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
XX(20xx在學習了北師大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年版)》的解讀后,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其中有幾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一是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使育人目標更加系統明確。
新課標將“文化自信” “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表達作為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和總目標。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點: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在每一個學段目標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課程內容的主題與載體形式也是強化“以文化人”的價值取向,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要內容。這一核素養確實立處處彰顯著國家意志。
二是新課標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第一層的基礎型學習任務群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層的開展型學習任務群分為“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第三層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分為“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課程結構的階段性和開展性通過構建學習任務群的方法來實現,而學習任務群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會讓我們每個學段之間的.教學銜接得更緊密。
三是新課標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以前語文教學時老師們通常采用閱讀單元的形式組織語文的課程內容,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核心,把其他運用語言文字的實踐活動推到了輔助或附加的地位。單純地以閱讀為中心,其實是難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的任務。這一次課標修訂,設定了語文學習任務群,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開展,其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使語文教學變得高效實用。
用線性推進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大家都不陌生。教學時我們常常是讓學生先識字寫字,然后是解詞、分析段落大意,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用這種方式來推進語文學習,老師一廂情愿的要素較多,學生不一定愛學樂學,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在學習任務群這樣的一個課程內容組織形態下,我們更關注的是一個學習單元的構建。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寫字、閱讀鑒賞、梳理探究、表達交流這樣的一個線性推進的語文學習活動就變成了四種學習活動互動推進的過程。
以學生演講為例。以前的教學往往是先學了一組演講課文,在這組演講課文當中抽取出演講稿撰寫的標準和規格,然后就按照這個規格和標準去撰寫演講稿,F在的學習任務群和以前的線性教學有所不同,很可能是學生先有了要演講的愿望,然后意識到寫演講稿需要關注演講的目的和對象。通過研讀不同的演講稿的結構體式去確立結構方式,然后在誦讀名家的演講稿的過程當中掌握這些演講稿的規律,這樣學生就能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演講稿,進而把稿子越寫越好。
在這樣的一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習活動的愿望是自主發生的。因為有了這樣的愿望,他通過調集各種學習資源去完成這個學習任務。于是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識字與寫字這樣的四種語文實踐活動就變成了一個互動交流。學生可以以任意一個實踐活動為起點,通過這個活動帶動其他的三個活動。這樣我們就從一個單純的閱讀單元,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學習單元。這樣先進的教學方式真正的做到了以學生為本,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體會。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2
XX綠樹濃陰夏日長,在這樣一個如水的夜晚,翻開教授的講座,聆聽溫教授對于新課標的解讀收獲匪淺。
溫教授開篇用幽默的語言告訴我們,也許課標不是最完善的,但它卻能為我們的教學提供指導,我們的教學是需要課標的精神去引領的。確實如此,面對紛繁復雜的國情、情況多樣的'學情,我們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時而為,因勢而行。在雙減政策之下,如何讀好新課標,既要讓學生考得好,又不能教那么死,這也是時代給我們青年教師的一道考題。
新舊課標之間,更多的是一種銜接。日趨完善的概念提供了一個指向性的空間,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循序漸進用好統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落實這些內容,這才是尤為重要的。新課標提出了一個很高的站位,那就是“立德樹人”。語言是民DNA族文化構成的主要載體,文化的血脈和都表達在了語言之中。新版課標把之前所說的“語文素養”這一概念改為“語文核心素養”,概念更明確、定位更清晰,讓“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在教學中潤物無聲。
其次,對于整本書的閱讀,溫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中國人讀書最好的時間在小學,而我們在這個階段更應該給學生以引領,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要讓學生有自己喜歡的書單,引導他們在整本書的閱讀中培養耐性。因趣而讀,讀中尋味,張弛有度,快樂讀書!
整場講座與我而言也是潤物無聲,在一些自己做的不夠到位的地方我也將繼續探索,在學習的路上一往無前!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3
其實,生活中一些熱點現象與新課標聯系非常緊密。最近爆火的東方甄選直播間里,董宇輝用雙語教學的形式在賣貨的同時和觀眾們暢談理想、人生,用輕松幽默又不乏睿智的語言征服了觀眾們的心。董宇輝以他廣博的知識、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的精神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用雙贏的方式實現了助農扶農的初心。很贊同網上一種說法:董宇輝的現象讓新課標精神得到具體表達:
一、學科間的融合。董宇輝在直播間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他的講課中涉及到中文、英文、歷史、地理、哲學等等學科知識,真正做到了學科間的融合。新課標倡導的跨學科學習,不就是倡導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將不同學科融合在一起而進行有效的學習嗎?董宇輝的講解顯然做到了這一點,這與他平時大量的閱讀、深入的思考是分不開的。
二、自主學習。新課標倡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和啟發下能自主學習和探究,“雙減”政策的落地也在向家長和老師發出一個信號:學習終究是要回到它的本質上來,不是老師和家長推著學生學,而是學生自己有學習的`內驅力因而能主動去學習。董宇輝有那么廣博的知識、深刻的見解,與他自主學習、大量閱讀有關,他平時讀了很多書籍,有專業方面的也有各個領域里的書籍,探索精神使得他熱愛閱讀,并且能深度思考,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將知識能有效融合起來,并且學習還能和實踐有機結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三觀正確、有滿滿的正能量。新課標倡導學生有文化自信、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董宇輝在賣貨的同時向觀眾輸出的是滿滿的正能量:他熱愛祖國,熱愛生他養他的土地。他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同情底層的廣大勞動者。他喜歡李白的浪漫奔放,贊賞杜甫的憂國憂民,欽佩蘇軾的自由灑脫。他說人在失意的時候要善待自己,得意的時候要善待他人。這種說法與古代“窮那么獨善其身,達那么兼濟天下”的理念不謀而合。正是有了這么多的因素,他才得到了這么多人的喜愛。新課標精神在董宇輝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達,這也使得新課標的落實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這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語文教學,感覺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就從靜下心下來認真讀書做起吧。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讀各方面的書,讀中有自己的思考,把讀書帶來的收獲放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和學生一起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吧。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4
前些時候,縣教研室組織全體語文教師一起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回來后,我又通讀了一遍。讀完后,我對語文教育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以后的教學中也有了更明確的目的。
在這次新課標中,一些修改過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也更加人性化和有針對性,對于傳遞祖國的漢字文化無疑是更有益的,F在我針對第二學段的.目標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1、新課標在識字和寫字目標上減少了會寫字的數量,減輕了學生會書寫漢字的負擔,也減輕了一些學習壓力,F在的學生接觸的新事物多了,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更強了。但是我們的教育卻仍然把他們牢牢鎖在應試教育的框框里,讓他們失去了開發自己興趣和培養自己愛好的時間,適當的減輕一些學習壓力,可以讓學生嘗到更多的童年樂趣,在這些童年樂趣中積累的經驗和經歷對他們以后的學習也會有促進作用。
2、在閱讀目標上增加了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要求。學習貴在有疑,針對疑問可以提出問題,并且找到解決的方法,F在的教育還是停留在教師講授的階段,學生發現問題的機會和能力都不足,而發現學習已經幾經論證,是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發現問題,并找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和思維方式,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在以后的學習中舉一而反三,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3、習作目標中指出“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边@個目標的提出比原先“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更具體,也更明確了。使得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有更清晰的思路,也更有利于學生把作文寫得生動有趣,在寫作時突出重點,抓住細節描寫。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越來越貼近生活和釋放學生天性以及跟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改進的一面,相信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5
XX有幸與教授相遇云端,聽著溫教授的講座,學習《義務教(2022育語文課程標準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后,我最大的感觸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核心素養,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創立語文學習任務群,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展高效的教學,促進每位學生都取得自己最大的進步。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們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授課方法,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新的學習任務群指明了教學方向,為開展教學工作提出具體可操作的.行動指南。每個任務群都承當著一個學習內容,任務群的提出,既有內容的呈現,又有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習任務群和課程整合的要求,我們既需要將課程文本進行整合,還需要將課堂符合“任務驅動,情境體驗,真實探究”的要求。
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滲透學習任務群,不斷地去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可以嘗試著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教學活動,讓語文教學從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完語文后,可以充分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愛上語文,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
溫教授的講座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更多的感觸和思考,真是受益匪淺!更多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慢慢去探究和改變。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6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臨近開學,為了使我們一線教師讀懂教材,吃透教材,更好的運用教材傳授知識,盧氏縣教體局精心安排縣內優秀教師及縣外名師為我們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課標教材培訓,在此次培訓中,各位名師傾囊相授,提供了他們珍貴的經驗,為我們今后解讀教材、課堂設計、教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統編版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好教”的明顯優勢在于其編排體系,它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授,還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雖然統編教材目標更加明確,能有效地聚焦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大大地實現了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初步的審美能力,也為教師解決了所糾結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難題。但是要教好這套教材,又絕非易事,我們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更強的專業基礎,還要具有鉆研、創新的精神。
在此次培訓中,盧氏縣教研室張彥紅老師以“增強六個意識,教好統編教材”為題,圍繞國家意識、目標意識、文體意識、讀書意識、主體意識和研究意識向我們解讀了統編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在課堂中落實語文要素的方法等,解決了教師們心中的困惑。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意識,還要搞明白我們“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在大膽傳授必要的語文知識的同時,去滲透責任意識、國家意識等,為祖國培養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梁;只有這樣,我們教師也才會在教學中努力實踐自主合作學習方式,表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這一理念,讓語文的訓練在教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得、自悟的過程,為祖國培養鉆研、創新的新時代少年;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會在“埋頭趕路”的同時,去“抬頭看天”,時不時地為前進的道路正方向,更學會帶著“望遠鏡”去謀劃學生未來。教育事業越開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所以我們教師不能單憑一本教材,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教材以外多看些書,勤于思考,勤于總結,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培養祖國新時代好少年夯實基礎。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吹靡姸噙h的未來,就能走到多遠的遠方,我們將以新教材培訓為契機,深挖教材,研究教法,在教學中,滲透六個意識,期待著在新的學期,與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美麗相遇,在知行合一中挑戰自我,與學生共同追求卓越!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7
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使我受益匪淺,收獲豐厚,感觸很多!缎抡n程標準》強調: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務必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墩Z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潛力為核心,是語文潛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使命感、構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和綜合運用潛力。通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帶給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因為學習,才有荀況的“學不可以已”,才有劉向的“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新課程改革對當前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轉變觀念,適應新課改是我們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故課標學習迫在眉睫。
XX在深圳市教研室的精心組織下,老師和白晶老師帶著我們“20xx從宏觀到微觀認真學習了版新課標”。兩位老師再次強調了新課標帶來的變化,我在這次學習中也有了新的提高和新的認識,要清楚明晰了以下問題:
一、語文學段明、暗線
20xx在版新課標中,語文課程學段要求以“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大核心素養為暗線,以【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類典型的語文實踐活動為明線,雙線融合呈現目標內容。
二、語文學習任務群
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由假設干同類任務的學習單元組成的課程群組。每個學習單元以學習主題為統領,以學習任務為導向,以學習活動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和學習評價等關鍵要素,打通課程內容、學生生活和語文實踐,追求語文課程促進學生成長的綜合效應。小學語文課程包含三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群,第一層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包含“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一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是開展型學習任務群,包含“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學習任務群;第三層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包含“整本書閱讀” “跨學科學習”兩個學習任務群。
白晶老師以各種主題的單元、各種題材的文章為例,深入淺出地示范了語文學習任務的設計,特別強調了語文學習任務一定要讀寫結合,表達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
三、中段表達與交流
XX老師是全國習作訓練方面的頂級專家,他帶著我們再次細細研讀課標的“表達與交流”局部,告訴我們要明確表達類型,強調表達意愿,重視表達情感,遵循“快樂為首”原那么。何老師認為,在起步階段,鼓勵在閱讀中積累就好,邊讀邊寫,讀寫共進。何老師介紹“百字作文天天練”“學生自改”是極好的方法。對于這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也是很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而且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16何老師反復強調,我們要重視課內習作指導,全年次,一次都不能少!不能用講評代替作文指導!何老師提醒我們,老師要注意統篇教材作文科學設計的決定性三要點:教材訓練點、寫作支撐點、教學著力點,支撐點要轉化為可視化、真實性、能參與的情境,確保作文有真實的情境、有具體的任務、有集中的思考、有明晰的讀者、有過程的推進,讓寫作關閉美顏依然美美的。
學而不思那么罔。在接下來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將博觀約取,學以致用,有的放矢轉化“他人經驗”為自身實踐基石。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8
。2022暑假期間,我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年版)》。感覺受益匪淺,收獲頗豐,同時也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自己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 、課程實施增強情境性,實踐性
其實,我們在準備公開課時,往往會讓孩子做很多的實踐準備,比方,資料、拍照片、帶實物道具,課前小采訪、假期小調查……這些都表達了語文學習的情境性和實踐性,新版的課程標準更突出了這個實施特性,這其實是育人核心素養目標的一大展現,也要求學生更高的參與度、更強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審美體驗。這也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轉變觀念,情境性和實踐性不僅僅表達在公開課中,更應該切實融入家常課里。
2 、課程內容的變化帶動教與學的變革
核心素養要求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能力無一不表達了課程內容的.變革。這都帶動著我們教師教法、學生學法相應地改變。教師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們需要學習和教的內容也更多了。唯有終身學習,才會適應時代變革。
3 、語文學習任務群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概念讓我認識到語言文字積累、實用性閱讀、文學閱讀、思辨性閱讀以及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滲透學習任務群,不斷地去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通過閱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沁入,提高學生認知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過學習,我不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語文新課標,并且能精準抓住新課標的重點、難點,尤其是新課標的變化和特點。這對今后的教學實踐活動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不斷學習,并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努力,積極實踐。
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善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用心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在實踐工作中,應不斷總結反思,經常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心得等;并和同事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用心探討,總結經驗,用心推廣,魏書生的教學法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潛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9
我學習了河南省教育廳組織的暑期《義務(2022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年版)》線上培訓會。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就淺淺的說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1設置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3創意表達”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第三“整本書閱讀”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就屬于第三層。
。2022《語文課程標準版)》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整本書閱讀被鄭重地寫進1941了課程標準之中。年,葉圣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要閱讀整本書:“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可見整本書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必經之路。
“為什么需要閱讀整本書”,學生浸潤在整本書中,而不是單篇文章,把整本書作為教學內容,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培養每一個讀者精神世界的“景深”。統編教材將整本書閱讀變得更為系統,它重視的不再是以前一味的強調“讀書吧”“你讀了沒”這樣的結果,而是給予學生系統的'、螺旋上升的、層層遞進的讀書的方法,學會有目的地閱讀,學會批注,學會提問,學會預測等等,無一不是對孩子能力的提升,從重視結果向重視過程來轉變。在“快樂讀書吧”中,推薦書目,提醒學生堅持讀整本書。指導學生讀整本書,教給他們讀書方法,并且要“堅持到底”,課前導讀課、課中研討課、課后延伸課,以一整本書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幫助孩子去讀更多的整本書,這對于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必將是最大的幫助!
整本書閱讀首先是“讀”,教師無法替代學生的閱讀體驗。整本書閱讀關鍵在于“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例如一年級語文上冊就可以用以下的教學策略指導:熱愛閱讀,不是靠一堂課去完成,而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教師要營造班級讀書氣氛,可以和學生一起建設圖書角、舉行故事會等,發現典型,樹立典范(閱讀之星評選)。
那么整本書閱讀讀什么書呢?這里所說的“整本書”,也并非完全要按照老師推薦的書目,可以允許學生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只要能夠激發學生愛上讀書,提倡學生可以自由閱讀。其中主要指教科書所涉及的和課程標準“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閱讀的書。而教科書所涉及許多單篇文章都來自整本書。那么,將單篇置于整本書中就應該成為閱讀教學的常態,即由單篇而讀整本。這樣在整本書與單篇之間“穿梭”,既能引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又能提升單篇閱讀的品質,一舉多得。比方在精讀課文的“閱讀鏈接”中,《祖父的園子》鏈接了《呼蘭河傳》的結尾、《草船借箭》鏈接了《三國演義》的原文(段落)等。
還有之前我們五年級學生閱讀古典四大名著,就命制客觀題(如判斷題、選擇題)考查“有沒有讀過”,如把書中的人物、情節、重要事件發生地、典型風俗名物等,與相應的書名聯系起來;也可以命制主觀題考查“有沒有讀懂”“有沒有想法”,如“劉備為什么要‘三顧茅廬',“唐僧、悟空、八戒、沙僧,你最喜歡誰?說明理由”“有讀者認為賈寶玉只喜歡玩鬧不喜歡讀書。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舉書中的例子支持自己的觀點”。
在小學階段,整本書閱讀如果過于模式化,要求過多,反而適得其反,弊大于利。鼓勵學生讀整本書,打造“書香班級”,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充分閱讀,只有增大閱讀量,語文素養才會得到提升。
很多教師都會要求學生讀整本書時,可以邊讀邊做批注,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悟,也可以圈畫出優美詞句,讀《西游記》時可以給妖怪分分類,畫一張《紅樓夢》家族圖譜,為尼爾斯制作一張人物歷險記等等,通過這些有趣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內容,理清人物關系,在不知不覺中將文本內容消化了,引導學生高質量完成整本書的閱讀。
讀整本書,教師要“教”,更要“不教”。“不教”,也就是自己讀與學生一起讀,與學生讀同一本,與學生提供讀書的方法、樂趣和收獲,這樣“不教”勝于“教”。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范文10
學習過后,我收獲頗多。這段時間的再讀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結合這幾年的中、高年級的教學工作經歷,也使我對閱讀教學該怎么教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想法。
一、新課標、新定位
談到語文閱讀教學,我們總要思考“為什么要學會閱讀呢”、“閱讀的目的是什么呢”這兩個問題。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這兩個問題最后常常會回到一個共同的糾結點一一“讀就是為了寫嗎”?固然讀寫結合很重要,讀也能促進寫,但是讀就是為了寫嗎?而且讀了就能寫嗎?顯然,對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的位置擺放上,我們應該對這個問題提出新的考量了。閱讀應該有它自己的獨立意義與重要作用。解讀新課標,我們不難理解。閱讀,即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開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開發,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閱讀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達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與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局部,在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的質量在很大程重上決定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墩Z文課程標準》為此設立了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因此,作為語文教育者,我們責無旁貸要讓我們的學生具備適應現代社會的閱讀能力。
二、新定位、新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為每個學生的對生活的認知和個人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教師將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因此,就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務必理解繼續教育。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理解,熱情投入,有效實施并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開展,教師的開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用心倡導、促進學生主動開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潛力。
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修改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擬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善,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到達《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建構都不同,所以要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局部做出反響;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響,甚至“突發奇想”;將自己的感受與文本的意圖進行比擬,為文本的內容及表達另行設計等。在教學《麥哨》、《鄉下人家》時,文本中對鄉村兒童生活樂趣以及農家生活描寫的場面非常多,由于學生都是有著真實的農村生活經歷,因此教學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比照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在文字中找到共鳴,更能真切的體會到草地上翻著跟頭、吹著“麥哨”、露天吃著晚飯的樂趣。甚至學生在拓展中,能挖掘出更多的這種質樸而又獨特的鄉村生活場景。這種閱讀方法,并不需要教師一味代替分析、概括,學生也并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構建,甚至創造意義。再如:閱讀敘事性作品時,要求學生能了解事件的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會逐漸形成自己一套也許還算不上完整、良好的價值觀體系。但是教師在原有的價值體系上旁加引指導,學生會在閱讀中加引內化并遷移運用。如《夜鶯的歌聲》、《狼牙山五壯士》教學中,學生會逐漸對家國情懷、民族大義有一定的認知,這種認知在對夜鶯與德國軍官的人物形象認同中會遷移運用到對五壯士與日本侵略者的人物形象的概述中。而這個基本的憎惡的價值觀的體系形成正是老師與學生、文本、作者之間的一次的集體閱讀交流、建構直至內化。
三、新體驗、新理念
為了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標中閱讀教學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又具體規定了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總5,40100量不少于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萬字。這些都說明,在“大語文”教育觀念下,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課本但決不能禁錮于課本。課內閱讀固然重要,但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僅閱讀二三十篇文章,也僅僅是多收了幾十條“魚”而已。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鏈接”性閱讀教學觀,授給學生以“漁”。如:以作者為鏈接點,以《冬陽童年駱駝隊》的作者林海音為縱向,拓展閱讀林海音《城南舊事》。以體裁內容為鏈接點,以童話體裁橫向鏈接國外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安徒生悲劇童話《海的女兒》、《紅鞋》以及國內童話作家張天翼的《大林與小林》、 《寶葫蘆的秘密》。加速學生的拓展閱讀,能迅速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寬加厚。
四、新理念、新策略
教學中把新課標的閱讀教學新理念轉化成教學策略,落實到教學實踐的層面,轉化成便于操作的具體方法,需要教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也給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
要讓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與閱讀量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在教學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們要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冗長而瑣碎的.分析,以教給方法和培養能力為主,幫助學生學會分析、理解、感悟,將多余的課時用于指導課外閱讀。每周我們會把學生帶入閱覽室指導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學會為自己選擇的研究課題查找相應的資料、積累資料,班級中也會成立班級讀書角。這樣保證了“閱讀源”,在閱讀的基礎上,盡量培養閱讀的反響能力,學會交流,訓練把讀的內容用精煉的語言復述并盡可能的談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在閱讀前,老師可作一些相應的關于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信息,讀后可以開展讀后感交流活動,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水平。甚至可以開展一些講故事比賽,鼓勵學生將閱讀的作品以口述的形式講給同學們聽。這樣,學生最終能在老師有步驟有計劃的安排下做到增加了閱讀的量,也提高了閱讀的質。
這樣的閱讀,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又不養成對老師的依賴。大量的有指導的閱讀,并且是精品的閱讀,必能提高學生綜合的文學素養。所以閱讀教學能否落到實處,決定了一個學生基本的語文水平。我們呼喚真正的有實效的閱讀課,呼喚給學生更多的閱讀帶來的生活積累,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真實的表達出來。
五、新策略、新原那么
幾年語文教學工作,我總是不經意陷入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喧賓奪主”的教學情況中。但在學習新課標后,我能清楚的體會到,其實,語文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的探究原那么。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
新課程剛剛起步,而這次學習也讓我體會到,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氣氛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我還要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2-08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總結12-13
新課標小學語文培訓心得01-11
小學語文新課標學習培訓心得體會03-31
小學語文新課標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1-10
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9-27
語文新課標培訓的心得體會03-14
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0-24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