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說課稿 篇1
我教學的題目是“由小到大”,它是《pop作文兵法》課程五年級A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
我執教的是習作指導課。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力圖使學生掌握“由小到大”的寫作方法,在寫人、事、景物時,能夠從一件小事,引申到較大的點上,使學生在有了這種藝術效果的構思后,有能力、有步驟、有方法地實現這種藝術構思,并能將這些步驟和方法靈活運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由小到大”的寫作手法,在寫人、事、景物時,能夠從一件小“事”引申到較大的“點”上。
2、讓學生會模仿課文《平平搭積木》的結構寫作文,并以此為提綱展開。
3、讓學生借鑒課文《搭石》的思路寫作文,從物到情感,寫景狀物。部分學生能較熟練的應用。
4、讓學生能鑒賞一般文章中所采用的“由小到大”的寫作手法,部分學生能熟練應用。
下面介紹一下我的教學設想。
本節課我由觀察一片綠葉的游戲導入,使學生由表及里,感悟綠葉所代表的深刻含義,建立“由小到大” 的生活模板,為整堂課奠定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接下來由課文《平平搭積木》激發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做過的事情,從而想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貼近學生的生活,激活習作素材,使學生言之有物,表達真情實感。
第三我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課文《搭石》,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悟 “由小到大”的寫作方法,并由教師提出問題:你能從生活中的哪些“小”想到哪些“大”?從而歸納習作方法,使學生學會有意識地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里普通中的精彩,平凡中的偉大,使文章更加靈動,富有一定的精神和思想內涵。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注意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
最后一點說明:
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我提前布置學生對《搭石》、《花的勇氣》、《釣魚的啟示》幾篇文章進行了收集和閱讀。
由小到大習作講評說課材料
本節講評課是《作文兵法》五年級A第五單元由小到大。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是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課標"中指出: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利于激勵和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發展!蹦敲慈绾卧谥v評中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呢?我覺得學生作文不能單靠老師修改,老師不可包辦代替。學生只有全程參與觀察、構思、表達、修改的寫作實踐,才能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作文講評還是應該立足于課堂,要改變以往教師單一評改為課堂上師生共同評價、修改,這樣才能既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課上要注意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有差異的,作文講評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有所發展。課堂上要鼓勵不善言辭的學生大膽發言,也要激發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在練習設計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全體學生協調發展。
本節課教學設計
一, 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幾次修改,最后用“綠”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作文要反復修改才能使文章更精彩。然后復習本次習作的要求,總結本次習作的優缺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小”“大”的選擇是否合適,表達是否明確和充分,材料是否得當,內容展開是否具體,對應的詞語是否搭配恰當,課文的借鑒是否合理。總結修改方法大屏幕出示。
二, 榜上有名
大屏幕出示本次習作學生名單
三, 佳作欣賞
通過本環節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由小到大的寫作方法。點評學生作文的亮點,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四, 欣賞精彩片段
展示精彩片段,讓學生學習內容表述,詞語搭配等方面的方法。
五, 病文修改。以一篇習作為例,大家共同評改。然后用學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
鼓勵學生,找到文章中存在的不足,練習使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
六, 課堂小結。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懇請專家及同行提出寶貴意見。
小學說課稿 篇2
說課的內容:
⑴ 說課程標準
課標就是要把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三維目標)作為本課題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學依據,從課程論的高度駕馭教材和指導教學設計。說課標,要重點說明有關課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操作等在課程標準中的原則性要求,從而為自己的教學設計尋找到用力的依據。說課標,可以結合到說教材中去進行。
⑵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載體。能否準確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合乎實際地處理教材,科學合理地組織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也是說課的首要環節。說教材的要求有:
、僬f清楚本節教材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編排意圖或知識結構體系。
②說明如何依據教材內容(并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或任務。課時目標是課時備課時所規劃的課時結束時要實現的教學結果。課時目標越明確、越具體,反映教者的備課認識越充分,教法的設計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壅f明如何精選教材內容,并合理地擴展或加深教材內容,通過一定的加工將其轉化為教學內容,即搞清各個知識點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
、苷f明如何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菡f明教材處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討的問題。
⑶說學法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僅是學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實施課程標準后,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基于這一轉變,說課者就必須說明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什么樣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說課活動中雖然沒有學生,看不到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多邊活動,但從教師的說課過程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最大程度上體現課改精神——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啟發者。具體要說清兩大問題:
、籴槍Ρ竟澖滩奶攸c及教學目的,學生宜采用怎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它,這種學法的特點怎樣?如何在課堂上操作?
、谠诒竟澱n中,教師要做怎樣的學法指導?怎樣使學生在學會過程中達到會學?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恰倒好處地融進學法指導?
⑷說教法
說教法,應說出“怎么教”的辦法以及“為什么這樣教”的根據,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僖f出本節課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據的教學原理或原則。分頁標題#e#
、谝f出本節課所選擇的一組教學方法、手段,對它們的優化組合及其依據。無論以哪種教法為主,都是結合學校的設備條件以及教師本人的特長而定的。要注意實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種教學方法,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提倡教學方法的百花齊放。
③要說明教師的教法與學生應采用的學法之間的聯系。
、芤攸c說說如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方法。
⑸說教程
教程即教學過程,說教學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因為通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它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通過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說教程要求做到:
、僬f出教學全程的總體結構設計,即起始——過程——收束的內容安排。說教學程序要把教學過程所設計的基本環節說清楚。但具體內容只須概括介紹,只要聽講人能聽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樣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給學生上課那樣講。另外注意一點是,在介紹教學過程時不僅要講教學內容的安排,還要講清“為什么這樣教”的理論依據(包括大綱依據、課程標準依據、教學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
②重點說明教材展開的邏輯順序、主要環節、過渡銜接及時間安排。
③說明如何針對課型特點及教學法要求,在不同教學階段師與生、教與學、講與練是怎樣協調統一的。
、芤獙虒W過程做出動態性預測,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調整對策。
說課稿的撰寫
寫一篇說課稿,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1)簡析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教師要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所在單元或章節;
、诮虒W內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識點;
、郾菊n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聯系;
、芙虒W大綱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什么;
⑤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般從知識目標、智能目標、德育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
(2)闡述教法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教學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分頁標題#e#
①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
②具體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理由;
、鬯玫慕叹摺W具。教學實踐證明,一堂課根據教材特點選用幾種不同才教法結合使用,可增強教學效果。
(3)指導學法
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擬定時應突出地說明:
、賹W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
、趯W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
、劢探o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概說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
、僬n前預習準備情況;
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
、鄱笠f明作業布置和板書設計;
、芙虒W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
、萁虒W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
、奕绾瓮怀鲋攸c、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 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后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5)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說課中應注意的問題。
1、說課不是備課,不能按教案來說課。
2、說課不是講課,教師不能把聽說課的領導和老師視為學生,如正常上課那樣講。
3、說課要突出“說”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來,也不能按說課稿一字不差地讀下來。一節成功的說課,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有重點,有層次,有理有據。
4、說課的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太短,通?梢园才乓还澱n的1/3—1/4的時間。
5、注意發揮教師自身的教學個性和創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雜志上的內容。
6、注意運用教育理論來分析研究問題,防止就事論事,使說課還處于“初級階段”的層次水平。
7、注意避免過分表現“理論依據”,脫離教材、學生、教師實際,空談理論。
8、語氣得體、簡練準確。要使聽課者首先從表象上感受到說課者對說好課的自信和能力,從而感染聽者,引起聽者的共鳴。說課的語言表達應十分簡練干脆,避免拘謹,力求有聲有色,靈活多變,前后整體要連貫緊湊,過渡要流暢自然。
9、說出特點、說出風格。說課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教師同行。所以說課時不宜把每個過程說得過于詳細,應重點說出如何實施教學過程、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的方法,說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
10、說課與評課結合。說課者固然要充分準備,聽說者、看課者也要作一定的準備,評才有發言權,評才能評到點子上,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小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巴瑞,來自淮河東路小學,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小數的產生和意義》。首先我說說本課的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分析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屬于“數與代數”的知識領域,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三年級已學過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內容的學習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本節課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第一課時。
三、說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與內容的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中4-6學段數與代數中的要求:進一步認識小數,我設計了如下學習目標:
1、通過課件演示和聯系實際,探索并理解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2、通過實踐操作,小組合作,學生理解并準確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根據以上學習目標我預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將成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將成為本節課的學習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五:說評價設計
根據學生的敘述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課本做一做和基礎練習題,對目標1進行評價。通過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與探索過程中表現狀況和提升練習對目標2進行評價。
六、說學習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學習目標,并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設計如下學習環節:
1、結合生活設疑 激發情趣導入
為了跳出陳舊的數學課單純講知傳道的框架,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的快樂,在新課開始通過“估一估、測一測”的游戲導入,讓學生通過在估測再測量90厘米長的紅彩帶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我讓學生用米作單位說出它的長度時,學生心理產生了矛盾,因為測量結果不夠1米,無法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得不到整數結果的例子,這時人們便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于是,小數便產生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同時板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游戲,自然引出本節課所要研究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學生不知不覺走入對新課的思考。
2、探究小數的意義。
在教學中我力求引導學生在測量、觀察等操作的基礎上,從直觀的1米平均分成10份,讓學生用分別用整數、分數、小數來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過觀察分數的相同點及小數間的相同點,總結出分母是十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接著在認識一位小數的基礎上,學生通過測量彩帶及數學課本的長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從而得出結論:分母是一百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然后讓學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這些小數是幾位小數?用分數表示分別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最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得出結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學生的認知是由淺入深的,通過小組討論,動手實踐,他們已經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同時完成學習目標一:通過教具演示和聯系實際,探索并理解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3、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當學生成功解決一個問題后我會趁熱打鐵,組織學生探究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我是這樣做的:課件出示:0.8里面有()個十分之一;0.6里面有()個十分之一;0.07里有()個百分之一;0.09里有()個百分之一。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引導孩子,像0.8,0.6這樣的小數,我們可以看成有多少個十分之一組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一位小數的技術單位是十分之一,記作0.1。像0.07,0.09這樣的小數,我們可以看成有多少個百分之一組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記作0.01;同學們想一想: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四位小數呢?通過課件演示:1/10米里面有()個1/100米,1/100米里面有()個1/1000米,從而認識到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請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而是通過闖智慧關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從解決問題中發現、歸納出來。我認為這樣能促使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探索,以練習的形式探索出小數的計數單位、以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創新意識。完成學習目標二:2、通過實踐操作,小組合作,學生理解并準確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4、分層運用新知,逐步理解內化。
對于新知,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內化的效果。我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如下幾道練習題:
(1)基礎練習 (通過這個練習,鞏固新知。)
(2)提升練習 (連線題體現學習知識的靈活性。)
(3)發散練習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充滿信心,激發了學生興趣、引發了思考、發展了思維。同時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課堂小結
“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來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加以梳理總結。
七、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簡潔性,既突出了本節課的重心,又凸顯了清晰的課堂結構。
八 、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利用游戲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重點部分的教學采取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實踐,可以使學生互相督促,全員參與,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和充滿激勵的語言,將會給學生不斷探究的動力和熱情;而層次分明難易適度的練習題,也使新知得到鞏固和應用?梢哉f本課的教學環環相扣,清晰有序,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對《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一課的說課,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這一課是第二單元“成長不煩惱”的第一課,本課的重點是認識到困難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在學習他人、總結自己經驗后,逐漸掌握解決困難的`方法,通過體嚴、測驗、檢驗自己的結論,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激發學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難勇于挑戰的情感態度,培養良好的意志力與耐挫力。
教材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困難,談一談自己克服困難的體驗,進而來學一學他人的“登山”故事;第二個板塊是幫助學生在游戲中樹立起我要攀登的勇氣和毅力,通過做題測試,對自己的意志力有一個分析、認識,再“對癥下藥”,設置《“自我命令”成績記錄卡》幫助學生在后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訓練自己的意志力;第三個板塊將克服困難過程中獲得的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得出“登山”訣竅。教材結構清晰,內容貼近學生。
根據以上的認識,我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教材進行了重新整合、編排。第一個板塊——生活中處處有“登山”分了三個層次:一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會遇到困難,二是讓學生談談自己克服困難的經歷——我的“登山”故事,三是讓學生了解他人的“登山”故事。鑒于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有重復,所以,我將這兩個內容打通,加以豐富。首先讓學生通過一個真實的登山錄像,認識并理解登山過程會遇到各種困難,理解這里的“登山”并不僅僅指登山,而是比喻的意思,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在理解“登山”概念后,讓學生羅列自己遇到的困難,再說說自己克服困難的體驗,教師在傾聽學生講述克服困難的經歷時,加以引導,提煉出克服困難的幾大要點:決心、信心、毅力、方法等,為第二教時總結“登山”訣竅做好鋪墊。第二個板塊——他人的“登山”故事。“他人”的概念外延上很豐富,所以,我將教材豐富化,讓學生先說同學的“登山”故事,本質上來講,也就是由己及人;再拓寬到古今中外的名人,以及科學家、奧運健兒等勇敢攀登高峰的故事,激勵學生從他們的事跡中汲取克服困難的力量。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將課時劃分為兩教時。第一教時,通過錄像導入,幫助學生理解“登山”的涵義、理解生活中處處有“登山”、講述我的“登山”經歷、關注他人的“登山”故事;第二教時從意志力測驗承接上一課,再指導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培養意志力,總結“登山”訣竅。這樣安排使課堂教學更加緊湊、合理。
下面以第一教時的目標、過程來闡述本節課是怎樣體現新課程標準下“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理念的。
二、說目標
1認知:讓學生感知生活中存在著困難和挫折,認識到困難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2情感態度:激發學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難勇于挑戰的情感態度,培養良好的意志力與耐挫力。
3方法過程:通過學習他人,總結自己的經歷,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
對“登山”的正確理解,有助于對學生克服困難情感的激發。能夠讓學生面對困難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具備情感上戰斗力是本課的重頭戲。因此,從兩個層面來激發這種情感,一是從自己說起,回憶自己曾經遇到的各種困難,談談當時克服困難的感受、體驗,挖掘出學生身上的一種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動力。二是了解他人的“登山”故事,包括同學、名人、科學家、奧運健兒等。
新課程提出,《品德與社會》除了對學生進行德育以外,還應該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因此,教學中滲透了指導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
三、說過程
。ㄒ唬┱勗拰,引出課題
從爬山說起,通過逼真的登山錄像,讓學生對登山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困難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體驗。啟發學生觀察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登山”的比喻義,即“生活中克服困難的過程比作登山。讓學生認識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討論生活中的“登山”問題。這樣設計,為后面我的“登山”經歷做好鋪墊。
。ǘ┥钪刑幪幱小暗巧健
1讓學生從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困難談起,先在小組里充分交流自己碰到的困難。以貼“困難山”的形式進行全班交流,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登山”。
2再進一步引導學生來談一談自己克服困難的感受和體驗,重在把學生克服困難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激發出來,教師相機點撥、揭示出克服困難的幾大要點,激勵學生克服困難的主觀情感,讓學生獲得“我要攀登”的決心、信心、恒心、方法等諸多層面的體驗,這樣比較自然的揭示課題。在這里也滲透了克服困難方法的指導,為下一課時作好鋪墊。
。ㄈ┧说摹暗巧健惫适
這個內容是建立在對克服困難以具有一定的情感認識的基礎上的,它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的“我要攀登”的情感,激發學生遇到困難不退縮,敢克服的意志力。設計這一板塊
主要體現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辨析同學克服困難的經歷,采用幫助的形式,讓學生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對同學張小虎遇到的困難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議;第二層次:回顧學生熟知的古今中外的名人、科學家等為了人類的進步,勇敢攀登高峰,和困難作斗爭的故事——大禹治水、梅蘭芳學藝、桑蘭微笑著承受一切、勾踐臥薪嘗膽、愛迪生發明電燈、居里夫人發明鐳……第三個層次,學生把收集到的奧運健兒獎牌背后的故事,自己來進行介紹,這樣既結合熱點時事,也激發出學生學系奧運健兒勇攀體育高峰的精神。整個過程既是對他人克服困難了解的過程,也是勇氣、信心、力量的過程,更是“我要攀登”情感迸發的過程。
。ㄋ模┛偨Y、升華
此時學生的感情深入內心,教師以贈送獎牌,銘記格言的形式,進一步鼓勵學生,對學生提出希望。
四、說課總結
整節課的設計圍繞調動學生克服困難的情感需要,即“我要攀登”,從情感的角度激發學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難勇于挑戰的情感態度,培養良好的意志力與耐挫力,為下一節課的實踐與方法總結打下扎實的情感基礎。每個教學環節,都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主,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切入口,聯系兒童實際,遵循兒童認識規律,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課堂的針對性、時效性。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浮力;第二,物體的浮沉;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天然課和生存履歷中已經熟習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并聯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底子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均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睜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要害,對浮力的研究為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使用奠基了底子。浮力知識對人們的一樣尋常生存,生產技能和科學研究有著遍及的實際意義。
3、講授目的
(1)知識目的
憑據講授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講授,要使門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偏向,明白浮力孕育發生的緣故原由,明白物體的浮沉條件。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于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5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工具
1、學生器材:
對于每個實驗小組,準備了相同的實驗器材:一個燒杯、一個彈簧稱、一塊石頭、一根細線、適量水。
2、演示器材:
一個小鐵釘、一個木塊、一個乒乓球、一個空心金屬球
五、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點擊瀏覽更多說課稿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采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托的力,這里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托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里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赡苡钟幸徊糠滞瑢W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為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后在水中會下沉。說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系角度來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時強調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沒在水中的木頭的上浮過程,以加深印象。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物體的漂浮與懸浮是一回事或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的錯誤觀點,這時我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空心金屬球投入水中分別演示漂浮與懸浮實驗。使學生直觀比較出漂浮是物體浮在液面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強調同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個舊實驗:六個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后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系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通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于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實驗加以驗證:
(1)將石蠟投入裝水的燒杯中,觀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將石蠟放在另一燒杯底使其和杯底緊密接觸,沿杯壁緩慢注水觀察其是否上浮從而通過實驗證明前面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并指出這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從小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為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據農村學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后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后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說明。這樣就為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講授容量大,以是反饋和牢固重要留待課后完成。要是講堂上有剩余時間,可請同學回首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丈量浮力巨細的要領。一是稱量法,為下一節課明白阿基米德原理實行作準備。二是受力均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泊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巨細的決定式。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新起點英語一年級上冊第一課時包括6個單詞dog,cat,chicken,duck,bird,rabbit和句型What’s this ? It’s a ……。的學習。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夠聽、說、讀單詞dog,cat,chicken,duck,bird,rabbit并能用動作來表示這些小動物;能進行簡單的句型問答What’s this ? It’s a ……。
能力目標:在日常生活中,能用英語It’s a .... 介紹小動物。
情感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聽、說、讀單詞dog,cat,chicken,duck,bird,rabbit。
教學難點: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套教材的特點,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本課教學的需要,我采用直觀教學法、主觀演示法、個人小組練習法、全身反應法等教學方法。堅持創設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安排本課時的教學。
三、說學法
在本課教授中我堅持以課標為指導,以活動的方式游戲為輔助,堅持“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使學生運用觀察法,模仿法、練習法、游戲法對本課的新知識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 熱身 以出現單詞卡片孩子們說歌謠的形式來復習前幾節課的知識。
2. 導入 以五個主線人物和我的寵物來貫穿單詞和句型的學習,讓孩子們注意聽和看出現的單詞卡片,記住誰的寵物是什么動物。
3. 新授部分 本課共6個單詞,我主要讓孩子們三三兩兩練習讀,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自信心,其中穿插句型What’s this ? It’s a ……, 老師通過動作讓孩子試著說一說。在鞏固練習時,采用兩個游戲來檢驗孩子們對單詞和句型的掌握情況, 一個是看圖片說句子,如果我說的動物和圖片上的動物一樣,那么就和我一起說,反之則作相應的反應Ah oh.;另一個是我扔玩具扔到誰的面前,大家一起問他問題What’s this ? 他來試著回答 It’s a ……。
小學說課稿 篇7
尊敬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題目是《學會贊美》,將從主題選定、活動目標、方案設計和活動過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主題選定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贊美,是人們內心深處最大愿望。小學中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識,十分關心同學對自己評價,更希望得到同學贊賞。依據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我確定設計了《學會贊美》一課。
二、活動目標
基于該階段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心理特點和本節課內容,我將本次活動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別人。
2、學會恰當地贊美他人,真誠地贊美他人。
3、體會到贊美他人與被人贊美都是幸福、快樂 。
三、方案設計
在教學中,我根據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標要求以及本節課具體特點,注重營造平等、民主、寬松、和諧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主體性原則。
【【精品】小學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08-08
精選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08-22
【推薦】說課稿初中范文錦集七篇06-14
【精品】勵志作文錦集七篇12-03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錦集五篇07-30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范文錦集9篇07-28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大班范文錦集八篇07-22
【精品】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范文錦集九篇06-25
關于高中美術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07-21
關于高中地理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