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伯牙絕弦》。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走近藝術,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恫澜^弦》是一篇文言文,選自《列子·湯問》,敘述了發生在春秋時代的一段千古流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感動。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義差別不大。俞伯牙善于鼓琴,鐘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為知音。后來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絕,將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長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樂曲高妙或知心朋友。
本文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初次見識文言文是五年級下冊的《楊氏之子》,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篇文章提出了兩個學習方向:一是學會借助注釋、工具書等進行自主學習,理解文意,指導學生感悟文言文朗讀的節奏和韻味;二是引導學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舉及其此舉背后隱喻的涵義——因為知音難覓,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無知音,因此終身不再鼓琴。同時,也讓學生初步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注釋、工具書等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4、積累中華經典詩文,體會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體會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文言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采取了“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本課教學立足于語言文字,讓學生品味詞句,在朗讀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摯情感。在創設的高山流水情境中,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藝術的魅力。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好引導者,共同參與者的角色,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現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堂應該平等對話,有效教學。因此我采用“自讀自悟”,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前一單元是詩歌的綜合活動,所以本課以表現友情的經典詩句,進行接龍游戲作為課前鋪墊,伴隨著古箏曲,師生互動吟誦詩文,奠定了課堂古典韻味的基調。
。ㄒ唬┙翌}。
1、引導學生發現剛才吟誦的詩句都是描寫朋友情深的經典詩句。今天,我們要學的也是一
個關于朋友間真摯情感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楚國。(出示課題)這樣的導入,銜接自然,同時也揭示了本課學習的內容與友情有關。
2、指名讀課題。提示弦字難讀,要讀正確,然后一起讀課題。(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
這個環節先讓學生嘗試讀文。在學生感知文言文難讀難懂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學生回憶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做到了既聯系舊知,又讓學生明確了學習本課的方法。因為難讀,這時教師進行范讀,讓學生跟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古文和現代文不同,要注意讀出它的節奏和韻味。出示課文的節奏,讓學生對應練習。
。ㄈ┢吩~讀文。
品詞讀文,是本節課最重要的環節。葉圣陶先生在他的《語文教育二十韻》里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你細讀文本的時候,不要把一個字輕易地放過去——作者為什么用這個字、這個詞、這種句式而不用別的?要去細細地體會它的神韻所在。因此我在教學中抓住“善”、“必得之”等重要字詞以及鐘子期贊美伯牙的兩句話,讓學生在比較字義和朗讀品味中體會伯牙和鐘子期的相知相惜。
1、品“善”
、俨鍒D上是哪兩人?專注彈琴的是——伯牙,凝神細聽的是——鐘子期。你是怎么知道的?課文插圖其實表現的正是伯牙和鐘子期相識相知的情景。所以在這里,我引導學生將插圖和課文內容結合進行理解。然后出示: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讀讀這一句,你對他們有何理解?引導學生理解在這里,善是指善于,擅長。理解了讀好這一句。
、谡埬阏艺,課文中哪些句子也告訴我們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學生劃一劃。
、壑攸c品味其中的第一句,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抓住“善”字,讓學生知道在這里“善”指好和妙,另外抓住兩個語氣詞來引導學生理解鐘子期對伯牙琴藝高超發出的贊嘆,指導學生讀出泰山的巍峨。
、茏寣W生知道讀書就應該象剛才那樣,從字里行間去體會。重點學完這句后,第二句因為句式相近,所以我采取了放手讓學生從讀中體會伯牙的善鼓和鐘子期的善聽。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品“必得之”
、俑呱揭埠茫魉擦T,只要善鼓的伯牙彈奏,善聽的鐘子期都能一一道來,這就是——出示句子: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抓住“念和“必”引導學生理解伯牙和鐘子期心意相通。同時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念和志都是想的意思。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孩子們,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生讀)當伯牙志在流水,(生讀)善鼓琴的伯牙所彈,善聽的鐘子期都能懂。這就是——(生讀最后一句。)這次的引讀,也是對這幾句學習的小結。
。ㄋ模└惺苤羟榍。
對于如何讓學生理解伯牙痛失知音的悲傷,我補充了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資料,并講述了鐘子期死后,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好在八月十五聽伯牙彈琴的細節,使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伯牙當時的痛楚和心碎。哀莫大于心死,伯牙破琴絕弦謝知音的舉動就不難理解了。
1、伯牙和鐘子期原本素昧平生,這回是有緣千里來相會。請快速地讀一讀資料:
有一年中秋之夜,晉國大夫伯牙乘船行至漢江渡口,遇雨躲避,在船艙撫琴一曲。正值興起,琴弦自斷。伯牙知道有人聽琴,于是出艙尋覓,但見樵夫鐘子期站立岸邊。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曰:“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于是兩人結為生死之交,并約定明年此時此地再見面。
2、了解了伯牙和鐘子期相識相知的經過,你有什么想說的?
一個貴為大夫,一個則是山野樵夫,卻在一個綿綿雨夜,一段陡峭山崖,完成了心靈與心靈的溝通。琴聲也懂,心聲也懂,志向也懂,這才是真正的——知音!(板書:高山流水深相知)
3、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他滿心歡喜地等待知音前來,可是一位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相識時彈奏的《高山流水》。(播放音樂,讓學生聆聽《高山流水》)
、偾俾曇彩切穆,如果你是伯牙,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鐘子期說些什么?請寫下來。(交流)
這里讀寫結合,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伯牙,向鐘子期傾訴失去知音的悲傷,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的真摯情感。
②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沒有人會像鐘子期那樣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再沒有第二個人會像鐘子期那樣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世上再無人會像鐘子期那樣——必得之。
、鄢鍪荆
子期死,伯牙謂世上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你能讀出這一份無盡的悲傷嗎?學生讀。
高山流水依舊,只是知音卻成永別。學生讀。
、苣俏焕先艘姴捞魯嗲傧宜て魄偕,于是上前詢問。伯牙長嘆道:摔斷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生讀)
伯牙斷絕的只是琴弦嗎?不,那是他的一根心弦。“笥谛乃!
⑤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板書:破琴絕弦謝知音)一起讀。
4、看板書,生讀:高山流水深相知,破琴絕弦謝知音。讓我們在琴聲里記住這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話。
(播放《高山流水》)
。ㄎ澹┎贾米鳂I:背誦全文
記誦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布置學生背誦本文可以使學生在培養學生語感的同時積累了文言詞語,為今后開展文言文教學奠定基礎。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求能簡潔明了地展現課文靈魂。因此我根據課文內容和本課主旨,設計了以下板書:
伯牙絕弦
高山流水深相知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2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感受自然”中的一篇課文。我將從學習目標的敘寫、教材分析、學情、學習流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說課。
俗話說“有的放矢,才能百發百中”,學習目標是指引著一節課的方向,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
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及學段目標中對本節課的有關描述是: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3、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教材中本單元對本節課學習目標的描述是:
第一單元: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體會作者是怎樣細心觀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獨特的感受;還要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這些獨特感受的。
二、教材分析。
《山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選編本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有聲有色的山雨的韻味,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感受語言的優美,,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但是由于受生活經驗所限,學生對山雨陌生。
三、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部分學生學習還不夠靈活,理解、感悟比較膚淺,語言表達能力弱。再加上課文內容遠離生活實際,小組合作建設還不夠成熟。這對本課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綜合以上分析,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正確讀記下列詞語: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
2、通過朗讀課文,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會用自己的話說出山雨的特點,體會出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并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會用自己的話說出山雨的特點,體會出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學習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品讀詞句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寫法。
四、教學過程
下邊我說一下我的學習流程。
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解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學習。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2、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3、熟讀精思,品味欣賞;4、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就一定能發現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山雨》就是作家趙麗宏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后描繪的自然景觀。
我的設計意圖是:教學從已知內容入手,意在溫故知新,既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對略讀課文的教學,應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略讀課文略的是教師的教,不能略的是學生的學。所以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我出示自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雨前、雨中、雨后的順序寫山雨),請你找出相關段落。
3.想想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畫出相關語句。
(三)、熟讀精思,品味欣賞
在這一環節中,我以“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課件)這一問題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突破學習難點。具體分這樣三個環節:
1、學習“雨來”,感知“悄悄” (1-4自然段)
來得突然──跟著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悄悄地來了。
(1)自由讀這句話,感受雨來時帶來了怎樣的感覺?(悄悄然的、有節奏的??)
(2)就帶著這種靜悄悄的韻味有感情地朗讀。
(3)出示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作者將____比作“無字的歌謠”,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____及____、由____及____的動態過程。
2、學習“雨中”,感悟神奇 (5-7自然段)
(1)那課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拿起書,輕聲地讀,體會山林中飄飄灑灑的山雨帶給你的感覺。
(2)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韻味?細讀課文,找到那些令你喜歡的話語,將它們劃下來。
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巖石、樹葉、綠草”聯想成“________”,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________”,將此時的雨聲聯想成“________”,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山雨的________美。
(3)討論: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
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
(兩個流進說明了作者不僅是用眼睛看還用心去感受)
3、學習“雨后”,感受韻律 (8-10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文章的最后三個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匯報交流,自主朗讀。教師適時點撥。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我會這樣引導:孩子們,如果你們能熱愛身邊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處景物都會似人間仙境。用心去聆聽,每一個聲音都會是優雅的樂曲。那么你愿意把這有聲有色的雨景永遠留在心中嗎?從而引導學生積極背誦。
2、這是作者眼里的雨,那么我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
(夜幕降臨,它那黑色的魔爪將大地籠罩。窗外的雨依然在下,那是一支不諧調的曲;璋档姆块g,潮濕的空氣,使我窒息。天空容不下雨,便讓它降臨大地,做人間的天使,但是,它卻讓我迷惘??撩開窗簾,本想看看縹緲的景色,可是雨水,卻阻擋了我的視線,于是,我便看不到遠方。雨水,是在為我哭訴嗎?呼之欲出的淚水,便在此刻,傾瀉。正如窗外的雨,不知何時才會結束。)
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對比閱讀,讓學生發現:同樣是雨,不同的人、在不同心境時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也許就是境隨心生吧!但是,無論怎樣心境下的景,融入了聯想和想象,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都會使文章更精彩!
3、師總結:
最后,我這樣結束本課的教學:同學們,有關雨的文章、精彩片段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搜集閱讀,看看作者運用什么樣的方法表達了自己獨特感受。
五、說板書
這節課我設計的板書清晰明了,既是對課文的一種總結,又理清文章的脈絡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整個板書力爭簡潔明了,教學重點一目了然,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 說教材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體裁是現代詩歌。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本文是詩歌,語言優美、簡練;結構清晰,總分總,且首尾呼應。教學時切忌橫講解豎分析,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讀好詩歌,在讀中體會、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從而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六年級學生閱讀的要求:朗讀詩歌,品悟詩歌,把握思想感情,我特制定以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寫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頌詩句,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4、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創作一首詩。
其中,目標3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三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對詩歌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有自主學習詩歌的能力,但是作為老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比如,課文第一小節有帕米爾高原、北國、南疆及東海,學生對這些詞語不理解,如果單從詞的本身來理解,學生還是不能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出我們祖國的幅員遼闊。這時,我以課件的形式演示中國版圖,讓學生從圖中找出北國、南疆等詞語,學生就會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無需在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還有就是,學習這篇詩歌,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所以在學習這首詩歌之前,我還是讓學生提前預習,上網搜索資料,這樣學起來,就會輕松一些。在教學時,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適時適當地展示出祖國山河、風景優美的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從而使心靈深處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四 說教法
針對以上情況,本課教學我采用朗讀法、討論法、讀悟結合法,讀寫結合,采取“自主 合作 探究 ”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悟文本中走進文本,升華主題。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4
《夾竹桃》是著名學者季羨林老先生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繪了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全文在第二教時中,我確立這樣的教學目標:
1、重點品讀3、4、5自然段,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夾竹桃花的花期之長“韌性可貴”的特點,感受夾竹桃所引起的作者的幻想,感悟作者為什么愛夾竹桃。
2、學習寫作方法,進行小練筆。教學過程如下:
一、采用變序,提挈中心
由問題“夾竹桃為什么是作者最值得留戀和最值得回憶的花?”引導學生瀏覽全文,找出中心句——第6自然段:“這樣的韌性,又能這樣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從中提挈出關鍵詞、靈魂詞——“韌性幻想”,板書。
二、圍繞中心,直奔重點段。
學習第4自然段(兼帶學習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主要寫夾竹桃的韌性,是文章的重點。我抓住中心詞“韌性”切入教學。
先讓學生理解“韌性”的內涵——堅韌、頑強不屈。再讓學生默讀課文,找找夾竹桃的韌性體現在哪里,畫出相關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品讀三個重點句:
。1)“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S了,又長出一嘟嚕!
(2)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
(3)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
找出自己所找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說說自己的體會是第一步,認識后兩句的句式特點——雙重否定句,贊美的語氣更強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朗讀是第二步,與第3自然段對比朗讀是第三步。由“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少F嗎?”這一句問——院子里的那些花指哪些花?那些花是怎樣的?哪個自然段描寫了?引至第三自然段。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明白這部分同第四自然段寫夾竹桃一樣也是按從春到秋的季節變換的順序寫的。然后讓學生借助屏幕內容提示,進行對比朗讀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夾竹桃獨有的可貴韌性以及默默無聞、謙虛寧和等品性,明白作者寫第三自然段是為了起對比襯托的作用,用其它的花來反襯夾竹桃的韌性。最后回到回歸到“韌性可貴”這一中心上來。在學生讀懂了“物”的特點后,我讓學生讀懂物背后的“人”,讓學生明白寫自己喜歡的物,可以言自己的志,抒自己的情。
學習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寫夾竹桃引起作者的許多奇妙的幻想,也是課文的重點段。我引導學生思考兩大問題:
。1)月光下的夾竹桃有哪些特點?讓學生從花香和花影兩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悟,引領學生體會“襲”字的妙,啟發學生調集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葉影參差,花影迷離”,想象其景其境,在頭腦中豐盈意象。
(2)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提挈關鍵詞“地圖”、“荇藻”、“墨竹”,讓學生喜歡哪一種幻想就讀哪一種幻想。師配以音樂,讓學生自己讀、四人小組讀、集體交流讀,以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充分地誦讀,邊讀邊想象,使學生進入美的意境,讀出美的韻味,充分體會作者的那份陶醉、那份忘我、那份愉悅、那份浮想聯翩,從中受到感染,獲得情趣。
四、練習寫話,習得方法
作者寫夾竹桃,由看到的景抒發自己的情,由真實的描寫,寫到虛幻的想象,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讓學生發揮想象,續寫月光下的夾竹桃帶給自己的幻想。
五、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學完了主要段落,再歸攏到文章的中心上,讓學生說說作者為什么愛夾竹桃,愛夾竹桃的什么,使中心問題得以解答,使文章的中心進一步強調、突現,使教學始終緊扣中心,完整統一。讓學生再讀第6自然段,領會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即總結4、5自然段,總結全文,與第一自然段相呼應。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5
《陽光皮膚》一文選自北師大版六上的教材,以對話為主線,通過南非的國際少年班里自我介紹的一件小事,寫了各國孩子的自我介紹,特別詳寫了“我”的一段話,寫出了南非孩子求平等,求生存的心聲。
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位是:
1、指導學生正確讀通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了解各國風土人情。
2、通過品評人物描寫,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情感,通過文本對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維護民族平等,呼喚世界和平,“地球是一個大家庭”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難點
重點:研讀描寫人物的語句,感悟“我”的內心世界。
難點:理解部分含義深刻的句子,培養學生自主分析的能力
說教法
這堂課采用讀議結合,情景教學,資料整合,以讀代講,對比、想象等教學方法,輔以現代信息技術,課堂上盡量關注學生,平等的和學生對話。既有橫向的聯系,又有縱向的深入,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說學法
1、 采用“畫”、“圈”等批注法學習課文。
2、自主感悟式學習,通過不同的朗讀形式,理解課文內容。
說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走進一個特殊的班級,這是一個國際少年班,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陽光皮膚》。 (鑒于文章的篇幅比較長,為了使學生盡快的進入學習狀態,我們采取了直接導入。)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ㄒ唬┳杂赡x課文:了解大意,解決字詞困難。不理解處加上“?”,可以寫寫自己的想法。
。ǘ┤嘟涣鳎瑱z查默讀。
1、出示部分詞語:慣例、自豪、鼓勵、隨即、熱淚盈眶、人頭攢動、噎。指名讀。及時正音。
2、用上部分詞串聯,說說主要內容。 (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并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后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于形式。)
三、直奔重點,聚焦“我”言行
。ㄒ唬┳プ 拔摇钡男睦砘顒用鑼
1、在這么多人的介紹中,誰的介紹打動了你?生再讀相關語句,匯報交流。
2、多列爾一開始就準備好了嗎?出示:17到21段落。再次瀏覽,交流從那里看出。
3、主要交流句子:
(1)我的心突然一抖。從一開始,我就思考,我將如何介紹我的非洲,我的南非呢?
(2)現在輪到我了。我站了起來,但是我沒有想好,真的。
(3)我向左邊望望,身邊有我一國的同學。我又向右邊望望,也有。但我半天張不開口。 用一個詞概括我此時此刻的心情。指導朗讀。 (指導學生學生朗讀初步感知,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心情。在分部分指導閱讀時,每理解完一部分,都要及時指導學生加以小結,再引入下一部分的閱讀。這樣既能使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進行閱讀、思考,又能不斷加深學生對課文部分與整體之間內在聯系的理解。) 過渡:正當我猶豫為難不知怎么介紹自己的國家時,發現桑巴哈站起來了。
4、出示這段句子:
這時,我發現桑巴哈站起來,他的左肩是低了些許,哦,他的腳有點拐拐的,我知道。半晌,他不開口,為什么?是不是被什么噎住了?他終于開了口:“我們的國家還很落后,缺水,奇缺!還有戰爭!”
。1)學生輕聲讀,交流知道了什么?(學生明白 ”猶豫不決的原因。因為我們的國家都是缺點。)
。2)轉化角色,朗讀體會。 我知道,我的國家很落后。 我知道,我的國家很缺水。 我知道,我的國家到處是戰爭。
(3)我還知道什么?猜測桑巴哈的腳拐拐的原因。隨機出示非洲的圖片和桑巴哈的資料。
。4)師生對讀,倒裝練習,再度體會。 桑巴哈的腳拐拐的,我知道。 我的國家很落后,我知道。 我的國家很缺水,我知道。 我的國家到處是戰爭,我也知道。 (這個環節我安排了三處讀的訓練:輕聲自由讀,轉換角色讀,師生對讀。在一次次的讀中學生通過猜想,看圖,認識不斷加深,感情不斷升華,在朗讀中明白“我”猶豫不決的原因。在第三次讀中我安排了倒裝句句式練習,讀中體會倒裝句的特點和作用。這也是盛新鳳老師說過的方法習慣內隱化的體現。在不知不覺中滲入了寫作方法的教學。) 過渡:這樣的非洲,這樣的南非,這樣的國家,我為難,我該如何介紹呢?找出多列爾是怎樣介紹自己的的國家的。
。ǘ 抓住“我的”語言
1、理解“陽光皮膚”
。1)初讀句子,說說黑皮膚和陽光的關系。
。2)能不能說所有的皮膚都是陽光皮膚? 是呀,黑色,是陽光照射的健康顏色,讀句子
2、理解“陽光心靈”
。1)再讀句子,哪個詞深深地烙在了你的心里,說說理由。
。2)用一個詞語說說白人的行為。拓展: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看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3)指導讀出“我”的心情。
。4)感受陽光心靈,他是怎么做的?再讀句子。
3、升華“陽光世界” 師:他渴望像一切美麗國家的公民一樣,自由、高昂地生活。回到前文,我們一起看看其余的同學分別是怎樣介紹的。從他們的介紹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簡要說說世界其他美麗的國家和公民。 師:是呀,陽光皮膚,陽光心靈創造了陽光世界。 (有效地學習是從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過程。在逐步地閱讀理解的同時,認識也在不斷發生量的變化。體現了層層深入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對文本意蘊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四、配樂朗讀,感情升華
背景音樂 邁克 杰克遜《拯救地球》 師總結:我們種族不同,文化不同,歷史不同,還有信仰不同,喜好也不同,但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希望生活在陽光世界下。 (此時無聲勝有聲,繞梁的余音正是把學生帶入詩書境界的最好媒介。有了這種浸潤身心的氤氳,生硬的剖析無疑已成多余。讓時光駐足,把韻味留住,所以這里我們沒有設計寫的訓練。)
板書設計
世界 心靈 陽光 皮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ò鍟蠛唵、明了。我的設計是從陽光皮膚到陽光心靈,再到陽光世界。解決了難點,也點明了中心。)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本次作文講評課的內容是《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習作要求是: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也可以當成一種自然現象;想想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或變化的,想想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二、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對大自然中的不同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它們的生活習性等,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在這次習作中,需要學生認真觀察,豐富想象。
三、說目標
1、通過作文講評,讓學生學習優秀習作中的優點。
2、通過交流與習作,讓學生發現習作的不足,并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說重難點
發現習作中的不足,并學會修改。
五、說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習作內容和要求,喚醒學生的回憶,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優秀習作欣賞
通過閱讀優秀習作,引導學生發現習作中優點和總結出好的習作標準,有效的指導學生習作。
3、 習作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我通過出示學生習作中有問題的句子,讓學生發現問題,并指導改正。如標點病、人稱使用不當,想象不合理等。這部分教學對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有著指導意義。
4、修改習作
讓學生互相修改,發現問題并及時只帶同桌改正。這部分教學既能激發學生評改作文的興趣,又能有效地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為后面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打好基礎。
5、 布置作業
修改自己的習作。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7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件難忘的事情”作文指導課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一件難忘的事情”是第十一冊第三組基礎訓練的作文。通過對本單元講讀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閱讀課文《胡蘿卜》兩篇文章的學習,體會葉圣陶和朱德熙兩位先生修改作文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并從他們的改文中學到怎樣修改作文的方法。圍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這一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確定作文教學第二課時以指導學生歸納修改作文基本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有步驟地訓練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這次作文訓練用二課時。第一課時,根據題目“一件難忘的事情”的中心詞“難忘”,提示寫作的范圍和中心。激發學生回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難忘的往事,選取自己最難以忘卻而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鼓勵部分學生簡略口述事情的的主要經過和難忘的原因。通過示范,要求全體學生先列好寫作提綱后依據其順序進行作文,力求在教師巡回指導下當堂完成初稿。第二課時,為達到學生初步學會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目標,指導學生以所學課文為范例,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歸納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程序。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錯別字、斷句標點”為分步修改的步驟,使學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法選用:
為切實指導學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選用“范例方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是以范例化的知識結構理論加以取材。通過本單元兩篇課文的學習,從葉圣陶、朱德熙老前輩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修改文章的范例中,引導學生重溫修改文章有哪些基本方法,以達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二是將范例理論具體化。指導學生依據范例,創造性地歸納如何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統一認識后,集體編寫成修改作文的程序。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具體運用自編的修改作文的程序,在修改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運用修改自己作文的基本方法,使實質訓練同形式訓練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修改能力。
學生指導:
歸納式。歸納式是指學生在接觸了較多的具體材料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同類的若干例中歸納出某種學習方法。用歸納式指導學生初步掌握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學習方法,將這一學法運用于學生的寫作實踐中。
第一步,讓學生復習本單元所學的老前輩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二步,指導學生編列修改作文的程序,歸納為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
第三步,將歸納的學法直接應用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出示目標
在導入過程中,教師熱情地將上一課時學生完成的初稿情況作簡要介紹。用“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激發學生修改作文“文章不是寫好,而是改好”的名言,引出本節課的作文教學目標:歸納修改作文的方法,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讀寫結合,范例提示
回顧本單元所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胡蘿卜》兩篇課文,從葉圣陶、朱德熙兩位老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中,體會修改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入手的。通過學生口述,從改詞語、改句子、刪去重復的詞句、增添不完善的句子、改正錯別字和標點、將長句斷成短句等方面逐一修改、明確要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就應該像老前輩這樣對作文進行比較全面的修改。
三、探索規律,概括方法
通過范例,知道修改文章應遵循一定的規律,修改自己的作文也應有一定的程序。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老前輩修改文章的規律,概括歸納編寫成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以“仔細閱讀、推敲詞語、理順語句、刪改重復、增添完善、糾正錯別字、斷句標點”為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用簡略的文字板書修改程序為:讀——詞、句、字、點——改
四、方法實踐、自我修改
按照歸納自己作文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首先是讓學生認真閱讀自己的初稿,文題對照,看作文是否突出了寫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情,想想哪些地方講得不清楚,哪些語句讀起來有毛病,把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記號,然后用修改符號按照下列順序逐一加以修改:
(一)推敲詞語。就是把用得不準確的詞語改準確。依據常常應用的規范的句式,判別作文中某句話里的詞語運用是否恰當、詞語搭配是否合適。詞語更換主要是使學生懂得詞語的意思、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對學生在文中詞不達意的典型例子詞語的誤用,指導時教師在不違背學生句子原意的基礎上,采用換詞法進行比較,由學生自行對比,識別某一詞語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可將學生作文中使用錯誤的詞語,用其例句作簡析,讓學生通過修改,逐步做到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ǘ├眄樥Z句。就是要把不通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修改時要逐句逐句的讀,尋找不通順的句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看句子成分有無殘缺或是語法上的毛病。還要看句子是否按邏輯順序排列,有無前后顛倒,句與句是否銜接連貫,合乎事理,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應遵循其規律。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病句和前后不連貫的句子,教師可選擇其典型由學生識別并加以修改,在共性問題上形成共識,明確句子要通順連貫,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必然聯系,句意要符合客觀事實,并逐步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法。
(三)刪改重復。就是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這是由于小學生所接觸的詞匯不豐富,書面語言還達不到能恰當地運用詞語和句子表情達意,所以作文中常常出現近義詞重復使用。加之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不能對事物的方方面面進行細致的描述,僅從某方面去反復敘說。作文修改中指導學生刪去重復啰嗦的詞句,適宜的方法:一是句子中如有相同的詞語或近義詞,視為重復,刪去多余,只需保留其中之一;二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句子,有兩句以上意思基本相同,視為啰嗦,應刪去一句,保留自己認為已經表達清楚意思的其中一句,使句子簡潔明白。
。ㄋ模┰鎏硗晟。就是增添一些詞句,使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完整。由于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有限,即使是已經學過的詞語尚不能恰當運用,作文時常常出現句子的主干成分殘缺或者是平鋪直敘。對于主干成分不完整的句子,應指定學生仔細查閱,發現缺漏,宜補則補;意思交待得不清楚的,該添必要的句子就要添寫上。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描寫的事物展開合理的想象或者有機的聯想,使學生增添完善的書面語言,盡量能夠做到傳情達意。
。ㄎ澹┘m錯別字。錯字別字,在小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同音字、形近字易混;多筆少畫的字易錯。加之作文時,學生對尚未學過或未記熟的字詞,暫用同音字替代。修改時一是學生自學運用字典查找;二是教師解答。將學生需求的字詞板書明示,對形近、同音和多筆少畫的字在寫法和用法上再加指點;三是巧妙引導,讓學生自己悟出。從而訓練學生掌握糾正錯別字和識記運用漢字的方法。
。⿺嗑錁它c。
成篇的作文是由自然段中的若干相關的句子組成。作文時,小學生一般只偏重文字書寫而不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的一點到底或者都是句號,長句也比較多。斷句,這里指的是將學生作文中的長句用逗號斷開,把長句改成短句。對特殊的標點符號的用法再加提示,促使標點符號錯的要加以修改,無標點的逐一加上標點,達到學生作文修改的最后階段在全文中使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ㄆ撸┛偨Y升華。鼓勵學生學習老前輩修改文章的精神,增強修改意識,在小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原則上教師不作大而全的批發和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原意,立足于學生的原文,放手讓學生在自己的初稿中發現問題和自己修改,激發學生修改意識和興趣,修改時要學習葉圣陶、朱德熙先生修改文章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精神。修改即使到了學生謄寫作文時,也要激發學生要有邊謄邊改的修改意識。謄好后還要邊讀邊審。從而養成反復閱讀、仔細推敲、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逐步學會能夠修改自己的作文。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魯濱遜漂流記》。本單元是外國名著單元,引導學生讀外國名著,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遏敒I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寫的長篇歷險小說,魯濱遜是書中的主人公。課文首先為我們呈現了這篇小說的梗概,幫助學生整體了解內容。隨后課文摘錄了小說中魯濱遜流落荒島生活的部分,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樂觀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直面困境、分析困境的態度,對我們面對困難、解決困難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會寫“懼、凄”等14個字,正確讀寫“航海、荒島”等詞語。
2.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3.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閱讀原著的愿望。
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閱讀原著的愿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引導學生以讀為主,感知課文,認識梗概,了解其特點及作用,片段閱讀時,補充相關資料進行活動設計,開展課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導閱讀討論、適時點撥,從而體會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受到啟發,激發閱讀原著的愿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創設情境,引導想象:如果一個人流落到了荒島上,沒有電,沒有食物,生活資料極度匱乏,他將怎樣在荒島上生活下去呢?
引起學生的興趣,探究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利用課件,檢查生字詞認讀及書寫。
3.檢查預習。
。1)了解作者笛福。
。2)在預習時,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與別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課文由梗概和節選兩部分組成)
。3)了解什么是梗概。(大略的情節。節選是小說中節選的部分,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寫法,而梗概采用了第三人稱來寫)
(4)讀了梗概,誰能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概內容?(魯濱遜遇險漂流到一個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5)梗概中介紹了他遇險后,在島上都做了些什么?(簡略地說,兩三個字:動詞+名詞:搬物品、搭帳篷、打獵、捕魚、養山羊、種麥子、救野人、救船長、回英國)
。6)從梗概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會是什么?(寫他在島上遇到的困難,他怎樣想方設法克服的)
(三)閱讀梗概,了解內容
1.默讀梗概。思考,魯濱遜面對著哪些困難呢?他又是怎么克服的?指名學生回答。(先說困難,再說方法)
2.想一想,除了面臨物質生活上的苦難,他還面對著什么困難?(孤獨)
3.面對困難,魯濱遜是怎樣做的?讀梗概第4-7自然段。
4.用小標題的方式列出小說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的哪些事。
提示: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羊種麥→救“星期五” →回到英國
(四)瀏覽節選部分,體會精彩之處
1.剛才我們讀了小說的梗概。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寫得引人入勝。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文章的節選部分。先請大家快速瀏覽,看看這個節選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寫了兩個內容:一是在島上的生活情況:用刀子刻柱留痕記錄時間,把船上的東西搬島上,沒有工具用很吃力,每天到處尋找食物。二是對自己生活的思考:羅列自己的幸與不幸,好處和壞處。)
2.哪一內容最精彩,深深地打動了你?為什么?(鼓勵學生回答)
3.分小組讀好處和壞處表,思考,從這個表格里,魯濱遜對自己的遭遇有了什么看法?用文中的一詞來概括。(焉知非福)
5.理解焉知非福的意思。(盡管自己流落到荒島很不幸,但是通過比較下來魯濱遜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這反映了魯濱遜心態的變化,由沮喪到樂觀)
6.從第9-10自然段中,我們看到了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板書: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7.讀句子“總的來說,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小結:正是因為他的樂觀向上,他才有活下去的勇氣,才不再去抱怨老天的不公,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才讓他的日子越過越好。魯濱遜的這種做法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不利環境的時候,就要像他一樣,直面現實,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增強跟困難作斗爭的信心。
(五)深入探究,感受人物
1.默讀節選的片段,說一說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覺得魯濱遜是一個怎樣的人?
2.哪些事例體現出魯濱遜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板書堅韌不拔的意志)
面對現實,勇于行動,自己動手創造生存條件;靠十幾粒麥種反復收種,經過四年才吃到自己種的糧食;發現野人后,克服恐懼,勇敢地與之周旋并救出星期五。
3.哪些事例可以看出魯濱遜有豐富的生存知識和技能?(板書豐富的知識技能)
。1)趕在大風將大船打得粉碎之前把一切有用的東西搶運上島。(知道工具的重要性)
(2)選址建房:選擇了一塊有水源、可以防御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那兒可以看到海面……(自我保護意識強、有建筑的知識和能力)
。3)打獵、種養畜牧(狩獵的技能、時令節氣的知識、動植物養殖的知識和技能)
(六)課文小結
本文講述了魯濱遜流落到荒島,不怕困難,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靠著自己的智慧與毅力,在島上蓋木屋,用記日記的方式排遣、給自己加油打氣等生活情節,表達了魯濱遜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文的編排特點及故事的發展提煉內容,概括板書,最后總結中心,突出魯濱遜的精神。層次清晰地幫學生串起內容,感知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說說教材,《稱贊》這課是一篇新教材,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感覺,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贊,也就滿足了。
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攲W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僬J識10個生字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螒蚣と、鞏固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了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三)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贊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這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取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個質疑,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上課一開始,我首先讓學生瀏覽課文,試讀課文。然后簡要地解題,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楊震的資料。接著,我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提出疑難字詞,大家一起交流。如:遷、故、謁見、子、君不知故人、何謂等。
二、讀出古文韻味
小學安排了古文的學習,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祖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初步感悟古文簡約、精練的特點。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采取多樣的朗讀形式,引導學生感悟古文的韻味。如:自讀、互讀、細讀、分角色讀等。教師范背范讀也能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老師范讀時,語速適當放慢些,讓學生仔細聽,聽清楚老師朗讀時的語氣、停頓、重音等,并在課文上做好記號。接著,讓基礎較好的同學來朗讀,師生一起評議。最后,讓大家根據自己的筆記和理解自由朗讀,同桌互讀或小組讀,上臺示范讀。
學生在反復吟誦中基本能理解課文的意思,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感悟到古文瑯瑯上口用句簡約含義豐富的特點。
三、感悟人文內涵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基本明確課文的主旨,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這時,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人文內涵顯得水到渠成。我設計了這樣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一,課文中哪些句子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楊震的高尚行為表現在哪里?其二,結合現實生活,說說今天閱讀此文的意義。
通過小組討論,代表匯報,老師點撥,同學們很快達成了一致的看法:誠信是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惟有誠信才能立足于社會,惟有誠信之人才能常保安寧。無論是為官還是做人,以誠對己,以誠待人,慎微慎獨,時刻記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古訓,時刻記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道理,決不可以因別人不知道就寬容和放縱自己。特別是為官者,更應該自省、自警、自戒。
同學們的認識在對話中提升,師生的心靈在對話中得到洗滌,并不斷清澈起來。最后,引導同學們對照課后的譯文,再次閱讀,整體感悟古文的簡約和精練。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教材簡介:
《最大的麥穗》是小學語文第11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全文共7節,可分為3段:第一段(第1節)寫蘇格拉底要求弟子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第二段(第2—6節)寫弟子們摘麥穗的經過和蘇格拉底對他們的教訓;第三段(第7節)寫弟子們從蘇格拉底的話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語文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節。
2、能前后聯系,領悟最后一節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系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重點:著重讀好蘇格拉底說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第二課時主要理解課文內容。這里主要講第二課時。
二、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边@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語文能力。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最大的麥穗》。
2、過渡:小小的麥穗,給人很大的啟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解開心中的疑惑,并從中受到啟發。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劃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并讀一讀。
2、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
“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3、指名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4、齊讀
過渡:弟子們有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三、學習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2—6節,思考上述問題,在書上的有關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內交流,要說出自己的理由。
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要有實效,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環節避免了學生許多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維護了研究性學習的嚴肅性。
3、全班交流: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弟子們沒有摘到的原因是:眼光不夠開闊、猶豫不決……)
用“邊讀邊議”的方式交流,既是讀重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有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2)、想一想,此時,他們的心情如何?他們會想些什么?
4、面對弟子們的表現,蘇格拉底會有什么想法,請大家讀讀他說的話。
出示:“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指讀,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討論:如何才能讀出自己的體會。練讀。齊讀。
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事來教育他的學生,含蓄的告訴學生一個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四、學習第三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最后一節,劃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
2、同桌交流。相機板書。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會感受、體會、揣摩。要重感悟、重語感訓練。
3、出示名言,讀一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
——達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2
【說教材】
《體育頌》這首散文詩熱烈、充滿激情的歌頌了體育,把體育看成是美麗、正義、勇氣、榮譽、健康、進步與和平的化身。全詩高度評價了體育在現代社會的功能和作用。
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詩人用充滿詩意的形象化的語言贊頌體育,每段以“啊”字開頭奠定了抒情色彩,每一自然段都可以從句末找到押韻的文字,例如第一段就有“力”、“地”、“已”、“意”、“地”,其它的段落也具有同樣的語言標志。體育被詩人擬人化,運用第二人稱,使文章親切而熱烈,情真而意濃。全文采用比較簡短的句子構成段落排比,以簡潔明快的節奏表現高昂、歡快、活潑的激情,讀起來瑯瑯上口,音韻鏗鏘有力。
【說教法】
此篇散文詩,主要以朗讀的方法來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朗讀的基調,體會作者的激越、高昂對體育充滿贊美的激情。
【說學法】
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
【說教學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體育的愿望,培養學生拼搏進取的精神,鼓勵學生投身體育事業,樹立為體育事業作出貢獻的理想。
【說教學重點】
1.抓住各段領起句,把握它們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2.引導正確領會體育真正的內涵,認識現代體育對人類產生的巨大影響。
【說教學安排】
1.有條件的學生可上網查尋有關奧運會及顧拜旦的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此環節在課前完成)
2.朗讀指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品味文章內容及感情。
3.合作探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的熱情,在合作中探究。
4.品讀,讓學生選擇自己體會較深或喜歡的段落進行品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
5.課時安排:兩課時
【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多媒體展示引入
2.速讀資料,了解作者。
3.學生初讀,處理生字詞。
4.教師范讀,把握基調。
二、研讀課文。
1.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贊頌體育的,寫出內容提要。
。ㄒ孕〗M為單位展開討論)。
從以下九個方面贊頌體育的:
(1)體育是生命的動力。
。2)體育能塑造美麗。
。3)體育能體現正義。
。4)體育能使人贏得榮譽。
(5)體育能培養人的勇氣。
。6)體育能給人帶來樂趣。
。7)體育能增強體質。
。8)體育可以推動進步。
(9)體育可以促進和平。
2.學生激情朗誦:
。1)學生任選一段自己最喜歡或者理解最透徹的段落反復品讀,在全班交流時做到先表情朗讀,再對文段進行理解。
。▽W生展示)
。2)學生質疑并解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讓學生選擇自己體會較深或喜歡的段落進行品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感受文本亮點:
(1)語言雋永,句式整齊,讀來瑯瑯上口,韻味無窮,如“想起你,內心充滿歡喜,血液循環加劇,思路更加開闊,條理……且段末押韻。
。2)擬人和排比等手法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使文章具體、形象、生動,一氣呵成、有氣勢。
。3)運用第二人稱,使文章親切而熱烈,情真而意濃。
。4)段首中心句構成排比段。
四、總結課文:
這首散文詩熱烈歌頌了體育,闡明了體育的內涵,揭示了體育對個人乃至民族的重要意義。
五、鞏固練習
模仿本文散文詩的形式,結合自己對“幸福”的切身體驗寫一小段文字歌頌幸福。
。ㄐ腋J且环N心靈的振顫,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的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說板書設計】
體育是生命的動力。
。1)體育是和平。
。2)體育是美麗。
。3)體育是正義。
。4)體育是榮譽。
。5)體育是勇氣。
。6)體育是樂趣。
。7)體育是健康。
。8)體育是進步。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社九年制義務教育十一冊里的一篇講讀課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古時候兩個孩子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兩小兒勇于探索,大膽質疑的品質,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二、說教案
《兩小兒辯日》一課是培養學生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好課例,因此我教授本課時訓練重點確定為:
1.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疑難字詞,能根椐課后注釋疏通文意。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兩小兒為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預習:
1.熟讀課文大概了解文意。
2.搜索關于孔子的資料(生平、言論)。
3.思考課后練習題。
三、說教法
本堂課因為是孩子們初學古文,所以在本文教學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樂讀趣學,自主感悟。通過借助課后注釋理解文章,教師適當點撥,講解。重視古文的讀,要求學生讀出古文的韻味,讀懂文章的意思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四、說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以教師的導,學生的學習為教學主線,去營造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學習氛圍,以接受變探究的演化形式,逐步深入,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惑,積累。從而解決出學生學習古文的困難,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學法,快樂輕松地學習古文。
五、說過程
(一)引導釋題,導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用復習舊知引入新課的方法,由“辛”字入手,加部首說“辯”字導入課題,解釋“辯”字的字義,從而以“辯”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講的就是兩小兒辯論太陽,此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再一次讀課題,然后層層深入、質疑,兩小兒辯論太陽的什么呢?讓孩子深入思考,以此交待了學文的目的,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文。
(二)指導學法
由于學生初學古文,所以困惑重重,在此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初學古文的感受,從而總結出古文不好讀,不好懂,明確了學習古文的方向和目標,緊接著老師配樂范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學生通過傾聽總結讀法。學生自由練讀,并由此解決了古文不好讀這一難點,就是讓我們多讀,反復讀,緊接著教師趁熱打鐵牽出古文不好懂的這一難點,學生各抒己見,自己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老師再一次強調出學習古文的目的就是讀懂意思,讀出韻味。
(三)依照學法逐步解文
在學生讀通順的基礎上,我進一步質疑:這篇文章到底給我們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學生概述的過程中,交流孔子這一人物,為后面學習文章,揭示人文內涵,做好鋪墊,并且在學生概述故事內容的同時,又緊接著質疑:孔子在什么情況下遇見兩小兒的?無形中對文章第一節內容就在老師質疑,學生解疑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并在此強調“斗”的含義,過渡到第二節的學習,明確兩小兒辯論的觀點,通過分析“也”字,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由此以“辯”為主線,教師引導學生先獨立學習,后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三四節的學習,通過抓重點字詞、分析句式、課件演示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兩小兒辯斗時各持的理由是那么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以理解促讀,讀出道,讀懂意思,老師在這則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重點把握住了文本的內容,體現了文本的工具性。
(四)研讀課文,讀后明理
最后,我重點抓住孔子“不能決”,讓學生體會人文內涵,讓學生交流孔子的言論并結合搜集孔子的資料,體會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學習兩小兒勇于探索,善于觀察,勤學好問的精神,并將兩小兒提出的問題設計成以教師提供資料,學生課后解決的方法,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
(五)總結拓展,延伸課外
初次學古文不能只學不積累,積累什么?積累的就是我們的學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讓學生感受古文與現代文不同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對學生今后學習古文打下基礎,這樣從開始學生討論學法,到教師最后總結學法,無時不體現,我們學的主動不僅在學內容,還在學方法。也正體現老師的教是為了不教這一理念,最后布置學生回去講故事,排課本劇的形式,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整堂課最終做到的是以理解促讀,以讀明理的辦法,一步步扎扎實實學好古文。
六、說板書
從字數上看板書有些繁瑣,但我認為板書總是為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服務的,為了讓學生能直觀的理解,我從題眼“辯”字為主線到兩小兒辯論的觀點,理由最后結果,讓學生觀其則明文意,梳理出文本的內容。
總之,初次嘗試文言文的教學,我的這堂課中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略,根據課堂反饋定論),但是,我最終能較好地體現了我此次課堂教學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學生要學的有收獲,而我教的要扎實,也希望各位老師能為我提出寶貴的意見。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
《窮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組第9課,作者是俄國被譽為文壇泰斗的列夫?托爾斯泰。課文講述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本課思想內容有兩個重點:
1.表現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贊頌窮人富于同情心、熱心助人的美德。但是這一課與學生的生活距離比較遠,如何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與文本、與作者、與文中人物對話,并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促進對文本的認識呢?
在深入鉆研課本,了解單元的訓練目標后,我把著眼點放在讓學生獨立閱讀,從字里行間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感受作品中蘊含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并由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從中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
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桑娜內心活動的變化,并深刻理解窮人夫婦善良、寧愿可以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二、說教法:
《語文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如何將這三者之間的對話落到實處?對于高年級閱讀教學,感悟品味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課中,我準備抓住桑娜內心活動的變化這條情感線索,采用啟發質疑、以讀促悟、層層深入的方法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內涵。
三、說學法:
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本,在直接、整體的觸摸語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時,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文本,體會作者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蘊含的內在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引導學生從文本讀進去,想開去,用“心理視線”的方法讀書,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智力受到啟迪,并受到美的熏陶。以此實現學生與文本深層次的對話。我主要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四、說教程:
我準備分兩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 現在著重說說第一課時,在這一課時里,主要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自學字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學習,學生了解到文章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板書)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的事。抓住重點語句細讀深思、用心感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中心,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體會他們的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這樣,學生就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課文,使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同步進行,從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選擇責任,選擇實踐良知,這是最重要的東西。選擇愛,主動給別人愛,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為下節課作了鋪墊,也能和學生在他們已有的思想認識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當然,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也留下了許多遺憾。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提高。還請各位專家、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不勝感激!
說課稿:
《窮人》是統編六年制小學語文第12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樂斯泰寫的一篇小說。 本單元課文偏重于寫的訓練,重點訓練項目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旨在讓同學懂得寫文章要用樸實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真情實感。這不只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是怎樣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出真情實感,也為我對本課優秀教案提供了依據。
下面我就從怎樣導入課文、教學構思、怎樣結束課文三方面說說我的優秀教案。
一、導入課文
我用設疑激趣的方法導入課文。走上講臺,出示課題后,我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待同學發表完自身的見解,情緒高漲之時,我趁機導入:“本文是被稱為‘俄國文學泰斗’的列夫?托勽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簡介作者,“這位文學巨匠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有關窮人的什么故事?會和你想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边@樣的導課設計,目的之一,是激發同學探求新知的興趣;目的之二,由簡介作者的文學地位,喚起同學們對他的敬重之情,進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之中。
二、教學思路和教程設計
這一內容我分以下三步來談:
1、初讀課文,自學字詞,了解大意,梳理思路。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局,使同學學習全文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2、精講細讀,體會感情。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于文章篇幅較長,為了實現長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同學一步步帶入故事情節之中,再用抓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以占帶面的導讀法,協助同學讀懂全文。
學習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響效果的課文錄音把同學帶入一個海風呼嘯的夜晚,一個漁家的小屋。極富感情的朗讀,逼真的模擬效果,激發了同學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同學發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干。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凄慘的生活。并在此設置疑問:這里的“溫暖而舒適”僅僅是指“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火還沒有熄……”這些外在的表象嗎?它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這樣巧設懸念的設計,符合同學的認識規律。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同學繼續聽配樂朗讀,了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同學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同學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并著重理解桑娜抱小朋友后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同學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復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為了讓同學體會作者描寫桑娜此時心理活動傳神的寫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號為突破口設計問題,說明這樣寫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信,并指出這正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的具體表示。這樣,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訓練重點,而且學以致用,教給了同學寫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極富戲劇性,集中表示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痛。為了協助同學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同學自行品味。
文章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同學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約而同之時迸射出的絢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全文教學完畢,在此解決第一段設下的疑問:為什么這間漁家小屋“溫暖而舒適”?使同學認識到,是因為主婦桑娜的勤勞能干,更主要的是在這間漁家的小屋里還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溫情!
這一環節教學使同學深刻地領會了全文所蘊含的真摯情感和寫作特色,并強化了重點訓練項目。
3、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這一環節旨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再頭昏腦脹感受文中核實的語言中所包括的真摯感情,體會作者行文思路和獨具匠心的寫作特色。
三、結束課文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后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溢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定‘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后!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同學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5
【說教材】
【教材分析】
《少年閏土》是節選自魯迅自傳體小說《故鄉》中的一段插敘文字,也是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唯一收錄的魯迅作品。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主題就是“認識、了解魯迅”,四篇文章,第一篇就是《閏土》,后三篇都是紀念魯迅的文章。從親近魯迅的文字入手,去感悟魯迅。雖然魯迅的頭上帶著許多的“家”,但在語文課堂,我認為他首先應該是文學家。我們語文課就應該引導孩子細細品味魯迅的文字,去親近魯迅。文章用舒緩、深情的語言,采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后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干、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四件事。本課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1)采用倒敘的手法:(2)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較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3)通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
【學情分析】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的學生平時的課外閱讀量比較少,對這類文章接觸的不是很多,故理解這篇文章的深刻情感時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所以因此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
。1)聯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通過閏土的外貌及言行了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干、活潑可愛、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
【教學過程】
第一塊、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虼松险n伊始,我就采用邊看圖,邊配樂介紹的方法把學生帶入神奇而美麗的月下看瓜的情景。導情入境,引出課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
第二塊、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葉圣陶老先生說:“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比~老的這個教學思想,揭示了閱讀教學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為此,在初讀課文時,我就讓學生先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第三塊、緊扣中心,重點探究,讀中悟情
1.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弊x一讀,然后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看出少年閏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理解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干的人;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2.其次,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看瓜刺猹”一事,讓同學們談體會,說看法,并不失時機地結合第一段的學習,抓住了幾種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引導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啟發同學們想象當時的情景,把學生帶進了一個詩情畫意般的美妙境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由于這一段是用對話的形式寫的,而學生對閏土語言的特點又難以理解,于是我就引導學生先把閏土的語言,“我”的語言以及作者的插說部分在書中用不同的符號劃出來,然后抓住閏土的語言,要求學生閱讀后談自己最感動的一點。這樣學生各抒己見,討論非常熱烈,閏土語言上的特點,都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自己閱讀體會出來了,發現出來了,教師據此總結,也就水到渠成。
3.有句教學名言是:“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边@里“跳”即是思維運動的形象比喻。但思”得有動力,這個動力就是“疑”。明代陳獻平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翻覺悟一翻長進!惫湃颂岢龅闹螌W過程是:無疑有疑無疑。這種以科學批判為根據的質疑精神,是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堂課上得好不好,重要標志之一就看課堂上產生多少“問號”,以及這些“問號”的質量高不高。例如,教學“雪地捕鳥”時,師問:“‘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為什么?”生答:“大雪下了,作者就可以讓閏土帶他去捕鳥!北緛韱栴}已經解決了,但師又追問:“為什么要大雪下了才可以去捕鳥?”從而理解:大雪下了,鳥兒無處覓食。鳥兒餓了幾天,餓急餓慌餓昏了頭,饑不擇食,所以冒險來吃。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層次發展,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教學中心句“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通過“我”與閏土生活的對比體會“我”對農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羨慕和向往。
第四塊、引發懸念,擴展閱讀
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曾說:“‘職業的讀書’由于‘勉勉強強’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讀書’則‘在每一頁里,都有著深厚的趣味’!
何為“嗜好的讀書”?他認為“主動的讀書即為“嗜好的讀書”。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心理上產生需要時,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讀書中。
我為了誘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環節。讓他們設想30年以后再見面的情景,然后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讓他們閱讀有關“我”與中年閏土再次見面的片斷。巨大的反差激起了學生心中的疑問:現實中的中年閏土形象為什么與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呢?從而產生再讀書的愿望。
可以想象,下課時,一定是學生再去尋找相關讀物進行新一輪閱讀的開始。
總之,“作者思有路,道路識斯真”這就告訴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遵循作者構思之路,還要遵循學生的思維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教學的高效率。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11-06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04-29
小學語文說課稿《村居》說課稿12-09
小學語文六年級《北京》說課稿08-20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1-03
小學六年級語文《匆匆》說課稿12-01
小學六年級語文匆匆說課稿09-01
小學六年級語文《窮人》說課稿09-01
小學六年級語文優秀說課稿10-29
小學六年級語文窮人的說課稿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