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說課稿(通用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春天的電話》,接下來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四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春天的電話》是未來出版社根據最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編寫的中班下冊語言領域的一則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和春天萬物復蘇的美好景象。內容簡練、生動、富有情感,通過小動物打電話這一擬人的手法,表現出春天的一些基本特征,讓孩子們覺得生動有趣、富有情感,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這也符合《綱要》中所提出的:“讓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初步感受其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
二、說目標
《綱要》中指出“在語言活動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感受春天到來的喜悅。
2、在角色扮演中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并且樂于創新和表達,讓幼兒在我的課堂中體驗玩中學,學中樂。
3、在游戲中體驗小動物們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分享的快樂。(重點、難點)
活動準備
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戲之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1、掛圖,故事光盤。
2、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的頭飾。
3、道具電話。
4、一段歡快的音樂。
三、說教法
本次活動我打算運用情景教學法,角色游戲法、進行教學。這也符合了在《指南》中提出的“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的要求。
說學法:
《指南》中指出的“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顒又,我遵循幼兒的這一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采用了談話法和趣味游戲法這樣的學習方法。在談話和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這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這一特點。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我的教學準備和學情分析,本次活動我預設了以下幾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故事——欣賞故事,啟發想象個性表演。
。ㄒ唬﹦撛O情境,導入故事。
活動開始時,我利用幼兒的好奇心,拿出裝有玩具電話的一個盒子,對幼兒說:“孩子們,老師剛才撿到了這樣一個漂亮的盒子,誰來猜一猜里邊裝的是什么?”在幼兒進行了幾次猜測失敗后,再讓幼兒摸一摸盒子里的東西,最后在幼兒的猜測中拿出盒子里的玩具電話,提出質疑:“這是誰的電話呢?是你們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時,老師對幼兒說:“讓老師來問一問吧!小電話,你的主人是誰呀?”老師做出認真傾聽的表情,然后對幼兒說:“小電話告訴我,他的主人藏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故事中啦!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故事,去尋找小電話的主人吧!”。這樣,幼兒在充滿童趣的氛圍中開始了故事的學習,進入第二環節。
。ǘ﹩l想象、個性表演。
當幼兒完全沉浸在故事中時,我再次利用課件播放一段電話鈴聲,打開幼兒想象的大門:“小熊他們還會打電話給誰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為故事想象出新的人物。
最后,我播放出歡快的音樂,并對幼兒說:“孩子們,春天來啦,讓我們在這美麗的春天里和朋友們一起唱吧、跳吧!”然后,老師帶領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的舞蹈。我的活動就在這樣熱烈的氛圍中輕松的完成啦。
中班語言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借助誦讀、看圖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認識牽;ǖ纳L特點。
。2)利用掛圖,學習理解新詞:籬笆。
(3)通過理解誦讀兒歌,使幼兒獲得快樂。促進幼兒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能從中得到快樂。達到正確的背誦。
活動準備:
牽;ㄅ郎细邩,樹梢,東墻的掛圖一幅,活動牽;ㄒ欢洌痪G細繩,筷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觀察掛圖,初步感知畫面內容
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好看的畫,想看嗎?
那好,先答應老師兩個條件:
1、要安靜的看,不要出聲音;
2、要認真地看,把話的內容都記到腦子里去,老師要問的。能做到嗎?
(幼兒觀察掛圖)
提問:你從畫上看到了什么?
根據幼兒答案,介紹高樓高,樹梢長,東墻滑,籬笆細的特點。
二、牽牛花的生長特性
提問:牽;槭裁匆赖絼e的東西上面呢?
。ㄓ镁G細繩和筷子演示,使幼兒明確牽牛花的蔓細長,軟,不能自己站起來,所以必須纏繞著別的物體往上爬。)
三、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兒歌中的快樂氣氛。
(1)激發興趣。牽;ㄓ械呐郎狭烁邩牵械呐郎狭藰渖,有的爬上了東墻,有的爬上了籬笆?墒怯幸欢錉颗;,卻哪也沒有去,她在那呢?小朋友看(出示活動牽牛花,貼于掛圖中的地上),她為什么躺在這呢?聽老師來說一首兒歌。
。2)示范朗誦,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牽牛花為什么躺在地上?
小結:引導幼兒總結原因,結合開始部分中高樓高等的特點。
。3)學習兒歌。
跟老師看著掛圖一起說。
老師小聲說,小朋友大聲說。
請一個小朋友看著掛圖領大家說。
。4)聯系鞏固
老師一句,小朋友一句連接說。
。5)活動延伸連鎖調
提問:老師說的一句的前面和小朋友說的一句的后面是怎樣的?
這種兒歌叫什么名字?(連鎖調)
我們以前也學過一首,叫……?(小苗圃)一起說一下。再說一遍牽;,比較其異同。
小結:明確類似特點的兒歌叫連鎖調,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幫助小朋友找這種兒歌,然后教給老師說。
附兒歌:牽;ǎ栏邩;高樓高,爬樹梢;樹梢長,爬東墻;東墻滑,爬籬笆;籬笆細,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
教學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征,這樣孩子們對牽;ㄓ辛顺醪降牧私。但把牽;ㄓ袔讉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欲望。
接著,幼兒制作牽牛花。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幫忙,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制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后,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系,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中班語言說課稿3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于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為:初步了解并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解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并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和笑笑臉等,多為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并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幼兒接受!段⑿Α肥且黄錆M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并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2.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3.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缎戮V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愿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說教學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說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后”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了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并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保證。
一說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苯處煵皇菫榱私潭,而是應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范,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顒又兄饕\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采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小蝸牛給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揚鼓勵的口吻說:小蝸牛,你真了不起!激發幼兒為別人服務的愿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并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為什么不快樂?
4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了解釋性提問(如:小蝸牛為什么會給大家送信?)、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蝸牛,你們會怎么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說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采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鑒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于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并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說教學程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活動流程圖簡單明了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一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么?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并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那些角色;(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1)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么?(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3)看看小蝸牛怎么了?(不開心)猜猜它為什么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么?(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并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么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的:(1)為爸爸媽媽做什么;(2)為小朋友做什么;(3)為老師做什么。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并使幼兒有了行動的愿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制作“微笑”標志: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志,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志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志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溫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苯裉煳宜故镜倪@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附
微笑
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著小兔微笑。小兔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毙∥伵S忠幌耄翱墒,怎么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里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里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中班語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隨著主題活動《奇妙的世界》的進行,小朋友們開始對大自然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是生活與自然中的各種聲響,對孩子們特別有吸引力,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說課設計。
童話《會動的房子》通過小松鼠誤建在烏龜身上的房子,讓小朋友認識生活和自然中的各種響聲,感受美麗清新的大自然。故事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貼近幼兒生活,易于幼兒理解。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動目標為:
1、理解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與主題,感受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畫面。
2、引導幼兒感受象聲詞,用語言正確地描述生活與自然的各種聲響。豐富詞匯:手舞足蹈、慚愧、馱。
3、讓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
《綱要》的基本點是以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方法、過程的設計上,我努力體現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現代幼兒教育理念,把“引導幼兒感受象聲詞,用語言正確地描述生活與自然的各種聲響”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幼兒雖然對大自然很感興趣,但由于受到能力、經驗的限制,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不敢大膽堅持、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我把“讓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法
從幼兒的心理角度、認知特點出發我采用:A多媒體教學法 B興趣激發法c觀察法 D言語提示法等,幼教之友《中班語言《會動的房子》說課設計》。
讓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激發幼兒說的欲望,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四、說教具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制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2、磁帶一盒;
3、操作圖片、動物卡片若干。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中班下冊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六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提出疑問、激發興趣。
“小松鼠在樹上住膩了,它在地上建了一座房子。你們想知道它建了一座什么樣的房子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為下面的講述作鋪墊。
第二個環節:觀看課件動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感受清新的大自然。
這一環節通過邊觀看動畫邊思考問題。打開課件畫面上出現美麗的動畫,一陣風呼呼的吹過,老師問“‘呼呼呼’是什么聲音?小松鼠醒來發現它來到什么地方?”,接著,是大海沙灘的動畫,傳出大!皣W嘩嘩”的聲音,老師問“‘嘩嘩嘩’是什么聲音?它又來到什么地方?”,最后,是寬廣草原的動畫,傳來“噠噠噠”的馬蹄聲,老師問“‘噠噠噠’是什么聲音?它又來到哪里?”提問完等等問題,再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樂意參與講述,并大膽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這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我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模式,如先講故事,再請幼兒回答的方式。我設計成講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角,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思考、想象,大膽講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隨著一幅幅畫面的出現,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畫面提供的線索,讓幼兒盡情想象,并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第三個環節:游戲:“奇妙的聲音”
老師放錄音,讓幼兒聽辨風聲、海浪聲、馬蹄聲。通過這個游戲讓幼兒進一步認識生活與自然的各種聲響。
接著老師說聲音的名稱,讓幼兒模仿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如老師說“風聲”,小朋友用正確的象聲詞表達出來,用語言形容各種聲音。最后,老師直接說樹林、海邊、草原,小朋友說出象聲詞。教師有針對性的,由易到難設計活動過程。幼兒很快很好的掌握了教學內容,教師也達到了目的,突出了教學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第四個環節:幼兒聽故事,操作表演
讓幼兒邊聽故事,邊操作手中的材料,增加對故事的理解。自然過渡到第五個環節,完成教學重點。
第五個環節:續編故事。
教師提問“房子又到哪里去了?”讓幼兒續編故事,進行創造性講述。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把電腦中相關的畫面調出來,然后將大家續編的故事串起來,再完整講述。通過這樣的創編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創編,教師適時的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難點。
第六個環節:活動延伸。
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組織幼兒晨區活動,繼續講述或續編故事。這里體現了各科教學的整合性。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中班語言說課稿5
一.說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童話故事《小花籽找快樂》。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材《語言》第22頁。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并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幼兒接受。《小花籽找快樂》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尋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故事中生動、有趣的角色對話,使幼兒充分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懂得為大家服務才是真正的快樂,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
。ㄒ唬┲R點分析:本故事所含的知識內容是:太陽、小鳥、蜜蜂、青蛙、風及小花籽的本領。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他們對幾種事物的功能還沒有全面系統地認識,而本作品重點就是以小花籽找快樂為線索描寫出幾種事物的特點、作用,幼兒只有掌握了這個知識點,才能更好的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懂得其中的道理。活動前帶領幼兒到戶外親近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并在活動區里進行體現,讓幼兒能夠初步了解幾種事物,進而掌握知識點,為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其中的道理做好鋪墊。
。ǘ┙虒W目標
1.萌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教育幼兒愛護有益事物,滲透環保意識。
2.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豐富詞匯:勤勞。
依據:一是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尤其考慮到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二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旨在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理解太陽、小鳥、蜜蜂等事物的美好“心靈”,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綱要》中提出語言學科主要就是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ㄈ┲亍㈦y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節,了解故事中幾種事物的不同本領。
難點是引導幼兒理解幫助他人帶來的快樂,進而意識到真正的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而本作品就是在理解各種事物的本領的基礎上,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美好情感,所以說將它定為本活動的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范,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小花籽看見太陽問“太陽公公,請你告訴我,你快樂嗎?”太陽公公笑呵呵回答“快樂、快樂!”然后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為什么太陽公公快樂?
3.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采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當講述太陽公公的語言時,我采用低沉的、語重心長的口氣,及和藹可親的表情來表現,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并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4.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了解釋性提問(如:小蜜蜂為什么要給大家采蜜?)、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花籽,你們會怎么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本活動中,我采用多媒體和錄音機兩種教具,來提高教學效果。如,當小花籽看見太陽時,就讓“太陽”出現在屏幕上,當小花籽看見小鳥時,就讓“小鳥”飛到老槐樹上等。這樣,幼兒既感到新鮮,調動起活動興趣,又利于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說學法指導:
通過本次活動,主要采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鑒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培養愛與憎、美與丑的道德意識,提高鑒賞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于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幾種事物的本領,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發現為什么太陽要給大家帶來陽光和溫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
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并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在調動幼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方面,我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采用啟發幼兒想象的方法,給幼兒空間去自由發揮,并給予正面、肯定的評價。
其次,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吸引幼兒注意力,引起學習的興趣。
四、說教學程序: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設計活動如下所示:
a.激發學習興趣b.理解故事內容c.遷移故事主題
引出故事主題掌握學習方法滲透思品教育
活動流程簡單明了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ㄒ唬⿲氩糠郑杭ぐl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太陽、小鳥、蜜蜂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它們有哪些本領,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ǘ┱归_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提問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有那些角色;
(3)小花籽去干什么?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
(1)小花籽先看到誰?問了什么?
。2)太陽公公是怎樣回答的?
。3)小花籽碰到了誰?它們是怎樣回答的?
。4)小花籽找到快樂了嗎?它是怎樣做的?在教學過程中,豐富詞匯:勤勞。提問幼兒:是否也像小蜜蜂一樣勤勞?怎樣做才是勤勞的好孩子?
3、完整欣賞課件,教育幼兒保護所有有益事物,滲透環保意識。
。ㄈ┙Y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通過討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服務的,可包括三個方面:
。1)為爸爸媽媽;
。2)為小朋友;
(3)為老師。教育幼兒懂禮貌,做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中班語言說課稿6
一、說設計意圖:
我一直認為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應該再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應該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的培養上。因此,我在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上特別注意活動內容“源于生活,緣于興趣”。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就是我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新主題。在一次區域游戲中許多幼兒興趣都集中在“吹泡泡”角,幼兒你一言我一句的說“為什么泡泡有的會飛、有的好破、有大有小……”等等,由于幼兒受到無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維等特點的左右,對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
所以,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于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從而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9、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欲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幼兒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時間、場地等等,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順”應幼兒的探索活動,幼兒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他們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答案的能力和潛力都能得到真正發揮,為建構新知做鋪墊。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幼兒“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接受性學習”為“自主建構學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以此解決重點難點。
[page_break] “助”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幼兒一臂之力,對幼兒進行點拔,借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在此過程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并把教師的主題轉換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點難點。
五、說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的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圓形(每人一個),三角形、正方形,圓錐形、菱形……(每組若干)。
2、每桌一盒水彩筆、若干張記錄紙。
3、展示板、膠水、抹布。
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環節:設疑激趣-感知探究--體驗驗證-經驗拓展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在本環節中,我通過“順”應幼兒活動的方法,為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時間、場地等等,讓幼兒觀察并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么?”,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游戲。設疑激趣,激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建構新知做鋪墊。
第二環節:感知探究。
在本環節中通過為幼兒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教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什么秘密了?看誰發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用“引”的方法,啟發引導幼兒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讓幼兒在喜歡的“玩”中,自然而然地調動自己全部的智慧,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以此解決活動的重點。
第三環節:體驗驗證。
(六)在本環節中,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借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錐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幼兒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么形狀的工具?你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同時抓住幼兒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么秘密?”,“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幼兒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幼兒在自主解決問題的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從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生活,體驗到了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以此突破難點。
[page_break] 在這個環節我還將“增進幼兒表達與交流能力”這個隱性目標有機整合在科學活動之中,適時的創設讓幼兒用“記錄表”和語言交流的方式表達幼兒自己想法的空間,幼兒通過思考和交流梳理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現的事物特征和關系,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再通過與同伴的討論,觀點的相互碰撞,明晰和構建科學知識與經驗,以此發展幼兒準確的表達方式。
第四環節:經驗拓展
在本環節中,我請幼兒嘗試同時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工具放在一起吹泡泡。利用開放式提問:“試一試會吹出怎樣‘奇妙的泡泡’”?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奇妙泡泡”的欲望,使幼兒經驗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拓展,探究興趣得到更好的延伸,同時培養了幼兒科學的探究精神、科學的行為習慣。使幼兒輕松、愉快地完成本次科學探索活動。
整個科學探索活動教師堅持以疑激趣,以趣激學,用“順”、“引”、“助”等探究體驗新方法,始終以良好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積極師幼互動的組織者和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角色,讓幼兒在喜歡的“玩”中,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去辨別,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分享彼此的經驗與成果,并在與教師共同探索新知和相互作用中,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理解、一種合作、一種友愛。整個活動充滿了自然與和諧,充滿了創造與快樂,幼兒在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中主體地位和作用都得到充分發揮,幼兒“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接受性學習”為“自主建構學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實現了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中班語言說課稿7
一.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具有奇妙別致的想象,將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搖籃,描寫了小寶寶們分別在不同的搖籃里睡著了的那種寧靜、溫馨的意境。要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須對詩歌中所提到的各種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前利用散步、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詩歌中所提到的事物,如天空和花園,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 學情分析:
本班幼兒以四到五周歲兒童為主體,這一年齡段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方式多以無意注意為主體,觀察力隨自身的興趣產生或結束,并喜歡模仿,而且模仿出色,語言學習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在這一階段的幼兒中,想象力多是在游戲、制作、觀察活動中有所發現而產生的突發奇想,所以在教學上要緊緊結合這一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來進行。
三. 教學目標:
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制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大膽表達,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想象力。
2、 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 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詩歌寧靜、溫馨的意境,初步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4、 初步學習使用動詞:飄、翻、吹,進行仿編詩歌的嘗試。
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這是依據了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詩歌的含義有豐富的知識性,用是一般的語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兒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進行朗誦。
教學難點是:正確的使用動詞,根據詩歌的節奏和語言情緒進行詩歌的創編。語言教育能力激發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情色彩對幼兒有很大的感染力。作為中班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已經有了部分提高,幼兒往往不滿足于一首詩歌的朗誦,他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創編的渴望?蛇@種渴望要變成實踐行動就必須有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所在。
四. 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游戲法、視聽結合法和分段跟誦法三種教學方法。
第一種 游戲法:同中小學不同的是幼兒園的羈絆活動形式就是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在游戲中學習!毒V要》中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那么游戲法恰恰能完成綱要的要求,激發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我設計了三個不同的游戲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配合游戲運用制作了教學掛圖和小圖片。首先,在課題導入部分,運用了音樂小游戲"模仿動作"。隨著音樂引導幼兒模仿白云飄等動作,用動作理解詩歌里的動詞。在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它那別致的想象時,設計了游戲"送寶寶回家"。通過這個游戲,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述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最后在活動結束時運用了音樂表演游戲"快樂寶寶"。
第二種 視聽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站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松且安靜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了探索性強的小圖片和形象可愛、顏色鮮艷的大掛圖。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喲而進行細致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探究性和啟發性提問,比如:"誰會是寶寶的搖籃?""你想想還會有哪些寶寶?誰又會是他們的搖籃?"。在教學中為了讓幼兒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在示范朗誦時配上了優美的"夢幻曲"聲情并茂的朗誦,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幼兒的講述。幼兒通過在游戲中自由結伴講、分組講,充分表達自己的愿望。在反復的表達講述中理解詩歌的內容,從而能有感情的進行朗誦。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愿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三種 分段跟誦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大圖片進行了分段跟誦的方法因為形象的的圖片很容易在幼兒的頭腦中引起對詩歌內容的表象,通過直觀形象的感知獲得知識,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由于這首詩歌描寫了4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于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了詩歌的完整性。所以,選用分段跟誦法
中班語言說課稿8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而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編制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反映生活。其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易于被幼兒接受!缎∥伵5奈⑿Α肥且黄錆M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選用了幼兒所熟悉的小鳥、大象、小兔子等動物形象,以小蝸牛的內心想法、行為活動為主線展開情節講述。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說學情分析
中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有了相應發展,能夠比較好的運用語言與同伴進行交流,但是此階段幼兒理解水平有限,要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還純在一定困難。
二說教學目標
按照《新綱要》的教育木匾,并且結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
1、情感目標:體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朋友間的友愛,樂于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
2、能力目標:提高欣賞童話故事的能力,并且發展感受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知識目標:能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三說重點、難點
根據上述活動目標,我確定了活動的重點、難點如下:
1、活動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并且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2、活動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并愿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3、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中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等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說教學準備
一)物質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空白圓形卡片、彩筆,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二)知識經驗準備:中班的幼兒已經能看懂單一的圖畫,并能夠根據畫面說出有什么東西,發生率什么事。
五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主要采用里如下的教法:
1、直觀演示法: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范,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是幼兒通過直接觀賞故事圖片來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講述法: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激發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3、討論法:教師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
4、提問法:提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內容。
二)說學法
本次活動,主要采用觀察法、發現法、講述法。
1、觀察法:幼兒仔細觀察故事的畫面,了解故事講述的內容,大致理解故事內涵和情節。
2、討論法:幼兒通過與同伴一起交流討論故事里講述的內容,大膽猜想,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3、講述法:幼兒在大致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嘗試復述故事。
六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一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教師出示兩張表情(微笑、哭泣)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么?
在此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
【設計意圖】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并且引出主題。既能激發幼兒積極聽講的興趣,也將活動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
二)進行部分:講述故事內容,提出具體問題。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教師提出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故事有那些角色;
。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2、分段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教師分兩次提問(播放課件前,播放課件后):
。1)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大家知道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么?
。2)朋友感到怎樣?
。3)咦?看看小蝸牛這怎么了?猜猜它為什么不高興?(播放故事錄音:小蝸牛不開行的原因)
。4)小朋友們來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么?
教師鼓勵幼兒結合經驗充分想象并講述,并引導幼兒進行分組合作討論。
3、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欣賞結束,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逐級提問
(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
。2)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么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
教師逐步引導兒童理解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但它有幫助朋友的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于是就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教師要著重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思想內涵,并且進行情感教育。
【設計意圖】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解決活動重點。
三)結束部分: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主題
教師要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的:
(1)我為爸爸媽媽做了什么;
。2)我為小朋友做了什么;
。3)我為老師做了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簡單表述自己的行為和態度,并且激發幼兒主動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興趣。并且解決活動難點。
七說活動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理解了《小蝸牛的微笑》的故事情節及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并且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在以后的生活中,相信幼兒會更主動的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
中班語言說課稿9
【說設計意圖】:
一年之計在于春,最美時光在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百花爭艷、綠草如蔭、春天優美的景象,給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讓大家大開眼界,對大自然充滿著無限向往。詩歌《春雨》是一首語句簡短、韻侓優美的詩歌,它描述了種子發芽、桃花盛開、麥苗生長、孩子播種,都是春天美好的景象。中班孩子的探究、分析、觀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都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因此我選擇這節語言課。,讓幼兒在聽——看——說——念——演的過程中,感受詩歌中春雨的美及作品語言的美,從而激發幼兒對春天的喜愛。
【說目標】:
《綱要》指出: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敢說、想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 只有讓幼兒大膽開口說話,才能積累語言經驗,才能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根據中班下學期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春天里植物向上蓬勃生長的情趣。
2、用問答的對話形式,感受詩歌的優美,豐富詞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學會句式:“下吧、下吧,我要、、、、、、、、、”
【說重難點】:
語言活動是鍛煉幼兒口語的表達能力,讓幼兒在聽——看——說——念——演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經驗,不斷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讓幼兒對春天進一步的了解,所以本次活動目標的重點是:理解詩歌內容,用問答的對話形式,讓幼兒交換角色,不斷地說,豐富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難點是:學會說句式。
【說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已有過觀察春天景色的經驗。
2、PPT課件《春雨》;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頭飾若干;
3、音樂:春雨的聲音;輕音樂
【說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老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
針對本次活動內容的特點和幼兒的生活經驗,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媒體輔助法、問答游戲法、啟發提問法
媒體輔助法:現代教育實踐認為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化靜為動,化虛為實,生動感染力強的特點。如在活動中我把兒歌內容做成了生動形象的課件,讓幼兒能直觀的看到他們的動態畫面,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兒歌更形象幼兒更容易理解。
問答游戲法:通過一問一答的游戲,讓幼兒在交換角色的過程中學習句子,感受游戲的樂趣。
啟發提問法:恰當的提問有助于發展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見解。在活動中,我通過啟發式的提問兒歌中植物喜歡下雨嗎?為什么?讓幼兒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說出句子。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的能力,還能讓幼兒獲得學習技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中主要運用了三種學法:問答游戲法、表演法。
游戲法:一問一答的游戲,讓幼兒在交換角色的過程中學習句子,可以讓幼兒展示自己,豐富經驗,加深理解,從而達到相互學習去,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表演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與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進行角色表演,說出植物的話,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間合作表演的快樂,也將成為他們永遠的回憶。
【說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對春雨景象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導入環節我選用了談話的形式導入,引導幼兒將自己已有的關于春天的經驗進行整理,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現在是什么季節了?你覺得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2、播放春雨聲音: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下小雨啦。┐禾斓挠晡覀儼阉Q為《春雨》。
二、教師播放PPT《春雨》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感受詩歌的美,并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教師提問:詩歌中說春雨落到了哪里?種子說什么?梨樹說什么 ?麥苗說什么?小朋友說什么?
三、播放輕音樂,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讓幼兒感受詩歌的韻侓美。
四、有表情地跟著教師進行朗誦詩歌。
五、用問答的形式學習句子。不斷交換角色,讓幼兒有機會說、大膽說,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扮演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中的角色,以游戲的形式鞏固加深幼兒對詩歌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教師進行總結,給幼兒留下一個對春天完整的印象。
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環節,我是想通過擴展延伸來升華本次活動的主題,引導幼兒運用繪畫工具,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對詩歌《春雨》意境感受描繪 出來,鞏固和加深幼兒對春天及春雨的認知,還可將幼兒繪畫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互相欣賞和交流。
中班語言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動物的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詩歌語言質樸、清新,重復性的結構形式朗朗上口。能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便于記憶和仿編。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了用較完整的語言來講述自己所見所聞的能力,同時在詩歌的學習中往往又對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仿編活動非常感興趣。針對這一特點,在活動中我以自制的課件為主要教學手段,將詩歌內容以生動的畫面直觀地展示在幼兒面前,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大膽講述,努力為每個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
二、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動物的傘”,學習“… …是… …的傘”的句式,并有表情地朗誦。
2 、根據提供的圖片,運用句式替換的方法仿編詩歌。
3 、能大膽說出自己仿編的詩句,體驗仿編詩歌的樂趣。
三、活動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是理解詩歌,學習“… …是… …的傘”的句式;
難點是運用“… …是… …的傘”的句式仿編詩歌。
四、活動準備
1 、PPT課件。
2 、小動物圖標人手一張,森林下雨背景圖4幅。
五、教法和學法
《綱要》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在活動中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以幼兒為主體,運用課件演示法、啟發提問法、游戲法等組織教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六、活動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了看一看一說一說一學一學一玩一玩四個教學環節。(一)看一看,導入激趣。
通過出示富有美感又具動感的畫面,把幼兒的聽覺與視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引發幼兒的興趣。
屏幕出示樹林的圖片,告訴幼兒“今天要帶你們到樹林里去玩!卑延變簬朐姷囊饩持小=又,播放雨聲,提問:“聽!樹林里怎樣了?" “哦,下雨了!”隨即動感的雨點從天而降。
。ǘ┱f一說,學習詩歌。
在這一環節中我選取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動物,即小鳥、螞蟻、青蛙,請幼兒為這些小動物找到合適的傘,從而掌握這首詩歌的內容。
1 、為小鳥找一把合適的傘
通過兩個問題的巧妙設計,學習“… …是… …的傘”的句式。
問題一:“下雨了,小鳥要趕快找到傘,不然就要淋濕了,那什么是小鳥的傘呢?”屏幕同時出示小鳥及背景圖片。這個問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激活了幼兒的思維。待幼兒回答后,屏幕顯示動態的小鳥找到大樹當作傘。
問題二:“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在畫面上看到的大樹形象,選擇合適的形容詞來描述,答案是多樣性的,也為接下來的仿編環節做好了鋪墊。接著我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梳理并提煉詩歌句式:高高的大樹是小鳥的傘。為了避免幼兒反復學習的枯燥,我適時地提醒幼兒用動作表現,也可以兩兩合作,一個當成高高的大樹,一個做小鳥,在表演的同時朗誦詩句,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也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詩句。
2 、為螞蟻和青蛙找一把合適的傘
( l)針對詩歌較平行的特點,屏幕同時出現螞蟻和青蛙及相應的背景圖片,請幼兒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小動物為他們找傘,并按照“高高的大樹是小鳥的傘”這一句式結構進行講述。
幼兒已有了前一部分的經驗,一定會樂意觀察和講述。預計難點會出現在對蘑菇和荷葉的描述上,所以我會根據孩子講述的情況,組織其他孩子根據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畫面所呈現的信息,及時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集思廣益,一起突破難點。( 2)當幼兒找到合適的傘后,屏幕分別顯示螞蟻找到蘑菇當作傘、青蛙找到荷葉當傘。
( 3)師幼共同梳理并提煉詩歌句式:“漂亮的蘑菇是螞蟻的傘!薄皥A圓的荷葉是青蛙的傘”。
這一環節在整個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坡度。一來及時利用幼兒習得的經驗,進行較小范圍的仿編。二來也為接下來的自主仿編環節做好了準備。
3 、嘗試為詩歌取名字,并完整且有表情地朗誦。
屏幕顯示小鳥、螞蟻和青蛙躲雨的圖片,請幼兒嘗試為詩歌取名。在圖片直觀形象的提示下,知道詩歌名字《動物的傘》 。同時,插入一個Flash動畫,動態的視頻一下吸引幼兒的注意,幼兒邊欣賞課件,邊聽老師完整的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到此,幼兒已對這首詩歌大致掌握,于是,請幼兒跟隨課件和老師一起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ㄈ⿲W一學,仿編詩歌。
這一環節在于啟發幼兒對詩歌有新的拓展和學習。
1 、出示蝸牛、蝴蝶、毛毛蟲、蜜蜂、螃蟹和森林背景圖片,并提問:“小鳥、螞蟻、青蛙都有了傘,可是雨越下越大,蝸牛、蝴蝶、毛毛蟲、蜜蜂、螃蟹還沒有找到傘,請你幫它們找一把合適的傘!
2 、幼兒為小動物找傘并交流,每說到一個小動物屏幕就相應顯示為此動物找到的傘。
這一環節我采用的是直觀教學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進行自由仿編。畫面是豐富的,所以答案也是多樣的。只要孩子們能用合適的形容詞和詩歌中的句式來講述自己的創編,都會得到大家的肯定。加上教師的簡單調整,有效地突破了難點。3 、將幼兒仿編的詩句組合成一首完整的詩歌,在畫面的提示下,集體有表情地朗誦。
。ㄋ模┩嬉煌,游戲《幫動物找傘》 。
1 、準備4幅森林下雨背景圖和人手一張小動物圖標。提出游戲的要求:還有很多動物沒有找到傘,請幼兒幫助它們找到一把合適的傘,貼在背景圖上。并用詩歌中的句子說說“怎樣的什么是誰的傘!痹谟變翰僮鞯倪^程中,重點指導幼兒用“… …是· ·一的傘”的句式仿編詩歌。
2 、展示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的傘,請一組幼兒上前仿編成一首完整的詩歌,并根據各自所代表的小動物邊動作邊朗誦。
這一環節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達及與同伴交流合作表現的機會。使幼兒在邊玩邊學中鞏固了學習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同伴間相互關心、幫助、合作的情感。
縱觀以上的活動過程,我以課件貫穿始終,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和學習了詩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效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且讓幼兒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體驗到了語言活動的快樂。活動遵循幼兒語言教育新理念,融生活經驗、現代科技、情感表達為一體,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實質,達到玩中學的目的。
中班語言說課稿11
教材內容分析
聲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聽見,讓幼兒了解聲音的多樣性,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其教育資源來源豐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們都能使其發出聲音,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本教材的重點、難點是區分樂音和噪音。
幼兒情況分析
生活中各種聲音無處不在,動聽的聲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關注,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習與求知欲,我們便可利用這個興趣點,結合多種材料,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并發現聲音的多樣性,并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聲音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東西發出不同的聲音。
2引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3 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準備
1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2帶錄下不同聲音以及樂音和噪音。
3 供了多種物品,讓幼兒探索。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等。
4安靜的標志。
活動過程
首先以小猴子的謎語導入課題,目的是讓幼兒說出耳朵的作用,可以聽聲音。
1播放不同的聲音,幼兒辨聽并模仿這種聲音。
2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手、腳和口發出聲音。
3讓幼兒運用老師所準備的材料進行研究、探索。這一環節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欲望,讓他們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4讓幼兒知道悅耳動聽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噪音。
5放錄音,幼兒聽樂音和噪音。
6讓幼兒了解噪音對我們是有危害的。說說怎樣減少噪音。
7認識了安靜的標志,并了解了安靜標志的用途。
活動延伸
幼兒動手制作安靜標志。
教學反思:
中班語言說課稿12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一、說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并復述簡短的句子!备鶕邪嘤變耗挲g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為:
1、欣賞散文詩,并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豐收和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會復述簡單的詞語、句子,感受果園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了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四、說活動準備
其實像這樣的散文詩教學,應該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于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沒有采用多媒體手段,但是也盡力去做好每一個準備工作。先給幼兒創設一個有果園的環境,里面有梨樹、桃樹、蘋果樹,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快樂小舞曲》音樂歌帶,還做了散文詩中出現過的小動物的頭飾,準備好幼兒表演采摘豐收果實的人們要用的籃子。應該說,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說活動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
首先,我播放《快樂小舞曲》,帶領幼兒一起進入果園當中,小朋友們其樂融融,能夠快快樂樂地進入活動場地開始活動。其次,我讓幼兒說說果園里有什么,引導幼兒以觀察的方式回答老師的提問。之后,我手指幼兒面前的三棵果樹,讓他們猜猜這三棵果樹是什么樹,引導幼兒以想象的方式回答。
。ǘ、基礎部分
這一部分正式進入散文詩欣賞,我先讀一遍,幼兒欣賞,理解大概內容,然后我提出一系列有關果樹的問題,引導幼兒以聽的方式來回答,并鼓勵他們大膽講述。
這一部分,讓幼兒邊理解邊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從而讓他們知道白白的是梨花,粉色的是桃花,紅紅的是蘋果花,黃澄澄的是大梨,粉粉的是桃子,紅紅的是大蘋果,通過幼兒自由講述和老師的適當提示,讓他們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以上都是靜態教學,然后我講述散文詩第二遍,讓幼兒說說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干什么。根據他們的回答,我發給他們頭飾,讓他們表演,培養他們大膽的表演能力。最后提到的采摘豐收果實的人們也是讓幼兒表演采果實,體驗豐收的快樂。這些是動態教學。
教學中動靜結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也可讓活動開展地生動、豐富。
。ㄈ⑻嵘糠
理解了散文詩的內容之后,我就問幼兒果園為什么很快樂?然后可以問小朋友們自己快不快樂。把果園的快樂提升到幼兒自己的快樂,讓他們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ㄋ模、結束部分
這部分是讓幼兒感受快樂的氣氛,播放《快樂小舞曲》,幼兒和教師手拉手圍著果園唱一唱,跳一跳,然后快樂地離開果園,活動就此結束。
中班語言說課稿13
第一部分聽音樂"模仿動作"
導入課題,隨著優美的音樂教師說:"白云飄來了。"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白云飄,并用語言說:"白云白云飄啊飄,飄到藍天上。" 教師再將白云的圖片貼到天空的背景圖上。通過動作模仿來初步理解動詞"飄、吹、翻",為詩歌的學習做基礎。
第二部分展開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語言游戲"送寶寶回家"。教師先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的家在哪里?"小寶寶想睡覺了,誰來哄他呢?怎樣哄?"通過集體想辦法,把小寶寶送到媽媽的懷抱里,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的第四段"媽媽得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即而啟發幼兒想"這些寶寶的家在哪里?"誰是它們的搖籃?誰又在哄寶寶睡覺?"給幼兒充分的游戲空間,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邊操作邊表達。比如幼兒會說:"星寶寶的家在天上,白云是星寶寶的搖籃,月亮在哄星寶寶睡覺。"可能幼兒的想法和詩歌中的內容不同,可是教師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兒的想象。因為這個游戲的目的就是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寫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擴展幼兒的思維。
第二環節完整欣賞,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這些小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可高興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們都舒服的睡著了,仔細聽一聽詩歌里說了些什么?"(教師進行配樂詩朗誦)聽完后啟發性提問:"你覺得小寶寶舒服嗎?為什么?誰是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啊?"通過一系列的啟發性提問讓幼兒深入了解詩歌中的白云輕輕飄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
第三環節分段跟誦。首先,幼兒自選圖片扮演各種寶寶學習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動起幼兒的感情共鳴,進行有感而發的朗誦。然后教師在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
第四環節有感情朗誦。由第三環節自然地過渡到第四環節完整的有感情的配樂朗誦,完成教學的重點。
第五環節仿編詩歌。出示各種寶寶的圖片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利用這些圖片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這些寶寶的搖籃是什么?"誰會哄小寶寶睡覺?怎樣哄?"比如這只鳥寶寶,幼兒通過探索思考有可能編出這樣的詩句"大樹是搖籃,搖著鳥寶寶,樹葉沙沙沙,鳥寶寶睡著了。"通過這樣的仿編和操作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
音樂游戲"快樂寶寶"。教師進行情感啟發:"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都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我們的生活多么美好,寶寶們多么快樂啊!讓我們一起快樂地跳起來吧!"在歡快的音樂中讓幼兒充分表達那種仿編詩歌后的成功的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追求、愛媽媽的情感。
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欣賞幾首搖籃曲和其他有關于搖籃的詩歌,或組織美術繪畫等延伸活動,體現了各科教學的整合性。
六. 板書設計:(幼兒園教學主要以圖片或影響的方式展開教學,沒有板書設計)
七. 作業設計:請幼兒回家后把今天學過的詩歌有感情的朗誦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也讓他們找找"寶寶"的"搖籃"
八. 課后反思:
本節課在完成所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利用游戲,談話等多種方式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為完成所定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分段式教學法,孩子們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記住詩歌的內容,而且還能通過動作對詩歌所描寫的事物進行立體的展現,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在詩歌的創編上,孩子們通過老師所提供的圖片,不僅找到了"寶寶"們的"搖籃"還能將其以詩歌的形式展現,完成了本次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也存在著幾點不足,首先在對幼兒提問時,還需要進一步給予滲透和引導,在對幼兒的照顧全體和而別差異的引導上,還有所欠缺。在詩歌創編環節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助幼兒突破創編詩歌的困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在欣賞詩歌的次數上也略有欠缺,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逐漸的改正缺點,更好的完成教學。
中班語言說課稿1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綜合活動《漂亮的蔬菜彩虹》,這是我們班主題活動“蔬菜朋友”當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在秋天這個季節里,蔬菜隨處可見,我們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種非常的多,營養價值也非常的豐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湯、可以涼拌、還可以腌著吃,總之,我們的生活里離不開蔬菜。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對蔬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是相當的了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幼兒不愛吃青菜的現象也是很嚴重的,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激發幼兒對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趕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币虼耍舜蔚幕顒觼碓从谏,又能夠服務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一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最終的結果,對活動和老師的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以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A、幼兒在感知蔬菜不同顏色的基礎上,嘗試不同顏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條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動過程當中,體驗自己動手勞作的樂趣,產生對蔬菜的喜愛之情。
根據我制定的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感知蔬菜的不同顏色,知道顏色的搭配(學會根據不同的顏色進行排列)。通過幼兒的自主操作,使活動得到深化;顒拥碾y點是:幼兒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條切成丁的技能,并根據蔬菜顏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層裝進玻璃罐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傊覀兊幕顒佑幸欢ǖ娜の缎、綜合性和活動性,讓教育溶入生活當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的活動準備:A、空間準備:操作臺6張呈長方形兩張兩張擺布成3張長桌。B、物質準備: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黃瓜、白蘿卜、胡蘿卜、包菜、紅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條;小盤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鹽巴、糖等分成三桌擺放;C、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本次的活動,老師提供的主題,一定要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參與到活動當中,還要挖掘此次活動的活動價值,所以我們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所謂操作法就是幼兒動手操作,幼兒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進行自主的探索發現,可以得到相應的知識經驗。在本次
活動當中,我安排了幼兒的兩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兒興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讓幼兒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顏色有層次的搭配。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中獲取感知。為后面的操作做好鋪墊。第二次的操作活動是讓幼兒自己親手制作“蔬菜彩虹”,有層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裝進玻璃瓶里作成泡菜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2.演示法: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老師說明怎樣把已經切成條的蔬菜切成丁,并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據顏色有層次的裝進瓶子當中,在瓶子當中除了裝進蔬菜還要怎樣把各種配料給裝進去,讓幼兒對“蔬菜彩虹”的具體制作過程有一個直觀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讓幼兒得到濃厚的興趣,使其對制作的理解和認識更加的透徹。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對話活動等把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勞作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和鍛煉了能力,更加升華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動我們采取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當中目標名明確的指出:(幼兒)“能用多種的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活動當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此次的活動產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動當中,我們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著用老師準備的材料根據老師的演示,制作“蔬菜彩虹”。在這一過程當中幼兒通過自主操作、觀察同伴或是同伴協作嘗試著自己制作。當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夠做得非常的好,他們通過不斷的嘗試,會想盡辦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之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等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
四、說教學過程
此次活動的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自由勞作——品嘗交流——活動延伸
。ㄒ唬┘ぐl興趣(品嘗美味的蔬菜彩虹)
活動的一開始,老師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請幼兒品嘗,讓他們猜猜看老師是拿什么蔬菜做的?引發幼兒觀察“蔬菜彩虹”的興趣。
。ǘ┳杂商剿鳎ㄓ^察蔬菜彩虹)
根據幼兒好奇的特點,在第二個環節我就安排幼兒自由的觀察。我們為每組的幼兒準備了用大玻璃瓶裝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當中,老師是引導者,在輕松的活動氛圍當中,幼兒摸摸、看看、說說各自看到的。在這一過程當中,幼兒得到
的知識經驗是零散的,為了能夠加工整理,再幼兒自由探索后,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整理幼兒獲取的知識經驗。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預設幼兒將得到以下的知識經驗:在玻璃瓶當中的是各種各樣的蔬菜,切的一小塊一小塊的,老師根據蔬菜的不同顏色的把他們分層的放在玻璃瓶當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里面還放了酒和醋、還有一些黑黑的東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ㄈ┳灾鞑僮鳎ㄖ谱魇卟瞬屎纾
具體說,我們的這次
活動主要是勞作活動。幼兒在通過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師示范當中,已經產生了對活動的好奇和興趣,于是我們就乘熱打鐵,安排幼兒自由操作,制作“蔬菜彩虹”。因此我們要求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間的交流,來嘗試制作。在這個環節,我們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據蔬菜顏色分層次的放進玻璃瓶子當中。因此,只要是幼兒看見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師做的一樣漂亮,他們就能夠很高興,就有了成功的體驗。
。ㄋ模┢穱L交流
剛剛制作好的“蔬菜彩虹”是不能馬上食用的,所以我們在上課的前兩天預先制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讓剛剛自己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們品嘗!這樣不僅增添了孩子的喜悅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對自己制作的期待之情。他們將會帶著“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師做的一樣好吃嗎”的疑問,繼續保持著對其的興趣。
。ㄎ澹┗顒友由
活動結束,我們并不能告一個段落。接下來還有孩子對自己制作成果的期待,他們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夠很美味,能夠讓大家都喜歡。接著,我們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制作帶回家里,請爸爸媽媽品嘗,到時候,孩子不僅僅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還可以得到家長對他們的贊許!我們也可以請家長配合,在家和孩子一起做“蔬菜彩虹”,讓孩子從中體會另一種樂趣!
中班語言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觯汗适隆恫虏挛矣卸鄲勰恪肥侵邪嗟恼Z言活動,本次活動主要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幼兒感受被愛的幸福,并借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對媽媽的愛有那么多。
。ǘ┙虒W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中班學期是促進個體、主體性發展的第一階段,初步開始學習從理性層面上認識和接納自己。根據中班幼兒語言目標:喜歡欣賞文學作品,主動積極地參加文學活動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調,能夠運用適當的語言、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自己的見解,結合《新綱要》中語言的目標:讓幼兒的語言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能力等其他方面共同發展。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愛和故事中的語言美。
2、圍繞愛來學習愛的表達方式。
。ㄈ┙滩闹攸c、難點
重點:幼兒能用語言大膽地表達對愛
難點:通過肢體動作來比較愛的多少
。ㄋ模┙虒W準備
故事繪本、小兔教具。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教師成為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式“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以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還應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三、說學法
通過多種載體激活幼兒的原因知識、經驗、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聽一聽、講一講、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提高認識、判斷力升華情感。
四、教學過程
我采用了以啟發式的提問回憶原由經驗,引出活動主題為主線,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地組織活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的開始,我直接出示小兔說:“這是一個關于小兔和兔媽媽愛的故事?:這樣的提問引起幼兒的關注為下面的環節做鋪墊。
。ǘ┯^察比較
教師出示繪本,讓幼兒觀察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動作。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情節
幼兒欣賞故事后,教師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提問,使幼兒對故事中小兔子對媽媽的愛,媽媽對小兔子的愛有個了解。討論:小兔張開小手,張到無法再張開說:“我愛你有那么多”,媽媽也張開手,張到無法在張開說:“我愛你有那么多”。用故事個個情節進行討論,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為幼兒準備材料,讓幼兒觀察得出結論。
五、活動延伸
教師以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幼兒思考,拓展知識,以樹、大海、山、星星、月亮等鼓勵幼兒選擇圖片當中的一幅來表述對媽媽的愛。如:樹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大海有多大我就有多愛你等,用語言大膽的表述對媽媽的愛、對朋友的愛、家人的愛,通過這個活動為家庭創設一個表達愛意,增進母子親情的機會。
【中班語言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說課稿08-19
中班語言《落葉》說課稿08-19
中班語言說課稿07-20
中班語言《落葉》說課稿11-16
中班語言 搖籃說課稿06-26
中班語言活動說課稿06-25
中班語言《微笑》說課稿12-07
中班語言說課稿微笑08-19
中班語言《落葉》說課稿模板11-29
中班語言吹泡泡說課稿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