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男生強迫癥原因
云南某大學二年級一男生P在電話中對筆者說他患強迫癥已4年多,多處、多次治療均不見療效,情況似有加重之感。問筆者有否良藥可治愈?語氣中帶有懷疑或瞧不起心理老師或心理醫生的成分。筆者回答說:這不敢保證。需要確診并找到患病的原因特別是根本原因,這樣,良藥不成問題,治愈也很有可能。根據“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和“求助者自愿、自主”的原則,筆者只按他的提問中性、被動回答問題,不主動、深入問話。通話結束,祝愿他早日排解強迫、恢復自由、堅持放松。
第二次的通話,似乎是一個重復或強迫動作:P還是那樣的問話,筆者還是那樣的回答。然而個案咨詢預約成功。
事件摘要:
原來P同學在初三與同班一女生Ch相戀,到了高一,兩人分到兩個學校,見面的機會少了。一次,P去找Ch玩,發現Ch“另有新歡”,心中非常痛苦,想不通,Ch為什么竟忘記他們曾經“山盟海誓”。他不甘心,又有一次,攔住Ch的去路,問她為什么要背信棄義?Ch當場沒有給予答復。事后他收到她的一封信,信上說:“很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因此就沒有必要追問到底。我們的關系就是這類的事情!”P失戀了。但他“化悲痛為力量”,終于高考成功!
據悉,Ch與“新歡”都沒有考上大學,且不久也“分道揚鑣”,Ch也早早地參加了工作。P與Ch也曾一度失去聯系,還是他前不久暑假回老家與原來中學的同學聚會,得知了Ch的手機和QQ號碼。
然而,伴隨著他的刻苦學習,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他從高一到現在大二,從偶爾到經常,問老師、同學甚至是社會上的其他朋友,關于“為什么”和“到底是……還是”的話題:為什么太陽從東方升起?為什么沒有永動機?為什么地球能把人類和萬物吸引?為什么人要讀書和吃飯?為什么……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到底是……他的問題,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勤學好問,后來發現他問的問題要么沒法回答,要么不需要回答,要么是無解的問題。于是,大家開始懷疑這是一種病態。后來有人就干脆建議他去看心理醫生。這就回到上面電話預約中談到的問題。
事件摘要的順序,是筆者在與他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包括使用量表和進行投射發現并整理的。筆者測試診斷是觀念性強迫癥,并認定高一的那次“失戀”就是形成強迫癥的原因,就是那個情結,強迫著P同學不斷地問“為什么”和“到底是……還是”。P同學聽了,感到非常震驚。這是P在意識層面所沒有發現的,并且他說,這也是以前看心理醫生,誰也沒有提到的。
在問到大學期間的異性朋友和分別給幾個女生打分的時候,P說他暗戀過兩個女生,但不想或不敢公開示愛,怕一旦被拒絕又找不到答案;他給包括Ch在內的3個女生打分,Ch得5分,竟排在最后。P說他與Ch近期在QQ上有過交流,是P主動的,雙方談了些各自學習和工作的情況,誰都沒有深談或追問、回首往事,似乎過去那段事壓根兒就沒有發生過,并且,P對Ch明顯地有反感和耿耿于懷的情緒。
根本或第一原因找到了,筆者開出的藥方中重要的是心理劇療法——與Ch舉行一次“告別儀式”,此外,還運用了思維阻斷療法、認知重建法、“安慰劑”療法和橡皮筋技術。具體操作從略。讓P告別過去,告別過去的Ch,這對迎接并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和新的異性友誼,都有著重大意義。
通過跟蹤輔導,3個月后P同學說他感到有明顯的療效,與老師、同學交流,基本見不到“為什么”和“到底是……還是”的問題。
焦慮癥的心理疏導療法
郭女士,31歲,大學本科,離異,未生育,北京某外貿公司的行政主管。郭女士出生在北京,1歲時,因父母工作忙無法照看而將其送到北京郊區外祖母處撫養,3歲時弟弟出生,7歲上小學時回到父母身邊,感到與父母親熱不起來,父母總是偏向弟弟,無論自己怎樣表現都不行。在中學時期聰穎好學,成績優異。十九歲上大二時,她曾因人際關系的困擾感到焦慮、抑郁休學一年。大學畢業分到條件很好的外貿公司工作,24歲結婚,2年后離異。
郭女士聰穎好學,業務純熟,工作一絲不茍,兢兢業業能吃苦;同時要求他人也很嚴格?傁氚咽虑檗k得更好,把人際關系處理好,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可是事以愿違,總得不到滿意的回報,似乎整個世界都對自己不公平。特別是離異之后,有一次對下屬提出了批評,聽到了這樣的背后議論:連自己的老公都處不好,這樣的變態女人誰受得了呀。為此她陷入了極度的沮喪之中,從內心里感到不愿意見到任何人,不愿意做任何事,經常埋怨自己這樣無能,不知為什么,一遇到開會匯報情況、接待來客,指導、批評下屬時就緊張、焦慮,還會出現憋不住小便馬上往廁所跑的毛病。
郭女士到心理咨詢中心來的主要原因是:她時常為自己同他人的關系處不好,對完成工作任務缺乏自信心而感到焦慮、沮喪。她對咨詢也抱著一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她擔心咨詢師會像她的同事、朋友一樣認為她心理變態;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咨詢師能夠幫助她,解決她的困難,從困境中把她拖出來,但是又懷疑咨詢師能否將困擾她近20年的問題解決。經過二次咨詢,建立了咨訪關系。消除了她上面的顧慮后,郭女士列出她希望咨詢能夠達到的目標:
1、能更好地處理因人際關系緊張給她帶來的各種麻煩;
2、增強工作上的自信心、能順利的完成她的工作任務;
3、減少因沮喪造成的自閉心理;
4、消除過低的自我評價;
5、改掉緊張就要上廁所的毛病。
收集臨床資料、評估問題之后,在第三次會談時我向她簡單介紹了心理疏導療法(TDP) 的基本理論以及心理疏導治療模式。
心理疏導療法重視對來訪者積滯阻塞的負性心理狀態進行疏通引導,疏積通滯是引導的前提和基礎,引導是疏通的目標,也是疏通的發展與繼續。通過疏導,有序地將多年的心理癥結、內心深處的隱情等充分表達出來,幫助其分析整合,自我認知。使來訪者在逐步認知的過程中提高自信、自我領悟、自我轉變的能力。
二次攝入性談話,對負性情緒的宣泄是必要的,同時完成了基本信息的收集。我把她表述出來的早年經歷、社會交往情況、心理困惑感受、信念、對事物的態度、想法和行為進行了整理,讓她帶回去留作家庭作業,以期使她看出,她的信念與情緒及行為反應之間,在那些地方存在不合理的成分,嘗試著從中找出相應的因果關系。
我向郭女士解釋,每次會談后布置的家庭作業是咨詢的重要部分,對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檢查越認真,咨詢的進步就會越快。我還強調:咨詢的目標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負性感受,只是學會使自我感受與事件相符合,解除過度的心理反應。
在咨詢初期,將咨詢的重點主要集中于兩個不同的問題上:對早年時認為父母不疼愛自己、偏愛弟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應有的評價等產生的沮喪、對立、敵意等負性心理情緒進行分析認知;這種負性心理情緒在自己的家庭、婚姻、以及工作職場的人際關系表現有無關聯與影響。從分析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緒、認知和行為入手,討論產生心理問題諸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制定咨詢方案。
行為目標:
1、學會以更有效的方式與父母及其他交往關系人進行情感溝通,而不是以敵對的、挑釁的方式對待他們。
2、改變完美主義傾向及由完美主義而產生的對職業的過高要求。
3、糾正緊張尿頻現象。
情緒目標:
1、降低在家庭、職業社會交往方面感到的沮喪和無助感。
2、降低由人們對自己所持偏見而產生的憤怒。
3、降低因工作中的困難而產生的焦慮。
認知目標:認識和分析原認知偏差,轉向正確認知。
1、“我不應該總是面對這么多困難和責難,生活不應該如此不公平”。
2、“我很努力了,社會和家庭必須認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3、“因為我過去的生活一直不快活,未來肯定也是這樣,我沒有什么希望了。”
把世上的不合意、不公平視為難以忍受(這導致了她的憤怒和挫折感);虍斪约旱男袨椴荒艿玫剿苏J可、接受時,她也認為那是難以忍受的(這導致了她的沮喪)。其實,這都圍繞著一個中心即難以忍受,與其忍受,不如去死。這也是其各種不合理信念的核心之一。如何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如何對待他人的評價,第四次咨詢我們開始了這個具體疏導,以下是對話節選:
訪(郭女士):我父母只是為了工作方便,把我扔在外祖母家,不關心我的情感需要。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就是很自私的。我那么小,他們真舍得扔下我。一想到這個情景,我就怨恨他們。
咨(咨詢師):你很小的時候被送到外祖母家,不能在父母家庭中生活,你感到很不滿,我是能理解的,你還有其他的感受嗎?
訪:是的,還有我覺得非常沮喪的,是我回到父母身邊之后,好像無論我做什么他們都不滿意,我那時就感到他們根本就不喜歡我,他們真正上心的是我的弟弟,還要我讓著他照顧他喜歡他!我干脆就不理他們,我已厭倦了總是那樣毫無樂趣的生活。
咨:當父母要求你照顧弟弟,你在想什么?
訪:我那時才7歲,自己都照顧不好,我哪能懂那么多,會那么完美地去照顧他?他們告訴我,讓著他照顧他喜歡他,才是好姐姐。我努力去做了,可是從來沒有得到他們的褒揚。相反,我做得越多受的批評越多,這不好了那不對了整天都是我的不是,有時無端受到責罵和懲罰。弟弟到了7歲,就是17歲,他們也沒有要求他去做曾經要求我去做的事,他從來都不用做,可在他們眼里他從來都是乖乖寶。憑什么總來批評我?他們沒有理由批評我。就是現在,當他們夸獎弟弟如何如何能干時,我還感到很不舒服。
咨:你是不是認為他們“沒有理由批評你”的背后是“不應該批評你”?
訪:他們就是不應該么!你是不是打算告訴我,他們批評我是對的,是件好事?
咨:這當然不是好事,對你來說這是很讓你難以理解的感到痛苦的!我想你非常希望被家人接受,不希望和他們處得這么僵,是嗎?
訪:是的?墒呛芏嗍虏⒉皇且驗槲业腻e。由于父親和母親的性格不和原因,經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遇見這種情況,我小的時候嚇的直哭,躲在角落里發抖,尿過褲子。長大一點心里發緊卻無可奈何,有時沒有我的干系他們也要找我的碴兒說是我引起的而遭責罵。由于這個原因好像家里的氣氛經常很緊張,在家里感覺很不開心。而且看到父母臉色和悅自己心里就放松一點,看到父母臉色不好,自己心里就很緊張,生怕哪一點沒做好得到責罵。
咨:小時候的你,生長在一個爭吵和粗暴的家庭環境中,父母關系不好經常吵架,以及父母對你的教養方式問題,使年幼的你時時刻刻生活在緊張中,尤其是做錯事和照顧不好弟弟時,父母的責罵和懲罰,會讓你產生強烈的緊張恐懼。但是那個時候小,沒有辦法和父母抗衡,為了保護自己,采取的行為方式就是,盡量少犯錯誤、盡可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讓干什么就不去干什么,用這種方法盡量去取悅父母的高興,盡量把事情做好期望得到父母的表揚與鼓勵。這些方式都沒有換來父母的鼓勵和關愛,你為此感到無奈與沮喪。
訪:小時和自己一起長大的鄰家的一個孩子玩的特別好,但父親卻時不時地對說別來找我玩,對我說你就知道玩,家里的事兒都不干了,你要好好復習功課,以后上大學。久而久之她們也不來找我了,上初中后我基本上就沒怎么出過門(有時父親還說這是我優點),所以有時出門心里就有點緊張。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自己幾乎沒有交到什么好朋友,盡管自己上了這么多年學。在我心里總有這種感覺自己和別人交往時彼此之間有一種隔膜,很難和別人到交心的深層次的交流。
每天感到沒有精神,無心工作。許多本該作好的許多以前經常做的工作,現在卻沒有作好,和同事們的關系不好,缺少協作和支持,不能高效出色的完成,現在好像也失去了領導的信任。我的內心有無奈也有內疚。
咨:假如你認為是希望與他們相處好,而不是覺得他們和社會必須接受你的這種情緒和行為方式,或不覺得不被接受對你來說是件可怕的事,那么你的感受會怎樣?
訪:我還是不喜歡這種情況。
咨:當然,你沒有理由喜歡這種情況,我猜你仍會覺得失望和受挫,但不再是憤怒或沮喪了。但是,當你把希望你的情緒和行為方式不受他們的影響變成他們必須不能影響你時,通常會感到憤怒、懊惱,而這些情緒又往往給你和家庭關系帶來更多的麻煩和沖突,還使你為此感到無奈和內疚。
訪:是的,每次我都特別煩,有時我忍不住就和他們吵,他們就把這作為進一步的證據,說我不正常,說這就是為什么我要疏遠他們的原因。
咨: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談一談你的“應該”和“逃避”?匆豢磿粫胁煌陌l現。首先,有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人們不能持有偏向?
訪:很多家長對多子女在很多問題上都有偏向,我想沒有法律禁止偏向。但是偏向的確很可怕,它能使人非常痛苦!
咨:是,偏向是會帶來許多不良后果,但是控制偏向比漠視或容忍這些偏向要難得多。偏向與死亡相比哪個更可怕?或說偏向給你帶來的痛苦是不是最嚴重的?
訪:也許換了您,可能不會像我一樣,但我真的不能忍受。
咨:很自然,你不喜歡這樣,但是沒有理由說你應該像現在這種樣子。而且你也正在忍受著你所謂不能忍受的事情,現在我們要做的,只是學會怎樣痛苦更小地忍受它。
訪:可為什么非要我改變呢?是我父母又固執又煩人!
咨:對,我也認為如果他們不固執,不讓你心煩,完全接受你是最好的,遺憾的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世界、控制別人。他們可以愿意也可以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感情和行為。但是,如果你通過改變自己對別人的過分反應,第一,可以使自己的感受好一些,第二,可以有機會讓他們更認真地考慮和容忍你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或至少不會因為父母拒絕接受你而對他們大嚷大叫,這樣他們就不再有進一步的證據指責你不正常。讓我們在做個小的聯想實驗,請閉上眼睛想象你與父母正在吃飯時,他們又責怪你,你感覺非常心煩非常生氣,對你的父母非常惱火,并感到做一個女孩怎么這么難!能想象得出嗎?
訪:能,太能了,這個場面跟昨天晚上發生的情況差不多,我非常沮喪、氣憤、心煩!
咨:好的,繼續閉著眼睛,想象相同的情緒,但是,只讓自己感到受挫、失望而沒有沮喪和憤怒……,繼續想象只是對他們的行為感到不高興,繼續想象……你是能夠想象出來的……
訪:(大約兩分鐘后,睜開眼睛)這很難做,不過你說的情境我最后還是想象出來了。
咨:好的,你做的很好,你是怎么想的?
訪:我告訴自己,我不喜歡他們對待我的態度,但是他們非常固執。不過,盡管我不喜歡,我覺得還是能夠忍受的。正如您上次的說的一樣,這情況對我只是個困難,但算不上災難,現在我好像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了!
咨:你做的非常好,假如你不僅在想象中而且在現實中也對自己說這番話,那你就可以大大地減少自己的沮喪和憤怒,當然,我想你可能仍然會體驗到一些負性的感受。你說過你并不認為自己是病態,如果你非常堅定地相信這一點,你還會不會對別人的不接受感到極端氣憤呢?是不是別人的批評讓你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是病態的呢?
訪:從某種程度上您說的是對的,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拒絕接受你、都反對你,要想感覺良好太難了,難道我們不需要別人的接受和認可嗎?
咨: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被喜歡、被接受,尤其希望得到對自己很重要的人的認可。否則,就會感到失望和某種程度的挫折感。但我認為,在你的例子中你感到自己被貶低了,因此你對貶低你的人感到憤怒。假如你放棄這樣的信念,即:“別人認為我沒有價值我就沒有價值了”,那么你就不會總是感到被貶低和無助。能明白我的話嗎?
訪:理智上講是這樣的,但是從感情上說,如果受到父母或領導批評,我還是會感到相當沮喪。
咨:理智上的理解,只會讓我們短暫地明白:只是他們認為我不好,并非我真的不好。但多數時間,我們還會覺得他們認為我不好,我可能真的就是不好,我有問題,沒價值或不正常。
訪:是的,我就是這么想的,我怎么才能改變這種想法呢?
咨:軀體上的肌肉可以通過鍛煉變得有力,情緒的肌肉也是可以通過鍛煉增強的。關鍵在于:鍛煉!每次當你因被否定被拒絕而感到憤怒、沮喪時,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什么法律規定不能對子女有偏向?為什么我的所作所為必須讓別人贊同?第二,他們這樣對待我,真是這么可怕嗎?我真不能容忍嗎?第三,他們這樣對待我就說明他們是卑鄙的父母嗎?第四,他們的批評能降低我做人的價值嗎?此外,你也可以給自己一些正面的信息:“即使我同一般人的性格不同,即使別人認為那是病態,但這并沒什么,我有權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我并沒有傷害別人。同樣道理,別人也有權選擇自己的好惡,有權不同意我的選擇,雖然我不希望這樣,但權力是別人的!
訪:我想在現實生活中能做到像您說的這樣太難了!
咨:的確,生活不容易。但是,通過學會當別人批評你時不再感到受侮辱,通過學會拒絕自己陷入“我太可憐了,生活怎么這么艱難”的自憐之中,可以大大改變你悲慘的境遇?憤怒、沮喪、強烈的挫折感?這些都是你對困境的反應。(暫停一會)好的,我給你布置兩個作業,好嗎?
訪:作業!怎么干什么都這么難呢?
咨:你有沒有注意到剛才你的這句話恰恰和我舉的例子一樣:“我太可憐了,生活怎么這么艱難”?
訪:是(來訪者笑了),是有點像。
咨:當你那樣想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訪:非常著急、沮喪。
咨:好的,你的第一個作業是認知方面的,要和自己的這些信念辯論:“世界不應該如此不公平,我不應該為了高興這么費力”;“我父母不應該那樣對待我”;“我不應該非得來做心理咨詢”。第二個作業是行為方面的:你用一種自信的而不是攻擊性的態度讓父母知道:雖然理解他們對自己的偏見,內心無法面對而逃避,但是你的確為此感到內疚和傷心。
訪:其實有些問題的道理我是知道的,可就是不甘心不服氣(笑)。
咨:作為年少的你,采用這種行為模式來保護自己,得到本該得到的關心和愛護,是可以理解的,F在你已經長大了,已經參加工作了,從經濟上生活上都已經獨立。你現在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和自己喜歡的人交往,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因為長大了,是個成年人,不用再擔心受到父親的打罵和懲罰。所以你不用害怕,也不要讓過去的情緒體驗影響到你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你應該知道,你是一個很優秀的人,我們應該努力調整我們思想認識,讓自己放松,過上愉快的生活。我們不一定要做人上人,我們只要做一個普通人就好了。同時也不要給自己定過多的要求,或太高的目標,讓自己輕松的生活。
我曾經和一個長者聊天,我問他“什么樣的人算是一個成功的人”?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次要組織一個家庭;再者要能有個孩子;之后呢要發展自己的事業;還有就是要做一個好人。這五點,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如果都做到的那可以稱為圣人。能做到前三點,做人就已經成功了。
所以我希望你能給自己定一個個合理的目標,盡情去享受生活。希望你認真思考,將你的感受告訴我。
訪:我明白,我在這里找到了自信。
討論:
當郭女士暴露出她的主要問題時,會談把注意力放在問題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上,這些不合理信念不僅存在于這個問題之后,同樣存在于其它她認為不公平、不合意和被批評的情形下。因此,咨詢的基本工作在于幫助其提高挫折閾限。
在次個別咨詢之后,郭女士又參加了的團體咨詢。在第2至6次會談中,工作重點一直集中于提高她的挫折閾限和增強她的自我接受上。在自我接受方面,具體的內容是處理因人際關系不好引起的自我貶低;為情感挫折感到無能;以及為本職業績而感到焦慮。
提高挫折閾限的具體工作是:處理郭女士每逢因開會匯報情況、接待來客,指導、批評下屬、工作感到緊張焦慮時就尿頻;每當想到不能與同事融洽相處時就感到氣憤。
在每次會談中,我們都會討論藏于她的問題背后的固有信念,分析她比較典型的“我永遠都不會快樂和成功”自我貶低的認知。
人的任何一個單獨品質或行為都不等同于這個人的全部價值。一個人過去的失敗并不意味著將來不能成功。在每次會談中,與這些不合理信念爭論的結果,是使其有了一些相對應的合理信念,并要求她每天至少花10分鐘時間強化這些合理信念:
1、即使我有一些缺點,犯一些錯誤,并不能說明我的一切都不好,我有很好的品質,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2、盡管過去和現在表現得不好,但并不意味著我是無能,永遠不能完成職業做好工作。
3、逐漸識別出容易受挫和憤怒的不合理信念。
4、在咨詢和家庭作業中,不斷地讓其對這些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自我辯論,逐漸得出建設性的認知。
在第3次至第6次咨詢中總共給布置了下面這些行為方面的作業:
1、建議他們找個合適的場合,能夠與父母坐在一起溝通。
2、當父母指責你時,努力表現得自信一些,而不是顯示敵意。
3、每周為父母做一件讓他們高興的事。
4、每天站在鏡子前想自己的三個優點,多小的優點都可以。
5、當你因為接待、匯報、工作感到緊張焦慮時,做一些放松活動,而不是跑進廁所來逃避。
到第6次個別咨詢結束后,郭女士取得了很大進步,已經不為父母、領導的批評感到過分的挫折和氣憤,也不再為不能聽到完美的稱贊評價和達不到理想的最優指標而過分擔憂了。此外由于不再總是發脾氣,和父母的關系也有所改善。父母不再指責她“情緒不穩定”“沒有孝心”,最后,她在完美主義方面的要求也大為降低,因此感覺很放松,這種放松的心情提高了她工作的效率,業績反而有所好轉,這種好轉又進一步強化了她放松的心境。面對緊張的職場環境能夠合理調整情緒,尿頻的問題也得到了矯正。
在這樣的情況下,轉到社會交往團體咨詢中,一方面繼續鞏固強化以前取得的進步,另一方面運用團體咨詢的特點對人際關系中的不合理信念予以糾正。
結論:
在這個個案的心理疏導過程中,首先來訪者的自信心是確保疏導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來訪者自信心的建立和逐漸增強,就具有了良好的心理條件,調動了戰勝心理問題的內在動力。在咨詢過程中疏通得當,引導有力;在新的認知與實踐中進行自我領悟,提高認知和實踐體驗中產生欣慰和愉悅的情緒。心理咨詢師注意到這一點很重要,它涉及了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第二,在咨詢中,對于每個問題,先要致力于減輕其面對具體情境產生的過度情緒反應(如憤怒、內疚、自我貶低、焦慮等),然后再與她一起分析討論引起問題背后不合理信念的核心是什么,提高挫折閾限,以擴大咨詢的影響,使之能從更高更抽象的層面上理解情緒反應的來由,有更多的機會確立建設性的適應模式。第三,整個心理疏導過程,是一個破壞舊的心理不平衡,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的過程。
磨牙,可能是在發泄壓力
當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每一個人都試圖驅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體力運動和精神轉移,而有些人則表現為磨牙。睡覺磨牙可能暗示著人們的心理壓力過大,人們應該及時解壓。
有研究者對80對磨牙患者和無磨牙癥者做對照研究,為每個人做個性測定。結果表明:性格內向、壓抑,特別是情緒不穩定、易緊張等個性是磨牙癥發病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磨牙癥者與非磨牙癥者相比悲觀情緒更嚴重。許多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口腔疾病在磨牙癥的發病原因中并不顯得重要,心理因素占據了首要位置。
從精神角度分析角度來講,磨牙代表一種心理狀況,是一種受挫和焦慮。屬于潛意識中的心理壓力,特別是在生氣、焦慮、憤恨、悲觀和受虐待時,顯得更為突出。當人為逃避潛意識的心理壓力時,在夢中或睡眠中會磨牙。工作和生活中各種壓力給人們心理上的精神負擔和心理負擔是引發磨牙癥最主要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1、精神因素:
負面情緒被壓抑容易磨牙
大部分成年人夜磨牙可能與精神壓力過大有關,情緒焦慮緊張是磨牙癥最常見的發病因素?謶、憤怒、抵觸以及情緒壓抑而難以發泄時,這些情緒便被隱藏在下意識中,并通過磨牙等其它方式周期性地表現出來。據觀察精神病患者中,磨牙癥是常見現象,當您想逃避潛意識的心理壓力時,很有可能在睡眠中出現磨牙。
汽車駕駛員、設計師易患磨牙癥
現在研究已經發現,那些白天工作過于緊張,夜晚睡前還忙碌不停、過于疲勞的人,入睡以后雖然大部分大腦皮質處于抑制狀態,但還會有一部分區域(如腦橋的三叉神經)處于興奮狀態。這樣,它就會發出“信號”命令面部的咀嚼肌作短暫持續的收縮。于是睡著的人就表現為下頜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前后運動,從而發出“吱吱”的磨牙聲。這種夜間磨牙,別人聽得清清楚楚,而磨牙者自己卻完全不知。同時,要求精確性很高或精力高度集中的職業如文字工作者、汽車駕駛員、運動員、鐘表匠、設計師等易患磨牙癥,主要是與其神經緊張相關。
2、胃腸道疾病與內分泌紊亂等其它因素:
有的人平常飲食不規律,導致胃腸道疾病,內分泌紊亂以致引起磨牙癥;另外,有的人有時晚間吃得過飽,入睡時腸道內積累了不少食物,胃腸道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工作,由于負擔過重,會引起睡覺時不自主的磨牙。另外尿酸增多癥、甲亢、過敏、膀胱應激癥等可能與磨牙癥有關系。
3、不良生活習慣、睡眠姿勢不當:
起居無規律,晚餐吃得過飽,睡前劇烈運動,單側咀嚼、咬鉛筆、經?谥幸|西成習慣的人也容易患磨牙癥,同時,睡眠中側臥位和腹臥位睡眠姿勢也容易產生磨牙癥。這些姿勢使下領受壓不均勻,關節位置改變,牙齒形成干擾接觸致頜肌張力增加,表現出咬牙或磨牙。
磨牙怎么辦?
有磨牙癥的成年人應積極就醫,在排除生理疾病引起的磨牙后,應考慮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如果是則應進行自我調節或找心理醫生治療。如果夜間磨牙特別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睡前服用少許鎮靜劑。對于胃腸功能紊亂者,應及時服藥調理胃腸功能。但如果磨牙較厲害,則可到口腔科就診,戴上塑料牙套做防護,以免牙齒受到磨損。
平時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是必要的,如勤洗手,生吃蔬果要清洗干凈等,但至于有沒有寄生蟲,還是要通過相關檢測來確定。
兒童磨牙要注意白天不要讓小兒玩得過于疲勞、興奮,指導他們玩得愉快又輕松,尤其在睡覺前1小時左右,不要開展緊張劇烈的活動。精神過度緊張,情緒不穩定的,應注意消除緊張情緒后入睡。
成年人磨牙也逐漸增多趨勢,這與成人的心理狀況有關,屬于潛意識中的心理壓力。因此,想要擺脫磨牙,減輕心理壓力很重要?梢赃m當做些運動,和朋友常常聚會,增大自己的興趣面。
焦慮的應對策略
。、積極認知策略:
。ǎ保⿲で笾笇Ш停ɑ颍┝α;
(2)做最壞的準備;
(3)努力去看積極的方面;
(4)考慮處理問題的幾種方法;
。ǎ担⿷{借過去的經驗;
。ǎ叮┰谝欢螘r間里整天忙于做事;
。ǎ罚┡χ蒙碛诖饲榫持夂透陀^一些;
。ǎ福┳屑毧紤]此情境并爭取理解它;
。ǎ梗┳匝宰哉Z說些能讓自我感覺好一些的事;
。ǎ保埃⿲ψ砸寻l誓,下一次事情會不一樣了;
。ǎ保保┙邮芩,即然已經發生,認為做什么都沒用。
。、積極行動策略:
。ǎ保┡ふ腋嗟挠嘘P信息;
。ǎ玻┡c家人或親戚朋友談論這個問題;
(3)跟專業人士(與問題相關的人)談一談;
(4)忙于別的事情努力使自己不去想這個問題;
。ǎ担┯喴粋行動計劃,然后去施行;
。ǎ叮┍M量不草率 行事或憑預感行事;
。ǎ罚┰O法讓自己的情緒超脫出來;
(8)從有相似經驗的人或群體那里尋求幫助;
(9)討價還價或妥協從這個情境中得到一些有利的東西;
。ǎ保埃┯皿w育鍛煉來緩解緊張。
。、回避策略:
(1)當我感到生氣或沮喪時,就沖別人發泄;
。ǎ玻├^續將自己的情緒保持在政常狀態;
。ǎ常┮话惚苊夂退舜粼谝黄穑
。ǎ常┚芙^相信它發生了;
。ǎ矗┖群芏嗑苹虺楹芏酂焷砭徑饩o張;
。ǎ担┏院芏鄸|西緩解緊張;
。ǎ叮┏院芏噫傡o藥來緩解焦慮、緊張。
小孩子為何會患上厭食癥
1、首先,大多數的厭食癥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零食過多、餐前飲用大量飲料、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如邊聽故事、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不良的習慣,可以擾亂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從而使患兒食欲減退。
2、胃腸道疾。喝缦詽;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3、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癥、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
4、缺鋅也可導致厭食。若厭食的小兒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釋的原因時,可做血鋅或發鋅的濃度測定。
5、消化道變態反應及服用易引起惡心、嘔吐的藥物,如紅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以及氨茶堿等也可導致厭食。
6、全身性疾病如結核病、膠原病、貧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
7、家長長期強迫進食的惡果。這些家長他們常常過分擔心小兒營養不足,體重增長不快,進食量過小等,強迫小兒進食。大大影響了小兒的情緒,產生了進食等于受罪的錯覺,并逐漸形成了條件反射性拒食,最終發展成厭食。
8、維生素A或維生素D中毒等。
9、情緒變化引起的厭食;進食采取不適當的溺愛態度,反而引起小兒神經性厭食。
所以,首先做家長的對孩子的關心有時候不僅僅表現在衣食住行,心里上的也要引起重視,小孩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不能過于溺愛,也不能放任孩子不管,以便預防厭食癥或者讓厭食癥遠離我們的身邊。
什么情況下易患神經癥
要想有效地預防神經癥的發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精神保健和心理衛生,隨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使心理活動達到平衡。
什么情況下易患神經癥,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如下方面考慮:
一、遺傳角度看,家族中兩系三代成員中有神經癥者易患神經癥。這里談到的遺傳,并不是說神經癥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而是說易感素質可以遺傳,至于是否發病,還受很多后天因素的影響。這就是我們常談的精神素質因素。
二、從生長發育環境、幼年經歷看,缺乏母愛,缺乏安全感,經受過重大分離性焦慮者易患神經癥。家庭關系松散、危機四伏、缺少親情,甚至家庭破裂的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易患神經癥,因為在上述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出現人格問題,表現為內傾型性格。
三、從年齡、生活階段上看,青春期、婚戀期或涉及升學戀愛、升遷、人際關系緊張等生活環境處于重大轉折時期易患神經癥。
四、從職業特點看,從事高度緊張工作、心理壓力較大的職業的人和腦力勞動者易患神經癥。不過癔癥卻是在落后的邊遠地區、文化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易發生流行。
五、易患神經癥者的心理特征是:情感豐富、細膩、敏感、警惕、多疑、缺乏安全感;個人欲望強烈,思維能力發達,內省力強,理智性強,意識性強,責任心強,執著性強,道德感強,紀律性強。神經癥患者存在著強烈的欲望并常與死板、刻薄的道德感相矛盾;存在著思維與情感發展的不平衡。他們的思維方式多屬封閉性的,固執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善變通,過分講求秩序,喜歡作“唯一的”、“最好的”選擇或判斷。他們強烈的道德感。導致對正常的欲望和追求采取克制、抵制的態度,而克制力又很有限。在強烈欲望受到壓抑時,反而顯得軟弱無力,因而,常陷入左右為難、欲罷不能的各種心理矛盾或心理沖突之中,不能自拔。他們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辦事要求面面俱到,強烈的愿望與現實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人們常用“小心眼兒”、“死心眼兒”、“好面子”、“想不開”等字眼兒來形容這些人。
要想有效地預防神經癥的發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精神保健和心理衛生,隨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使心理活動達到平衡。
【大學男生強迫癥原因】相關文章:
導致強迫癥的兩大原因解析11-01
美女強迫癥04-07
什么是強迫癥08-08
有關強迫癥的分析10-14
強迫癥定義及癥狀08-16
強迫癥的危害介紹09-26
強迫癥自測題11-18
強迫癥作文(精選22篇)04-24
強迫癥的病因與發病機制10-18
如何應對晚睡強迫癥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