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怎么去跟孩子溝通

        時間:2020-08-11 13:51:30 成長心理 我要投稿

        怎么去跟孩子溝通

          很多媽媽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么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怎么去跟孩子溝通,歡迎參考。

        怎么去跟孩子溝通

          1、良好的情緒

          作為父母在溝通中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強烈的詞匯。不要在生氣時溝通,有的家長因為暴怒的情緒無法控制自己,容易語無論次,說很多傷害到孩子心靈的話。當父母陷于不良情緒中的時候,是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這時候的“溝通”,往往是父母發泄了情緒,卻給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如果你經常說:“你讓我很難過”;“你傷了我的心”;“你把我逼瘋了”。這容易讓孩子產生被指責的感覺,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也許還會讓孩子反唇相譏:“是你自己要生氣的”,或“你難過可不干我的事”。如果你對自己的情緒反應沒有辦法負責,就不要在這個時候指責孩子,因為你這個時候的狀態是不適合進行良好溝通的。

          父母的語言,總是表達著父母的情緒、心態。幼小的孩子,雖然語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對于情緒卻十分敏感。即使是襁褓中的嬰兒,聽不懂媽媽的話,但是媽媽說話時是充滿耐心的關愛,還是很不耐煩的厭倦,小嬰兒都能體會。

          如果爸爸把在單位里的不公待遇的情緒帶到語言中;如果媽媽把在家庭中的疲憊感或者對配偶的不滿帶到語言中;這都是你們自己的情緒問題,你的言語中的破壞性情緒孩子是無法理解的。孩子只是聽見父母對自己的批評,要么是心里不服激起強烈反抗,爆發親子矛盾;要么是照單全收無限懊惱,減低對自己的評價。

          與孩子說話,父母自己的情緒至關重要,很多父母因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當看見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現,著實的著急,恨鐵不成鋼就會出現焦慮情緒。焦慮的情緒會傳染,會增加孩子的情緒波動,更難以專注于自己的發展。

          欲速則不達,人處于焦慮狀態中,不要說發揮潛能,往往連原有的能力都無法正常發揮。父母對孩子的焦慮,常常讓孩子對自己有更多的負面評價,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是好父母最要緊的功課。

          2、準確的表達

          成人面對幼兒完全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這樣表達,就很難保證有效溝通。孩子根本沒有聽懂,自然沒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因此,父母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盡量把話說得明白準確,少繞彎子。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小事例,你們就可以感受到語言的準確表達有多重要了。

          小強的媽媽對他說:“你可真懶,你這是什么學習態度呀?”。這樣說小強會摸不著頭腦,心里還會犯嘀咕:我又犯什么錯誤了?

          但如果如果媽媽換種方式來表達:“小強,最近三天,你連續三次作業都寫到10點了,可以說下為什么嗎?”這樣你要表達的意思就具體清楚了,小強就知道是講什么事,知道你需要跟他溝通的是寫作業慢的原因。

          同樣,如果您想表揚一下孩子說:“小強,你的學習真棒!”。你用這樣的方式表揚小強,他定會不痛不癢的。

          但是你如果這樣說:“小強,媽媽對你昨天寫作業的表現非常滿意,這樣做節省了1個小時的時間”。這樣小強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他能夠明確知道學習方法對自己的重要性,也知道尋找更好的學習途徑,自我成長。

          父母平時對孩子說話,語言越準確越好。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升親子溝通的有效性,確保孩子聽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對于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

          3、巧妙的說話

          說話的內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內容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會有這種感覺,更何況年幼的孩子,他根本沒有能力分析父母說話的良苦用心。父母如果對自己的語言方式作些講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會大不一樣。如果你想看到一件事情的結果,你就要把你想要的結果表達給對方。

          比如,你想讓孩子幫你洗碗。如果你說“你去把碗給我洗了”,這種命令性的言語總是讓人不舒服有抗拒感。同樣的意思換一成巧妙的表達:“如果有人幫我洗碗,我會很高興”,那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說,如果直接要求別人做某件事,通常會遭到拒絕。但如果你清楚地說出你希望的結果,對方就會知道怎么做,還會樂意去做。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親子溝通,也適合夫妻之間的良好表達。

          我們還可以巧妙餓使用反向表達和反向思考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語言:

          比如,你這么問孩子:“作業還沒有做完嗎?”,他肯定會說“沒有,還差一點。 边@可不是您想要的結果。但若換句反向表達或反向思考的提問方式,說:“作業全做完了吧?”。那么孩子也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復,我已經完成了多少,離全部還差多少。

          家長要做一個彈性溝通者,談話中就要避免使用“但是”、“不過”,這樣的詞語。我們經常跟孩子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類的話后,很容易會再加上“但是”或“不過”這樣的字眼。如果使用這些字眼,你給孩子的印象,就是你認為他的觀點在你的眼中是“錯的”,或者不關注他所說的問題。

          舉個例子,如果你說:“媽媽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這句話的意思讓人聽起來就變成“你說的沒有道理”。

          如果把“但是”換成“也”,這么說:“媽媽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我這里也有一個很好的主意,不妨我們再討論討論?”。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樣聽起來就舒服多了呢?不同的說話方式,能夠獲得不同的溝通效果。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和技巧,我們作為父母首先要學會這種有效的語言表達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跟父母交流的輕松和愉快,而不是出現了不滿或者抵觸的情緒。

          4、真誠的贊美

          人性的弱點是喜歡批評人,卻不喜歡被批評;喜歡被人贊美,卻不喜歡贊美人;因此,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如果把我們親切的眼神帶給對方,冷漠就會因此而消失。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甲乙兩個獵人,有一天他們都打了兩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見甲后冷冷的說:“就打到兩只嗎?”。甲聽了心理埋怨到:“你以為很容易打到嗎?”。第二天甲照常去打獵,但這次他故意兩手空空回家,讓妻子覺得打獵是很不容易的事。

          而乙的情形正好相反。乙的妻子看見乙帶回兩個兔子,驚訝的說:“哇,你竟然打了兩只?”,乙聽了心中大喜,洋洋自得地說:“兩只算什么!”。第二天,乙也照常去打獵,這次乙卻帶回了四只兔子。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父母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張缺乏熱情的嘴是最令孩子失望的,他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而發自內心的真誠贊揚,卻能給孩子帶來快樂,會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在孩子做的好的時候,家長會習慣性的夸贊:“寶寶你真棒!”那么孩子聽多了這樣不走心的夸獎,其實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

        【怎么去跟孩子溝通】相關文章:

        家長怎么跟孩子溝通12-06

        怎樣跟孩子溝通12-06

        如何跟早戀的孩子溝通12-06

        和孩子怎么溝通12-06

        怎么和青年孩子溝通12-06

        跟孩子溝通七大技巧和方式10-05

        孩子不愛溝通怎么辦12-06

        怎么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12-06

        怎么和早戀的孩子溝通12-0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