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無法社會化
親情與社會化有什么樣的聯系呢?那么你以為親情能變成社會化嗎?親情無法社會化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每一個人心中都希望有一個港灣,那就是家庭。在一切都高度社會化的今天,家務活可以請人來幫忙做,但沒辦法請人過來做孩子的爸爸媽媽。家庭教育同樣不能社會化,花錢雇人來教育我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跟家庭教育是兩碼事。
專家表示,做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哪些方面呢?
首要是健康,睡眠健康、營養保健、身體健康。
睡眠有三大功效,恢復智力、恢復體力、消除疲勞。家長在關注孩子的睡眠方面,既包括睡覺時間的長度與巧度,還包括臥室的朝向,臥室中的輻射因素甚至床鋪的溫度、硬度、高度。除了睡眠及營養外,家長關注孩子健康的第三個環節就是對于孩子的體育管理。
第二,身體的健康只是基礎,孩子的精神領域同樣關鍵。
錢教授表示,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教育投入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孩子精神領域的關注,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加強親子交流。“今天我們能夠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我們一定要抓住各種各樣的機會通過語言、表情、動作、身體接觸等各種途徑向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寶貝,你對爸爸、媽媽來說很重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是在管我,而是為了我好。”
家長同子女交流的話題也有很多。
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家長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對他做些表揚,說這些話不用花費一分錢,卻幫助孩子樹立起了無比強大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孩子才懂得自尊,有自尊的孩子才懂得自強,而自強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立。如果孩子出現了失誤或者最近表現不好,告訴孩子別灰心,努力加油,有爸爸媽媽幫助你,哪兒跌倒哪兒爬起,這樣孩子就會有一個輕松健康的心態。
做家長關注孩子的第三方面就是關注孩子的安全。
因為孩子的身心發育還不完備,心智發育還不健全,他們的社會認知還不充分,情感和意志還不成熟,孩子的行為習慣尚在養成當中,道德觀念還沒有完全明確。家長應該時刻記得,孩子在18歲之前,自己是他的監護人,監護人就必須履行監護人的職責。
延伸閱讀:
對親情的思索
《讀者文摘》中有一篇羅伯特.凱尼的文章,叫《媽媽的'裙帶》:"男孩很小時,媽媽把他系在她圍裙的裙帶上說'現在你不再會摔倒'。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想離開母親去看看窗外的陽光,樹林和河流。"哦!媽媽,請解開裙帶,讓我出去吧"!但母親說:"還不行,我的孩子,你還不夠強壯"。孩子只好等著,看著母親一邊工作一邊唱歌。慢慢的孩子又大了一些,他被窗外明媚的春光,喧鬧的河水,青色的山巒吸引,不管不顧的向外走去。這時裙帶斷了,"啊!媽媽的裙帶真脆弱",孩子歡笑著跑出門去,一截裙帶還系在身上。男孩一直跑,為自由,為新鮮的空氣和清新的陽光歡欣鼓舞。他跑到一個懸崖的邊緣,飛濺的瀑布迷亂了他的眼睛,他絆了一跤,摔下崖去。在他驚叫的時候,他被掛住了,是媽媽的裙帶勾住了樹根,"哦!媽媽的裙帶是這么的堅固!"孩子藉著帶子爬上了巖石,然后繼續堅定地走向世界"。
親情就像母親的裙帶,在我們小的時候,給我們親密依戀、安全與歸屬感。隨著成長,孩子們漸漸地有了自我意識,有了自己獨特的情緒體驗,對生活與行為方式也有了自己的選擇。當孩子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步履維艱地走向社會的時候,尋求與他人豐富的友情,和認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樣看起來要比親情更重要一些。其實,親情依然留存在人類意識的下層,像心靈的搖籃,撫慰著孩子們疲憊的心。親情是孩子們心理發展的原動力,三個最重要的自我要素是在親情的呵護下形成,依戀體驗,產生愛和被愛的能力;客體關系,獲得依賴與獨立,并信任他人的能力;自我認同,協調自卑與自尊,創造與發展的能力。
有些時候,親情也會給我們帶來煩惱。"媽媽的裙帶"太短,親子之間易于形成糾結,孩子與父母的腳步常常絆在一起,甚至摔倒,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親情的包袱。孩子面對未來,躊躇滿志的時候,過于牢固的裙帶會限制孩子社會化發展,讓孩子們覺得親情似乎在控制他。另一些時候,孩子們會把在外部世界體驗到的不安、挫敗、恐懼、敵意投射給父母,以為一切都是親情惹的禍。其實,孩子們不知道,對親情的憤怒是在磨礪自己的情緒能力,學習識別、體驗、釋放與管理這些情緒,人才能變得成熟?纯醋匀唤,小老虎與兄弟姐妹、父母之間的打斗,你就知道那小家伙在鍛煉自己求生的本領。
不管對孩子多么厲害的父母,內心都是被愛所使然,恨也是愛的同義詞。愛孩子愛得過分,把孩子納入自我范疇,忘了彼此的邊界,以為孩子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內心一刻也不能安寧,真實可憐天下父母心。好的父母能夠妥善利用親情這根裙帶,該放長的時候放長,該松開的時候松開,容許孩子去創造他自己嶄新的未來。不過,讓孩子離開自己,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孩子與父母雙方都會體驗那種分離的痛苦。由于害怕這種痛苦,親情會無意識的創造出隔離與誤解,以此來對抗依戀與關系糾結。彼此對關系的憤怒越來越明顯,沖突升級,分離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內部的沖突都是有非常的意義,關系依戀越厲害的家庭,孩子與父母的沖突也越激烈,不然分離永遠不能實現,孩子已永遠長不大。這里,我們要感激親情的偉大,不管遭受到多少來自孩子的誤解,當孩子需要的時候,親情總是那么義無反顧。
我們要來說說孩子們的事,許多孩子的問題是成長的問題,每個階段會犯一些與年齡相關的錯誤。犯錯是孩子們的權利!親情有一個自然的傾向,就是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錯誤,以為犯錯誤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實,敢于犯錯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適應成功不能適應挫折孩子反倒是沒有出息的孩子。親情還有另外一個傾向,就是父母以為孩子一定要嚴加管理,不教不成方圓。其實孩子就像一顆小樹,給他時間和空間,他自然會抽枝拔節,變為國家的棟梁。等待孩子長大是每一對父母都必須認真面對的事情。當然,我們也觀察到有些親情存在著傷害,孩子們在親情互動中傷痕累累。其實,很多早年來自親情的心理創傷根源還是自己,心結總是通過自己慢慢的賦義來形成,我們把成長的煩惱歸罪于父母,逃避本該屬于自己的責任。如何來解釋父母給予我們的壓力、不信任與否定是很重要的,首先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動機,其次要知道否定的情緒只是親情中一個小小的部分,親情涵蓋的全部有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樹而失去一個森林。有時候,孩子們會依戀雙親中的一個,排斥另外一個,以為一個對自己好,一個對自己不好。其實,兩種類型的關系存在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溺愛孩子,另一個就會變得苛求,這是均衡的要素。我們該感謝的不是那個喜歡溺愛孩子的人,而要感謝那個敢于苛求的人,因為在親情中他同樣失去很多的東西,比如,共情、依戀需求、正面感激、積極情緒等。
親情永遠是孩子成長的動力。盡管在一些時候,親子間互動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父母只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會在親情的撫慰下回歸。同樣,孩子們只要保持對父母的尊重之心,親情間再激烈的沖突也會化于無形。但愿親情隨著時間慢慢沉積在孩子們的內心,沉積下的都是金子,讓孩子們的心靈閃耀著人性光輝。
【親情無法社會化】相關文章:
企業戰略的社會化價值10-05
社會化的客戶關系管理09-07
淺談企業社會化媒體營銷08-16
手機無法連接wifi11-13
社會化媒體時代該如何管理時間08-25
什么是企業社會化的CRM?11-07
社會化媒體時代企業如何危機公關08-25
褚橙社會化營銷策略分析論文07-20
社會化媒體校園新聞傳播論文07-24
無法開具離職證明模板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