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淺談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淺談
農村留守兒童現象是中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這些留守兒童在長期過程中在學習、心理、道德等方面存在不同問題,而心理健康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
1.自卑。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兒童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遇到困難時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尤其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自卑感會增加和泛化。
2.孤僻。農村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時往往有失落感,在短時間里不愛說話,有些自閉;在學習和人際關系上遇到的煩惱較多,他們主要向朋友而不是向父母傾訴,長期以往會導致他們對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
3.任性。農村留守兒童一般是由爺爺奶奶代監護,由于爺爺奶奶年紀較大、文化程度偏低,再加上過于溺愛,留守兒童在性格和心理上容易出現偏差、逆反,在行為上表現為不聽話、不禮貌,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傾向。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1.父母教育缺位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和父母交的流機會,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依戀需要得不到滿足,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心理上的敵意和焦慮。監護人主要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輩大多溺愛孩子,往往無暇顧及留守兒童的情緒變化,易使孩子養成刁頑任性的不良個性和行為。
2.學校教育不足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的重要成長場所,學校教育直接影響他們的成長。但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大多數學校對于寄宿學生沒有配備專門的生活老師,留守兒童在學校很難得到學習以外的關懷;農村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機制存在偏差,教好幾個差生不如帶好一個優生;學校辦學條件差,相當一部分學生寄住在學校附近的親戚家中,在學校和親戚之間形成一種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監護失控。
3.社會教育不良
當前,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有效幫助的機構太少,由于基層很少或沒有相關的少年兒童的社區教育組織,使得農村少年兒童的教育與成長發展在社區教育中還處于真空之中;社會對一些娛樂場所不能有效的管理,也使一些農村留守兒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對策
1.完善家庭教育
充分的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改變那種只要給孩子留下更多的錢,讓孩子有實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對孩子的負責也是自己辛苦打工價值體現的錯誤觀念,使其充分重視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發展;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系,除了生活、身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除電話聯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等方式;要時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和交流,以及時了解子女的發展和變化。
2.加強農村學校教育
學校應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增設特色課程,將心理輔導課程和法制課程納入必修課程,開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強自立教育,提高留守兒童自理自助能力;教育留守兒童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對家長及監護人進行培訓,使其端正教育觀念,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探討并推廣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包括保育員的選用、培訓、管理方式的改進、相關制度的落實等,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居住和生活條件。
3.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
全社會要給農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就學機會,以盡量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政府應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化父母在子女監護和教育方面的職責;在學校設置方面合理布局,盡可能縮小農村小學或教學點的覆蓋范圍;社區居委會要積極展開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動,對留守兒童進行補充監護。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淺談】相關文章:
盤點引起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08-17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4大表現05-08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06-28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08-28
留守兒童心理疏導制度11-18
怎么關心留守兒童心理03-16
兒童心理問題及分析04-14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04-15
淺談問題設計論文08-09
小學兒童心理問題案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