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論文
導語:當今,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名詞,如“留守兒童”就是其中一個。那么,何謂“留守兒童”呢?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論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內容提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進入城市打工謀生,由此催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他們不僅成為外出務工父母的一塊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學校教育、班級管理的難度!傲羰貎和钡男睦韱栴}已成為教育工作者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關鍵詞: 關愛、幫助、責任正文:當今,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名詞,如“留守兒童”就是其中一個。那么,何謂“留守兒童”呢?即父母在外務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離異家庭的子女。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F在,“留守兒童”的人數比例已占到農村學校學生人數的50%——60%,其數量之多,令人驚嘆。而對他們的教育也成為擺在我們老師面前的難題。人們長說“尋其病根,治其頑癥”。教學也是如此。我在此就“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留守兒童”教育中的問題
(一) 管理難由于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邊,而爺爺奶奶們只是抱著讓他們吃飽穿暖、不出事的態度來管教他們。所以,這些孩子在家里處處受著寵溺,爺爺奶奶也都由著他們的性子而為。他們到了學校之后,受不了紀律的約束,大多數孩子便表現為紀律性差,自覺性差。如:上課不注意聽講,做小動作,好貪玩……經常出現屢禁不止、屢教不改的現象。這給教學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二) 家庭教育不力現今,在經濟利益的驅駛及生活的壓力下,許多農民外出打工,這也是造成兒童留守的重要原因。農村“留守兒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撫養,而大多數老年人沒有文化知識,對孩子進行不了學習上的輔導,加之近年來教材的變化也讓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輔導起來感到吃力,因而對于家庭輔導他們也是力不從心。而教師又不能長期加班加點幫其輔導,這也就造成課后再輔導的難題。當然家庭教育絕不僅僅是一般認為的家庭課后輔導,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應當是對孩子生活與做人常識的教育,同時,其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 學習吃力由于這些“留守兒童”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習主動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這些孩子均學習吃力。盡管在校期間老師的督促約束?苫氐郊,爺爺奶奶又督導不力,致使這些學生養成了一緊一松的習慣。學校與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從而收效甚微。我個人認為:要緩解這些“留守兒童”學習吃力的現狀,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就是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應用參與教學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與教師形成互動,并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課堂氣氛活躍,從而讓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使他們逐漸改掉以前的厭學情緒,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成績!傲羰貎和痹诮逃^程中碰到的問題遠不止以上這些,他們有的還要面臨生活的壓力和同伴的奚落(父母離異留在農村的孩子),時間久了,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傷害和影響,更有甚者還會影響他們以后的生活。因而對他們的教育就至關重要,特別是家庭教育必須到位,讓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的環境既寬松又不失緊張,讓他們的童年生活充滿情趣。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及各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二 “留守兒童”的個性特征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我發現留守兒童具有這樣的個性特征:
(一) 外強中干型 在堅強的外表下,他們有一顆脆弱的心,他們極易受到傷害,情緒不穩定。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呵護,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與父母交流,但是沒有。而老人們的教育方式,要么溺愛,要么無暇顧及。所以,他們更多的對老師有一種心理依戀。平時生活中的解不開的疙瘩,同學中的小矛盾,都愿意告訴老師。下課時愿意到老師的辦公室去坐坐。有時也會抱住老師的胳膊撒嬌。他們喜歡熱鬧,不喜歡獨處,希望能從同學相處中得到快樂。而一旦看到別的父母來看望自己的孩子時,他們那顆脆弱、敏感、易碎的心,馬上有了反應,傷心流淚、情緒低落、急躁易怒,甚至厭學、仇恨父母。這類孩子的學習大多不夠穩定,時好時壞,受情緒影響很大。
(二) 放任自流型 這類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為主。他們的家庭相對于其他家庭來說較富裕。因而這些孩子的零花錢大多比較充裕,這便使他們養成了好吃懶做、亂花錢的毛病。小賣部中的食品、玩具是他們的最愛。他們上半周當大款大吃大喝,下半周便節衣縮食,甚至連生病、買作業本的錢都沒有,于是就靠借債過日子。這些孩子胸無大志,學習更是一團糟。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天高皇帝遠”你想管也“鞭長莫及”。于是他們便更加肆無忌憚,反正老師也不能把他怎么樣,打不得,罵不得,一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架勢,指一指,轉一轉,一旦老師稍有放松,便當起了“坐家”,把學校當成自己的“養老院”,吃飽、喝足、混天黑。
(三) 天天向上型 這類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時間較短,靠出賣苦力或做小生意為生。他們的父母用勤勞和汗水換來還不算錯的收入,積攢著辛苦換來的每一分錢。為的是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不走自己沒有文化的老路。這些孩子大多保留著農村孩子的淳樸和節儉,從不亂花錢,因為他們深知父母掙錢不易,所以,他們的成績一直不錯。不過,這樣的孩子大多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交往,喜靜不喜鬧,有的甚至還有點不合群。
三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矯正方法
(一) 平等的愛,擔負起“師長”的責任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是職業的、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愛。無論所教的學生是優是劣,都應一視同仁,待之以愛千萬不能隨個人興趣,利益來選擇,否則就不是真正的“愛”。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融入心靈深處!庇捎趯W生各自不同的個性心理和成長環境,出現在教師面前的形象也不同。特別是學生家長的社會地位,身份職業各不相同,教師應一碗水端平,堅持平等對待的原則,不能因為家長的身份、地位左右自己的觀點、態度。這就要對學生的角色定位,切實擔負起“師長”的責任,善于走進每位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真正了解他們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力所能及地幫助留守學生解決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是出于教育人的.需要。
(二) 真情的愛,撫平受傷的心靈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陶行知教導我們:“教育是叫人化人,化人者也能為人所化。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庇谜媲槿リP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善于與學生溝通,給學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關愛每一個學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同學,特別是那些留守學生。只有在愛的氛圍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學生才會釋放出所有的潛能,發展起天賦與個性。老師要用真情的愛,撫平他們受傷的心靈,讓每個留守學生都能體味成功的愉悅!皼]有常識,也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要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活而言,每個學生都是為了賞識而來人間的!睂σ幻筮M的留守學生,老師只要對他們點滴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就能讓他體驗成功和快樂。是啊,真正自暴自棄的學生是沒有的,只要老師不用暴力語言傷害學生,不拋棄學生,學生是不會自我拋棄的。
(三) 真摯的愛,加大幫扶的力度師愛的職業收獲是育人。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服務精神,系教育的命脈!碧招兄慕逃枷雴l我:越是有“問題的學生”,越需要老師真摯的愛。只有老師拿出真摯的愛,才能加大對留守學生幫扶的力度。要加大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首先對本班留守兒童進行摸底,以居住地集中為片進行登記,針對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建立相應的動態檔案,本著需要的原則,進行分類指導,給予幫助。其次是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家訪力度。為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與子女定期聯系制度,要求家長每周要和子女電話聯系至少一到兩次,并經常進行書信交流。我還為每位留守兒童準備一份成長記錄袋詳細記載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學習及思想等情況。留守兒童一旦有困難,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轉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四) 無私的愛,搭起潛能的平臺《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提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备鶕嘣悄芾碚摚總人都同時擁有至少八種不同的智能,但這些智能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展他們的潛能。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提高留守兒童的自信心,為留守學生搭起發揮他們潛能的平臺。 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當前的教育改革、實踐新課程標準及面對“留守兒童“問題結合起來,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規律,善于辨證地、發展地看待每一位留守學生,真正做到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空間。綜上所述,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協作。讓我們大家共同攜起手來,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無私的幫助,使留守兒童和其他孩子一樣有健康、快樂、幸福的童年。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08-16
志愿者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07-24
淺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策略11-12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案07-26
農村留守兒童的5個心理問題07-10
我縣婦聯對農村留守兒童現狀調研報告12-21
農村留守學生教育策略研究的論文11-04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活動總結07-24
留守兒童論文參考文獻范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