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大一心理學基礎知識點

        時間:2022-02-27 20:13:56 心理資訊 我要投稿

        大一心理學基礎知識點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大一心理學基礎知識點,歡迎查看!

        大一心理學基礎知識點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活動規律的學科,動物也有心理,猴子發展到思維萌芽階段。

          2、一般把心理現象分為心理過程和心理特性。

          3、心理過程包括認知、情感、和意志

          4、心理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科學

          5、基礎心理學的內容:

         、僬J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

          ②需要和動機(是推動人從事心理活動的內部動力)

         、矍榫w情感和意志(是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當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覺器官的時候,人們總要認識它,在認識它的同時,人們又會產生對它的態度,引起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行動,這就是說人的認識情緒情感和意志活動一體的)

          ④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順利、有效的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人格又由氣質和

          性格組成。氣質相當于平常說的脾氣秉性,它是心理活動動力特征的總和,即表現在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和穩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溫順,有人活潑。)

          6、生理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

          7、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質和事物之間內在的聯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維、意識、和精神。人的心理(具有能動性,具有主觀性,是腦活動的結果,是客觀世界在腦中的反映)

          8、心理反映的形式:1、事物的形象 2、概念 3、體驗 4、欲望和要求。

          9、心理和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表現在:1、心理支配人的行為 2、人的心理通過行為表現出來

          10、心理學發展始:19世紀末20世紀初比較有影響的學派有(構造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心理活動在適應的環境中的機能作用)(行為主義代表人物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的任務在于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因此可以根據刺激推知反應,可以根據反應推知刺激,可以通過控制環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格塔式心理學、主張從整體上來研究心理現象也叫完形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包括兩部分即意識和無意識)

          當代心理學取向:

          1、人本主義心理學,被稱為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勢力,認為人有自我純主觀意識,有自我實現的需要。要有適當的環境,人就努力實現自我完善自我達到自我實現

          2、認知心理學、其特點包括把①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統,從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的認識活動,②.從信息的輸入、編碼、轉換、儲存、提取的過程中研究人的認知活動3.生理心理學,探討的是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

          11、研究心理學必須堅持的原則:1、客觀性原則,2、辯證發展的原則,3、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12、麥獨孤(W.MCDOUGALL)用本能來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

          13、研究心理現象的方法:1、觀察法 2、調查法 3、個案法 4、實驗法

          感覺和知覺

          1、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按刺激來源可分為(外部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感覺(包括觸覺溫覺和冷覺痛覺))和內部感覺(運動覺、平衡覺、機體覺(餓、渴、窒息、性、惡心、疼痛等))

          2、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感覺能力強感受性高,感覺能力弱感受性低。

          3、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覺閾限,感覺閾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其感受性高,感覺閾限高的,需要強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感覺閾限和感受性成反比!

          4、絕對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剛剛能引起感覺的刺激強度。

          5、剛能引起感覺刺激的最小變化量叫差別感覺閾限,叫差別閾限最小可覺差英文縮寫j n d .

          6、韋伯定律說的是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強度的比例是一個常數,公式□I/I=K.□I是差別閾限,I是原來的刺激強度,K是一個常數。

          7、費希納定律是感覺的強度和刺激強度的對數成正比,公式S=KlgR.只適用于中等強度刺激

          8、感覺現象包括(感覺適應:在外界持續的刺激作用下,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感覺后像(正后像負后像燈滅眼睛里還有燈的影子)、感覺對比吃完藥再吃糖覺得糖更甜了)、聯覺(一種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還能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

          感覺包括:

          1、視覺【(視覺的刺激適宜波長在380~780之間的電磁波),視網膜上有兩種視覺神經細胞即椎體細胞(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和桿體細胞(分辨物體的明暗和輪廓);視覺異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色覺異常大多數是遺傳造成的,男孩是外祖父通過媽媽傳給自己的,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這時女孩彩色色盲男孩是女孩色盲的10倍】

          2、聽覺【聽覺的感受器是科蒂氏器官,16~20000赫茲的空氣振動的聲波是聽覺的適宜范圍,聽閾在1000~4000赫茲之間的聲音最為敏感;聽覺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聲音特性是“頻率決定音調”“振幅決定響度”“波形決定音色”老年人聽覺感受性減低的特點是首先喪失了高音頻的聽覺!

          3、嗅覺【適宜刺激的是能揮發、有氣味的物質。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細】

          4、味覺【適宜的刺激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質,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上顎上嗎的味蕾,基本味覺有甜(舌尖)、酸(舌邊后部)、苦(舌根)、咸(舌邊前部)】

          5、皮膚感覺【表示觸覺靈敏度的指標叫兩點閾,皮膚表面的溫度是生理零度】。

          6、平衡覺【又叫靜覺,,其感受器是內耳中的前庭器官,過于敏感會暈車暈船】

          7、運動覺

          8、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感受器分布在內臟器官壁上】

          9、痛覺【機體受到傷害時產生的感覺,個體在痛覺上感受性上的差異和一個人對疼的認識和態度,一個人的性格以及一個人的意志力有關!

          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知覺是各種感覺的結合,它來自于感覺,但是已高于感覺。

          10、知覺的基本特性:一、整體性(格塔式學心理學又將其分為:1、整體性2、連續性3、相似性4、接近性)

          11、知覺的種類:

          a 空間知覺 [它包括大小、形狀、方位、距離知覺(肌肉運動線索、單眼線索,雙眼線索(鐵軌是線條透視)】,

          b時間知覺(是對物質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機體生理變化是有節律的,這種節律往往會引起人的行為也表現出一定的節律,叫生物節律也叫生物鐘,人對時間的估計可以根據1、日出日落的交替2、一年四季的變化3、生理活動的周期性變化4、心理活動的周期性變化),

          c 運動知覺(是物體在空間中移動產生的知覺,需要物體的運動,太快或太慢都不能知覺到運動,似動知覺是物體沒運動卻感覺到像是運動的錯覺)

          d 錯覺(在特定的條件下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知覺,有以下幾種:1、線條方向錯覺 線段長短的錯覺,2、面積大小錯覺3、視聽錯覺4、不同感覺相互作用產生的錯覺)。

          記憶

          1、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過去對事物的感知,對問題的思考,對某件事引起的情緒體驗,以及進行過的動作操作。

          2、記憶的種類:按內容分(1.形象記憶2.情景記憶3.情緒記憶4.語義記憶5.動作記憶)。

          按是否意識到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按照能否加以陳述可分(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

          3、記憶的過程:1、識記(學習與取得知識經驗的過程)2、保持(知識經驗在大腦中存儲和鞏固的過程)3、再現(從大腦中提取知識和經驗的過程)

          4、遺忘是對識記過的材料既不能回憶也不能再認,或者發生了錯誤的回憶再認.。

          對記憶和遺忘進行研究的是德國的艾賓浩斯,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

          5、表象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再現的過程叫表象,在頭腦中出現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6、表象的具有:1.直觀形象性2.可操作性3.片段的不穩定性4.概括性。

          7、表象可以起到的作用:1、積累感性知識 2、想象的素材 3、感知向思維過度的橋梁。

          8、三個記憶系統:

          按照存儲時間長短的不同分為:1、瞬時記憶【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或者感覺登記,(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感覺屬信息的輸入和登記 )其特點:①具有鮮明的形象性②容量大保留的時間短,圖像記憶保持時間為0.25~1秒,聲像記憶保持1秒,最長不超4秒③對瞬時記憶加以注意就會轉入短時記憶了】

          2、短時記憶【是指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后,保持時間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是可以意識到內容的記憶系統,其特點為1.容量有限,一般我7+ 2個項目,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記憶廣度2.容易記住的是聲音而不是形象,3.短時記憶又叫工作記憶,4.短時記憶經過復述都可以轉為長時記憶】

          3、長時記憶 【是指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后,保持時間在一分鐘以上的記憶,其特點:1.他的容量和信息的種類都是無限的,2.他的編碼有語義編碼和形象編碼,3.長時記憶存儲的信息不實有意回憶,人們是沒有意識到的。4.長時記憶的遺忘或因自然衰退造成或因干擾造成,干擾又分(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記憶材料在系列順序中所處的位置對記憶效果發生影響的叫系列位置效應,系列位置效應包括首因效應或首位效應,近因效應或新近效應】

          思維言語及想象

          1、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和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感覺認識了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認識了事物的整體,他們認識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現象,屬于感性認識階段,由表及里,去粗取精,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進入理性認識的階段,這就是思維)

          2、思維的特征:①思維的間接性(從已知推斷出未知)②思維的概括性(把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抽取出來,形成概括性的認識比如:看見“月暈”后經!肮物L”,即得出“月暈而風”的結論)

          3、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包括: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

          4、思維的種類:

          一、按思維形態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二、按探索問題答案方面的不同分:復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三、按思維是否具有創造性分再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5、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性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詞來標示和記載的。

          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延是指屬于這個概念的個體,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圍。

          注:概念的內涵越深,外延越窄,內涵越窄外延越寬。

          6、概念的形成或者叫概念掌握:是指個體借助于語言,從成人那里繼承和學會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

          7、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遷移的作用(是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包括正遷移和負遷移)

          2、原型啟發的作用(從現實生活中受到啟發,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叫原型啟發)

          3、定勢的作用(人在從事某種活動前的心理準備狀態就是定勢作用)

          8、語言和言語: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它隨著社會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而言語是人們運用語言交流思想、進行交際的過程,語言和言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言是社會現象,是語言研究的對象,言語則是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言語發展的先天成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喬姆斯基。

          9、言語的活動形式:

          1、外部言語及其種類(又分口頭言語(對話言語和獨白言語)和書面言語)

          2、內部言語及其特點①發音器官的隱蔽性②語言的減縮性③速度快

          10、言語運動中樞機制:參與言語形式活動的皮質部位有

          1、運動性言語中樞又叫布洛卡中樞,受損會導致表達性失語癥,

          2、聽覺性言語中樞又叫威爾尼克中樞,

          3、視覺性言語中樞,受損會導致失讀癥。

          4、書寫中樞,受損則導致失寫癥。

          13、想象是人對自己已有的表現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想象的種類包括: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包括1、創造想象:不依據現成的描述獨立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2、再造想象:根據語言描述或圖表模型示意,在頭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3、幻想是指一個人的愿望相聯系并指向未來的想象,是指向未來的憧憬不是回憶)

          意識與注意

          1、 意識與注意:意識是在覺醒的狀態下的覺知,覺知就是覺察,

          意識包括(1、對外界事物的知覺,2、自身內部狀態的知覺;3、心理活動的評價;4、行為的評價)

          2、無意識:包括睡眠和夢(睡眠根據腦電波的變化分為四階段,接著是快速眼動期,夢就出現在這個時期。夢有很多特點,如夢境的不連續性,不協調性,和認知的不確定性等。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做夢不會影響人的休息)

          3、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種類有(①無意注意<又叫不隨意注意,②有意注意<又叫隨意注意)

          4、注意的特征:

         、僮⒁獾膹V度,又叫注意范圍(大約在5~9個項目)

         、.注意的穩定性(對選擇的對象注意能穩定的保持多久的特性是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維持的時間越長,注意越穩定。在穩定的注意條件下,感受性也會發生周期性的增強或減弱,叫注意起伏后注意動搖,

         、.注意的轉移,由于任務的變化,注意由一種對象轉移到另一種對象上去的現象叫注意轉移,

         、.注意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與 不同的對象,同時從事幾種不同的活動的現象叫注意分配,它的先決條件是1、所從事的活動中,必須有一些活動是非常熟悉的,2、活動不能在同一感覺道內完成,3、活動不能同一種心理操作完成。

          需要與動機

          1、需要:是有機體內部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2、需要要的種類:①從需要產生的角度分可以分為(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②從滿足需要的對象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的分類是相對的,各種需要之間是相互交叉的,自然需要往往是物質需要,社會需要往往都是精神需要。

          3、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動機不可以直接觀察,但是可以根據個體的外部行為表現加以推斷。

          4、動機的產生: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

         、偕硇詣訖C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動個體為恢復機體內部平衡的喚醒狀態,也叫內驅力或者驅力

          ②由外部環境引起的激發個體行為活動的動機,這種條件叫做誘因。

          5、動機行為的關系:同一行為可由不同動機引起,不同的活動也可由相同或相似的動機引起

          6、動機的種類:按動機產生的根源,可以把動機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社會動機又包括(比如交往動機,權利動機,成就動機,興趣(興趣是推動人認識事物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和愛好),按是否能意識到自己的活動可分為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定勢往往是無意識動機),

          7、層次需要理論: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愛和歸屬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實現的需要,(層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強,它們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系到個體的生存,因而低層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層次需要的滿足有益于健康、長壽和精力的旺盛,所以高層次的需要又叫生長需要!

          情緒 情感和意志

          1、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狀態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

          其特性①情緒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它反映的是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系,②情緒和情感是主體的一種主觀感受,或者說是一種內心體驗。③可以從一個人的外部表現看到他情緒上的變化,卻看不到他所進行的認識活動過程,④情緒和情感會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變化

          2、表情:情緒變化的外部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表情即有先天的、不學而會的性質,又有通過后天模仿學習獲得的性質)

          3、情緒和情感的區別和聯系:①情緒指的是感情反映的過程,也就是腦的活動過程。②.情感則常被用來描述具有深刻而穩定的社會意義的情感(比如熱愛,欣賞,厭惡仇恨)情緒和情感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情感要通過情緒表達,離開了情緒情感也無法表達了!

          4、情緒和情感的功能:①適應功能②動機功能③組織功能④信號功能

          5、情緒理論:見中外人名第一章

          6、情緒和情感的兩極性及變化的維度:情緒和情感變化的維度,①動力性(動力性有增力和減力兩極)②激動型(激動度有激動和平靜的兩極) ③強度(情緒和情感的強度有強和弱的兩極)④緊張度(情緒和情感的緊張度有緊張和輕松的兩極)

          7、情緒和情感的種類:

         、購纳镞M化的角度可把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基本情緒是人和動物共有的,不學而會的又叫原始情緒,近代研究中常把快樂、憤怒、悲哀、恐懼等列為情緒的基本形式)和復合情緒(是人特有的情緒,是由基本情緒的不同組合派生出來的,如由憤怒、厭惡和輕蔑組合的復合情緒是敵意,由恐懼內疚痛苦和憤怒組合的叫焦慮)

         、诎辞榫w的狀態,也就是按情緒發生的速度強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分:心境(心境是一種微弱的,持久而又具有彌漫性的情緒體驗狀態通常叫心情),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式的、持續時間較短的情緒狀態),應激(是在出現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險情景時出現的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

          8、人的高級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9、意志:意志是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客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動叫意志行動(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分為準備階段和執行階段)

          10、意志行動的準備階段會有動機的沖突,包括四種沖突形式:

          (①雙趨式即(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型)

          ②雙避式即(兩者都想避開但是無法避開的),

         、圳叡苁郊(想獲得一個目標有利又有弊無法選擇時比如想吃糖又怕胖等)

         、茈p重趨避式(多個矛盾疊加無法選擇)

          11、意志品質:包括①意志的自覺性(和自覺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斷,隨大流跟別人跑)②意志的果斷性(與果斷性相反的是優柔寡斷和魯莽草率)

          ③意志的堅韌性(與堅韌相反的是虎頭蛇尾和執拗)

         、芤庵镜淖灾菩(和自制性相反的是怯懦和任性)

          能力和人格

          1、能力:順利有效的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

          2、智力:從事任何活動都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即認識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叫智力。

          注:在組織智力的各種因素中,思維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著智力的發展水平。

          (從事心理活動必須具備的智力有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

          3、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1.能力是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前提,

          2.能力決定著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方向、速度、鞏固的程度和所能達到的水平。

          3.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也會促進相應的'能力發展。

          4、能力的分類:①按能力的結構分(一般能力(即智力)和特殊能力(即特長))

         、诎茨芰εc先天賦予和社會文化因素的關系分(液體能力(先天的)和晶體能力(后天學習得的))

          ③按能力所涉及的領域分:(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

         、馨磩撛斐潭确(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創造能力)

          注釋:按能力發展的水平可以把能力分為①能力②才能③天才

          5、能力的結構理論:見人物名稱第一章

          6、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①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

         、谀芰︻愋偷牟町(包括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差異)

         、勰芰Πl展早晚的差異

          7、影響能力發展的因素:①遺傳因素(影響能力發展的遺傳因素主要指一個人的素質,或者叫天賦,即一個人生來具有的解剖生理特點,包括感受器。運動器官以及神經系統構造和機能的特點,素質是能力發展的自然基礎和前提),

         、诃h境和教育因素(包括兒童正常發育的物質條件,兒童的家庭,兒童所在的學校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環境)

          8、人格的特性:人格包括人的氣質和性格,它的特性包括

          ①獨特性,②整體性③穩定性④功能性⑤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

          9、氣質:氣質是心理活動變心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征,相當于我們平常所說的脾氣秉性

          10、氣質的類型學說:①體液說②體型說③血型說④激素說

          11、巴普洛夫認為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有三個特性,即強度,平衡性,靈活性。

          他還指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是由兩種基本神經過程的三個特性的不同組合構成的

          12、條件反射包括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經典條件反射)

          13、氣質的特性:①感受性和耐受性②反應的敏捷性③可塑性④情緒的興奮性⑤指向性

          14、氣質類型的外在表現:①膽汁質,(特點是強但不平衡,感受性低耐受性高,脾氣暴躁難以自我克制)

         、诙嘌|(特點是強、平衡而且靈活,行為外向,容易適應環境變化,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多變,情緒不穩定)

         、壅骋嘿|(特點是強,平衡但不靈活,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應速度慢,頭腦清醒,踏實,穩定性強,不善言談,交際適度)

          ④抑郁質(弱,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多疑多慮不愛交往,動作遲緩,防御反應明顯)

          15、如何看待氣質類型:

         、贇赓|具有穩定性和可塑性

          ②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

         、蹥赓|類型不一定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但能影響工作效率

          ④氣質類型影響性格特征形成的難易

         、輾赓|類型影響對環境的適應和健康!

          16、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

          17、性格的結構:可以分為靜態結構和動態結構,從性格結構的組成部分來分解性格可以分態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理智特征。

          人格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論(本我 自我 超我)

          二、榮格的內-外向人格類型理論(把人分內向外向型兩種)

          三、奧爾波特(人格特質論的創始人、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即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又把個人特質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

          卡特爾(卡特爾找出了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并據此編制了《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艾森克(艾森克把許多人格特質都歸結到內外傾、神經質和精神質)的人格特質理論和仍五

          因素模型人格的五因素包括神經質N、外傾性E、經驗開放性O、宜人性A和認真性C

          擴展:大學心理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一、什么是心理學(psychology)

          對心理現象進行科學研究的學問。

          Psyche + logos = psychology

          靈魂 詞語、語言 心理學

          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mind),心理學是對心靈的研究,或稱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J.F.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三、心理的實質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主觀能動的反映。

          ——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

          ——是對客觀現實主觀能動的反映;

          ——心理是在實踐活動中產生發展的。

          “魂不附體”現象

          《紅樓夢》里寫道:“鳳姐嚇得魂不附體,不覺大聲地‘咳’了一聲,卻是一只大狗!痹谝恍┑貐^,當小孩受到驚嚇時,便點燃一堆火,拿著孩子的衣服,邊烤邊為孩子“喊魂”。人真的有靈魂附體嗎?心理-靈魂有道理嗎?

          1、腦是心理的器官

          從物種發展史也可看出,心理現象是隨著神經系統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神經系統的發展而發展的。

          從個體發育過程來看,人的心理是隨著腦的發育而逐漸發展的。

          從臨床研究成果來看,人的某種心理活動與大腦皮層的相應部位密不可分割。

          2、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和內容

          心理就其產生的方式來說,是腦的反射活動。如果沒有客觀刺激,也就不可能引起大腦皮層的神經活動以及相應的心理活動。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和內容。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作用于人腦的產物,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反映,客觀現實是人心理活動的內容和源泉。

          3、心理是對客觀現實的主觀映象

          心理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這種反映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按其反映的內容來說是客觀的,因為它反映的是外界事物和現象,是由外界事物決定的,同時又是通過腦的神經過程實現的,并通過人的行為表現出來;但是,它又是主觀的,因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總是由一定的個人或主體進行的,是通過主體已有的主觀世界為中介,進行加工折射而產生的,是對客觀現實的主觀映象。

          4、社會實踐活動是人的心理產生和發展的唯一途徑

          人的心理不是自發產生的,只有作為心理源泉的客觀現實和作為反映器官的腦二者相互作用,才能產生正常的心理,而這種相互作用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實現的。

          人類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類社會環境中、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個有健全大腦的人,如果脫離了人類社會環境是不可能發展人類所特有的心理機能的。

          例:印度狼孩

          第二節 心理科學的發展

          一、心理學發展的歷史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只有很短的歷史,但卻有一個漫長的過去。

          現代心理學是在1879年建立的。這一年,W.馮特在萊比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心理學從此宣告脫離哲學而成為獨立的科學。

          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重要心理學派別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學中派別林立的時期。在心理學獨立之初,心理學家們在建構理論體系時存在著尖銳的分歧。

          構造主義

          機能主義

          行為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

          精神分析學派

          構造心理學

          structural psychology

          19世紀末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以后出現于歐美的第一個心理學派。

          代表人物:W.馮特和E.B.鐵欽納

          研究對象:意識經驗

          研究方法:實驗內省法(意識的內容或構造)

          研究任務: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如何連結成各種復雜心理過程的規律

          機能心理學

          functional psychology

          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于美國的心理學派。它代表當時美國心理學的主流

          先驅人物:W.詹姆斯

          代表人物:杜威、 安吉爾、卡爾

          研究對象:具有適應性的心理活動,強調意識的作用與功能

          研究方法:內省法、客觀觀察法、實驗法、文化產物分析法

          研究任務:動物心理、兒童心理、教育心理、變態心理、差異心理等領域。

          行為主義心理學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

          創建人:J.B.華生

          研究對象:行為

          ——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

          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方法:擯棄內省,主張采用客觀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和測驗法

          研究任務: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S-R)

          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

          巴甫洛夫(1849~1936)

          蘇聯生理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1849年 9月26日生于梁贊,1936年 2月27日卒于列寧格勒。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學學習動物生理學,1875年轉入軍事醫學院學習,188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單純給狗聽鈴聲,狗不分泌唾液,鈴聲是無關刺激物,此時對唾液分泌沒有影響!

          給狗聽鈴聲并喂食(食物是強化物),狗分泌唾液。

          給狗吃食物,分泌唾液,這是非條件反射。

          鈴聲和食物多次結合,狗只要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形成條件反射。

          新行為主義

          neo-behaviorism

          20世紀3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后期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

          代表人物:E.托爾曼、C.赫爾和B.F.斯金納

          新行為主義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早期行為主義無視有機體的內部過程,引起了不少人的非難和反對。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操作主義哲學思潮對新行為主義者的影響。 行為主義心理學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

          B.F.斯金納(1904~1990)

          美國當代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1904年3月20日生于賓夕法尼亞洲的薩斯奎納,1990年8月18日卒于波士頓。1931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兩種條件反射形式的比較

          區別:經典性條件反射是通過訓練將無條件刺激與條件刺激聯系起來建立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是通過訓練將獎賞與“隨意”反應聯系起來建立條件的。

          聯系:都是建立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后都必須用無條件刺激物加以強化才能鞏固,否則便會消退。

          條件刺激

          用獎賞對特定“隨意”

          反應進行強化

          格式塔心理學

          Gestalt Psychology

          在美國出現行為主義的同時,德國也涌現出另一個心理學派別——格式塔心理學。 創使人:韋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基本主張: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心物同型論:在人與自然的網絡中,物質的物理活動機制與人體的生理活動機制,與人的大腦的心理活動機制之間存在著同一性的關系。

          精神分析

          psychoanalysis

          奧地利醫生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創建的治療神經癥的一種方法(精神分析療法),也是弗洛伊德及其后繼者在醫療實踐中建立的一套心理學理論,通過釋夢和自由聯想等手段,發現病人的潛在動機,使其精神宣泄,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論

          潛意識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分三個部分: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指個人目前意識到的一切。

          ——前意識指雖非目前意識到的但可以通過回憶而變為意識內容的。

          ——潛意識則指被壓抑而不能通過回憶再召喚到意識中的一切;這通常是不為社會規范所容的欲望。

          Fruid的人格結構理論

          自我

          (現實原則)

          超我

          (至善原則)

          本我

          (快樂原則)

          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論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聯成一體,稱為生存本能。

          ——死亡本能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現為一種求殺的欲望。當它向外表現時,它就成為破壞、損害、征服的動力,它是仇恨的動機,表現為侵略的傾向。 人格結構理論: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組成。

          回顧與反思

          總之,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派心理學在研究對象、研究領域和方法以及對心理現象的理解等方面都存在尖銳的分歧。一方面,它對心理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這些學派的理論基礎是形形色色的現代哲學,學派間的爭論表現了他們在哲學思想上的混亂。此外,心理學家們的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使他們愛用一種片面性去反對另一種片面性,也加劇了各派間的爭論,使剛剛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心理學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危機。

          三、當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心理學成為獨立的學科后,學派紛爭的局面并沒有持續很長的時間。大約從20世紀30年代以后,各派間就出現了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新局面,新的心理學思潮相繼產生。這種思潮不是以學派的形式出現,而是作為一種范式、一種潮流、一種發展方向去影響心理學的各個領域。

          生理心理學的研究

          生理心理學的觀點引導心理學家在基因、大腦、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中尋找行為的原因。 一般假設:心理現象與社會現象能夠最終依據生物化學過程加以理解。如,他們可能會用你腦細胞中確切的物理過程來解釋你是如何閱讀這句話中的詞語的。

          研究方法:局部切除法、電刺激法、腦電圖法和生物化學方法等。

          行為主義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以后,行為主義的研究在某些應用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程序學習:將學習材料分解成一些小的片斷,并按順序一步步學習,對學習結果予以強化,成功地學會了一個片斷之后,再繼續學習下一個片斷。(計算機教學)

          ——行為治療:應用于具有心理障礙的兒童或成人的臨床環境,幫助其改變或消除不需要的行為或不適應的行為,代之以需要的或適應性行為。(系統脫敏)

          ——生物反饋:通過訓練讓個體自行控制自己的身體過程。

          心理分析的研究

          20世紀30年代以后,一批后弗洛伊德主義者,如A.弗洛伊德、克萊恩、艾里克森等,將精神分析的理論用于動機和人格的研究,更關心兒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發展,強調意識和自我的重要性,不再只重視無意識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

          心理學的認知革命是作為對行為主義的局限的另一個挑戰而出現的。認知觀點的中心是人的

          思維以及所有的認識過程——注意、思考、記憶和理解。(S-O-R)

          現代認知心理學除了應用心理學的一般研究方法外,還發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反應時記錄法、口語報告法、計算機模擬等。

          近年來,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結合產生了認知神經科學。在21世紀,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有望成為心理學發展的主流。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20世紀50年代作為與心理動力學和行為主義模型并駕齊驅的一種理論而出現的,著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其觀點是,人類主要任務是使自身的潛能得到不斷發展。 代表人物:馬斯洛、羅杰斯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

          馬斯洛通過對各種人物的觀察和對一些人物傳記的研究,把人類行為的動力從理論上加以系統整理,提出了需要層次說,認為人類的需要是有層次的,只有低級需要得到滿足,然后才會進一步追求較高層次的需要;人在同一時間內存在的多種需要,有主導性需要和輔助性需要,人的行為是由主導性需要所決定的;人的需要很難得到全部滿足;人類的需要與個體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第三節 心理學的方法論

          一、心理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二、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系統性原則

          3、發展性原則

          4、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要求人們在心理學研究中,必須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在人的生活和活動中客觀地對人的各種心理現象的本來面目加以考察,并進行客觀地分析,決不能附加任何主觀臆測、揣度和設想。

          系統性原則

          心理學研究必須堅持客觀性原則,用系統的、全面的、聯系的觀點來研究問題,把人的心理現象作為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來進行探討,反對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

          發展性原則

          心理學研究必須遵循著發展性原則,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任何心理現象,并了解影響心理發展的各種制約因素,堅決防止和反對把心理現象看作是靜止的、凝固的和僵化的東西。

          理論聯系實際

          在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發生發展規律時,必須遵循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考慮到研究的教育意義,看其是否有利于實現教育目標,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調查法

          4、測驗法

        【大一心理學基礎知識點】相關文章: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知覺08-12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感覺08-12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意識和注意08-12

        大一心理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12-13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08-12

        基礎心理學知識:語言11-13

        基礎心理學知識:思維11-13

        基礎心理學知識:記憶11-13

        基礎心理學知識:學習11-11

        基礎心理學知識:人格11-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