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疾病及對策
老年人容易出現哪些心理疾病呢?下面梳理了老年人心理疾病及對策,供大家參考借鑒。
不少家庭養老的老人存在以下心理問題:
1.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會角色的改變,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失落感,從而表現出兩種情緒:有的沉默寡語,情緒低落;有的急躁易怒,對周圍的事物看不慣,為一點小事而發脾氣。
2.孤獨感:
老年人由于喪偶、獨居、離退休、人及交往減少,社會及家庭地位改變,生活空間增多或身體心理及其它原因導致的行動交往不方便,老年人感到空虛寂寞,心理上往往產生隔絕感或孤獨感,進而感到煩躁無聊。
3.恐懼感:
老年人由于擔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給心理加重負擔等問題的發生,心理上會產生憂慮感或恐懼感,從而表現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緒。
4.抑郁:
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擾及死的威脅,從而產生恐懼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則因生活單調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內心空虛而產生了焦慮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交往減少,缺乏歸屬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觀失望。
5.健忘:
老年人智力水平下降,常出現健忘,由此老年人經常忘記吃藥,剛剛手拿著的東西,一會兒就東找西找,出門忘記關門,然后自問我關門了嗎;健忘使老年人經常懷念過去,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6.經濟狀況:
目前我國老年人的經濟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職人員,加上醫療服務費用的逐漸上升,老年人的經濟來源缺乏獨立可靠的保障。尤其是農村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自己的勞動和兒女供給,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營養、生活條件和醫療衛生服務的享受,從而影響身心的健康。
針對以上心理健康問題從三方面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做好角色轉變重新適應社會和家庭環境。
退休、離休雖然是一種正常的角色變遷,但不同職業群體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樣的。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們退休后擺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裕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并且有足夠的退休金和公費醫療,所以內心比較滿足,情緒較為穩定,社會適應良好。但離退休干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些老干部在離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其生活的重心是機關和事業,退休、離休以后,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系驟然減少,這使他們感到很不習慣、很不適應。嘗試幫助他們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練習書法、釣魚、養花、打太極拳等。還幫助他們重新建立人際關系。在新的人際關系中,互相幫助,從而做好角色的'轉變適應新環境。
2、 引導老人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
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部分老人不得不默默地承受著孤獨、苦悶、壓抑的折磨。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社會、環境因素外,也有老人自身的原因。譬如隨著年齡增大,適應外界的能力也會逐漸減弱,老年人心理通常也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遇上不良的環境和各種刺激,比如家庭關系的緊張或淡漠,親情的減少或缺乏,老人很容易出現如孤獨感、恐懼感以及不安、抑郁、暴躁等,嚴重的甚至出現絕望的念頭。便很容易誘發各種心理疾病。針對這種情況,宜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引導老人以“正視現實,接受挑戰;樂觀豁達,安享晚年;適應今天,迎接明天”的心態面對現實,積極接受現實。比如空巢老人,會因為依賴子女但子女不能在身邊滿足依賴感而傷心和難過,引導老人接受和面對這種依賴想法無法實現的事實,轉而依賴自己和老伴,或者依賴護理人員。努力為老人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生活環境,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個外部的良好環境。
3、引導老人勤于學習,科學用腦
幫助引導老年人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皹淅吓驴,人老怕松!币盎畹嚼希瑢W到老”。進入老年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
通過心理疏導工作,讓老人們都走出失落、孤獨,變得樂觀、積極、向上。
【老年人心理疾病及對策】相關文章:
老年人駕車安全突出問題及對策調研報告12-24
心理疾病會有哪些癥狀10-14
留守兒童的心理疾病07-16
老年人服務補貼申請流程及標準03-08
夏季老年人養生保健方法及事項11-02
老年人健身方法及注意事項09-23
如何正確對待心理疾病12-01
怎樣正確的對待心理疾病11-21
關于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07-20
兒童留守易生心理疾病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