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父母理解不了的苦衷

        時間:2020-08-25 18:32:04 成長心理 我要投稿

        父母理解不了的苦衷

          有什么心事都會跟父母講,覺得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所有苦衷?其實你有沒有發現一些父母理解不了的苦衷呢?

        父母理解不了的苦衷

          接受了多個被稱為網癮的青少年個案。他們或者已經輟學或多次逃學上網;或者每天上網打游戲超過數個小時,上課或做其它事則無精打采。在學校老師沒有辦法,只有叫家長領學生回家;而回到家里,家長們更是束手無策。好話賴話怎么勸說甚至運用武力都沒有收效,不得已,家長強制收繳電腦或手機,而他們則離家出走,任憑家長大街小巷到處找,他們則沉溺于網吧勸不回家。

          真的上網成癮了吧。否則,他們怎么會變成這樣呢?以前學習成績還好好的,但沉溺于網游后,學習成績則一落千丈;以前在學校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現在卻成了帶著搗亂的刺兒頭,并且處處頂風違紀興風作浪;以前有什么心事都會跟父母講,現在則什么也不說只是跟父母對抗叛逆得很。而且,誰勸都不管用,客氣些的,陽奉陰違,更多時候,根本就不跟他人交流,任憑勸說者口吐蓮花也毫無所動。說到找心理咨詢師,則一概免談,要么就是充滿火藥味兒地吼叫父母:要找你們去找!

          沉溺上網是假,想找出路是真。

          A是高三學生。盡管高考迫在眉睫,他仍然每天玩網游到深夜,學習成績不斷下降,老師和家長都很著急。好在他仍然努力學習,單親母親哄說找人補課,來到咨詢室。

          咨詢交談才知道他上網的原因:想要賺錢。A說,他知道母親一個人賺錢很不容易,而他要讀書,沒有機會替母親承擔更多。偶然,他上網游戲發現可以用掙到的游戲幣兌換成現金。他打算以此賺錢換取上大學費用,因為上大學交學費是個很大的家庭負擔。他說,目前他的帳戶上已經積攢了一千多元錢了。

          在外人看來是網癮,可是A的內心卻有著極大的愛與責任。只是他選擇的方式是不成熟的而且滿是風險。幾次咨詢后,A放棄了網游,專心于高考,終于在高中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走了所自己滿意的高校。他說,以后就有更多發揮自己的機會了。

          B是初三學生。進入初中時班級成績名列前茅,初二時中等,初三則成為班級困難生。老師與家長都說B聰明,但就是不務正業。好不容易被帶進咨詢室,B像徐庶進曹營,任憑父親說他好說他壞,自是一言不發,雖然內心早已充滿憤怒而面色赤紅。

          “打網游一定有自己的苦衷,但是似乎沒有人能理解”。B被我這一句溫情的話,打開了情感的閘門,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然后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B說,上大學不就是為了找個工作嗎?可是如今大學畢業即失業。時代早已是數據和網絡的時代了,網游是一個新的職業,是年輕人的天下。網游做得好,可以做職業選手,可以做游戲講解員,也可以自己開發新的游戲。而且目前這個行業待遇優厚。所以,他想早早地開辟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看得出,B是個有主見而且能夠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代價的年輕人,雖然他的想法難免偏頗?墒牵母改覆⒉荒芨纤乃枷。學校也跟不上。他們都還停留在不讀書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的.框架里。于是,周圍沒有力量支持B,相反,都要想方設法給他施加壓力。想法中好的部分得不到支持,于是,B就產生對抗,因而成了問題學生、困難學生。B勢單力薄,只好鋌而走險,不惜以輟學外出流浪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被咨詢師所理解和接納的氛圍中,B漸漸認識到自己有主見有果敢,但也過于激進冒險。最后承諾說要讀技校,走一條即能夠實現自己理想又能減少風險的穩妥路子。

          喜歡游戲是假,只想內心好受些。

          C說,只有打游戲時,他內心才稍感好受些。在學校,老師是唯學習論。恨不得學生成為考試機器,一分鐘都不能開差兒。有次他上課走了會兒神,老師就在全班同學面前批。那次班級看視頻節目,精彩處他跟同學們一起叫了起來,然后被老師罰站一節講,理由是就他叫喊的聲音高。不管什么事,老師根本不由分說不問青紅皂白,總之就是C的錯。發現其他同學有什么事,也說是C影響壞了別人。是可忍孰不可忍,C終于暴發了自己的憤怒,跟老師發生了沖突。

          家長被叫到學校,C滿指望家長會跟自己站在一起。但是家長忍聲吞氣也就罷了,回來還把C批得一無是處。既然里外不落好,干脆,不學了。而且學那個老師的課,實在讓C反感。不僅對這個課程,對學校,對中國的教育都反感透頂了,于是,學校也不想待了。

          游戲,能夠帶來稍稍的舒適?墒,父母拔網線,斷電源,收電腦,只好離家出走去網吧。

          咨詢中我用薩提亞模式雕塑出C的“打岔”式應對姿態。面對老師的指責排斥,他開始也是指責的,但是繼而是家長也開始指責他,于是,他開始了打岔,即用上網來逃避壓力。C體驗到打岔只是一種逃避,暫時讓自己內心好受些,但真正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在C的個案中,學校和家庭的共謀,使C成為了個“網癮”少年。

          除了學習,還有更大的渴望。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身體上,他們迅速發育成一個獨立的人;思想上,特有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在初步形;情感上,他們渴望與人交往,與人連接。從稚嫩到成熟,從依賴到獨立,從聽話到自主,在這個時期,他們特別渴望被理解、被肯定、被鼓勵、被支持。而且社會交往面越來越寬廣,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單一的學習及成績無法填飽他們對于人生對于世界的好奇。

          然而,遺憾的是,現在的學校教育還是把學習成績看得高于一切。不少老師也處于求生存的夾縫中,高期待要求學生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甚至恨鐵不成鋼,難免方式方法簡單,把學習之外的需求全部當作異端進行否認、扼殺、打擊,實難于順應、適應青少年成長的各種需求。

          于是,被否定、被排斥、被拒絕,甚至被心理虐待的現象,在學校時有發生。家長望子成龍而又深感無助無奈,于是把自己的期待與憤怒投射給孩子,跟學校老師一起共謀,把學生推向網絡。于是,就出現了所謂的網癮現象。與其說是青少年網癮,倒不如說是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成長需求的無助與無奈。

          網絡,其實是青少年的避風港。暫時成為了青少年的心理安全基地。隨之,他們又理想化地把網絡當成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溫床。雖然在外人看來危險重重,他們卻得以暫時的棲息。

          只是,如果沒有正確引導,風險真的大的很啊。

        【父母理解不了的苦衷】相關文章:

        只有享不了的福勵志文章11-03

        成功的演講少不了這些技巧07-27

        我們的距離發現不了彼此的不堪05-19

        速記定義的理解08-10

        形象禮儀的理解09-01

        對javascript的理解11-11

        成功創業少不了勇氣09-23

        爆笑笑話少不了10-08

        路怒族為何駕馭不了自己的情緒09-07

        雅思作文上不了6分的原因02-1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