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與協調能力學習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習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
過學習讓我認識到了溝通與協調的重要作用,讓我認識到溝通是人與人相互之間傳遞,交流各種信息、觀念、思想、感情,以建立和鞏固人際關系的綜合;下面是yjbys整理的關于20XX學習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你的寫作有幫助!
20XX學習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范文一
一、協調溝通能力的認知
1、協調溝通在現代管理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有名的《財富》雜志曾經對世界500強的高層主管,比如美國通用電器,北美銀行,美浮石油,可口可樂,沃爾瑪,對他們主管提了一個問題,在管理中失誤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管理失誤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哪些方面?幾乎高層主管大多數是這么回答的,在管理中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善于協調,不善于管理人。 我舉管理兩個70%的關系,管理中第一個70%是什么,在管理中所進行的大量工作或者70%的工作是在進行協調溝通,比如談判,比如座談,比如面試,比如發E-MAIL,比如發傳真,比如發的文件,或者對下屬進行批評表揚來進行溝通,通過溝通來達到協調,來達到管理的目的,第二個在管理中的70%凡是在管理中出現障礙,70%是由于溝通不暢所引起的問題,矛盾,不協調。到底什么是協調溝通?
2、協調是指領導者運用自己的權力,威信以及各種方法,技巧,使領導活動中的各種資源、各種關系,各種層次,各個環節,各個因素整合起來,行動一致,形成組織活力,社會合力,達到組織目標,取得組織績效。一種管理過程稱其為協調,協調的含義當中,關鍵要把握什么,領導者怎么運用自己的權力,這里的權力是什么權力呢?有兩種權利,一種是硬權力,是組織賦予你的法定權力。如你的指揮權、你的用人權,你的資源支配權,還有一種無形的軟權力,比如你的能力,領導者的魅力、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甚至協調力,領導者運用硬權力加軟權力,并且綜合運用各種管理的原則、方法、技巧,把組織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種組織的活力,社會的合力,來達到組織目標,取得組織績效,我們說這種管理過程就稱之為協調。
作為領導者的協調應該大體是兩個方面,一個有效的協調管理過程,領導者既要善于內協調也要善于外協調,所謂外協調就是本組織和外部社會環境的資源整合叫外協調。內協調是領導者對組織內部員工資源的整合,叫內協調。
3、什么是溝通。溝通是達到協調管理的一個工具、橋梁、方法。具體的講溝通是講人和人之間傳達思想轉移信息的過程。一個人通過溝通來獲得他人思想,感情,見解,價值觀的途徑,人們通過這種思想的橋梁,可以彼此分享感情和知識,達到增進了解消除誤會的目的。溝通在現代管理中跟協調是什么關系,剛才講了它是一種方法,工具,橋梁,通過溝通達到協調管理的目的。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把協調溝通都看作是現代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 有一本書很有名,《管理學原理》在世界上再版了十次,人民大學出版,是由哈羅德?孔茨等人寫的。哈羅德?孔茨下了一個定義,很多權威人士把協調看作主管人員獨立的一項職能,然而哈羅德認為把協調看作管理的本質、管理的目的更為確切。因為主管人員的中心工作就是要協調組織內部在在利益上、力量上、時間上的分歧,把大家分散的目標協調到組織目標上來,所以從意義上講把協調看作是管理本質,管理的目的,更為確切。
二、組織目標的協調
(一)領導的第一要職就是決斷明確、正確的組織目標。
關于決策和決斷的問題,從管理學角度講,從組織的角度叫決策,而組織的決策,往往會落實在每一位實際工作中領導者的身上,那就是決斷,我們中國有一個管理大師,大家知道是毛澤東,毛澤東一生用他豐富的領導實踐,用本土化的經驗,豐富了管理的實踐,理論,毛澤東在他豐富的領導著作當中,毛澤東選集當中,提出了領導者有兩個重要的職能角色,第一個叫什么呢?出主意。第二個是用干部,出主意我們說叫拍板定案,從組織角度講就是決斷,關于這個決斷問題,還有尼克松也寫了一本領導學的書,叫《領袖》,在這個書里,尼克松就問領導者一句話,領導應該干什么呢?尼克松自己回答,說領導的第一要職就是決斷明確、正確的組織目標,無論是毛澤東說的出主意,還是尼克松說的決斷明確、正確的目標,從組織角度講叫決策,從領導個人角度講就叫決斷,拍板定案。什么是決斷呢?就是領導者要立足于現有的資源、條件、情況,對未來事物、方案的一種抉擇,價值選擇,就叫決斷。確實決斷是對我們領導綜合能力素質的挑戰和考驗,是對我們的知識、智慧、經驗、能力、素質、心理,甚至是膽識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在管理中,我們要提升這些方面的能力,開發自己的管理水平,開發自己管理的素質。在決策和決斷組織明確、正確的目標的時候,我們還要同時注意避免克服一些管理的負效應,所以我們說,協調組織目標當中,關鍵是盡量的要注意避免出現管理的負效應,究竟應該避免哪些負效應,我們和大家一塊兒切磋。
1、要注意防止目的顫抖。什么叫目的顫抖呢?就是由于過多因素的影響,使我們領導者做不出決斷,這就叫目的顫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我給大家從三點來分析。
第一,認知失協的問題。什么叫認知失協呢?就是認識問題發生了偏差,不能夠正確的認識事物的本質,不能正確看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叫做認知失協。怎么來克服這個認知失協呢?就要提高領導者的認知能力。
關于認知能力,現在國際組織倡導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有四大重要學習要素,第一要素就是提高領導者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二要素學習做事的能力,怎么把事情做好,就是彼德德魯克說的,領導要做正確的事,下屬要把事情做正確。第三學習共處的能力,第四學習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認知能力當中,有核心的兩個因素,那就是領導者的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問題,理念和思維方式確實是對一個領導者至關重要,因此可以說現代領導者的理念和思維方式,決定了領導水平的高低,理念和思維方式決定了一個民族的興衰,一個民族的崛起。那么理念當中,關鍵一定要抓住兩個理念,哪兩個理念?第一就是科學理念,第二是人文理念,科學理念就是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我們學習管理就是學習尊重客觀規律,探討客觀規律,管理社會,管理人,按照規律去進行管理。人文理念解決的是以人為本的問題,那就是民生問題,我們說無論是自然界的規律,還是社會的規律,人們必須去遵循,不能違背,只有遵循了規律,我們才能管理得有效率。
20世紀中葉,二戰以后,一直到現在,將近大半個世紀,這么多年來,世界人口的發展,美國是九千萬,我們一下子從四億發展到13億,確實我們有沉重的壓力和負擔,所以我們很多難題出自于人口增多,就是我們曾經沒有遵守社會發展規律過程中的人口規律的問題,人口規律問題有兩個姓馬的提出過,都是很有見地的,第一個就是馬爾薩斯,馬爾薩斯是200多年前提出,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口要得到有效的抑制,因為人口的增長是按幾何級數,而糧食的增長是算術級數,如果不及早地抑制人口,將來世界會發生巨大的危機,所以200多年來,很多發達國家是遵循了人口發展規律的,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比如說,歐洲、美國等等,包括臺灣,都出現了人口負增長,有的國家還鼓勵多出生,像德國,只怕他的人種在地球上沒有了,我們的增長指標是拋物線,就是我們曾經有過的沒有長遠的思維,馬寅初先生,他是北大校長,也給我們提出過很好的決策思路,要我們經濟搞計劃,人口也要搞計劃,我們在這一條有個沉痛的教訓,所以我們后來成為一個國策,計劃生育,但是也是一個滾雪球的基數。所以無論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發展,領導者的決策都要首先探索規律,尊重規律,按照規律來進行管理,那就要提升領導者對于事物認識、認知能力,探討事物發展的本質,事物發展的規律,這是我們講的要提升領導者認知能力,防止人質失協。
第二,要關注黃燈效應。什么是黃燈效應?黃燈效應如果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錯失良機的問題,小平同志講,決策要及時,機遇要抓住,同時我們在決策當中,不能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必有后患,錯失良機問題,我們無論是現實社會生活當中,還是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有很多機遇,如果不抓住那最后我們就沒有生存發展的可能性了。為什么要強調不能錯失良機呢?因為我們干任何事情都是有機會成本的。
第三,關注排序。排序是我們管理者的基本功之一,為什么要排序呢?因為管理的資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管理資源當中,我們要善于擇重而行,我們為什么有的事情要先干,有的事情要后干呢?以什么為選擇的標準呢?那就是價值取向,我們在進行排序的時候,要有價值取向。作為我們公職人員,領導者,在選擇目標的時候,什么是價值取向里核心的準則呢?那就是公共服務意識,民眾的利益,老百姓的疾苦,甚至一個組織的誠信能力的問題,誠信的標準問題。
這是我們和大家講的組織目標協調當中第一個首先要防止目的顫抖,目的顫抖是有一些因素造成的,就是在管理當中,我們總結出要注意什么呢?認知失協,還有關注黃燈效應,還有關注排序的問題,同時在組織目標協調當中,要避免頌歌效應。
2、什么叫頌歌效應?核心一句話實際就是目的的功利主義,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比如說報喜不報憂,夸大成績,縮小問題,不能正視問題存在,或者我們曾經批判的干部出數字,數字出干部,這些社會風氣比比皆是,這都是頌歌效應的反映,頌歌效應最早來自一個典故,就是古羅馬時代,國王見到下面凡是來報告壞消息的,都有可能被送上斷頭臺,于是下面的人凡是有了壞消息都瞞著不報,免得遭了殺頭之禍。按照現在的政治文明時代不會有古羅馬的遺風,可是這種社會現象比比皆是。頌歌效應也是有一些原因造成的,什么原因會容易形成頌歌效應。
第一,要防止樂隊理論。什么是樂隊理論呢?樂隊理論,一句話就是圍著指揮棒轉,往往在管理中,盲從于書本知識,盲從于權威,盲從于不正確的領導決策,這就叫樂隊理論。陳云同志說了一句話,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要實事求是,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我們要提倡決策之父西蒙所倡導的在決策只能是次優滿意決策,相對滿意決策,沒有最優滿意決策管理中,。西蒙提出用滿意型決策代替最優型決策。所謂滿意,是指決策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可:一是有相應的最低滿意標準,二是策略選擇能夠超過最低滿意標準。在這里,如果把決策比作大海撈針,最優型決策就是要求在海底所有的針中間撈出最尖最好的那枚針,而滿意型決策則只要求在有限的幾枚針中撈出尖得足以縫衣服的那枚針即可,即使還有更好的針,對決策者來說已經無意義了。就是說,我們在管理中,不要犯情緒化的錯誤,在管理中沒有盡善盡美的事情,也沒有完美主義。
第二,要關注霍布森選擇,霍布森選擇的核心思想強調的是什么呢?只有唯一一種選擇,沒有其他選擇,我們稱之為霍布森選擇,霍布森選擇是一個有名的負效應,霍布森是一個英國的馬販子,英國販馬生意的,他很會說,買我的馬,租我的馬,我的馬是物美價廉,高頭大馬,任你挑來任你選,條件是很優惠的,但是霍布森確實有一個陷井,他裝馬的馬廄門口又低又矮,而且他規定,買馬者只能買離門口最近的一匹馬,這就是霍布森的陷井,這是引起我們管理中注意的負效應,霍布森的負效應有幾點需要我們引起重視。首先,霍布森選擇他是在一種瓶頸中選擇,所以會給我們管理者造成在瓶頸中選擇。
其次,霍布森選擇實際是形式主義選擇,假選擇,只有我選擇,沒有你選擇,只求單贏,不求共贏,這就是有失公平性問題,現代的社會是多元利益,綜合發展的一個社會有機整體,人們辦事情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你贏不求共贏,不求多贏,這種絕對化現象,恰恰是他失誤的原因,那就是講到社會公平性問題,我給大家講一個分蛋糕的故事。
兩個饑餓的人分蛋糕,這個饑餓的人都會想,我都咬一口吧,多占點便宜吧,怎么做到分蛋糕有效和公平呢?有很多種方法可以供大家選擇,比如我提供四種方式。第一種分蛋糕,勸說兩個饑餓的人都發揚一點風格,有一點替對方思考的精神。第二種分法,找來分蛋糕的人,在分蛋糕前找了精確的量具,把蛋糕分毫不差分給兩個人,直到滿意為止。第三種分法,找來一個權威人士,主持分蛋糕,這個權威人士按照自己的價值選擇,價值取向,把蛋糕分得大一點,小一點,兩個饑餓的人服從權威人士的分配。第四種分法,兩個饑餓的人在分蛋糕的時候,有一個人切蛋糕,拿刀切蛋糕的人不許先挑,而是不切蛋糕的人他先挑蛋糕,直到倆人滿意為止,這四種分法,不言而喻肯定是大家會認為第四種分法更有效,更公平,為什么呢?第一種分法是倫理學派的觀點,倫理學派的觀點是建立在德治理念基礎上,而且是要以人性假設為前提,而且是物質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這種分法,還算可以吧。第二種分法我們叫技術學派的觀點,技術學派的觀點,它是建立在進行分配的時候,要有很高的成本投入,你還得看合算不合算。第四種分法,我們稱之為制度學派的觀點,制度學派的觀點它是建立在法制理念基礎上,人們進行分配的時候,要服從制度、規則,沒有什么人性假設前提,是服從制度的安排,這樣的話就公平和有效,所以制度的安排,省去了很多監督的成本,這是我們講的在分配過程中,經營管理過程中,相對公平。這是霍布森選擇的幾個關注點,這是我們說的關于組織目標協調要善于決斷,明確、正確的目標,要注意防止克服的兩個負效應,防止目的顫抖和避免頌歌效應。
(二)執行,執行是實施目標的路徑。執行是一門大學問,現在社會上炒得很火的概念叫執行力,執行是解決目標的戰術性問題,它解決目標落實的船和橋的問題,工具和方法,是實施目標的路徑。為什么說實施是一門大學問呢?有一個美國通用電器總裁叫杰克·韋爾奇,他說了一句話,一個不懂得執行的管理者是最糟糕的管理者,他有可能把組織帶入歧途,他說的話很深刻,因為我們有了好的組織目標,為什么會半途而廢,為什么會偏東離西,為什么會偏離目標、執行出問題了。我們怎么執行有效率,執行的正確我給大家提供兩點建議,堅持兩項管理的執行中的原則。
首先要善于運用費米思維,費米是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學家,這個科學家,他給大家提出了一個解決難題的對策、思路,我們在管理過程中,領導者、管理者往往會面對一個巨大的目標,無從下手,面對一個大的困境,會總覺得我不知怎么如何切入,因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信息資源有局限,條件資源有局限,這個問題怎么解決,無從下手。那么費米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解決難題的對策、思路,是什么對策思路呢?當領導者、管理者面對一個大的目標,你要善于把它分解成若干個次一級的目標,當我們領導者、管理者從次一級目標入手的時候,很快就會找到次一級問題的正確答案,可能無需求助于專家,無需求助于書本知識,可能很快根據你管理的經驗和知識,就能找到解決次一級目的的正確答案,這時候你已經在逐漸接近整體問題的正確答案了。比如,你想知道地球周圍的大氣質量是多少,這個問題處理起來好像無從下手,但是稍有物理知識的人都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1.01×105帕,大氣有壓強完全是因為大氣有重力,而地球的半徑約為6400千米是我們熟悉的物理量,求出地球的表面積后再乘以大氣壓強的值,我們就順利地得到地球周圍大氣的總重力,進而順利地得到地球上空氣的總質量。
上個世紀40年代的一個早晨,世界第一顆試驗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沙漠上爆炸,40秒鐘后,震波傳到費米和他的學生們駐扎的基地,費米把一些碎紙屑扔向空中讓其隨風飄落,然后通過迅速計算,費米向他的學生們宣布爆炸的能量相當于1萬噸烈性炸藥,學生們非常佩服,但并不驚奇。這就是費米的天才,他的天才受到科學界的青睞,1938年授予費米諾貝爾學物理獎,這是費米思維的核心思想。
其次在執行當中,我們要提高執行的效率問題,那就要關注費雷比定理。費雷比是一個美國的戰略管理專家,他說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我們稱之為費雷比定理。費雷比說,我們之所在執行當中沒有效率,那就是領導者往往用你最主要的時間和精力,干了次要的事情,造成執行的無效率,怎么辦呢?領導者一定要用自己最主要的時間和精力,干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才會用最少的時間,干最多的活,執行才會有效率。費雷比定理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我們要善于把握機遇,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性。怎么善于把握機遇呢?其中有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善待時間資源的問題,有的時候人們會覺得時間資源不用花錢買,隨處飄蕩,其實時間資源是我們人類資源當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而且是一去不復返的資源,我們人就活一生,那就是時間資源是有限的,怎么把握好時間資源,要善待時間資源,這是我們講的組織目標的協調。
三、人際資源的協調
人際資源的協調,是領導者把組織當中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進行整合的管理過程和管理能力。因為組織當中,都是由人組成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只要人參與到組織當中,利益必然會帶進來,只要組織存在著帶有利益的人組成的,組織的沖突和矛盾必然會存在。實際組織中的領導者每天都是在產生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去發展組織,協調組織目標的。人際資源的協調,重點談下行協調和上行協調。就是對下級資源的協調整合,對上級領導資源的整合。
1.下行協調
作為領導者,首先講下行協調。組織目標定了,怎么去協調組織目標,是靠管理者帶領下屬去實現組織目標,叫下行協調。怎么去協調呢?就要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怎樣善于把大家的積極性、資源整合起來。有一個約翰定律,約翰曾經說過,在人和人之間關系結構中,不是通過把非凡的人集合在一起,這個組織就是有效的,而是通過使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業,這個組織才是有效能的。
在一個組織當中,松下幸之助他的一條經驗,就是在管理當中,他常常善于用得70分的人,而100分的人,有的時候他的能力達到了飽和,呈現排他反應。而70分的人,他是不斷的有所追求,有所完善,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為組織釋放更大的能量。按照管理的“二八律”來講,管理中,“八”這個成分,就是大多數人屬于中上等。為什么要把大多數人的資源整合起來呢,去實現組織目標呢?因為“八”這部分人在不斷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過程中,他們會為組織奉獻更大的資源和能力。而作為領導者,怎么樣把大多數的下屬團結在你周圍,為組織作出奉獻,那就要整合這部分人的資源,把大多數人的資源整合出來,為組織目標的實施奉獻他們的力量,那就要善于調動積極性。
第一,調動下屬積極性,善于激勵管理。是調動下屬積極性的一種動力、根源。激勵理論,最早是漢代的司馬遷提出來的激勵兩個字,他在《范睢傳》里面說,“內無良將多敵國,吾是以憂”。我很憂慮,內部沒有好的將才,我們的事也不能干成功。他說“欲以激勵應候”。司馬遷在《范睢傳》里面提出激勵的觀念和理念,最后把這個激勵理論發展得比較完善的是在西方現代管理的組織行為學領導科學中進一步完善、系統化,有各種各樣的觀點,期望理論、人格理論、激勵理論、馬斯洛的五層次需要理論等等。
在激勵理論當中我認為,不能把所有的激勵理論都加以介紹,重點強調需要理論。因為需要是激勵的邏輯起點,在協調下屬積極性當中,要把握需要你就要了解下屬的需求、愿望,才能找到激勵的動力所在。過去常借助于馬斯洛的五層需要管理理念去激勵下屬,在現代管理當中,應該說還有他合理的借鑒價值。
馬斯洛的五層次中:
最高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在現代管理當中,給下屬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工作職級的擴大化,給他參與重要決策的目標的管理,他覺得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
第二個層次,自尊的需要。在現代管理當中,干的好,就要給與認可、夸贊、表揚,給他鮮花,給他夢,把他的勁鼓的足足的,他會覺得自己受到了社會的尊重。
第三個層次,社交的需要。在現代管理當中,有沒有穩定的工作團隊,和諧的組織文化氛圍,通聯誼會、俱樂部等方式,來產生的凝聚力,聚合能力。
第四個層次,安全的需要。比如在現代管理當中,給沒給下屬上必要的保險,使他覺得離開職務有沒有生存的可能性,生存的保障;還有就是低離職率,盡量解決下崗所帶來的困境。再有就是工作場所的安全,比如盡量避免煤窯的爆炸,礦難得出現。還有就是一些必要的隱私權給人以尊重。
最后一個層次,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在現代管理當中,給沒給必要的薪酬、獎金,保證人家至少繁衍后代需要,至少他生存需要,這是現代管理中強調的人有很多種需要。在管理當中更強調一種合理需要,才能滿足,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抑制、控制,加以引導。
第二、正確處理一把手和副手的關系
在下行協調當中,還有就是怎么樣正確處理一把手和副手的關系,正職和副職的關系,推而廣之是上級和下級的關系問題,重點強調兩點:
一是全面了解副職,支持副職的工作
第一個是要對副職的能力、經驗、精力、學識,甚至他的管理風格、個性、家庭都要有所熟知。第二點是溝通。正職有什么打算,想干什么,聽到什么反映?都可以開誠布公,要及時溝通。達到相互理解、諒解。第三點是提醒。比如副職有什么缺點,有什么不足或者聽到什么反映,及時提個醒,引起他的注意,免得出現大的失誤。第四點是不在背后對副職論長道短,以免傷感情,可以直接開誠布公的討論。
二是防止一把手綜合癥
第一個是表現越俎代庖;第二個是過分認真。干下級的活,叫越俎代庖。莊子講有為無為辯證管理關系的時候,莊子說:帝王之德是以無為為常。作為一把手應該以無為為你的工作規律,無為是擺布天下,擁天下,要做正確的事,運籌帷幄。有為是為下級所用,為天下所用,干下級的活,怎么擺正這個關系。還包括過分認真,事也好,人也好,不是不管,你要過分的,事無巨細都管會出現這樣一些失誤:第一就是抓了芝麻,丟西瓜。得不償失,目標丟了,抓小放大,方向丟了。第二個就是事無巨細,老是具體的抓事務,可能直接會傷害人們的感情,不超脫。第三個就是你老作下級的活,下級無所事事。所以作為一把手要把自己從技術層轉移到運作層、戰略層,運籌帷幄。
2.上行協調
上行協調主要是和上級一種溝通協調的關系,上級領導和你是組織關系、工作關系、同事關系。那么你工作中有沒有績效,能不能整合上級的資源,上級領導支持不支持你,是不可或缺的資源,所以一定要上行協調。怎么能夠上行協調作的比較恰當,談兩方面:
第一,要當好下屬。怎么當好下屬,六點建議
對工作負責,追求卓越
強調對你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要有很強的事業心、責任感,自覺地、積極地、主動地去做,力爭拿出成效。人非圣賢,屬能無過。
準確領會上級工作的意圖
就是對領導的目標、職責范圍,是不是很清楚、明確。如果不清楚,不明確,就要請示問清楚,否則你無法執行目標、任務。
調整工作思路,配合領導工作
強調的是面對領導所遇到的困境,所面對的壓力,所遇到的難點、焦點,你是不是清楚,要調整你的優先工作的次序,使自己的目標融入組織的目標,融入領導的目標,配合領導過程的完成。
爽快地接受指令,誠懇地接受指正
這里所強調的是對領導臨時交辦你的任務,一旦承擔下來,就要有頭有尾,盡職盡責,盡力去做,講信用,讓領導放心。誠懇地接受指正,強調在工作中會出現一些差錯、過失,這時候要不推卸責任,勇于承擔責任,也別急著就把矛盾上交。
事先請示,事后報告
事先請示,是希望在工作中得到領導對你的支持;事后報告是這個工作任務完成了,要完整地加以匯報,以便讓領導全面掌握情況。
最后一點,當意見不同時,采取老板定律,強調按照組織理論
組織一旦作出決策,你就要不折不扣的執行。上級決策定了,要不折不扣的執行,有不同意見,可以保留,可以反映。但是按照組織理論,確實要下級服從上級,這是管理原則。
第二,怎么樣處理副職和正職的關系問題
一是擺正副職角色位置。在工作中副職是多數,正職是少數,作為副職是參謀助手,他的功能是輔佐、輔助。所以要擺正角色位置,談五點建議:第一個是有主見,不固執。第二點是多攬事,但不爭權。第三點是盡職而不爭功。第四點是行權而不越位。第五點是分擔分憂,維護其正確的威信。
二是發揮副職的作用。第一個作用是政治上的維護作用,作為副手、助手,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從班子的全局出發,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負起職責。
第二個作用是在班子的維護制定和決策執行方面,要發揮重要的影響作用。在班子的決策制定和決策執行方面,副職要發揮重大的影響作用。就是說副職會不同程度的參與班子決策的制定,這時候要有主見但不固執,最后要集體決定,做出決策,就要執行。那么在決策執行和落實方面,副職要發揮重大的指揮、協調的功能。決策能不能落到實處,就看副手、副職、下屬能不能有力的去落實、指揮、執行。第三個作用是在人才成長方面,副職是不可逾越的臺階。因為都要在事業上有所發展,大多數要經過副職這個階段。這時候,要積累經驗增長才干,熟悉情況。所以在管理中,副職中的佼佼者往往是正職的接班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好的副職,好的下屬,才會有好的正職。
四、認知領導角色,善于自我協調
世界經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在世界經濟發生巨變來臨之前,每一位管理者、每一個組織,只有儲備了能力,才能把握發展的機遇,機會是留給有能力、儲備的人準備的。究竟從哪些方面來儲備能力?十六大提出,每一位管理者應該從五個方面來儲備自己的能力。
1、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
要科學判斷形勢,正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時代,中國正處于什么時代?組織在發展中面臨什么樣的環境、處境?應該說整個的東方世界、西方世界都處于社會裂變的時代。中國是處于一種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時代,會遇到很多的矛盾和不利的因素。矛盾高發期,需要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來應對復雜的局面。
2、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市場經濟對每一個人,每一個管理者,都是一個新的課題,對企業,對組織,同樣面臨新的歷史時期的課題。所以把握了市場規律,才能真正進入市場,才能通過市場進入準則、規則。
3、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
東方也好,西方也好,發達國家也好,發展中國家也好,都面臨著一種不可預測,動蕩不拘的環境。美國很發達,可是一場颶風,奧爾良市幾乎就沒有了,所以在自然面前,他也會面臨動蕩不拘,不能預測。所以怎樣提高在這種不可預測的環境下生存的本事和能力,這也是一種能力儲備的要求。
4、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
市場經濟從根本上來講是具有法制性的,不遵守法制,你就很難真正從根上進入市場經濟。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的儒家思想,一些價值理念,很多都是人治色彩非常濃重,這就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從價值理念、從文化管理層面,怎么樣變更到的思維方式層面上來,都需要按照法律、規則,去行使依法執政的能力。
5、總攬全局的能力
要站得高,看得遠,不要近利主義。
20XX學習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范文二
首先要明白溝通與協調的含義。溝通就是交換意見,協調就是交換條件。
溝通的必要順序是:用心傾聽——中立觀察和思考——掌握其真實意圖——換位思考——尋找契合點——達成一致。協調的必要順序是:詢問對方意圖——找到對方關心的事項——站在對方角度提出我方觀點——尋找共同價值——協商一致。
溝通首先靠自己的耳朵,傾聽是溝通的最重要的環節。愿意傾聽別人的心事或故事, 尊重對方,要有樂于聽對方說話的表現,做別人的耳朵,用心去聽,多給別人耳朵,少給別人聲音;觀點重要,方法更重要。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尋求促成他人的意見同他們一致的時候,自己總是說太多的話,如果你對別人的看法不同意,你或許會去阻止他、反駁他,這樣做只會引起爭論或沖突,在別人的意見還沒表達完之前,你應該耐心下來,保持一顆開放的心靜靜的傾聽,態度一定要誠懇,鼓勵別人發表他自己的意見。
最常見的溝通障礙是:別人在說話時,自己急于表達自己的看法;習慣性的或粗暴性的打斷別人的說話;對自己喜歡的話題感興趣,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則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把重點放在結論上,而忽視了過程和細節。
有一句名言說道:說服他人的最佳方式不是用嘴,而是用耳朵。所以少說話,多提供機會和空間給別人;溝通還需態度和肢體語言,包括神情親切、語調平和、語氣溫柔等等。要善于用真誠的心去傾聽、去理解和了解別人。即使是犯錯誤的人也有他的理由。要鍛煉良好的溝通能力,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自我心理素質和修養。
1、學會傾聽。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上天賜人以兩耳目,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寥寥數語,深刻而形象的說明了傾聽的重要性。在傾聽過程中,如果你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真實的接受對方信息,主動的進行理解,就會產生傾聽障礙,造成信息失真。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可以豐富你的信息儲備,修正可能存在的錯誤,幫助你獲得第一手資料和豐富的感性認識,還可以幫助你真實的了解對方的需求、動機、立場、觀點、態度,掌握與對方的溝通方式、內部關系,而這些是事前資料準備再充分也無法取代的。在交談中學會用眼神、微笑和渴望傾聽的神態來營造一種寬松、平和、真誠的氛圍,才會使參與交談者有信心暢所欲言,真實的表現自我。因此我們在平時的交談中,應當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傾聽能力,首先在雙方或多方的交談中,不要總是談論自己,不要總想占據主導地位,而要認真耐心的關注他人的談話,盡量不要中途打斷;其次,不要匆忙對他人的談話下結論,不要急于評價他人的觀點,不要急切的表達自己意見,更不要因為和對方的見解不同而發生爭吵;最后,當談話結束時,對于信息表達者發出的信息可能會產生歧義的部分,要重點分析,最好能當面詢問,以確保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2、善于表達。能否在適當的時候(時間要素)、適當的場合(地點要素)、用得體的方式(語言態度要素)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讓信息接受者能夠正確的執行或傳遞這些觀點,在溝通協調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表達能力又分為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指我們平時在人際交往中使用的語言信息,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使他人快速、正確的理解信息發出者要表達的內容,當你要表達與他人不同的觀點或對他人提出意見和建議時,使用委婉幽默、易于他人接受的語言,會使表達效果更好。文字表達能力在這里是指寫作能力,它作為一種對事物觀察、主觀心理感受、思想、精神狀態進行表達的一種行為,可以經受時間的流失和空間的變遷而長久留存下來,同時也是一種綜合了語言、觀察、體驗等可能性的溝通世界的方式。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能使他人在閱讀你的企劃、總結或文章時,感到條理清晰、觀點明確,很容易抓住重點,開展工作。大家應當通過積極參加各項組織活動,如說課、辯論賽、演講比賽、社團活動等組織,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參加名師講座、報告,博覽群書等方式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同時積極書寫各類活動的企劃、總結、新聞稿件、隨筆、文章等提高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
3、學會寬容。寬容是獲得友誼與支持,營造良好人際關系及工作管理環境的保障。寬容,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激勵,更是大智慧的象征、強者顯示自信的表現。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無染。屠格涅夫曾說:“生活過,而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彼裕斈銓捜萘藙e人,在自己有過失或錯誤的時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寬容。“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寬容的最高境界。以寬容的心態對人、以寬闊胸懷回報社會,是一種利人利已、有益社會的良循環。
寬容是一種大度、是高尚情操的表現。寬容之中蘊含著一份做人的謙虛和真誠,蘊含著一種對他人的容納與尊重。學會寬容,心靈上就會獲得寧靜和安詳。學會寬容,就能心胸開闊的生活。很多時候,寬容會給人帶來一種良好的人生感覺,使我們感到愉悅和溫暖,生活中就會少些怨氣和煩惱,就能感覺到生活中“快樂”的豐富,而不是缺少。
學會寬容,就學會一種有益的做人責任、就學會一種良好的做人方法。生活中寬容的力量巨大。因為批評會讓人不服,謾罵會讓人厭惡,羞辱會讓人惱火,威脅會讓人憤怒。唯有寬容讓人無法躲避,無法退卻,無法阻擋,無法反抗。寬容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學會寬容,就會善于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麗。就讓我們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讓原本平淡、煩燥、激憤的生活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4、多多激勵。激勵是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和希望,它能激發力量、引發智慧、鼓舞斗志。對任何人來說,生命需要激勵,學習和工作更需要有激勵。作為領導者,就應該懂得如何去了解激勵下屬的方式以促進工作、并確認自己在激勵下屬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個有效的管理者,應能創造促使下屬達成各自目標的條件。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的人應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對激勵問題提供一個通用答案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須了解和影響下屬的動機。而動機是一種對人們認定他們自己達成滿足需求目標程度的尺度。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依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與被接納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在一般情況下,當某個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后,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通常需求不是靜態的,它們根據經歷和期望隨時間和條件發生變化,因此作為領導者要發現和尋找那些能激勵下屬、改善他們工作績效、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的手段,才會使部門工作有效開展起來。
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會讓你的工作如虎添翼,屢見功勛。當然,作為領導者更要心胸開闊,有寬容的氣度,能容人之不同、待己之不恭,海納百川、求同存異。要善于集中和接納別人的聰明才智,將他人的好觀念、好意見、好做法收集采納上來,變成自己的智慧與才智。要堅決貫徹執行組織意見和決議,維護大局的利益。做到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組織、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強化責任意識,不斷提升自己工作的執行能力,以的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優異的工作業績信服于人。
20XX學習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范文三
我于20xx年6月14日-6月18日參加了xxx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通過課上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及時完成課后思考題,并在課后及時下載講師的講義再學習等形式,完滿的完成了各項學習任務。通過本次學習,受益匪淺,對溝通與協調等內容有了深層次的了解,在與人溝通方面,對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感悟到了一些平時忽略的細節。這次培訓學習有助于我在實際工作當中及時更新知識、更新觀念,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將學習日常化、生活化,同時提高專業工作水平,拓展了工作思路,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好得發揚延長石油“埋頭苦干,開拓創新”精神,為企業的穩步提升貢獻力量。
一、明確了溝通與協調的涵義
溝通,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人際關系,F實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要和上級、下屬以及同事交流,還要與其他形形色色的人交往,這些都需要建立人際關系,都需要做好溝通與交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生、事業成功的基石。溝通于行,交流于心,如果生活中沒有溝通,就沒有快樂;工作中沒有溝通,就沒有樂趣;事業中沒有溝通,就沒有成功。因此,重視溝通、學會溝通,是必須的。
從管理學的角度講,溝通就是指在組織中,各部門之間、層次之間、人員之間憑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傳遞思想、觀點、情感和交流情報、信息、意見,以期達到相互了解、支持與合作,從而實現組織和諧有序運轉的一種管理行為或過程。協調,從哲學意義上看是指事物
存在的一種和諧有序的平衡狀態。行政協調是指行政主體運用各種方法,協商、調整行政系統內部各組織之間、人員之間、行政組織系統與其外部環境之間關系,使之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和諧有序地完成行政目標的行為。由此我們可以將溝通協調能力定義為:通過傳遞思想、觀點、情感和交流情報、信息、意見,來協商、調整他人的活動,從而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使之相互配合,和諧有序地完成目標的技巧和才能。個人在進行溝通協調的過程中,包括兩個基本的環節:首先,個人通過各種文件、報告、會議、電話、電視、傳真、電子網絡等媒介和方式,來收集、傳遞和交流信息,從而促使組織、部門、人員之間的了解;其次,在了解的基礎上,個人要努力構建組織、部門、人員之間分工合作、彼此配合、協同一致的和諧關系,實現共同目標。所以,個人的溝通協調能力,包括溝通和協調兩種能力,溝通能力表現為與誰交流、交流什么、如何交流;而協調能力則在交流的基礎上表現為如何調整交流各方面的利益和關系,使之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和諧有序地完成行政目標。
二、了解了溝通與協調的必要性
通過學習讓我認識到了溝通與協調的重要作用,讓我認識到溝通是人與人相互之間傳遞,交流各種信息、觀念、思想、感情,以建立和鞏固人際關系的綜合;是社會組織之間相互交換信息以維持組織正常運行的過程。協調是行政管理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或在領導的授權下,調整和改善組織之間,工作之間,人際之間的關系,促使各種活動趨向同步化與和諧化,以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通過學習讓我發現
自己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特別是溝通協調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不同工作、不同角度、不同閱歷、不同性格的個體對溝通的認識和理解不甚相同,采取的技巧、溝通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這些特色和方法不是無字天書,而是大家工作經驗的積累、溝通細節的把握、溝通知識的積淀,通過學習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
三、學習了溝通與協調的技巧
溝通與協調的前提必須明白自己的角色。說到角色時要注意三個問題,一個是不同的角色,溝通與協調的方式和內容不一樣,二是不同的角色,對事情的要求不一樣。三是不同的角色,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先說溝通方式和溝通內容。在工作上,我們是上司和下屬的關系,我們溝通與協調的方式是開會,談話,內容是關于怎么做好工作。在生活上,我們是朋友,我們溝通與協調的方式也許是吃飯喝酒或其它的,內容是生活中互相的關心。第二,對于上司,你的能力比下屬強,一些事對你來說也許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但對于下屬來說卻是竭盡全力才做到的。上司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們。第三,上級所做的對下級有什么好處?員工不是來為你實現你的夢想的,員工是帶著自己的夢想來的。
四、總結了和人溝通與協調的方法
首先,溝通者要抱著虛心的精神,不要妄自尊大。連孔夫子這樣的圣人都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焙螞r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就溝通的某個議題來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必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要有膨脹心理,應該認真傾聽別人觀點,營造良好的的溝通環境,不
要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不可藐視任何人。
其次,溝通要把生活與工作分開。很多人經常把工作上的事和生活中的事混為一壇,常常因為與某人有著相似的性格或愛好,在生活中很對胃,就把在生活中的好感移植到工作中。這也是溝通中最難做到的一點。溝通要分清楚溝通的場合、溝通的內容、溝通的成績。
管理與溝通是相輔相成的!管理要求執行力好,提倡的是力的文化,而溝通要求請道理,灌輸思想,這是仁的文化。如果處理不好,把管理與溝通看成是對立的,那么倆件事都做不好。最高的境界就是以力假仁,也就是嚴格執行某些決定前先溝通好。通過這次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維,為今后更好地工作儲備了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政治修養,強化了理論素質,更重要的是發覺了自己在溝通與協調方面的缺點和不足,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的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人要想在職業生涯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具備更加優秀的素質。通過這次溝通與協調知識的培訓學習,使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和優秀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當中,我必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逐步發現自己,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修養,為企業的更好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學習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溝通與協調能力學習心得體會05-16
如何提高溝通能力與協調能力04-02
如何提高溝通協調能力07-25
溝通與協調能力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9-30
面試如何體現溝通協調能力12-17
溝通與協調能力心得體會范文(通用5篇)12-25
論企業管理者如何提高溝通協調能力08-23
單位溝通協調制度12-07
高效溝通與協調技巧心得通用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