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
你是不是要寫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你寫好了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1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后,再研究“分后還余”的情況!队杏鄶档某ā肥恰侗韮瘸ā分R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和“余數與除數間的關系”兩個大知識點進行教學。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①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谀茉谟杏鄶档某ㄋ闶街斜硎旧毯陀鄶。
、弁ㄟ^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軙糜杏鄶党ǖ闹R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的重、難點是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明確余數與除數之間的關系。
二、說教法學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本節課時,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自主操作、體驗感悟,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設計了一個擺小棒等活動,讓學生在擺的過程中體會余數的產生,以及余數的意義。
三、教學流程
為了能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復習舊知,引入新課”、“實踐操作,自主探究”、“鞏固新知,體驗快樂”三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我們學習過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與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們身邊。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二、擺一擺,比較感知
(一)擺一擺,回顧除法意義
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1.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2.問:能把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6÷2=3(盤)
問:這個算式什么意思?
(溝通算式、文字、擺的過程之間的對應關系。)
(三)初步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1、課件出示7個草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擺一擺。
2、交流匯報擺的結果,并說發現。
3、引導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列算式。
4、比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講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個草莓,在算式中稱為“余數”,今天我們研究的是“有余數的除法”。
追問:余數表示什么?
三、對比觀察,理解關系
(一)初步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1、用9根小棒,你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請動手擺一擺。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擺的意思嗎?
3、如果用10根小棒來擺呢?
4、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呢?
5、余數和誰有很密切的關系?是什么關系?
余數<除數
(二)活動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小棒?
1. 讀一讀,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說一說,也可以擺一擺證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呢?
四、課堂作業: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第2題。
五、課堂總結,明確學習目標
師:同學們,在今天的學習中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師:看來,在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0.《筆算除法》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2
一、下面我來說說對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們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這兩種情況是在實踐中自然產生的。二年級學習的《表內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有余數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本單元知識可分為兩塊:一是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豎式計算及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第二是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除法試商的基礎,一位數除多位數的試商中,大量用到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所以本單元知識非常重要。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用豎式進行除法的計算。
二、說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索的過程,要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動的地位,要讓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到了余數的由來;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理解豎式的含義。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下,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成了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我將教材略作變動,例1和例2合在一起。在學生自主擺分小棒的過程中,必然會得到兩種結果:一是正好擺完沒有多余,一是擺了若干堆后有多余。通過兩種結果的對比,學生理解了余數的產生是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感悟了余數產生的意義。除法豎式的意義也是較難理解的知識之一。我將有余數除法的豎式作為例題進行講解,在分小棒的幫助下,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
主要采用的是引導、探究、討論、發現的教學方法,借助于媒體,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合作的方式,通過觀察,操作,探究,討論,發現比較等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力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
學法:
1、觀察、比較、發現的方法:我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擺法得到的不同結果,然后進行比較進而發現余數,從而建立余數概念,不僅準確,而且學生印象深刻。
2、合作討論的教學方法:如今的課改相當重視學生建的合作與交流。我在引導學生進行新知探索時適當采用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與交流不僅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協作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并學會除法的筆算。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激發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除法的筆算
教學難點:有余數除法及除法豎式的意義
教學準備: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復習引入
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必須在理解除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算式的寫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新課之前一定要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復習,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識,技能,經驗和心理上的準備。所以先讓學生練習了“括號內最大能填幾”的表內除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在“括號內最大能幾”的練習處理完后,聯系生活,創設情景“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有過分東西的經歷嗎?都是怎么分的.?”那現在“有15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這樣設計,不僅創設了良好的氛圍,而且激活了學生的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做好了鋪墊。接著,出示例2,有23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分一分,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有剩余,剩余的不能再分,培養學生的感性認知。
第二環節:學習新知,發現規律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掌握剩余的不能再分的叫余數,并且余數一定比除數小,否則,則能再分。即余數的意義并讓學生將例1與例2進行比較,“我們會寫平均分的除法算式,那有余數的除法算式該怎樣表示?”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學生通過觀察和激烈的討論后,大部分學生會寫成“4余數3”的形式,然后師引導學生理解,我們把“余數”用省略號來代替,讀作4余3,讓學生根據題意將單位帶上,讓學生發現并理解余數來源于不能再分的被除數,所以單位名稱與被除數相同,而商的單位則與除數的單位一致。
整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是一個引導者,對于學生的疑難問題,及時地引導,點撥,使每一個學生都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新知,真正的當了一次“小小探索者”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接著,輔導學生完成“做一做”,鞏固學生對“余數含義”的理解,鞏固除法算式與豎式的寫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將有余數的除法與表內除法有機的聯系起來。
第三環節: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1.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二的1-3題,讓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新知與試商的方法。
2.應用題對這節課進行鞏固提高。有26支鉛筆,每個同學分( 2或3、4、.....)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補充條件并獨立解決。
這是一道提高題,不僅鞏固了余數的含義和試商的方法,還讓學生聯系生活,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體現數學的生活價值。
這節課的教學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五、總結評價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這樣讓學生參與本節課的總結,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學生能夠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對問題的理解也會更豐富、更全面,讓學生學得輕松活潑、積極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教得輕松自如,適時點撥,比較好地起到了一個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0.《筆算除法》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8-12
小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優秀說課稿07-10
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師教學反思07-09
初中數學說課稿《除法》12-08
小學數學分數除法說課稿(精選11篇)04-29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精選6篇)10-01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通用17篇)04-03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4-21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口算除法》說課稿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