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父子》觀后感
《父子》觀后感
我是帶著相當大的期望去看譚家明的《父子》,因為自己太喜歡他十九年前的前作《最后勝利》。然后《父子》在上畫前夕就拿了金馬獎,一時滿城盡寫譚大師,傳媒都把譚家明的名字與陳冠中、張叔平、王家衛、徐克、電檢、禁映、新浪潮等一大堆文藝老中青趨之若鶩的名詞捆綁在一起!陡缸印繁澈蟮男麄骱蛨髮В入娪皝淼酶巳雱。
意見不會是一面倒的,我有不只一位在不完美家庭真實地活過來的朋友看過《父子》后,不約而同的叫我不要看,不要浪費時間。他們說,不長進父母領導下的家庭故事,并非如此單薄。
郭富城拿下男主角獎,那是合了臺灣人的文藝胃口。有位資深新聞工作者說,不應該找郭富城演爛睹父親,問題也不在他的演技浮夸,而是一個沉溺賭博的.廚房佬,哪有環境和自我紀律去完成六塊腹。
觀映多年,我調校著自己過份的期盼,但還是恭敬地看了足本版。
演周長勝兒子的阿BOY吳景滔太可愛了,幾乎無人不喜歡他,我也喜歡這個小孩。問題是,我不能相信一個廢柴爛睹爸爸和一個好逸舞女媽媽可以調教出如此溫柔敦厚的兒子。吳景滔的番書仔口音,提醒著我他是其實是名媛司馬燕的兒子。阿BOY本身是個人格分裂的角色,他不愿父親迫他偷竊,卻會在自愿的狀況下順手牽羊。他并非有良知,只是痛恨父親不夠義氣,沒有做好掩護,所以本來溫順的他也要咬掉周長勝的耳朵。有這份強悍,為何不老早把父親教訓,或至少早日脫離他的魔掌。
楊采妮同樣沒有說服力,她既然只容郭富城的手留在她的上半身游走,譚家明為何不另找一個能豁出去的女星來演,《烈火青春》的夏文汐與《雪在燒》的葉全真都為譚家明交足貨,二十年后換來的是倒退。據說合內地尺度的兩小時版本大幅刪減了林熙蕾與郭富城的情欲場面,那就等于將譚家明的拿手好戲宰了。因此,看足本是有必要的。林熙蕾其實比幾個主角都稱職,阿肥、阿肥媽咪、楊采妮在舞廳的姊妹,甚至招待所的東主,都比幾個主角演得真實到位。
一個人能成為敗家睹徒,不是他獨自成就的,正如年前談得熱烘烘的“隱藏青年”,同樣要靠家人朋友共襄善舉方可玉成好事,周長勝的確有個得力兒子,甚至事隔多年,兒子還是對父親有著依依不舍之情。可是觀眾看到的周長勝不過是一面倒的令人討厭,根本找不到令人又愛又恨的基礎。
譚家明重視剪接,剪接是展示他的“電影語言”(引號中的這個唬人的名詞常常出現在譚的訪問文章)的主要手段。我算是開了眼界,然而語言是用來說話溝通,而不只是用來擺姿態。要是這樣,這跟某些偽文藝青年一看到電影說法文就大叫浪漫詩意有何分別呢?那些跳動的鏡頭是否用得恰當且不說,有組鏡頭我覺得特別礙眼:輸干輸凈的周長勝坐在小餐廳,手中把玩著他剩下的兩塊錢,一個快鏡剪接,那兩塊就被侍應生搶去。這樣的手法當然可供文藝影癡解讀成山窮水盡的失意無奈,可是我思疑在最下等的食肆的侍應生也不會如此挑釁無禮。退一步說,就算有如此侍應生,曾兩次拿侍應生來刁難的周長勝又為何會突然溫順起來,不哼半句?
日前遇上位朋友的長輩,談及《父子》的種種不足。他提出譚家明的東西其實很中產,細想實有道理。譚家明最著名的《烈火青春》,雖然有來自公屋的湯鎮業,但整部電影的主場景,還是飽食終日無須為口奔馳的中產家庭!陡缸印吩谙愀凼樟肆俣嗳f,票房算是相當不俗,看來是對正了中產口味,整個宣傳活動的鋪陳,屬哈佛商學院應該收納的文藝電影推廣成功個案。
譚家明在片首用字幕說:“沒有一部電影可以滿足到所有的觀眾!庇姓l不知“絕大部分母親是女人”呢? 說出這句話,反而令人覺得導演連面對批評的最基本勇氣都沒有。
【關于《父子》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李嘉誠父子的求職故事12-13
電影《父子雄兵》上映時間09-10
經典的爆笑父子笑話02-26
電影《父子雄兵》劇情簡介09-08
《半路父子》經典臺詞摘抄11-06
褚橙山莊的父子創業故事10-18
亞洲首富李氏父子經商傳奇的創業故事11-12
海歸父子加盟密逗奶茶店的創業事跡10-20
父子房產轉讓協議書范本(通用5篇)12-28
從《狂奔》中父子倫理敘事看蘇童的敘事倫理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