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說課稿大班匯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向同學們傳遞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點:
一、讓幼兒了解剪紙這一民間藝術之美,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了解剪紙藝術悠久的歷史,以及它的產生發展同古代的風俗的直接關系,人們用它作為迎春、喜慶的裝飾品,還廣適應用到刺繡、印染、陶瓷等工藝中。
二、剪紙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北方的剪紙粗獷樸拙,南方的剪紙精巧秀麗。剪紙題材廣泛,表現勞動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其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剪紙使用簡化、夸張和添加的造型裝飾了法,著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基本了解剪紙的發展歷史。
2. 中國民間剪紙種類及其造型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幼兒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的欣賞能力。
2.平面圖形的想象力和提高編輯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激發幼兒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喜愛之情。
2.使幼兒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重點了解和掌握剪紙不同類別造型的藝術形式,培養幼兒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
剪紙作品的內涵及創作和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
【教具準備】
1.剪紙藝術的PPT課件
2.剪紙作品
3.國寶檔案——剪紙的歷史
4.剪刀、刻刀、蠟光紙
【學具準備】剪紙用的刀具及紙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打開多媒體課件,并宣布上課。
二、導入新課
讓幼兒欣賞一組剪紙的作品,并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我們欣賞了一組風格各異的剪紙作品,剪紙有哪些形式種類,有什么藝術特征呢?今天我就帶領著大家進入剪紙的藝術天地。
三、講授新課
(一)、剪紙的起源及其藝術風格
1.什么叫剪紙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采用剪、刻、鏤的技法在紙張上創作出
來一種民間的藝術。剪紙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對猴團花)。
2.剪紙的發展及用途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和普及。剪紙常用于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唐代剪紙——紙花唐代剪紙處于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
宋代剪紙——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并出現專業的剪紙藝人。
明清時期剪紙——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于裝飾(可用于點綴墻壁、門窗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3. 剪紙的藝術風格
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于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于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
(二)、剪紙的種類及其應用
剪紙的種類極其豐富,用途十分廣泛。作為民俗文化的載體,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窗花——張貼用,喜花——擺襯用,鞋花——刺繡底樣用等。
(三)、剪紙的藝術形式
剪紙的藝術形式多樣具體大致可分為:單色剪紙、復色剪紙。
1.單色剪紙
單色剪紙就是用一種單一顏色的紙張來剪制作的剪紙作品。
2. 復色剪紙,又稱為彩色剪紙。是以數張彩紙分剪后剪拼貼成圖;或以白紙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種顏色;或先剪成主版,襯以白紙后再染填上各種顏色。細分可為:
(1)襯色類,先用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做成圖,再以彩紙為襯
(2)套色類,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紙貼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將畫稿所需的各色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沿稿線以次剪成,擇取一張為主版,貼裱在襯底上,再將其余的部分添貼在主版之上。
(3)拼色類,即分別用色紙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圖樣貼裱在襯紙上;或見各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襯紙上。
(4)染色類,即用易于浸漬的白紙或淺色紙剪成各種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顏色;或先將紙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類,即先用黑色紙或深色紙剪出主版,裱貼在白紙上,再依稿填涂各種顏色;或用白紙剪成主題形象,裱貼后再填染所需顏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
(四)、剪紙的制作方法(單色剪紙)
1.剪紙工藝常見手法:
陽刻: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空白部分。
陰刻: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的部分。所以陰刻剪紙的特征是它的線條不一定是互連的,而作品的整體是塊狀的。
2.剪紙的制作步驟
(1)起稿
用鉛筆在紙上勾畫好剪紙稿?上犬嫵龃髽,在剪制過程中再即興發揮,進行二度創作;也可事先設計出精稿,然后再依稿剪制。有
經驗的民間藝人往往擅長“隨心剪”。不用起稿,便可開剪;剪時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2)訂紙
將樣稿固定在紙上使兩者不至于脫動,便于準確地剪刻稱為訂紙。傳統的方法有針線訂紙和紙捻訂紙,F在多用漿糊和訂書訂。注意訂紙的固定點要在樣稿的外輪廓處和樣稿內部空間部位,不要破壞作品本身。訂紙要求紙面平整。
(3)剪制
剪制順序視所用工具而定。如用剪刀制作單張作品,通常按先內后外、先繁后簡、先圓后方、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順序進行,也可按個人習慣和經驗來確定剪制順序。
(4)修正
檢查完成的作品,看看有無漏剪(刻)部分或連刀連角(沒有剪透、刻透)部分,有無走形或斷線部分,及時修正或作補救處理。
(5)裱貼、裝框
準備好襯紙、刷子、漿糊等裱貼工具。裱貼分正裱延與反裱。裝框需選擇與剪紙作品協調的鏡框和襯紙。襯紙可仿照居室掛畫的裝框方式,用較厚的色卡紙做成立體效果。
四、課堂回顧
將本文知識要點再重點回顧一遍,加強幼兒們的理解
五、知識擴展
翻開《中國民間剪紙史》,一張《中國民間剪紙分布示意圖》,安徽和縣、阜陽、蕪湖和宣城四個縣區赫然在上,和縣是圖上標注的安徽唯一民間剪紙縣。代表人物是省非物質文化傳人--徐石生。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希望今天我能給大家帶來輕松的十分鐘。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社會活動--《電話禮儀》。
《綱要》社會領域目標明確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電話是幼兒熟悉并經常使用的通訊工具,正確的接聽、撥打電話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規范。大班的幼兒平時已經有多次撥打電話的經驗,同時,隨著幼兒生活范圍的擴大和交往需求的增多,與人通過電話交流溝通已經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幼兒在接聽、撥打電話時常常出現不文明的行為,這不利于幼兒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因此,幫助幼兒習得電話禮儀,文明與人交往是必要的。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情境演示、討論、操作等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文明接打電話的語言和行為,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交往技能,形成良好的禮儀素養和親社會行為,這也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部分。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
我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和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我確定的活動目標是:
1.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這條目標的設定,主要是從認知的角度,讓幼兒了解并掌握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2.在活動中感受打電話的樂趣。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情感的角度,讓幼兒獲得文明打電話的樂趣。
3.在模擬游戲、討論、操作等活動中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設定這條目標,主要是從行為技能上,通過模擬打電話游戲、圖片操作等活動,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發展幼兒語言表達等能力。
(我把目標一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在認知上,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打電話的多次經驗。
。2)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
2.材料準備:圖片3種,自制迷宮圖等操作卡2類,筆、橡皮、五角星貼紙若干,電話機2部。
《綱要》強調以幼兒為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為了使活動新穎有趣,我采用以下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討論法是一種體現教學民主、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好方法,通過互相討論,自由發表,讓幼兒從中獲得正確的社會行為規范2、演示法通過出示情景圖片、情景表演等,直觀、形象的展示給幼兒,提高幼兒學習情趣,啟發幼兒接打電話的文明行為的意識。
3.行為練習法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操作練習和表演,在活動中自主自覺地學習,鞏固和豐富了幼兒接打電話的知識與經驗。
接下來介紹以下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首先,出示電話機,讓幼兒學習撥打電話、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在對電話禮儀認知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環節一:出示電話機,導入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環節二:學習打電話的禮儀。
環節三: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
環節四: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教學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電話機引入主題,并提問幼兒:“你給誰打過電話,是怎么打的?”請幼兒自由表達,并鼓勵幼兒上前嘗試和教師一起玩“打電話”游戲,(既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又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接著我運用討論法,請幼兒集體討論:“剛才的表演中哪些做法是禮貌的?還有哪些不足?”幼兒可以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見,為第二、三環節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學習打電話的禮儀。教學方式演示法,圍繞著“我們什么時候需要給別人打電話?”的問題,教師出示3張電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分別為:過生日打電話邀請好朋友、生病打電話向老師請假、過新年打電話給遠方的爺爺奶奶。(這三種電話情境與幼兒的生活聯系緊密,有助于幼兒將習得的基本禮儀在生活中學以致用。)首先,請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情境和同伴兩兩合作,進行打電話練習,并請幼兒上臺展示,師幼一起分析、總結三種情境下的基本電話禮儀。
第三個環節是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運用行為練習法的教學方法。教師與配班老師事先準備好一段電話禮儀示范表演請幼兒觀看,(內容:紅紅看書時電話鈴響了,紅紅就拿起話筒:“喂,您好。請問您找誰?”“你好,我找你媽媽,她在家嗎?”紅紅說:“請稍等,我馬上讓媽媽來接。”媽媽來接電話了,說:“你好!……再見!保┳層變夯貞涗浵駜热荩⒕毩晫W說:“喂,你好”;“請稍等”。組織幼兒與同伴討論:“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選用合適的方法轉告他人。這也就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最后幼兒和教師練習接電話,鞏固剛才所學。
第四個環節是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此環節我采用讓幼兒辨析和操作訓練的方式拓展和鞏固電話禮儀知識與經驗。首先,出示不同小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中的小朋友接、打電話時有禮貌嗎?”請幼兒辨析回答。(引導幼兒說出:“當他人休息時不要打干擾電話;當對方要找家人接電話時,一定要主動轉達,而且不要隨便掛斷電話;特殊電話如119、110、120都不能隨便打!保┙又堄變哼M行操作訓練:看看這些卡片上誰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貼上電話禮儀之星獎花;并幫助卡片上的小朋友連上電話線。此環節將電話禮儀知識巧妙融合,不僅新穎有趣,且有助于幼兒自主自覺地學習。
活動延伸
1.日常生活:引導幼兒主動給生病在家的同伴打個電話,送去問候。
2.家園共育:讓家長鼓勵幼兒撥打好朋友電話、主動接聽電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小結:
以上是我對大班幼兒社會教育活動電話禮儀的設計。采用讓幼兒先認知,再練習的設計思路,即讓幼兒先學習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貌用語,然后利用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模擬游戲等活動中訓練并拓展電話禮儀常識,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活動中,也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綜合活動《變廢為寶》,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
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資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最近,我們班搞的主題是海底世界,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的主題活動,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發明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發明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愛好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資料制作海底世界,體驗發明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用多種廢舊資料制作海底世界,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活動難點:
如何有效地合適地選用各種廢舊資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傊覀兘⒘四繕说恼嫌^、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動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預備:
1、物質預備:收集制作玩具的廢舊資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資料制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2、經驗預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肯定的經驗。
3、空間預備: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展示臺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兒視線前面。
全方位的預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取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取的教法有:啟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啟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啟發他們的發明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采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愛好,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并在制作過程中學習合作,并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一、說教材
《小雞的一家》是一首易記、易誦很受小朋友喜歡的數字歌謠,教材中巧妙地把1-9的數字和兒歌內容結合在一起,兒歌中有的直接出現數字,有的把數字的諧音隱藏在兒歌中,能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去仔細傾聽、發現。我們班的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在游戲、學習過程中他們還沒有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根據這一特點,選擇了此教材,目的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講講的過程中,培養幼兒仔細傾聽的習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字歌謠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仔細傾聽的習慣,在聽聽、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習得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律美。
2、能有節奏的念兒歌,激發幼兒學習數字歌謠的興趣。
3、學習兒歌,通過故事理解兒歌,知道要經過大人的同意才能出去玩耍,體驗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情感,并且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幼兒自主發現兒歌中存在的數字,并且能夠迅速反應出來。
教學重點:
熟練的`學唱兒歌,并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兒歌中的內容。樹立幼兒離家前要與告知家人,樹立安全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通過直觀法引出主題,用講述法、示范法、表演法等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音律感,調動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兒歌,學會自己表演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四、活動設計
。ㄒ唬┮}:
(出示背景圖)多漂亮的小房子,院子前還圍著籬笆,猜猜著可能是誰的家?到底是誰的家,讓我們打開門瞧一瞧。ㄩ_門)是誰的家?
(二)教師示范兒歌《小雞的一家》,幼兒欣賞感知。
1、朗誦后提問,讓幼兒感知兒歌中的內容,對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
2、再次朗讀。
。ㄈ╉樞蛱釂,幫助幼兒逐句理解內容,自然學習分句。
。ㄋ模└鶕延械慕涷為_展聯想,理解兒歌的主題。
1、小雞可能會去哪兒呢?請你幫雞媽媽想一想。
2、小雞自個兒出去,可能會碰到什么危險的事呢?
3、雞媽媽和你們一樣非常擔心、著急,它扒開門把到處找。如果雞媽媽找到小雞,會怎么問小雞,又會怎么說呢?
。ㄎ澹┮圆轮i方式引起幼兒尋找數字的興趣,并分段學習兒歌。
1、這首兒歌里藏著一個小秘密,請小朋友仔細聽,找一找這首兒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每次朗讀兒歌,注意將數字讀成重音)
2、這首兒歌里藏著許多數字,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能把兒歌里藏著的數字找出來。
(1)誰找出數字了,哪句話里有數字幾?(根據幼兒所說,教師貼出相應的數字,數字按兒歌自然句式排列)
。2)集體看數字念兒歌。(學習第一段)
(3)再聽聽,還有哪些字的發音和數字7、8、9很相像?
。4)學習數字歌謠的第二段。
(六)以表演方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教師朗誦并配動作表演。
2、幼兒排演兒歌。
。1)請你找好朋友,一起學著表演《小雞的一家》。(教師巡回時,適當提示兒歌的詞句)
(2)在自練基礎上,集體表演兒歌。
(七)找小雞--圓滿的結局。
1、小朋友,你們剛才在表演時,老師聽到外面有嘰嘰的叫聲,可能是小雞迷路到幼兒園來了。誰愿意幫雞媽媽去找小雞?如果找到了,要很小心地抱著它,千萬別嚇著它。(請三位幼兒去活動室外顯眼處,取兩只小雞的聯體圖)
2、(三位幼兒在室外找鴨的同時,教師在室內出示雞媽媽的角色圖)雞媽媽沒找到小雞,可著急啦,你們快點對呀媽媽說,別著急,我們小朋友已經去幫你找了!
3、(三位幼兒抱著小雞走進室內)教師提示他們問雞媽媽:"這是你的寶寶嗎?"
4、小雞一家相親相愛在一起,F在小雞一家一共有幾只小雞?原來,這首歌隱藏著數字10呀!
5、請小朋友回去后把學會的兒歌念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猜猜,兒歌里藏著多少數字?小雞一家一共有幾只小雞?
活動總結及反思
1、兒歌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吸引幼兒。整個活動的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提問體現層次性。幼兒通過看、聽、表演等形式,表現出對學習數字歌謠的濃厚興趣。兒歌的主題貼近幼兒的生活,有利于幼兒理解、分享交流、想象擴散。在目標、內容上能與計算、德育、生活相結合,體現整合觀。
2、兒歌中小雞一家還隱藏著數字"10",可以讓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把數字"10"編入兒歌。這樣使兒歌更有完整性,也能讓家長參與,體現家園互動。
3、幼兒在念兒歌時,有些生疏,教師可以提醒幼兒想著數字順序、記著數字念兒歌。讓孩子學會念數字歌謠的方法4、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可能容易走神,如何抓住幼兒的注意力,讓整堂課可以順利的完成成為考驗教師的難點。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一、 說教材
在日常生活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他們活潑,對此非常感興趣,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接受能力想吻合,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且處于語言迅猛發展時期,但對數量詞的掌握、理解還有一定的困難,為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想通過幼兒最喜歡的游戲,讓幼兒在掌握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數量詞,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中的語言領域目標要求及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通過語言智力游戲提高幼兒對學習數量詞的興趣。
2、提高幼兒在活動中快速傾聽和應答的能力。
3、引導幼兒練習正確使用數量詞。
這三個目標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通過語言智力游戲,提高幼兒對學習數量詞的興趣上,”從第一、四環節的逐步深入,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重點逐漸攻破,活動將難點定在“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以下幾點突破:
1、讓幼兒參觀“物品展覽館”,討論圖片上物品名稱。
2、做游戲“玩轉盤”“造火車”
為了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ㄒ唬h境創設與區域活動相結合
為了讓幼兒不再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為主動吸收,我整合了區域活動,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更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發發展,因此,我在區域中準備了:美工區:投放白紙、彩筆。閱讀區:投放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的圖片。
(二)、知識經驗準備:利用各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豐富詞匯和生活經驗。
。ㄈ、物質準備:
1、老師、幼兒、家長共同搜集各種物品名稱圖片布置一個“物品展覽館”
2、轉盤,上面貼有各種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圖片
3、各種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圖片反貼在黑板上。
這些準備,一是豐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便于幼兒在和同伴討論中大膽、自主、快樂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動中突破難點,便于幼兒理解。
二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游戲的活動價值,采用游戲組織教學,運用了觀察法、游戲法、討論法等,對于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以游戲的方式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在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理念,將各領域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語言領域中滲透社會領域內容,感受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玩轉盤和造火車游戲中讓幼兒感受數量的概念,在音樂游戲開火車中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三、 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設適宜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采用游戲操作法、觀察法、討論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聽聽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數量詞。
四、 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6分種)
帶幼兒參觀“物品展覽館”,啟發幼兒相互討論,圖片上都有什么?
此環節中,教師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同伴之間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在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
。ǘ⒂螒颍和孓D盤 (8分鐘)
轉盤上是一些圖片、上面分別畫著數量不等的蘋果、書本、眼鏡、尺子、樹、電視機等物品,幼兒自己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彩色的雨》是一首優美動聽、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它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散文中形象的把小雨點比喻成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那黃色的、藍色的雨衣,象一片片彩色的云,那綠色的、紫色的傘兒象一朵朵彩色的花,那一雙雙紅雨鞋象一艘艘小紅船,這些生動的比喻構成了一組組排比句,增添了散文的韻律美。同時,散文中把構成彩色的雨的雨衣、傘兒、紅雨鞋在雨中的動態都描繪的'有聲有色,作品不僅畫面感強,想象豐富,而且語言凝練,韻律和諧,有較強的音樂性,即樂意躺幼兒欣賞彩色的雨的美麗景色,又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在這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制作彩色的雨的強烈愿望,因此這篇《彩色的雨》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教學。
2,幼兒情況分析
我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較好,表達事物連貫、具體、口語化,進入大班以來已學會了一些散文,如《云彩和風兒》、《叮咚叮咚的琴聲》等,對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散文有一定基礎,但由于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貧乏,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尤其對散文中的精練的語句所表達的畫面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讓幼兒學會用散文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同時,我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強,在藝術方面的發展比較協調,為突出幼兒的動手能力也書記了動手操作的內容,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會恰當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現雨中即景來符合散文優美的意境,因此我設計了這節綜合教育活動課。
3,重點、難點
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感受比喻、排比的生動韻律,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將雨衣、雨傘、雨鞋比喻成自然界事物的表現手法,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能力。
4,教學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2,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將雨衣、雨傘、雨鞋比喻為自然界事物的表現手法,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
3,通過講講、做做的活動,會恰當的運用各種草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現雨中即景,體驗同伴相互合作的快樂。
5,教學準備
1、教具;《彩色的雨》圖片一幅,錄音機。
2、學具:油畫棒、紅豆、綠豆、黃豆、掛歷紙、皺紋紙、臘光紙、火柴棒、膠水、剪刀等。
二、說設計
1,教法
我采用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動手操作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比喻、排比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通過動手操作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
2,學法
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我通過“晴天、雷雨”的天氣變化來到如課題;“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啟發引導——分段理解”;“激發愿望——大膽制作”的學法,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議議、做做,讓幼兒能輕松的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3,教學程序
1,導入活動:師生律動出場;請幼兒欣賞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2,幼兒欣賞散文,教師提問。
3,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4,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優美的句子來回答。
5,再次完整的欣賞一遍散文,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6,幼兒動手操作,會恰當的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彩色的雨景圖,體驗合作的快樂。
4,活動結束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6-13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10-23
大班幼兒園說課稿10-2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6-09
語言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2-15
(熱門)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7-04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優)07-05
(薦)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7-05
幼兒園大班健康說課稿10-25
幼兒園大班音樂說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