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職場上的想法與心態
一、職場上的致命想法
這里舉例說下12種職場上致命的想法:
1、不懂裝懂
工作中那種不懂裝懂的人,喜歡說:“這些工作真無聊。”但他們內心的真正感覺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彼麄兿M昙o輕輕就功成名就,但是他們又不喜歡學習、求助或征詢意見,因為這樣會被人以為他們“不勝任”,所以他們只好裝懂。而且,他們要求完美卻又嚴重拖延,導致工作嚴重癱瘓。
2、管不住嘴巴
有的人往往不知道,有些話題可以公開交談,而有些內容是只能私下說。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沒有心機,但在講究組織層級的企業,這種管不住嘴巴的人,只會斷送事業生涯。
他們必須隨時為自己豎立警告標示,提醒自己什么可以說,什么不能說。什么樣的MM最好找工作……
3、過度自信,急于成功
這種人過度自信,急于成功。他們不切實際,找工作時,不是龍頭企業則免談,否則就自立門戶。進入大企業工作,他們大多自告奮勇,要求負責超過自己能力的工作。結果任務未達成,仍不會停止揮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績來彌補之前的承諾,結果成了常敗將軍。
這種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須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斷想揮棒的行為。除此之外,也必須強制自己“不作為,不行動”。
4、強橫壓制反對者
他們言行強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機,凡阻擋去路者,一律鏟平,因為橫沖直撞,攻擊性過強,不懂得繞道的技巧,結果可能傷害到自己的事業生涯。
5、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人雖然聰明、有歷練,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無自信,覺得自己不勝任。此外,他沒有往上爬的野心總覺得自己的職位已經太高,或許低一兩級可能還比較適合。
這種自我破壞與自我限制的行為,有時候是無意識的。
但是,身為企業中、高級主管,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卻會讓企業付出很大的代價。
6、非黑即白看世界
這種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們相信,一切事物都應該像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一樣,客觀地評定優劣。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在捍衛信念、堅持原則。但是,這些原則,別人可能完全不以為意。結果,這種人總是孤軍奮戰,常打敗仗。
7、無止境地追求卓越
這種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嚴格要求別人達到他的水準。在工作上,他們要求自己與部屬“更多、更快、更好”。結果,部屬被拖得精疲力竭,紛紛“跳船求生”,留下來的人則更累。結果離職率節節升高,造成企業的負擔。
這種人適合獨立工作,如果當主管,必須雇用一位專門人員,當他對部屬要求太多時,大膽不諱地提醒他。
8、天生喜歡引人側目
這種人為了某種理想,奮斗不懈。在穩定的社會或企業中,他們總是很快表明立場,覺得妥協就是屈辱,如果沒有人注意他,他們會變本加厲,直到有人注意為止。
9、被困難“繩捆索綁”
他們是典型的悲觀論者,喜歡杞人憂天。采取行動之前,他會想像一切負面的結果,感到焦慮不安。這種人擔任主管,會遇事拖延,按兵不動。因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擔心部屬會出狀況,讓他難堪。
這種人必須訓練自己,在考慮任何事情時,必須控制心中的恐懼,讓自己變得更有行動力。職場中最有效地生存法!
10、疏于換位思考
這種人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難了解恐懼、愛、憤怒、貪婪及憐憫等情緒。他們在通電話時,通常連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題,缺乏將心比心的能力,他們想把情緒因素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
這種人必須為自己做一次“情緒稽查”,了解自己對哪些感覺較敏感;問朋友或同事,是否發現你忽略別人的感受,搜集自己行為模式的實際案例,重新演練整個情境,改變行為。
11、無條件地回避沖突
這種人一般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沖突。其實,不同意見與沖突,反而可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一位本來應當為部屬據理力爭的主管,為了回避沖突,可能被部屬或其他部門看扁。為了維持和平,他們壓抑感情,結果,他們嚴重缺乏面對沖突、解決沖突的能力。到最后,這種解決沖突的無能,蔓延到婚姻、親子、手足與友誼關系。
12、我的路到底對不對?
這種人總是覺得自己失去了職業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對不對?”他們總是這樣懷疑。他們覺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無,跟不上別人,也沒有歸屬感這12種職場上致命的想法會讓你的事業和人際關系變得復雜,讓自己擺脫這些想法,避免出現生活跟工作上的錯誤。
二、工作是為了活得更好
我有個朋友,在某知名企業總部上班,從畢業一直就在那里。在外人看來,這自然是份好工作,因為事情并不多,責任不大,但是他歸口管理著整個集團內大大小小子公司的同一工作,所以經常出差,到地方去了各地都把他好好伺候著,請吃請喝,安排各種娛樂活動,甚至很多時候工作都會安排專人幫他做好大半。
他卻總向我抱怨,總是翻來覆去的幾個主題:太閑了,應酬喝酒太多,賺錢太少。這些理由我都能一一反駁他,我說按照社會工資水平你賺得其實并不少,還有這么好的福利,當然你不能和投資銀行商業銀行這樣的地方比。但是我的說法并不能平息他的牢騷,實際上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定期發作,于是我終于忍不住了,問他為什么不考慮換一種生活?其實與其說是發問,不如說是我想讓他認真思考一下,我知道他和我認識的一些人一樣,還犯著一種奇特的浮躁病。這種病就是總是為自己找一些很高的收入和待遇比較標準,然后結論是自己的情況為什么這么糟糕?
我深入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在某年校園招聘的時候,我們面試了很多學生,名校畢業,光彩的簡歷,良好的面試表現,一切都看起來不錯。后來我慢慢接觸多了這些應屆生,發現他們最關注的是工資,這是個熟悉的話題,我們也曾經歷過。我不反對應屆生計較和比較這個,畢竟他們這么多年的寒窗苦讀,通過極殘酷的淘汰進入了國內頂級的學校并畢業,理應獲得一個相對體面的開始和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并不是說我總能夠一直理解那些特別在意收入的人,比如說我的這個哥們。他缺乏跳出現有工作的勇氣,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機會成本太高了。我知道他找過一些其他的工作機會,同樣的工作,但是要么因為收入不夠理想、要么覺得平臺不夠大,最后都沒有成功。于是他在邊抱怨邊忍受中度過了兩年的時間。
而同時,他看著我考了CFA,準備CPA,不停地放棄節假日和加班,在投行的路上越走越遠。
不安于現狀卻沒有重新開始的勇氣,有時候真的比一無所有還可怕。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年齡漸長,有了家庭,要承擔對配偶、子女和父母的責任,承受變革的能力會越來越弱,維持一個穩定的現金收入的要求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縱然有決心去改變,再也難作出什么。
從職業發展來說,年輕真是寶貴的財富,可以盡情去嘗試和試錯,這個時候任何錯誤的成本都不會太高,因為20多歲的人收入還不會太高,怎么樣損失都不太大。每一次錯誤都是財富,因為它會讓自己慢慢明確個人的職業興趣、想要的生活。
我們畢業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懷抱著一顆追求財富的心,大抵都會在心里默默定下一個數字:我一年要賺多少錢之類的。工作能夠給予的其實遠遠大于這個金錢數字,它占據了白天最主要的時光,構成了生活最主要的內容和關系,就是未來人生的一部分。工作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的一個數字。
我在職場工作的選擇上也搖擺過,迷茫過。
看過非常多人(以千記算)的簡歷,后來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很多優秀的同事,簡歷坎坷,往往出身于一個二流甚至三流的學校,本科甚至?茖W歷,在一些小公司間輾轉,經過幾次轉換,最后來到了公司,拿到了讓很多名校畢業生,包括我這位哥們,都羨慕不已的年薪。
我們的一位保薦代表人,居然是營業部做電腦維護的小員工出身。
另一位非常優秀的經理,專升本學歷。
他們當初能夠作出這樣的選擇,除了本人素質優秀,大概也是起點相對不高,所以沒有那么多的焦慮,反而有了職業發展和選擇上的靈活性,慢慢盤活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往更大的層面說,過去的成就和名利永遠是束縛。個體的覺悟當拋開對過去的考慮,想想將來,把握當下的力量。在我周圍的人,有太多講求保險策略,他們想著人生一步一個坑,這樣的人生穩當有余,然而開拓不足。
我們應當做選擇工作的人,而不是被動接受工作的人。選擇工作,不是以金錢作為最大的考量,這樣的工作會更純粹和快樂。在沒有金錢的時候選擇工作能夠超越金錢的考慮,是堅持;在賺到足夠金錢后選擇工作能夠超越金錢,是智慧。很多人始終分不清金錢和工作的關系,將兩者混為一談,卻把金錢和感情的分開看得很重要, 實在是奇怪的邏輯。對于男人來說,要有把工作視作情人的態度,和情人談錢,遲早要出問題。往反面說,只要給足夠的錢,什么工作都愿意干,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個邏輯,我看來如果有個人出于特定理由確實非常需要錢,他可以這么做,否則這實在是一筆愚蠢的買賣。個人獲得的是一筆固定的數字,但是付出的卻是理想和人生,而后者是無價的。被動接受工作就是犯錯誤的開始,讓自己越來越被動。每天早上七點起床,你可能想,折磨的一天開始了,要把自己的才華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和同事的斗智斗勇、和領導的虛與委蛇上,然后不斷痛恨自己的工作。在熬完上班時間完成了工作后第一時間打卡下班,等待下一個這樣的工作日的開始。人的一輩子也就2萬多天,而我們有些人就把自己的一萬多天花在了這樣周而復始的自我折磨上面了。
總之,我們工作是為了活得更好,或者說得更高遠一點,是活得充實,活得有理想,而不是自我折磨或者出賣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而我們始終追求的,應當是給予生活實感的工作,不是過去工作在未來生活的無機延續。
【職場上的想法與心態】相關文章:
職場上的必要心態06-28
職場上如何調節心態06-25
職場上要積極調整心態11-17
職場上的7種心態不能要06-26
職場上:哪些辦法可以調整心態?06-26
職場上七種不好的心態06-27
新員工入職心態培訓08-20
醫生入職心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8篇)07-06
別人的心態是由你的心態決定的08-17
想法改變生活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