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掌控感怎么辦
你會有一種強烈的掌控感嗎?你又會沉浸在掌控感里嗎?沉浸在掌控感怎么辦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的一年,有一份職業發展計劃固然不錯,但我們總會遇到計劃外的各種變化,著實讓人抓狂。
然而我們過分關注計劃的同時,恰恰忘記了,我們更需要的,是一些令自己怦然心動的目標,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進行反思,給自己一些留白的時間,因為在漫漫職業生涯里,我們不是鐵打的機器;而成功本身,更不是一紙完美的計劃就能達成的。
溫馨提示:文中素材取自真實的咨詢案例。為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在撰文時會經過加工與處理,均不是真實呈現。請讀者朋友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多留意故事背后的問題實質。
一、我渴望一份完美的職業發展計劃
當助理把Sally的咨詢案例放在我面前時,我認真閱讀了對方的信息,在我看來,來詢者Sally無疑是屬于高智商、高自律、有追求的那類人群中的一員,但即便如此,她依然猶疑、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
背景信息:Sally,女,32歲,某知名大學管理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后一直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從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做到了部門經理。
按照Sally的說法,她每年都會給自己定一份完美的職業計劃,但從去年開始,她漸漸感覺自己力不從心了,等年末一盤點才發現,很多計劃依然束之高閣,她不禁感到憂心忡忡。
咨詢訴求:結合自身的職業情況,該如何制定一份完美的職業發展計劃?
按照約定的時間,我和Sally進行了正式咨詢。
二、我絕不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我依稀記得,我和Sally第一次視頻通話的情景。
那天Sally穿著一款簡潔精致的深藍色大衣,化著淡妝,頭發盤在后面,紋絲不亂,看的出來,這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商務人士。
“Sally,你今天來找我,只是希望我幫你制定一份職業發展計劃嗎?”我問她。
“是這樣的,曉璃老師,我是個猶豫不決的天秤,現在正面臨著選擇的關口,可我就是遲遲做不了決定,就想找你幫幫我。”Sally說。
“哦?那么你能用十分鐘時間大致和我說說,你之前的職業決定都是怎么做出來的嗎?”我問。
Sally簡短利索地回顧了她的職業履歷。
Sally大學時讀的是化工專業,當時填報志愿時也和很多人一樣迷茫,更多的是沖著那所向往的大學去的,當時她的高考成績不是特別突出,所以為了能夠增加上那所大學的勝算,就選了一個在當時招生人數最多的專業。
然而大學四年,在今天的Sally看來就是一個“錯誤”。
大學畢業之后,Sally在家人的安排下來到了一家化工院工作,但Sally實在受不了“無所事事”的工作狀態,于是,她開始自救,積極備考研究生,用了半年時間如愿以償,考上了管理類專業的研究生。
“你當時出于什么動機轉向管理專業的?”我問Sally。
“做技術工作太無聊了,想著和人接觸應該會好一些,就選擇了管理專業。其實那個時候最單純的愿望就是,脫離那種無所事事的'工作狀態,感覺自己呆下去很快就要崩潰了。”Sally倒也坦誠。
研究生畢業之后,鑒于Sally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經導師推薦,進入了這家上市公司工作,直到做到了部門經理的職位。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
按照Sally的說法,她現在遇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困境,仿佛就要看到傳說中的“職業天花板”了。
三、你掌控的一切,反過來也在掌控著你
Sally甚至提出年后跳槽的打算,看得出來,她對這份工作多少有些不滿。
“能說說你對你現在的工作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嗎?”我問Sally。
“雞肋。”Sally說了這么一個比喻。
在Sally看來,這份工作顯然有它的好處,比如收入不錯,環境也可以,人際關系都很熟,學習培訓機會也很多,可問題就在這里,由于太過熟悉,她恍惚覺得在公司里,自己已經看不到太大的升職機會了。
她說出了很多大公司的一個普遍特征。
的確,在大公司,你會發現人才濟濟,任何領域都有特別厲害的專家,按照Sally的話說,她根本體會不到任何成就感,并且十分憂慮未來的路。
“通常說來,在看到職場天花板時,一般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橫向跳躍,比如換個環境或者換個公司,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迅速獲得新鮮感,但問題在于可能你跳過之后會發現,你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后,你依然會遭遇今天的困境;第二種是縱向延展,比如找到你這個領域內的行家,做些職業訪談,看看在你目前的局面中,自己還有哪些沒做好的地方,哪些可以繼續改進與挖掘的地方,繼續提升自己;第三種是想想自己還渴望做什么,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但問題是有可能會占用主業的時間精力,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及專注力,影響到你的工作表現。”我說。
“我每年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完美的計劃,以前都能圓滿完成,但是從去年開始,我發現我的計劃漸漸就失靈了。”Sally好不沮喪。
“哦?是臨時出現了什么狀況嗎?”我問她。
“說不好,更多的是一種焦慮和恐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后面該如何發展了。”Sally說。
“可我們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看,你前期發展的算是不錯的了,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部門主管,那么后面,你可能需要進入下一個生涯階段了,那就是在這個平臺之上,看看還有哪些能力和資源可以積累的,同時更需要你拓展視野。”我說。
“這種感覺很不好,”Sally皺起了眉頭:“我不喜歡去外面社交,因為我無法把握每個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這么些年來,我一直在兢兢業業做的一件事,就是掌控我的未來。”
“Sally,說實話,你認為未來能被你掌控嗎?”我問。
我告訴Sally,從我咨詢過的案例來看,有些職場人士的職業生涯出現了轉機,恰恰緣于一次看似偶然的機會,但這種機會,一定要走出去才可以有,絕不是呆在屋里一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
“你的意思,是讓我有意識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結識更多的人嗎?”Sally問:“可如果我投入了時間精力在上面,萬一達不到我想要的結果怎么辦?”
“你想要怎樣的結果?”我問。
“比如你剛才說的,一份不錯的機會呀。”Sally說。
隨著咨詢的深入,我漸漸發現,Sally是一個掌控欲很強的職場人士,她覺得什么事情都能按照她的計劃進行,才會給她巨大的安全感,而一旦這件事超出了她的掌控范圍,變得有些風險甚至前途未卜時,她就會在心底就會拒絕這件事情,始終不敢踏出第一步。
正是如此,本來領導有意安排她負責一個大項目,但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Sally無法忍受提心吊膽的感覺,就婉言謝絕了,從此,Sally負責的都是那些掌控感滿滿的項目,但項目收益很一般。
于是這些年來,Sally一直做的波瀾不驚,卻很難體會到成就感,這才是背后的根源所在。
四、你追逐的掌控感,正在扼殺很多可能
我問Sally:“比如一名保險業職員,你想到的可能性是什么?”
Sally想了想說,最好的路徑,當然是一路飆升,最終當上公司董事長才好呢。
有一名保險業職員,每天備受工作折磨,卻又無力反抗,便在業余時間寫作,最終成為世界有名的小說家,他叫卡夫卡。
如果都按Sally的計劃,估計就沒有卡夫卡了。
聽完這段,Sally噗嗤一下笑了,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心心念念想要掌控人生的信念,是那么不堪一擊。
我繼續分析,在Sally之前的認知模式里,好像職業生涯發展等同于考了哪些證書、提升各種職場能力、參加培訓學習等等,卻從來不曾想過,為自己找一個具有更大可能性的平臺,抑或是自己走出去,多認識些朋友,創造更多的機會。
Sally點了點頭,她說自己從來不曾意識到,完美的計劃背后,竟是扼殺了其他的可能性。
是啊,人生最可好玩的地方,就是處處充滿了各種未知與欣喜,當你開始做一件事,從最開始的抵觸到接納,再到后來的投入乃至喜歡,你身上發生的每一次變化,并不是因為計劃做的多么好,而是在做事的磨礪中,你會產生全新的體驗與發現。
有一個觀念我很贊同,那就是成功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事先設定好的,中間有大段大段的探索時間,從方向的確定到信息的搜集,從能力的提升到心態的調整,從眼界的拓展到人脈的積累,這中間的諸多步驟,也絕不是計劃所能預計到的。
如果執著于計劃本身,不容許出現一點差池,很可能還沒開始行動,就被這份完美的機會打消的連嘗試的念頭都不曾有了。
對于Sally而言,她迫切需要做的,是整合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格局,尋求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在這里一味死磕計劃。
我給Sally最終的建議如下:
1、對于自己輕車熟路的那些事兒,根本用不著計劃,只需要養成習慣不間斷去做就好;
2、對于工作這件事情,務必重新審視。
因為工作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所有人都渴望不受約束不受管制,所以如果一份工作讓你感到很舒服,你就要當心了。
3、不要指望選對一個職業可以一路順風。
任何一個在職場有過打拼經歷的人都知道,自己最終投入的那個職業,可能不是最開始看中的那個,但最終你扛過來了,沒準哪天你的面前就出現了新的機會,你只需輕輕一跳,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4、所謂計劃,恰恰是針對你想嘗試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才需要制定的,這種計劃,它真正的意義有點類似于“憋大招”——你需要主動放棄當下的快樂,只為了醞釀一個更大的結果。
延伸閱讀:
掌控感與安全感
對自己自身和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的控制,是一個人安全感的基石,安全感缺乏的人表現出尤為強烈的控制欲。而且當對外部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的控制感到無力的時候,便會大部分轉向內部對自身的控制,包括對自身情緒、想法、身體反應、行為表現的操控。
然而自身情緒、想法、身體反應、行為表現原本都是自然而然的,一旦進行人為干預,就會變得緊張、僵硬、不自然,而且久而久之,越控制越失控,最后收獲的將是更大、更多的不安。主要是那種失控和無力的感覺讓人無法忍受,所以明知道要順其自然,可還是要掌控。
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減輕焦慮的方法:在感到不安的時候,只要能夠控制一樣東西或者一個人,我們就能感到心安。重要的是,我們選擇的對象,要能夠為我們所掌控,并且不會反抗。比如一件重要物品,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一個能夠理解、接受和寬容我們的人。
控制分為直接和間接,直接包括要求、命令、示威、強迫……間接包括請求、求助、示弱、可憐、痛苦、受傷、想死、自殺……這些控制最終都會遭至控制對象的反抗,屆時面臨的將是更大的失控。
還有一種比較愉快的控制方式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人們都有自己的基本需求,可以說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不管是對物質的需求,還是對精神的需求。所以說,在人際交往中,根據不同的關系,能夠滿足對方的需要,也能夠從對方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比如單純的朋友,在一起只是為了快樂,那么,能夠使對方快樂,并且能夠從對方那里獲得快樂,就是很不錯的合作關系;再比如事業伙伴,能夠使對方獲得收益,自己也能夠獲得收益,也是很不錯的合作關系。
而這些合作關系,在那些喜歡用求助、示弱、可憐、痛苦……來控制他人的人看來,是具有功利性的。也就是說“弱者”會認為自己無力付出,別人應該首先為自己付出,等自己有能力了再給予回報。當別人不愿意照料自己的時候,便會感覺別人都是自私的、不道德的。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既想強大卻又強大不起來,因為“弱小”是有很多好處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有理由不用承擔責任、付出就可以有收獲。一旦“強大”起來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責任,要用付出換取自己想要的。所以說真正的康復就是摒棄“弱者”的身份,把自己當一個“強者”看待,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用付出換取他人的回報。
電視劇《錦繡未央》里面的女主角李未央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別人看來她只是一個弱女子,但是她在遭受各種艱難險阻時所表現出來的:對自我的堅信、勇于承擔責任、顧及他人、積極的面對困難、努力的解決問題。都會使我們感到由衷的敬佩,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個簡單的療愈過程。A說:比較煩,誰會講笑話,來幾條。B說:你,我相信您有能力使我們開心,并且您也會為此感到開心。幾分鐘之后,A說:我好了!B說:嗯,您是怎么做到的?A說:我相信我自己,我有能力處理好我所遇到的事情,如果確實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也并不能代表我不行,我還是能夠做好很多我所擅長的事情的。
【沉浸在掌控感怎么辦】相關文章:
播音主持如何掌控語速09-08
如何能掌控賣場采購08-17
掌控時間的職場勵志名言07-22
危機管理與輿論掌控方法10-05
CEO們要主動掌控危機11-07
職場正能量情緒掌控法04-15
面試如何掌控主動權01-13
以資本紐帶掌控渠道的營銷模式08-17
攝影小知識 怎么掌控光影的能量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