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文言文的正確學習方法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廣為流傳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文言文的正確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文言文的正確學習方法1
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現。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律供參看。習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語感讀經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
1.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
考生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看完了文章,斷句也結束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內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聯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我們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全文,反復鉆研,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遍數讀多了,其意義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據文章的內容,先斷出幾個大的段落或層次,把確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
2.聯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
給一段文章加標點,往往有易有難。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后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一些明顯的標志(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
另外,我們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系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的地方斷句。
3.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現。
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云”“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如廣東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律供參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通篇用了二十七個“也”字,幾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傳為美談。文言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志。我們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于斷句:
①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诰淠┱Z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
、艹T诰涫椎臅r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這段文字相當典型。全段共有十七個句子,用了十七個標點符號。其中成為斷句標志的句末語氣詞共十一個(“乎”“矣”“也”“焉”“哉”),連詞和凝固結構共三個(“則”“而”“然則”),代詞兩個(“之”),句首語氣詞(“豈”,也有人稱之為情態副詞)一個。
當然,我們在抓虛詞標志斷句時,也要注意靈活性,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詞,詞性變了。“也”,用在句中舒緩語氣,可點斷,也可不點斷。
初中文言文的正確學習方法2
誦讀。所謂誦讀,就是有表情地以記誦為目標的朗讀。文言文的風格是豐富多彩的,有的豪邁奔放,有的靜穆閑適,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它們都是作者心靈的產物和情感的結晶。因此,誦讀的過程也是讓學生能讀出文章的`語氣、語調和節奏,表達出文章和作品內在的情感的過程。在誦讀時,我們常常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去做:
(一)寫作背景介紹。知人必先論世,教師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先對作品的寫作背景和同作者有關的材料做一些介紹,讓學生對作品產生的時代和作者的概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掃除時代隔膜,使學生在誦讀時能夠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師范讀。教師范讀可以幫學生正音正字,同時利用自己的情感打動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學生誦讀。學生通過齊讀或個別朗讀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誦讀。教師針對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語音、重音、停頓、節奏等方面的問題給以糾正。例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今齊地/方千里”,學生在朗讀時總容易想當然地讀成“今齊地方/千里”。這兩句停頓不同,表現為對詞義的理解不同,斷句出現偏差,所表現的語句理解就會大相徑庭。學生對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了解、要求通過語氣語調體現出來。充分地調動目、耳、口、心,做到目觀其文,耳聞其音,口誦其聲,心通其意,真正做到“口而誦,心而惟”的境界。如在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時,第一段以敘為主,應讀得舒緩、莊重。第二段寫洞庭湖景的文字,氣勢雄壯,應讀得開朗雄渾!扒叭酥鰝湟印闭Z調轉入平緩,“然則”引出新意境,語調應升高。“得無異乎”應讀出疑問語氣。第三段以“若夫”起筆,意味深長。以下的寫景文字,由天氣的惡劣寫到人心的凄楚,意境悲涼,應讀出愁苦凄楚的情味來。第四段“至若”領起,引出一個陽光燦爛的畫面,“至若”應讀得高亢嘹亮,節奏明快而有力。以下的寫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色彩明麗,生機盎然,應讀出歡樂和暢的韻味!按藰泛螛O!”一句把喜悅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樓也,則有……”應讀出超脫、揮灑自如的情味來。第五段以“嗟夫”開啟,帶來抒情和議論的意味,注意三句疑問句,語調應上揚,“噫”一句,應讀出悲涼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四)試譯。試譯就是在學生對文章進行誦讀的基礎上,利用工具書和課文注釋,對文章進行翻譯的過程。學生在試譯時,教師首先明示應遵循的原則,即“忠實原文,不違原意;弄清語序,辨析詞義;前后聯系,理清難句;固有名詞,不必翻譯”。其次,教師可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目標,對于文言文程度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在“信、達”的基礎上,認真地斟酌詞語,努力向“雅”的高度攀登。再次,讓學生自譯,對于一些難句,可由學生互譯,教師予以點拔。
【初中文言文的正確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正確學習方法11-30
正確的學習方法07-08
初中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哪些07-18
正確的學習方法[精品]07-09
正確的古箏學習方法03-10
正確的學習方法(優秀)07-09
(薦)正確的學習方法07-09
正確的學習方法[優秀]07-09
最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