師,怎么光有音樂沒有人唱呢?”結合畫面來欣賞音樂能夠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他們知道音樂還有這么豐富的表現力。)
說學法
根據老師的啟發和引導,學生可用討論法、分析法、想象法。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情況我確立了三個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熟悉我國民族樂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樂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春江花月夜》培養他們民族自豪感和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以及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
3、能力目標:開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欣賞水平。
重點:了解琵琶、簫、箏的音色以及表現力。重點欣賞其中的“漁歌唱晚”,它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琵琶、簫、箏是這首樂曲的主要樂器,也是我們民族管樂隊中的重要樂器。掌握和了解它們的音色和表現力,對今后的民族音樂欣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難點:學生對樂曲的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采取了結合畫面欣賞音樂的方法促進對樂曲的理解。)
說教學程序
一、 開始讓學生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帶著問題去欣賞
提出問題:①這首樂曲主要描繪了一個什么樣的情景?
、谶@首樂曲用主要樂器是什么?
(帶著問題欣賞,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質量,還能提高他們想象能力和促進創新思維的開發。要求學生有個性的聯想可以與眾不同,只要你確定是根據音樂想象的,就是正確的。往往音樂是中性的,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不同,再說,本來《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古曲,是后人給他取的名。)
二、由學生回答引出講解主要樂器,結合圖片和音響資料認識和了解它們的音色以及表現力。
認識樂器并了解它們的音色。
、倥茫菏敲駱分械膹棸螛菲,有豐富的表現力,往往表現一些氣勢磅礴的場面。有琵琶獨奏曲《十面埋伏》。(接著放有關琵琶音色方面的音響資料。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琵琶的音色,加深印象。)
、诤崳阂羯茡P動聽,往往表現柔和的月光。(放有關簫音色的音響資料,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簫的音色,加深記憶。)
③箏:音色明快,往往表現流水,有著名的獨曲《高山流水》。(放有關箏的音響資料,加深印象。)
三、展示教師對這首樂曲的感受。(是我根據音樂畫的一幅畫,并朗誦詩句,促進學生的理解。)
四、講解結構
1、展示樂曲的題目《春江花月夜》。
2、介紹《春江花月夜》
3、結構
引子
主題:江樓鐘鼓
月上東山
風回曲水
花影層疊
變奏 水云深際
漁歌唱晚
洄瀾拍岸
橈鳴遠瀨
欸乃歸舟
尾聲
五、理性欣賞
(因為剛才一開始就進行了沒有任何提示下的欣賞,讓學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現在必須系統的、理性的欣賞。讓學生結合畫面和老師的講解來理解音樂。)
引子部分:琵琶使用彈挑、輪指、模擬江樓上陣陣低沉的鼓聲。使人聯想到一夕陽西下,夜幕將臨。簫和箏奏出的聲音,似春風在江面上吹起的層漣漪。江面顯得那么的靜。
主題:江樓鐘鼓:讓學生看譜子聽音樂。(主題是全曲的基礎,一切音樂都是由主題變奏而來,因此要熟悉主題旋律。)
月上東山 簫的演奏表現月亮在東山升起。
風回曲水 利用琵琶的滾奏、輪指來演奏,表現了岸邊的花草、垂柳在晚風的花影層疊 吹指下,婆沙起舞,頻頻點頭的情景。
水云深際 表現了江面上、空曠朦朧,水天相接,連錦不斷的遠山在皎潔的月光下隱約可見。
漁歌唱晚 這一段是全曲的高潮作為重點欣賞,它表現了船越來越多,由遠而近,江面上頓時熱鬧起來,江水拍打著江岸,人們在玩耍打鬧,歡歌笑語,洄瀾拍岸 盡情享受,這美麗的江南之夜。人們玩到了深夜,該回家,他們漸漸的遠去,江面上恢復了平靜。
讓學生討論:
船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江面上由靜到動,又由動到靜,江水拍打著江岸。
1、這段音樂主要是用什么樂器來表現這個場面的?
2、是怎樣表現的?(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琵琶、簫、箏的音色以及表現力的了解。最后老師總結。①琵琶在力度上由弱到強,在節奏上由緩慢到激烈,表現了船由遠而近,越來越多,最后整個樂隊加入,表現了江面上人們玩耍打鬧的情景。②箏有力的劃奏與樂隊時強時弱的音響,形成江水拍岸,浪花飛濺的景象。)
橈鳴遠瀨
省略
欸乃歸舟
尾聲:琵琶和箏奏出悠揚、徐緩的、抒情的旋律,前呼后應,結束全曲,它使人聯想到:船漸漸遠去,江面上風清月白,萬籟無聲,只有那一輪明月映照著春江流水,江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體現了“靜”。
六、手法
靜→動→靜
遠→近→遠 這首樂曲有動有靜,有遠有近,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把江南美麗的夜景→情→景 景表現的淋漓盡致,引人入勝。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6
教具:錄音機、多媒體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中國古曲、古詩《春江花月夜》的歷史背景及藝術價值,提高學生對中國音樂文化精品的審美,評價能力。
2.通過古曲、古詩《春江花月夜》的對比欣賞,研究詩樂《春江花月夜》在藝術表現上的異同之處。
3.通過《春江花月夜》詩樂欣賞,培養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和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重點難點:詩樂《春江花月夜》藝術性比較
一、課前預習及導課。
1、教師:
今天我們繼續中國音樂文化欣賞之旅,利用網絡欣賞中國音樂文化精品——著名的詩、樂作品《春江花月夜》,課前我看到許多同學按要求積極的進行了初步欣賞實踐,非常好!現在能不能請同學說說古往今來人們對這兩部作品有哪些較高的評價之詞?(聞一多先生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下面老師為同學們演奏這首樂曲其中的旋律,請問我演奏的是曲中的是那一段?(江樓鐘鼓、主題)(教師演奏《春江花月夜》主題旋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春、江、花、月、夜這五個字代表著人生歷程中的五個重要良辰美景,可以想象詩樂作品取名春江花月夜是多么富有詩意。這兩部作品之所以流傳百世,就在于作品表現出的意境是那么的幽美深邃,那么這兩部作品之間有沒有聯系?他們在藝術表現上有什么異同之處?對他們做一個比較如何?
二、授新課
1、*初步欣賞《春江花月夜》《夕陽簫鼓》相關音響作品(全曲欣賞、片斷欣賞),找出《春江花月夜》主題旋律。初步了解十個片斷。
*《春江花月夜》唐詩參考資料預讀,解決生字難字。
*《春江花月夜》樂譜對照音樂初步欣賞。
*中國民族音樂“魚咬尾”、“換頭合尾”的含義?
藝術實踐任務:
全班同學分成5個小組,建議以不同角色角度完成《春江花月夜》藝術實踐,也可另定藝術形式。上課時由課代表主持,進行15分鐘的交流(其中部分小組表演時可合在一起)。
文學家小組:
小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唐詩朗誦或吟唱(3分鐘以內)。
音樂家小組:
小組形式完成創作歌詞配《春江花月夜》主旋律演唱或演奏(3分鐘以內)。
書畫家小組:
小組形式完成創作《春江花月夜》或《夕陽簫鼓》書畫作品3副(上課時帶來)以上,上課時請一位同學即時書寫“春江花月夜”五個大字(3分鐘以內)。
舞蹈家小組:
完成創編一段《春江花月夜》舞蹈(3分鐘以內)。
歷史學家小組:
小組形式完成創作靜態造型“春、江、花、月、夜”五組造型,可用道具(3分鐘以內);顒硬邉澕倚〗M:
小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其他創意(3分鐘以內)。
教師:(音樂起)同學們,對于詩樂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欣賞比較到此暫告一段落,從大家展開的熱烈探討中,可見同學們對作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欣賞和研究,得到了令人滿意的成果。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作品創意、藝術實踐交流板塊,請各組同學做好準備。歡迎**同學上臺主持。
*各組同學交流《春江花月夜》相關藝術實踐、創作交流。
*老師也自己所作的的《春江花月夜》音樂圖畫與同學交流。
*最后師生全體在《春江花月夜》音樂聲中
齊聲朗誦唐張若虛詩《春江花月夜》前十六句或齊唱主旋律。
學習小結:課堂師生學習小結,課余音樂學習安排。
教師:
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祝賀同學們藝術實踐表演的成功。同學們,今天的學習是在積極主動、互相協作、實踐創新、交流的氛圍中進行的,大家從兩部《春江花月夜》作品中感受到詩含樂韻,樂融詩情的音樂文化特點。也更加認識到中國音樂特有的韻律美,濃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及中國音樂的博大精深,老師今天也受益菲淺。對于《春江花月夜》,對于中國音樂,值得欣賞學習研究的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課余的音樂學習總結能夠更加成功。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7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叫徐超,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優美與壯美,下面我將從八個方面闡述我的說課: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優美與壯美》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音樂的美》的第一課,本單元通過大量的音樂作品,使學生從優美、壯美、崇高美、歡樂美、悲劇美和喜劇美六個基本范疇中體驗音樂的美。本節課主要內容包括欣賞無伴奏合唱歌曲《牧歌》、鋼琴獨奏曲《夜曲》以及《國際歌》,這幾首樂曲的選擇突出了音樂作品中優美與壯美的不同感覺,對于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 學情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并且在中學階段掌握了音樂技能的學習,但他們還缺少音樂理論知識的深化,對音樂的美還初步局限于流行歌曲的“好聽”和“不好聽”,所以需要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來理解優美與壯美的內涵,從感性欣賞上升到理性欣賞是本課的主旨。
三、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的目標
感受理解《牧歌》、《國際歌》美的不同
2、 能力目標:
正確區別優美與壯美這兩種不同審美范疇的音樂作品,初步具有對音樂的比較、歸納、總結能力
3、 情感目標: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進他們音樂文化的興致
四、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和本課內容實際及對學生發展的需要,確定本節課重難點如下: 重點: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音樂的優美和壯美的風格特征,理解他們的內涵。 難點:能夠準確的辨析感受出音樂作品所屬的音樂美范疇
五、 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教法:根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應用多媒體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注重音樂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主要運用引導、練習、對比法。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將采用合作討論練習等學法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也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
六、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
播放學生比較熟悉的《天鵝》和《紅軍不怕遠征難》片段,讓學生談談這兩首音樂帶給他們怎樣的感受,老師肯定學生的答案后進行總結,引出書中音樂美的概念及介紹,這樣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樂曲片段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本節課的距離,更好體會到音樂美的不同。
2、 新課講授
1) 多媒體播放一段草原風景畫,提問:這組畫面帶給你怎樣的視覺感受,如果讓你為這組畫面配上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音樂作品,這樣
的設計是運用了美術的視覺感,音樂從視覺上獲得的情感體驗要比聽覺上獲得的情感體驗更快、更直接,從而為后面的教學作一個很好的鋪墊,啟發學生從音樂的語言要素方面思考,隨后讓大家閉上眼睛欣賞無伴奏合唱蒙古民歌《牧歌》,欣賞過后,讓學生說說《牧歌》帶給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提問學生了解肖邦嗎,有同學知道夜曲這種題材嗎,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解夜曲題材,引出肖邦的夜曲,聆聽《夜曲》片段,請學生說說感受,繼而引導學生從音樂元素方面進行分析作品的風格特點,這樣的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隨后教師從旋律、速度、 力度、節奏、結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總結優美的特點引導總結。
2) 教師結合歷史知識介紹《國際歌》創作背景,并在多媒體上展示巴黎公社照片,使學生從創作背景體會出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這樣的設計是通過歷史事件的引入更能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隨后聆聽《國際歌》,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作品風格,隨后老師從旋律、速度、力度、節奏、結構等方面引導學生總結壯美的特點,總結后學生隨多媒體再次欣賞《國際歌》并跟唱,體會作品情感。音樂的美是通過聲音來抒發情感的,通過聆聽學唱和音樂語言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壯美的音樂特點,初步感受與優美的異同。
3) 總結本課,通過音樂要素對優美和壯美進行比較
七、 布置作業
1、 課后欣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片段
2、 欣賞民族管弦樂《彩云追月》主旋律,并要求能唱出《彩云追月》主旋律。
八、 板書設計
板書要求做到突出重點、安排得當,樂曲欣賞和圖片展示大部分都出現在多媒體上。
1、 牧歌
優美的特點:溫柔、平和、純凈、細膩、詩情畫意
2、 國際歌
壯美的特點:剛勁、果敢、勇猛、粗狂、鏗鏘有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8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ň瞎┪沂荴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上去高山望平川》,接下來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為什么這么教為思路,闡述我的教學流程。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第二節的一節欣賞課。作品為bB調,4/4拍,旋律自由舒緩,深刻地抒發了在舊社會中,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封建勢力的阻撓而不能實現,只能望“花”興嘆的感慨心情。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西北民歌“花兒”的相關知識,感受作品表達對愛情向往的情感,從而獲得民歌審美體驗,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二、說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較廣的知識面,學習興趣上升為樂趣,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并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但是高中生在平時的音樂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隨意的,缺乏引導性,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了解,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體會西北地區民歌的風格,增強對西北民歌的學習興趣。
2。通過對歌曲分段欣賞,并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西北民歌的風格特點,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3。了解“花兒”這一民歌類別,并能夠感受歌曲高亢悠揚、舒展自由的情緒,增強對民族歌曲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聆聽并欣賞音樂內涵并了解“花兒”相關知識,感受音樂旋律特點。
難點是體會歌曲高亢悠揚、舒展自由的風格特點,提高鑒賞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分段聆聽法、講授法。
學法:小組討論法、對比分析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分段賞析、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用多媒體播放音頻方式進行導入,播放歌曲《西部放歌》,與歌曲建立聯系,由此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也更好的完成從課下到課上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感知音樂是課堂展開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課的第一環節,我會先完整播放一遍歌曲,并提問學生這首歌曲屬于那種民歌體裁,學生自由回答,我總結《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⒃敿毥忉尅盎▋骸钡奶攸c;其次,我會再次播放整曲,并提問學生這首歌曲所表達是怎樣的情感,學生聆聽后自由回答,我總結這首歌曲表達的是男子對心愛女子的追求、愛慕之情。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對歌曲體裁有詳細的認識,并對歌曲的情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第三環節是分段賞析環節
細致、精準對于作品的分析及學習,是學生了解作品特點的主要途徑,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重點,突破難點,循序漸進的了解作品,在這一環節,我會先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并提問學生歌曲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修而生通過聆聽自由回答,由我來總結出樂句悠楊,起伏較大,多以四度跳進與大跳,旋律高亢、自由舒緩。在高亢、剛健之中又帶有抒纏綿的情調,極富西北地方色彩;其次,我會帶領學生聆聽欣賞第一段歌曲,并提問學生在歌詞的表達有何寓意,學生仔細聆聽并自由發言,最后由我總結出第一段歌詞描寫了山高地廣的景色,用了很多襯詞襯腔,在最后一句引出“一朵牡丹”,把心愛的女子比喻成牡丹;然后,我會播放歌曲第二段,請學生聆聽第二段歌詞和第一段的歌詞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學生通過聆聽并思考進行自由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第二段歌詞承接第一段歌詞,依舊把心愛的姑娘比喻成花朵,表達了想摘卻摘不到的枉然之情。深刻的抒發了在舊社會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而不能實現,只能望“花”興嘆的感慨之情;最后,我會帶領學生完整聆聽,并提問學生西北民歌高亢、自由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從西北人民的性格、地勢等方面進行思考),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出西北地區主要是黃土高原地形,千溝萬壑、連綿起伏,而當地人民經常站在山坡上遠距離的呼喊、交談,為此,他們會把聲音拉得很長,便形成了這種高亢、自由的旋律。并且當地人民粗獷豪邁、不拘小節,在他們的勞動生活中唱歌,是抒發情感的最好手段,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愛情的贊美。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能由部分到整體的對歌曲表達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把握,并了解西北民歌的風格。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我會播放蒙古族歌曲《嘎達梅林,并請學生對兩首歌曲進行對比欣賞。學生聆聽后自由回答,我進行總結《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回族歌曲,速度稍慢,節奏十分自由,情緒上是高亢、明亮;《嘎達梅林》是蒙古族歌曲,速度中速稍慢,節奏舒緩,情緒是十分悲壯的。兩首歌曲分別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卻都是富有當地民族地區特色的優秀作品。
這樣做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不同民族地區民歌的區別,從而對“花兒”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獲得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采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為了更好的結束課堂,并在課下引發學生的思考,對于作業的設計,我會請學生搜集其他西北民歌,下節課一起分享。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對西北民歌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說大綱;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以下三個問題。即: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及藝術作用;怎樣鑒賞音樂;音樂與人生的關系。這三個問題,不僅對學生學習音樂鑒賞具有基礎性,指導性的意義,而且對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形成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用音樂來提高生活質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是高中音樂鑒賞第一單元的第一節。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導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響樂<第六悲愴交響曲>,還有的就是要講授音樂的基本要素。內容比較多,我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
3、教學目標
一個是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感悟、表現和創造音樂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的能力。高質量的人生,應該用音樂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鑒賞的興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認識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 三是聆聽《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學重點有兩個
一是認識音樂要素、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
二是通過鑒賞作品《草原牧歌》認識部分音樂形式要素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5、教學難點
認識節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藝術作用。
二、說教法說學法
高一的學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斷力,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在講授音樂理論知識的時候,盡量的結合作品,通過讓學生聽,看,參與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在導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后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傊,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幾首音樂作品來說明音樂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在這一課中我主要采用對比聆聽法,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
1) 導入:談話導入:音樂與人生有什么關系?設計意圖是引起學生的思考。
2) 認識音樂鑒賞的相關知識,首先是課堂提問學習導言,格言和散文。學完導言之后便是初步學習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最后把節奏,速度,力度這三個最常見的音樂要素作重點講解。
3)鑒賞<草原牧歌>。這一環節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聽,再對比聆聽。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指導學生參與鑒賞實踐活動。第二部分是對比聆聽這首曲子。教師分別打出兩個不同主題的餓節奏,并請學生配上不同音高的樂音,并讓學生體驗哪位同學的配音最美。然后對比聽,唱兩個主題音樂。最后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部分,介紹幾個蒙古族舞蹈動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請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跳舞。這部分應用的主要的教學方法是練習法,設計意圖是加深音樂記憶,培養和激發持久興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聽《草原放牧》思考“拓展與研究”第1、2、5題和第3題有關《草原放牧》的項目。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后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為主的補充和評價,并做好記錄,作為形成性評價的材料之一。這部分主要應用的是談話法,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做題,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培養學習鑒賞音樂的信心。
五、小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一堂課,教師主要通過學生的參與體驗互動和聆聽教學法,講解教學法,感悟教學法,課堂提問法與練習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讓學生對音樂鑒賞產生興趣。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匯編9篇】相關文章: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06-19
高中音樂《音樂與電影電視》說課稿范文10-23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匯編7篇06-22
有關高中音樂說課稿匯編9篇06-16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10篇06-20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八篇06-15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合集五篇06-14
關于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06-19
湘版高中音樂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