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 學習筆記
心理學與生活 學習筆記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一.心理學為何獨具特色
《心理學與生活》帶你踏上一個旅程,在那里,精確的研究揭示出人類經驗的復雜性;賦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響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學psychology:關于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的研究。
科學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序步驟,這種方法用客觀收集到的信息作為得出結論的事實基礎。
行為behavior: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方式。行為就是行動。(可觀察,顯而易見)
心理學探索個體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為模式和更廣泛的社會環境或文化環境中做這些事情。
很多心理學研究者認識到,不理解精神過程(人類的精神活動)是不能理解人的行為的。 心理學尋求改進每個個體和集體的幸福感的質量。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的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
行為數據behavior data:關于機體的行為和行為發生時環境的觀察報告。(選擇適宜的分析水平,設計保證客觀性的度量行為的方法)
1.每個水平的分析都產生心理學家希望最終得到的有關人性的復雜肖像的基本信息。
2.按照事實的本相去收集它們,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種樣子,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個觀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觀觀點——偏愛、偏見和期望——帶進觀察中,因此,防止這些個人因素混進數據并扭曲它們是非常重要的。
機體變量organnismic variables:行為的內部決定因素,如基因構成、動機、智力水平或自尊等在個體內部起作用的因素。對人類而言,是所謂的秉性變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環境變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緒變量situational variables:行為的外部影響,(個人之外的事件)
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用他或她對人類經驗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對同一個現象已經發現的事實,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試圖確定幾種解釋中的哪一種能最精確地解釋一個特定的行為模式)
心理學中的預測: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為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和一種特定的關系將被發現的可能性的陳述。對一個潛伏于特定形式行為之下的原因的精確解釋,常常能讓研究者對未來的行為做出精確的預測。
一個科學的預測是基于對事件互相關聯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樣的機制把那些事件與特定的預測物聯系起來。一個因果預測詳細地說明在什么樣的條件下行為將會改變。
小結:心理學家使用科學方法對個體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得出結論。心理學家有這樣幾個目標:在適宜的水平上客觀的描述行為,解釋產生行為的原因,預測行為何時會發生,以及控制行為以改進生活質量。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Hermann Ebbinghous
Wilhelm Wundt 1879 德國 萊比錫 第一個 心理學實驗室
結構主義stucturalism
Edward Tichener 內省法,由個體系統地檢查自己有關特定感官經驗的思維和感覺。
鐵欽納強調“什么”是心理的內容,而非“為什么”和“怎么”思維。結構主義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之上:所有的人類精神經驗都可以作為基本成分的聯合來理解。其目標:通過分析感覺的構成因素以及其他組成個體精神生活的體驗,來解釋人類心理的潛在結構。
機能主義functionalism William James
John Dewey
小結:早期的心理學家證明了心理過程是由決定論原則支配的——心理和軀體事件由特定的原因決定。一種早期的觀點——結構主義,關注心理的內容以及行為的結構;另一種觀點——機能主義,關注于行為的機能。
當代心理學混合了七種主要觀點:生物觀點biological perspective研究行為與腦機制之間的關系;心理動力學觀點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把行為看作是由意識和無意識動機驅動的;行為主義觀點behaviorist perspective認為行為是由外部刺激條件決定的;人本主義的觀點humanistic perspective強調個體內在的實現個人成長的能力;認知觀點cognitive perspective強調行為反應的心理過程;進化的觀點evolutionary perspective把行為看作為在環境中生存而進化的適應性;文化觀點cultural perspective在文化背景中探索行為及其含義。
心理學家們回答了許多不同的問題。心理學專業過去幾十年中在范圍上變得更加國際化而且包括了更多的女性。
心理學與生活 學習筆記第二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發現的背景
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如何評估心理現象的因果和心理現象的相關來幫助你提高批判性思維的技巧。通過不斷鍛煉你有理想的懷疑態度,幫助你成為一個能夠利用基于研究的結論來解決生活中面臨問題的、更為老練的消費者。
理論theory 是一個組織起來的概念集合,可以用來解釋一種現象或一系列現象。
決定論determinism的假設 這一假設認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結果,或者說是由其所決定的。這些因素被限定在個體環境或個人之內。
假設hypothesis是對原因和結果關系的試探性的、可以檢驗的闡述。一般而言,假設總是被描述為“如果„„那么„„”的形式,主要指特定的結果是從特定的條件中得來的。
科學要求對任何結論持有開放的、批評的和懷疑的態度,直到它已經被獨立的調查者所接受。發現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者在研究階段,運用觀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識來形成新的想法和理論。心理學的理論力圖理解大腦、心理、行為和環境之間的決定論關系。
二.驗證的背景:客觀性的保障
驗證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證據拿來驗證假設的研究階段。
科學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過將錯誤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歸納等方法來收集和解釋證據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觀察者偏見observer bias是由于觀察者個人的動機和預期導致的錯誤。(通常,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只是他們所預期的,而不是事實的本來面目。)
你以前進行觀察的經驗會影響你對現在看到東西的解釋。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意味著在數據的收集階段使用統一的、一致的程序。測驗或實驗條件的所有特征應該充分標準化以便所有研究的參與者經歷完全一樣的實驗情境。
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測量它或決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來界定一個概念,在一個實驗內使含義標準化。(一個實驗中的所有變量必須給予操作性定義) 變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質上變化的因素。在實驗中,其值相對于情境中其他變量而言獨立自由變化的刺激條件被稱為自變量independent variable。其值是一個或更多自變量變動的結果的變量被稱為因變量dependent variable——依賴于刺激條件的.變化。
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s:它們操作一個自變量來觀察其在因變量上產生的效果。其目的在于明確一種強烈的因果關系,即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有影響。
當一些并不是實驗者有意引入到實驗情境中的因素確實影響了被試的行為,并對數據的解釋增加混亂的時候,稱這些因素為混淆變量confounding variable 期望效應expectancy effects:研究者或觀察者向被試暗示他所預期發現的行為,并因此引導出期望的反應。(這種情況下,真正誘發觀察到反應的是實驗者的預期,而不是自變量)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行為反應受到個人對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預期的影響,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產生某種反應程序的影響。(醫學上指的是由于個體對于治療會產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導致的健康的增強。) 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 一些力圖使所有變量和條件(除了那些與被驗證的假設相關的)保持恒定的方法。(被試所經歷的唯一不同應該是那些由自變量的不同條件) 雙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 通過保證實驗助手和被試都不知道(雙盲)哪名被試進行了哪項處理來消除偏見。(很多研究設計中,知道實驗假設的人是不能來安排收集被試的數據的) 安慰劑控制placebo control 為了解釋安慰劑效應,研究者通常引入一個不進行任何處理的實驗條件。 被試間設計between-designs 被試被隨機地分配到實驗條件(接受一個或多個實驗處理)和控制條件(不接受實驗處理)下,來接受不同的程序。
隨機的安排是研究者力圖消除潛在被試中和個體差異有關的混淆變量的主要步驟之一。 從樣本sample來估計總體population
一個樣本的分布與總體的特征非常匹配,就是總體的一個代表性樣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被試內設計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個被試作為他自己的參照。 A-B-A設計 A-B-A design 被試首先經歷基線情境(A),然后進行實驗處理(B),最后再回到基線(A)
小結:研究進程的第二個階段是驗證。為此,心理學家依賴科學的方法。研究者對數據的收集使用標準化的程序,用操作性定義來界定概念,以此來克服觀察者偏見。實驗的方法允許研究者宣稱其發現的因果關系。研究者必須謹慎地選擇解釋,包括期望效應和安慰劑效應。為了確保結論的準確性,研究者常使用雙盲控制、安慰控制等程序。對于被試間設計,隨機分配原則是一種重要的控制方法,它使控制組被試和實驗組被試相匹配。被試內設計包括A-B-A設計,被試作為自己的控制組。研究者使用相關研究方法測量兩變量的相關程度。相關研究的主要局限是它不能得出因果關系。實驗研究方法可用于檢驗現實世界的一些主張,如閾下錄音磁帶效應。
更多有關心理學與生活推薦:
【心理學與生活 學習筆記】相關文章:
心理學與生活定律10-27
《心理學與生活》的學習心得體會09-12
心理學與生活:焦慮障礙11-02
心理學與生活的距離11-02
心理學與生活之佯笑11-02
心理學與生活之害羞11-02
心理學與生活之知覺10-30
心理學與生活感悟論文04-28
心理學與生活:心理效應09-07
心理學書籍之《心理學與你的生活》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