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說課稿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說課稿 篇1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小學生老師我愛秋天說課稿,我們來看看。
一、說理念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開設,對于幫助和促進學生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完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促進課程改革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以往小學低年級思想品德課具有明顯的學科化傾向,而品德與生活則是遵循兒童生活規律,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其主觀形態,而非“講授——接受”式。
二、說教材
《我愛秋天》一課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美麗的秋天》的第一個學習主題。本單元總體目標是:熱愛自然,初步了解季節變化的特點、人和自然的關系,懂得珍惜勞動果實;發展表現美的能力和技能;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興趣。
這個單元在內容上從三個主題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段覑矍锾臁愤@個主題教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找秋天的活動,發現秋天的變化,感受秋天的美,教材圖文并茂,精選了很多的圖片,這些精美的卡通圖片,人物的言行舉止、面目表情非常貼近同學們的生活。
同學們非常愛看,都愿意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教材文字很少,大多以小貓或卡通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為呈現方式,這些問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啟發性,對兒童有很強的感染力。新課程從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來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我覺得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這個主題我計劃教學為兩課時,這里說的是第一課時。
(一)主題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秋天大自然的特點,注意季節的變化,初步認識種子。
2、能力目標:認識秋天,欣賞秋天里的美。
3、情感目標: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1、課前讓小朋友們搜集一些有關反映秋天的資料。
2、播放秋天美麗景色的資料。
3、播放電腦動畫片,反映農民豐收的場面。
4、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
三、說教法
制訂了主體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后,關鍵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一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啟發式、活動式、合作探究等等。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特性而決定的。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參與各種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兒童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兒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
通過兒童的觀察,搜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從中獲得感受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老師硬性地傳授給他們的,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根據這些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小學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熊住山洞》。
一、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教材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間木房子,可走進森林,他們始終舍不得砍樹,多少年過去了,他們仍然住著山洞。森林里的動物們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這是一個意在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形式出現,語言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年段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年、左、右”3個字,認識“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識字、寫字。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三、說教法、學法:
1、由于本課語言淺顯,采用連環畫的形式出現,雖然全文不注音,但可采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學習課文。故在設計上應注重教材的整合。主要通過看一看、讀一讀、演一演、想一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通過讀感悟林中環境之美,小熊一家行為之美。從而欣賞美、感悟美、表達美。
2、注重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喜歡哪個季節的美景就說哪幅圖,并把相應的段落讀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課文內容進行,給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
3、注重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欣賞美。
1、小朋友們,老師帶你們去美麗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展示森林的美麗畫面,激發學生對森林的向往,初步感受林中環境之美。)
2、今天,小熊還邀請小朋友們到他們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里呢?(小熊家住在山洞里,接著學生說教師板書課題)讓我們一塊去他們家看一看吧!
、賹W生自由讀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并且把生字圈出來。
、诜答仯(認讀生字。)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①看圖:(課件展示插圖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知道小熊聽到熊爸爸說造一間木頭房子住,非常高興。)
、诶首x:學生找出與圖相對應的第一、二自然段朗讀。(采用自讀---指名讀---學生評價---齊讀的方式進行,體會小熊高興地心情。)
2、學習第七自然段
同學們,小熊家周圍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造一間房子太容易了,那小熊一家的愿望實現了嗎?(沒有)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第七自然段)你能讀好第七自然段嗎?(采用學生練讀----小組比賽讀的方式進行)緊接著問:小熊一家的愿望為什么沒有實現呢?引出3——6自然段。
3、圖文對照學習第3—6自然段,感悟美。
(此環節是從看圖感受美到通過美讀來抒發情感,學生融入其中,把對環境美的感受,對小熊一家行為美的認同、贊揚都包含在其中。)
①看一看,說一說。
課件展示林中一年四季的4幅插圖,學生說圖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麗,學生喜歡哪一幅就說哪一幅。(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谧x一讀。
讀出與圖畫相對應的自然段。教師相應點撥指導,讀出景色之美!吧岵坏谩比齻字應輕輕地讀出愛惜之情。(采用靈活的形式朗讀,如指名讀,小組讀,比賽讀,愿意讀的站起來讀等)
、垩菀谎(表演讀)
配樂連續讀3—6自然段,邊讀邊加上適當的動作。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表達美。
、芟胍幌耄盒⌒芤患也豢硺涞脑,假如砍了樹會有怎樣的后果?(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說出自己的想法。)
4、學習第八自然段
、傩⌒芤患覍幵缸∩蕉匆膊豢硺湓旆孔印K麄冞@種做法受到小動物們的贊揚,你瞧,他們在干什么?(展示插圖5)學生觀察后說圖意。②朗讀:指名讀第八自然段,重點指導長句子的朗讀。
③練習:在讀完“一束束美麗的鮮花后”,練習課后的讀讀說說。
、芩季S拓展:小動物在給小熊送鮮花時會說些什么?(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就選哪個說)
(三)聯系生活,深化主題。
小熊一家為了保護森林一直住山洞,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熊住山洞》這篇課文,了解到小熊一家那么喜歡住木頭房子,他們的周圍又有那么多現成的樹,造一間木頭房子太容易了。可是他們卻沒有住進木頭房子,因為他們愛惜樹木,保護環境。我們知道小熊一家做得對,值得敬佩、贊揚。我們也要像小熊那樣保護環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
小學說課稿 篇3
我教學的題目是“由小到大”,它是《pop作文兵法》課程五年級A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
我執教的是習作指導課。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力圖使學生掌握“由小到大”的寫作方法,在寫人、事、景物時,能夠從一件小事,引申到較大的點上,使學生在有了這種藝術效果的構思后,有能力、有步驟、有方法地實現這種藝術構思,并能將這些步驟和方法靈活運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由小到大”的寫作手法,在寫人、事、景物時,能夠從一件小“事”引申到較大的“點”上。
2、讓學生會模仿課文《平平搭積木》的結構寫作文,并以此為提綱展開。
3、讓學生借鑒課文《搭石》的思路寫作文,從物到情感,寫景狀物。部分學生能較熟練的應用。
4、讓學生能鑒賞一般文章中所采用的“由小到大”的寫作手法,部分學生能熟練應用。
下面介紹一下我的教學設想。
本節課我由觀察一片綠葉的游戲導入,使學生由表及里,感悟綠葉所代表的深刻含義,建立“由小到大” 的生活模板,為整堂課奠定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接下來由課文《平平搭積木》激發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做過的事情,從而想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貼近學生的生活,激活習作素材,使學生言之有物,表達真情實感。
第三我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課文《搭石》,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悟 “由小到大”的寫作方法,并由教師提出問題:你能從生活中的哪些“小”想到哪些“大”?從而歸納習作方法,使學生學會有意識地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里普通中的精彩,平凡中的偉大,使文章更加靈動,富有一定的精神和思想內涵。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注意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
最后一點說明:
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我提前布置學生對《搭石》、《花的勇氣》、《釣魚的啟示》幾篇文章進行了收集和閱讀。
由小到大習作講評說課材料
本節講評課是《作文兵法》五年級A第五單元由小到大。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是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課標"中指出: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利于激勵和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發展!蹦敲慈绾卧谥v評中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呢?我覺得學生作文不能單靠老師修改,老師不可包辦代替。學生只有全程參與觀察、構思、表達、修改的寫作實踐,才能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作文講評還是應該立足于課堂,要改變以往教師單一評改為課堂上師生共同評價、修改,這樣才能既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課上要注意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有差異的,作文講評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有所發展。課堂上要鼓勵不善言辭的學生大膽發言,也要激發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在練習設計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全體學生協調發展。
本節課教學設計
一, 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幾次修改,最后用“綠”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作文要反復修改才能使文章更精彩。然后復習本次習作的要求,總結本次習作的優缺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小”“大”的選擇是否合適,表達是否明確和充分,材料是否得當,內容展開是否具體,對應的詞語是否搭配恰當,課文的借鑒是否合理?偨Y修改方法大屏幕出示。
二, 榜上有名
大屏幕出示本次習作學生名單
三, 佳作欣賞
通過本環節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由小到大的寫作方法。點評學生作文的亮點,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四, 欣賞精彩片段
展示精彩片段,讓學生學習內容表述,詞語搭配等方面的方法。
五, 病文修改。以一篇習作為例,大家共同評改。然后用學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鼓勵學生,找到文章中存在的不足,練習使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
六, 課堂小結。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懇請專家及同行提出寶貴意見。
小學說課稿 篇4
本課是一篇寓言故事,在小學語文教材里入選了不少的寓言,集中編排在二、三、四年級的六冊課本中,這些寓言無論是選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還是中國古代寓言,都有著:“寓體的生動形象,寓意的抽象概括,手法的諷刺夸張,語言的簡明準確”的共同特點。
針對寓言的特點在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選擇上,我打算以參與、合作、探究、體驗為特征,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通過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重視教學中的操作與活動,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主調控能力,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精神,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活躍、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場所。
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課本劇的表演,故事的續編,來理解課文的內容,訓練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想象、說話的能力,從中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鑒于以上考慮,本節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1、主體參與、合作學習階段。
本篇課文難度較小,學生有能力自己學習。因此在課上首先讓每個學生選擇自己的好伙伴,自由組合成一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式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內容來重點學習,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自主學習,來達到感知課文的目的。通過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以及初步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是對“低年級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初探。
2、激情表演、熟知課文階段。
學生通過第一階段自學以后,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感知,為了使這種了解與感知更加牢固與堅實,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特創設情境:徐州電視臺將把《猴子種果樹》這則寓言拍成電視劇,想邀請我們班的同學來當小演員,師生共同扮演寓言角色,在表演時根據角色的需要,戴上頭飾和一些小道具,增添趣味性和真實感。在分角色的表演中,通過語氣、動作的夸張,再現寓體的生動情境,展示每個學生剛才的自學結果,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3、大膽創新、情感交流階段
本階段主要以練習說話為主,通過說話練習,讓學生在表演、討論、質疑、探究中,在情感的體驗中學習知識,完善人格。鼓勵學生大膽直言,想什么就說什么。為此主要設計以下幾個開放性的問題:A、你最想對誰說些什么?B、你最喜歡誰?你想告訴它什么?C、你最不喜歡誰?你想告訴她該怎么辦?
學生在交流的同時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啟發學生拓寬思維空間。
4、差異發展、體驗成功階段。
我們認為學生的發展存在差異性,因此本節課在學生理解課文寓意的基礎上,針對學生不同接受層面教育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之二:徐州電視臺的導演想在此基礎上拍攝續集,但由于劇本還沒著落,于是想把這任務交給小朋友完成。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寫,創造性的復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寓言學活,最大程度的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總之,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而且有很大的收獲,是我這節課所著力追求和實現的。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一單元“走進西部”這一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第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能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 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 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及爸爸的心愿。
難點: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二、說教學方法: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領會白楊的品格。
(2)運用朗讀法。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范讀,引讀,品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自由讀等,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3)運用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
三、說學法:
以學生自學為主,指導學生運用勾畫圈點法,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的主旨;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四、 說教學程序:
本課我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文章第一部分,了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境。
第二課時重點研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的心愿,激發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
現在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上課,首先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楊》,學生會唱的跟著一起唱。教師激情導入:“同學們,你覺得歌曲中的小白楊怎么樣?今天我們就伴隨著這動聽的歌聲,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開往新疆的專列,認識一下戈壁灘上的白楊樹,欣賞歌曲,不僅使學生身心愉悅,而且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情感的基礎。
(二)品詞析句,理解白楊的品質特點。
1、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白楊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劃出來,用心品讀。在這里要給足學生自學的時間。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第2——11自然段這一部分,學生交流時我打算這樣來處理:要求學生必須通過朗讀來展現自己的感悟,指導學生抓住“多高”“大傘”“多直”“這么直”“這么大”等詞語體會白楊樹的高大挺秀,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話語。
第12自然段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我這樣來組織教學:
(1)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語,學生自讀自悟。
(2)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3)說說從爸爸的話語中,你聽明白了什么?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白楊樹的特點,板書: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堅強不屈。
(4)讓學生說一說祖國建設還有哪里需要白楊,然后教師激情引讀:
堤岸需要它護堤時,它就在那兒——
荒山需要它綠化時,它就在那兒——
戈壁需要它擋沙時,它就在那兒——
城市需要它美化時,它就在那兒——
通過反復吟誦,學生完全浸潤在了課文的語言之中,虛心涵詠,以讀見悟,熟讀成誦,白楊樹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5)在讀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白楊樹說幾句話,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此時定能有感而發,真誠地贊美白楊。
(三)激發想象,領會建設者的崇高精神。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讓學生輕聲朗讀課文的第14——16自然段,分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
在交流14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聯系課文想想孩子們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通過猜測、師生對讀了解爸爸的心愿,那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地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邊疆。(板書:無私奉獻。)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由“知道”推及到“不知道”,由表層體會到深層,加之師生對讀激起的情感共鳴,使學生逐步領悟了文章的深刻內含,使文、道得以統一。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讓學生鉆研文本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會有:
1、爸爸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
2、為什么他又露出了微笑?
3、那棵大白楊象征的是誰?小白楊又是誰?
學生在討論釋疑的過程中再次體會了爸爸的內心,同時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然后說:“同學們,新疆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祖國各地也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無私地奉獻著,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學生交流后,出示詩歌《帳篷》,讓學生讀一讀,說說讀懂了什么,發現了什么。然后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在整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由讀到悟到寫,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歷練語言、宣泄情感的平臺。
(四)拓展延伸,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同學們,新疆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件出示今日的新疆面貌。告訴學生如今仍有一批批祖國的好兒女,源源不斷地奔赴新建,相信東西部的差距也一定會越來越小,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問學生:讀了《白楊》一課,目睹了西部建設的輝煌成就,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安排這一環節,是想在學生心里種下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種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統一。
(五)布置作業。
學生可以針對個人情況任意選擇
1、讀完課文,你肯定有很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來。
2、續寫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為新疆做出的貢獻。
3、閱讀矛盾的《白楊禮贊》,楊朔的《荔枝蜜》,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文章。
五、說板書:
這樣的板書突顯了白楊和邊疆建設者共有的崇高品格,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既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小學說課稿 篇6
我說課的內容是《雷雨》,我將圍繞兩個小專題進行說課。
小專題:
1、如何解決引課中存在的低效或無效行為
2、如何解決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低效或無效行為。
一、說教材
《雷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第18課。課文用精練、自然簡樸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課文根據三個不同的時間段分成三部分,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比較適合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為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增添生活的樂趣。單元訓練中提示,學習本組課文,可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理解內容,品位美感。
二、說學情
學生雖年齡較小,但 雷雨是夏天很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細心的學生都會說出雷陣雨的一些特點,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讓學生欣賞多媒體課件,顯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變化。轟隆隆的雷聲與嘩啦啦的下雨聲,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具體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變化。
三、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理念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標: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本課教學重點是: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想象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
本課教學難點是:
1、有感情朗讀課文,想象雷雨不同時段的景象。
2、積累拓展,寫觀察日記。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上述的教學目標,結合兩個小專題,我主要采用了三種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教學;
在課堂當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這種教學方法的確定既能解決引課中存在的低效行為,也能較好的解決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低效行為,落實了小專題。
2、朗讀想象感悟;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思維特點,我借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為主體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嘗著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著學生的語言的感覺;通過讀,課文規范的語言儲藏在了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學著,讀著,感悟著語言,仿佛置身與那場雷雨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理解了語言,感悟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3、師生合作學習。
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需要老師的幫助,在教學中我采用師生合作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指導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感悟能力。也能很好的解決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低效行為。
五、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ㄒ唬⿲耄
1、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雨家族中最威猛的一員:雷雨(課件出示雷雨動畫景象)
這節課讓我們更深入的認識一下雷雨吧。(板書課題)
2、課件播放課文朗讀動畫,邊聽邊回憶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雷雨的。
板書:雷雨前 (1—3)雷雨中 (4—6)雷雨后(7—8)
意圖:
1、本環節利用動畫創設情景導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2、復習導入新課,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解決引課中存在的低效性。
(二)課件出示本課學習目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能想象雷雨不同時段的不同景象。
。3)拓展練習,能寫觀察日記。
意圖:
本環節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有所了解,便于更快進入學習。
。ㄈ├首x感悟:
1、默讀課文,劃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
課件出示雷雨前圖片: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
。ㄖ笇W生朗讀體會壓的妙用,感受烏云來勢洶,厚重,有壓迫感。)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3)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ㄖ笇W生朗讀體會忽然的妙用,感受雨前風來的急;體會垂的妙用,感受蜘蛛的害怕。)
(4)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利用音響轉紐表現聲音的變化。
。ㄖ笇W生在朗讀中體會越…越…句式的妙用,感受閃電、雷聲的變化。)
學生交流,課件適時出示:
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老師讀雷雨中的段落請
學生交流有哪些景象。
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雷雨中圖片及雷雨聲,幫助學生想象理解。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3、請同學朗讀雷雨后的段落,看看描寫了哪些情景。
。1)天亮起來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
。2)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叫了起來。
。ㄖ笇W生在朗讀中體會掛的妙用,感受彩虹像一條綢帶掛在空中,十分美麗;體會坐的妙用,感受蜘蛛的悠閑與愉快。)
學生交流,板書出示:
太陽、彩虹、蟬、蜘蛛、青蛙
課件出示雷雨后情景圖片,幫助學生感受雨后美景。
面對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現在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吧!
意圖:
1、本環節的設計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向學生展示雷雨不同時段景象,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讓學生交流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適時地指導,體現了師生的互動合作。
3、教師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重點字、詞的運用,以讀促悟,落實學習目標,解決生生互動中的低效性。
(四)朗讀想象:
1、多么神奇的雷雨啊!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圖中的小朋友,面對雷雨的景象是怎樣的心情呢?用你的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吧!
課件出示雷雨不同時段景象圖片。
圖1: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空中狂風怒吼、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上窗戶欣賞雨景。
圖2:藍天白云、彩虹高掛、空氣清新、樹木新綠,小朋友驚喜若狂。
2、你喜歡課文的那部分?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3、請同學展示朗讀。
教師朗讀
師生評議,教師指導學生對他人的朗讀做出合理評價。
意圖:
1、在上一環節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朗讀,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2、師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展示朗讀,再共同評議,活躍課堂氣氛,解決生生互動的低效性。
(五)寫字指導:
1、課件出示12個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2、教師范寫“彩、越、垂”,提示書寫要領。
“彩”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筆處要在一條垂線上,第二撇起筆處在橫中線上;
“越”半包圍結構,走的一捺要寫舒展,長一些,上面的部分不要寫作成;“垂”中間寬,上下兩頭窄,第一筆撇要短而平,下面的四橫長短不同。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提示書寫姿勢。
意圖:
二年級學段寫字是教學重點,本環節的設計將教師的示范指導與學生的練習結合,使寫字教學落到實處,達到教學目標,落實課標精神。提示書寫姿勢,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解決了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低效性。
。┱n堂小結:
1、老師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雷雨有了認識,其實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畫卷,還有很多神奇的景象呢。就請大家做一個有心人,去欣賞她吧!
2、讓我們向小作者學習,也來寫寫天氣日記。
意圖:
本環節的設計以精煉的語言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同時布置任務,給學生拓展的空間,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落實了教學目標。
六、說板書設計
18 雷雨
雷雨前(1—3)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雷雨中(4—6)雨聲、雷聲——由大到小
雷雨后(7—8)太陽、彩虹、蜘蛛、蟬、青蛙
板書能很直觀的體現本節課所學的重點知識,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精選】小學說課稿六篇】相關文章:
小學《跳繩》說課稿(精選5篇)10-08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11-05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精選9篇)11-04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精選5篇)10-30
小學體育說課稿01-01
小學《上下》說課稿08-21
小學語文《掌聲》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08-14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12-29
小學科學說課稿(精選15篇)11-24
小學語文《觀潮》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