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觀后感(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綠皮書》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綠皮書》觀后感1
這也是一部關于萍水相逢,一起合作而產生了深厚友誼的電影,也是由真人故事改編。
一個白人被一個黑人博士鋼琴家雇傭開車,他們去美國南方各地演出,在19世紀六十年代,黑人在南方還受到特別大的歧視,找一個白人一起同行是為了得到保護。但是白人是粗人一個,酒吧里的工作人員,黑人是鋼琴家,優雅講究。開始,相處起來磕磕絆絆,為了把綠皮書合同完成,只能互相忍氣吞聲。后來,白人與黑人都開始惹是生非,互相幫忙,他們漸漸理解了對方,開始友好起來。
白人與黑人分屬不同的階層,白人貧窮,黑人富有,白人沒有文化,黑人是個鋼琴家,自然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是截然不同的。
白人開著車吃炸雞,黑人很不喜歡,但白人非要黑人嘗一塊,沒想到,黑人愛上了吃炸雞,在演出地,黑人在餐單上特意讓人準備了炸雞和玉米,黑人為此很開心,從與白人的交往中得到了未曾有的小享受。白人對黑人沒有歧視,當黑人在南方受到歧視挨打時,白人竭力保護,不是出于工作而是出于對黑人的尊重。黑人是同性戀,對此,白人因以前在酒吧工作很是能理解。最后白人很熱情的歡迎黑人在自己家里過熱鬧的圣誕節。黑人在白人這里得到了理解、快樂、與溫暖。
黑人教育白人要誠實,但白人很倔強,堅持地上的玉石自己可以隨便帶走。黑人幫白人給其妻子寫情書,黑人口述,白人書寫,白人與妻子之間的感情更深厚了。黑人與白人被警察抓起來,為了不耽誤演出,黑人給一個高官打了電話,他們被釋放,白人把這看作是可喜的事,而黑人則覺得,為此去求人是一種恥辱。黑人在最后一場演出前去一個餐廳吃飯被拒絕,于是黑人罷演,白人堅決拒絕了餐廳老板的賄賂,與黑人一起離開,去了一家黑人餐廳,在那里黑人展示了自己的才華,讓下層的黑人都享受到了音樂的魅力。
為了能讓白人在圣誕節趕回家,黑人冒雪代替白人開車。把白人送到家之后,黑人回到自己的豪宅,一片孤獨在等待著自己,于是,黑人帶了酒去參加白人的家庭聚會去了。
事情一件接一件在電影中蜿蜒起伏著,給人帶來了溫暖。人一向愿意各自為政,這一件一件的事就像穿針引線,讓人從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中又燃起了希望。這一路上雖然只是一段時間的相處,但他們的友誼一有了開始,卻一直綿長了下去,友誼發生的條件是兩個人都從彼此之處得到了溫暖與快樂,理解與尊重。
一部情意綿綿的電影,陌生男人之間不止較量,也有更綿長深厚的友誼存在。
《綠皮書》觀后感2
托尼是一個有著兩個孩子和一個老婆的男人,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因為酒吧整頓而暫時失業的白人托尼應聘去給黑人鋼琴家雪利當司機,因為雪利要巡回演出,所以他們要在一起相處兩個月。
托尼是向來不講究的老大粗而雪利是從骨子里優雅端莊的文化人,兩個人互相影響著。托尼從一開始不愿意為雪利拎箱子,到后來會真心為雪利著想;雪利從一開始高高在上蓋著毛毯,到后來誤以為托尼要離開而想給他加薪留住他。雪利教托尼怎樣把話里的臟字去掉能讓人聽著更舒服,而托尼卻覺得如果別人不想聽他說話,就可以滾一邊去了。
雪利經常會因為自己的膚色遇到很多麻煩,他不能進高檔的餐館,只能在松樹下的爛茅廁方便。無論他在臺上怎樣風光,到了臺下,也不過是別人眼中的“老黑”罷了。他會因為自己那“不討人喜歡的膚色,處處受人欺凌惹麻煩,而托尼卻常能替他擺平這一切。
雪利教會了托尼要“站著生活不要跪著賭錢”,雪莉看到托尼在場外和別的黑人一起扔擲子賭錢,告訴他:“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但你不同!苯虝送心崂潇o,并告訴他:那些打你的人愉快地喝著咖啡,和朋友聊天,而我們卻在這,什么都不能做。發泄那點情緒并沒有什么用,只有尊嚴才是永遠的。雪利本來可以去更受歡迎的地方拿著比這里高三倍的工資但他為了改變人們的觀念卻還是選擇這么做。
托尼本來也有著種族歧視,他丟掉了黑人喝過的杯子,但當他看見雪利演出后,卻說:“根本不像個黑人,而像個自由女神!庇幸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托尼告訴雪利,他父親說過,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上班就認真工作,笑就盡情大笑,吃東西時就像是吃最后一餐那樣去享受。兩人在車內開懷大笑,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雪利笑得這樣開心。之后,他在酒吧中唱歌,即使沒有報酬,但他維護了自己的尊嚴,比往常更開心。
他們從陌生人到工作關系,最后成了朋友。我明白了,黑人有高貴優雅,也有卑微低劣;白人有自視清高,也有溫暖善良。我明白了,有也許有一天你曾經最看不起的人,會是你過節時最念念不忘的人。
《綠皮書》觀后感3
在五十多年前的美國,種族歧視無所不在。雖然南北戰爭后美國通過了廢奴令,但人與人之間的溝壑,又豈是一紙條文能夠消除的?
就是在這么一個環境下,《綠皮書》的故事開始了。一位生活在美國北方的富裕黑人音樂家謝利,與一位并不是那么富有的白人“小混混”托尼,在當時,這是一個奇妙的組合。鋼琴家想要去南方巡演,想要打破這種種族歧視,打破這種偏見與不公正,并且告訴那些南方的種族歧視者:原先受歧視的黑人,也可以爬上枝頭,也可以成就光輝的人生!
于是,音樂家懷著這樣的夢,帶上了托尼,前往了充滿種族歧視的南方。
他們終于發現,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南方對黑人的歧視是根深蒂固的,所謂飯廳里“不接待黑人”的“規矩”,又只是一種新時代的種族歧視。
謝利是憤慨的。他面對著種族歧視的白人在游泳池大打出手,還遭到了兩個白人警察的虐待,托尼聯系了州長事態才得以平息。謝利不理解:同樣是美國,為什么差別這么大?所謂的“公正”“民主”“自由”為什么到了黑人身上就變成了“壓迫”“虐待”“歧視”?
托尼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保護好了謝利。但他不理解,明明這位音樂家已經這么富裕,還要追求自己的權利?他告訴謝利:“你不是住在光鮮亮麗的城堡里嗎?為什么你還要鬧出這么多麻煩?”
謝利的回答出乎意料。他哭著回答:“是啊,托尼。我住在這座城堡里,但是孤身一人!”
于是我又想起了影片中的一幕:兩人的汽車拋錨了,停在了廣闊的農田旁。農田里的黑人在辛勤地勞作。田地里的黑人看到車上下來的黑人謝利,身著西裝,衣冠筆挺。兩個黑人的目光交集,老黑人的眼神里透露著無奈。
同樣是黑人,為什么你就不用受到白人的壓迫?
謝利不知道。他只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不平等。而破除這種不平等,可能需要好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平安夜的前夕,謝利將托尼送回了家,與家人團聚。托尼早已摒棄了些許對黑人的偏見,也懂得了許多。
謝利與托尼,或許就是那個時代消除不平等的最好佐證吧。
《綠皮書》觀后感4
電影中的優雅鋼琴家和粗俗的白人司機,一個感覺高高在上,一個太接地氣,一個收入豐厚,一個為生計忙碌,一個經常是手捧一本書,一個經常是手抓一雞塊,一個處事得體,一個簡單直接......
太多差異的兩個人走在了一起,都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敬業,都穿著非常得體,一路走來,互相影響、互相幫助,除了友情的暖,還是輕松的笑,討論了很多關于人性,孤獨,偏見的話題,但沒有說教,而是用趣味傳達溫情,暖化了人的內心。
電影讓人領略了美國不同洲的風景和酒店,也讓人感觸深刻,有內涵,相對國內大部分肥皂劇來說,質量確實較高,有中心、有主線,有清晰的傳遞路線。
家庭的紐帶:家庭很重要,為了家庭男主人公愿意通過各樣的方式賺錢,養活家人,家庭是第一位的,為了賺錢愿意離開家兩個月,電影傳遞了離開家這么久是多少不好的事,家庭聚會很重要,再怎么樣也要在平安夜前回到家里,否則就“沒有他的床了”。
讓人不得不思考“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生活的中心是什么?”
傳情的紙信:為了省長途電話費,托尼一路給家里的妻子寫了好多信,從一開始的流水帳到后面的講情畫意,從開始的照寫到后面的自成一套,寫得已經讓音樂大師都覺得滿意,妻子看得感動不已,也加深了夫妻的感情,說明交流很重要,表達很重要。
然而在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誰還會寫信呢?我們或許已經失去了這個途經。
快樂是什么:是點燃一個煙,是喝一杯酒,是看一會書,是寫一封信,是吃一份三明治或雞塊,是在大眾的酒吧里彈一曲音樂,是一次家庭的聚餐,是朋友間一次簡單的聊天,是在無垠的公路行駛.......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是自然隨性、簡單純粹的一個小舉動。
而我們如今的快樂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忙著追求物質和一些不可及的東西,或許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生活的初心....
包容是什么:包容舉止的隨意粗俗,包括有點難看的吃相,包括性取向的不同,包容撿塊石頭那樣的小便宜,從扔掉別人喝過的杯子到同桌吃飯、共睡一間……
而生活中的我們或許太計較一些事情,太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電影還告訴我們什么:
要有改變的勇氣,要學著嘗試。
要聽爸爸的話“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象最后一頓" 。
孤獨是什么?不要總是一個人呆著,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忍耐是什么?拳頭有時候解決不了什么,有時也能解決點問題,面對別人的不尊重和理解,要有自己的態度和方式。
《綠皮書》觀后感5
看完這次奧斯卡獎最佳電影《綠皮書》,令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不僅僅是主人公托尼和唐納德·雪利之間那跨越種族的、無比深厚的友誼,電影還想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
且拋開兩位主人公,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這部電影里只出現了三種人:白人、黑人,還有一種“中間者”。其中前面兩種是兩個完全的對立面,互不干擾,兩派人各有各的生活。
但還有一種“中間者”,就似黑與白之間那顯得有些多余的灰色,這種人不被白人或黑人接受,只能自成一體。他們就像一群流浪者,尋找不到自己的歸宿。
而托尼和唐納德就是這樣一類“中間者”。在電影中有一段場景,在托尼和唐納德從拘留所放出后,托尼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天,我可比你黑多了!”這句話看似調侃,卻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托尼所指的“黑多了”其實不代表皮膚上的黑,更多的是在說他的生活,因為他身為白人,卻在過著黑人的拮據生活,到熱狗店里比賽誰吃的多,依靠這種方式去賺錢,是吃了上頓沒了下頓,托尼的生活方式與黑人無異。在白人堆里,他覺得自己窮的像一黑人,在黑人堆里,他又從來沒有被這個種群所接受,因為他們評判的標準是膚色。
著名鋼琴家唐納德也是如此,他打小就非?炭嗟貙W鋼琴,用自己的努力脫離了貧窮,這本來是一件很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當他好不容易擠進白人的階級社會中,他卻發現自己從未真正融入進去。上層社會的白人花錢請他來為他們彈鋼琴,借藝術的造詣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教養的。演出完畢,臺下一片排山倒海的掌聲,但這掌聲僅僅是致敬藝術,而不是對唐納德的贊美。當他走下臺的那一瞬間,只不過是個黑鬼,不配受他們白人尊重,甚至連酒店的廁所都不讓進,不能在酒店用餐。
這讓我們也明白了一點,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就是如此,白人如果沒有資產,他就只是白人社會中的黑人,而黑人,再高的成就,再多的資產,也只不過是黑人,他們永遠都改變不了膚色帶來的歧視,永遠都融入不了白人的上流社會,這是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改變的刻板印象。
我們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當時這個大環境下的種族歧視是有多么嚴重。如果僅僅是呼吁停止種族歧視,那我覺得對電影的理解還遠不夠深刻。
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像托尼和唐納德這樣的人。
他們既不黑,又不白,只是一群“中間者”罷。
《綠皮書》觀后感6
《綠皮書》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由黑人郵遞員維克多雨果在美國白人至上運動的1962年編寫,旨在幫助黑人同胞們在旅途中找到可以供其入住就餐,乃至上廁所。
綠皮書,自由的指南。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窺見美國種族歧視環境下黑人與白人人格的不平等。雪利是聲名遠揚的鋼琴演奏家,他可以在白人餐廳中演奏他的音樂,獲得掌聲。卻無法使用餐廳的洗手間休息室等,因為在當時,許多餐廳專供白人而不允許黑人使用,黑人想上廁所也只能提前規劃,避免踩到禁忌。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場景,第一個是唐雪利和托尼的車在南部鄉間小路拋錨時,與田里勞作的黑奴們的對視。雪利看著對面的同樣膚色的人們,卻說不出一句話。引用一位博主的話,“對面呢,仍是寒冬,自由在一點一點向外蔓延!本S克多雨果在綠皮書中寫下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某個時刻,將有一天不必發布本指南,那時候我們作為一個種族在美國擁有平等的權利和特權。”
第二個記憶猶新的情節是唐雪利與托尼在車里吃炸雞的場景,唐雪利為了擺脫黑人就是喜歡吃炸雞的歧視言論,從不吃炸雞,但托尼執意將炸雞送給唐雪利吃,三四番拒絕之后,雪利翹起蘭花指,矜持地吃起了炸雞。后在晚宴上主人又侮辱性地為雪利博士準備了炸雞大餐,還要求他到庭院外黑人專屬的茅廁上廁所。雪利博士并未因為主人的歧視而怒火中燒,他乘車回到旅店上完廁所,返回后仍若無其事地與其他客人握手道別。
種族歧視是歲月與經歷無法抹去的痛苦。狹隘的思想與認知,不僅在表面體現了偏見與傷害,而且在內里,是對人格平等的不敬與歧視。用表面而非內里,甚至是偏見來評價一個人肯定是頗失公允的。如果世界是單調的,人們定十分向往多彩,但世界本就是多元多彩的,它是包容與理解的共存體。因為差異和多元,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當傲慢決定態度時,人們就會失去友善,當偏見占據主導時,人會因此失去判斷。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我們應該開放包容,即便不喜歡也不能侮辱。不要讓人心的偏見成為我們之間橫亙的大山。
《綠皮書》觀后感7
看完電影《綠皮書》,我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么都說白人托尼是主角,而不是黑人唐謝利?雖然電影開頭先出現的是托尼,但托尼生活的改變,卻是因為謝利博士。反抗種族歧視的是謝利博士;雇傭托尼的是謝利博士;體現電影主旨的,似乎也是謝利博士。是謝利博士說出的“保持尊嚴,才能贏得勝利”,而不是托尼。剛看完時,我甚至感覺,《綠皮書》就是從一個貧窮白人的視角講了一個富裕黑人的故事。
這個富裕黑人的故事是什么呢?唐謝利要到南方做巡回演出,雇了滿口臟話、抽煙成癮、黑人工人喝過的水杯都要丟進垃圾桶里的托尼給他做司機。謝利博士舉止儒雅,風度翩翩,和白人富人一般;托尼的生活幾乎毫無尊嚴可言,一點錢都來之不易,因此開頭他對謝利博士是抵觸、羨慕又有些不屑的,再加上他種族歧視的傾向,二人開始動不動就會吵架、發火。而隨著故事推進,謝利博士教會了托尼給妻子寫信,教會了他誠信,不能無緣無故打人,教會了他作為一個人的尊嚴,教會了他反抗歧視,更教會了他友情和信任。
這個富裕黑人的故事中,真正成長與改變的,是托尼。這或許就是托尼是《綠皮書》主角的原因。在我看來,《綠皮書》不僅講了唐謝利反抗歧視的勇氣,還講述了這份勇氣與尊嚴對種族歧視者的感染與改變。在1960那個“白人至上”的年代,謝利與托尼的友情和這種感染與改變,正是改善種族歧視現象所需要的。
今天的世界,或許已經沒有了指明黑人允許進入的場所的“綠皮書”,少了明目張膽的種族歧視。但在這個走向和平、平等與美好的世界中,種族歧視依然在角落中存在著,在笑容和鮮花和歌聲中藏匿著。存在的,還有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職業歧視、外貌歧視。當大人認為孩子的創意不過是胡編亂造,當男性認為女性只能柔弱而不能堅強,當人們對于工人、對于清潔工嗤之以鼻,當人們在私底下叫著“日本鬼子”“阿三”“外國佬”,歧視真的離我們很遠嗎?我們想過像唐謝利一樣改變它嗎?相信過人們也能夠像托尼那樣被改變嗎?考慮過我們有能力讓自己和別人更有尊嚴嗎?
以上便是我對《綠皮書》的思考。
《綠皮書》觀后感8
前幾天,我看完了這部電影。
和名字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部充滿術語條例的政治片,相反的,在一路向南的旅程中,獨屬于上世紀,野性的,暢快的美國,在黑人搖滾樂和爵士樂明快的節奏中逐漸的成型。
一個社會底層的白人,托尼,得到一個工作的機會,為一位黑人鋼琴家,唐,當巡演司機。一個連黑人喝過水的杯子都要扔掉的白人,會與他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開著車一路南下,從城市到鄉村,從文明到落后。歧視黑人的氛圍越來越濃重,這時《綠皮書》作用,便慢慢提現出來,與其說是綠皮書,不如說是一本黑人的生存指南,上面標注了一路上黑人可以住的酒店,可以進食的餐館,密密麻麻,儼然一部嚴肅的法律條文。無奈的是,更過分的事情不斷發生,鋼琴上被堆滿垃圾,晚上禁止黑人出沒的日落鎮,為黑人提供的“像家一樣”的破落雜亂的旅館,貴為鋼琴家卻只不過是白人消遣的工具,從琴凳起來的那瞬間,所受的尊敬和掌聲煙消云散,與他們而言,他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老黑”。
看到這里,或許你們會覺得這是個注定悲傷的故事,其實不然。
南下的路途中,托尼與唐在朝夕相處后,漸漸被他的才華所征服。更了解到唐與常人不同的,喜歡思考的,追求平等的,高尚的靈魂,它不會因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這個過程里,與其說是拋去世俗成見的`修行,不如把它看成一次互相的救贖。處于社會底層的托尼,在唐的指導下開始寫充滿詩意的信件,開始學會平和的對待別人,開始平等的對待以前所不屑的群體。影片中溫暖的內核也逐漸揭開。
除了相互的救贖,影片更體現出的是一種對平等與自尊的向往。當唐的車經停南部一個農場時,被雇傭的黑人勞動力起身注視這位與他們格格不入的同胞時,他們眼神的空洞和一些看不出情緒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后來想想,兩個人,一個為黑人開車的白人,一輛車,不正給了那些深色人種以新的希望嗎?
還有一幕,影片快結尾時,唐因為被邀請他舉行圣誕音樂會的地方禁止與白人一同進餐,而勇敢的拒絕演出,我想,這也是追求平等的縮影吧,雖然不能改變根深蒂固的成見,但正是一個不斷向好發展的微光…
一個溫暖,詼諧的內核,救贖的不僅僅是那些深色的外表,更是那些披著美麗外殼卻黑暗的靈魂。
《綠皮書》在當下的社會中,不應該是黑人逃避傷害的港灣,更應變成他們爭取權利的通行證。
希望你們,也看看《綠皮書》。
《綠皮書》觀后感9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美國的一部電影,就是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的《綠皮書》,劇情使我感觸頗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白人托尼因為酒吧封停失業了,無奈之下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回演奏,一路上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民族、團結和諧的國家,無法理解美國舊時代種族歧視的痛苦。但影片中的很多劇情讓我們越來越深刻體會到那種歧視的無知與可怕。
托尼迫于生活,向現實低下了頭,成了鋼琴家唐謝利博士的司機,陪他踏上了南下巡演之路。
開車一直南下,從城市至農村隨地點的不斷轉移,而歧視黑人的氛圍也越來越濃重,這時綠皮書就越來越重要。與其說它是一本黑人生存指南,不如說是社會歧視黑人的一種表現。
里面的內容讓人無奈,但又充滿著善意。上面標注著黑人可以去的旅館,可以進食的餐廳,可以購物的超市。即使如此,也依然體現了社會對黑人的歧視。
這本書儼然像部嚴肅的法律。黑人就是不能往進高檔的旅館,只配住進臟亂差的旅店。對白人而言,黑人唐謝利只是一個可以消遣娛樂的工具。從他離開琴凳那刻開始,一切的掌聲與贊美與他無關,他只不過是個“低賤的老黑”。
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這是個悲慘的故事?其實不盡然,其中也充滿著溫馨與快樂。
在南下的旅途中,托尼漸漸被唐的才華所吸引,更了解了唐的不同,喜歡思考,追求平等。
發光的靈魂不會因為皮膚的顏色而失去光彩。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說托尼對唐來說是帶給他溫馨,那唐帶給他的則是思想的一次洗禮。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起《唐人街探案一》中思諾問秦風的一句話“一張紙怎么立起來?”折一折便立了起來,一面為陰,一面為陽。暗示著萬物皆有兩面,而人更是如此。
有的人生來位高權重,有的人生來便是白人,可外表真的這么重要嗎?更重要的應是精神與內在。
再華麗的外表也有衰落的一天,再富有的財產也敗落的一天,只有內在與精神可以永存。
我慶幸我生長在一個生而平等的國家,沒有種族歧視,沒有階級壓迫,一切夢想都可以靠自身努力去實現!
《綠皮書》觀后感10
總有一些感動,在不經意間進入你的生活,可能是一個簡單地微笑,一次緊緊地握手,或者是一部普通的電影。
電影《綠皮書》一直保存在電腦的硬盤里,夜深人靜的周末,家人孩子已入睡,這時是我自由的時間,打算通過電影放松身心的疲勞,忘記工作上的煩惱。
這部電影,是近兩年來,最讓我感到心情愉悅的一部電影,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主要講的是:美國黑人和白人的一次旅行。
在電影中我感受到的是,一個是著名的黑人鋼琴音樂家,一個是歌舞廳里游手好閑的白人混混,在這次旅行中,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性格迥異的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信任、快樂還有成長。
音樂家教小混混寫情信給愛人,教會混混人生選擇,混混幫助音樂家走出孤獨,并且幫助解決生活上的麻煩,相互影響互相成長。
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中有一句話是這么寫的:
對于朋友來說,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種膚淺含混的“夠意思”、“講義氣”,而是幫助對方成長——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朋友在一起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共同成長,這樣的友誼才有意義,才能更持久。
黑色的皮膚襯托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在彈奏完畢后獲得大家的認可,這“潔白”的笑容顯得更具魅力。重要的還不是這個笑容,而是黑人音樂家在黑人小酒吧里彈奏時感受到的放松與快樂,遠比在富麗堂皇的別墅為高貴的白人彈奏開心得多。
因為他知道在這里沒有歧視,不管是在臺上還是臺下,他都能獲得尊敬,所以他后來在臺上與其他人合奏的時候,他開心的站起來半蹲著彈奏,臉上堆積著的笑容,讓作為觀眾的我也為他開心歡樂,并且跟著電影里的音樂舞動著我的雙肩。
快樂其實就這么簡單,一部電影,都會讓大腦分泌多巴胺。
黑人音樂家在去別墅彈奏之前,問過小混混:“你要進去嗎?”,小混混沒有選擇進去,而是站在外面聆聽和其它司機賭博玩色子。
音樂家給予小混混選擇的機會,這個機會能夠近距離的欣賞音樂,與更有學識、更有涵養的人接觸,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但他沒有意識到這點。
人生當中,時時刻刻都是在選擇,你選擇與什么樣的人為伍,選擇整天打牌打游戲還是閱讀運動,最終的結果是不同的,時間會懲罰那些自己選擇錯誤的人。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選擇決定命運,是在書籍《財富自由之路》里,印象很深刻。
一部電影,能夠讓觀眾感到快樂與成長,這就是一部好的電影,所以強烈推薦。
《綠皮書》觀后感11
種族話題一直是個很敏感的話題,電影是很好的媒介。但是要讓電影里的這個故事既在三界之外游離,又要觀眾有代入感和思考,這個平衡和角度很難取舍。一般這種類型的故事,常見的視角是強勢視角,看見弱勢的不順利之后反思自己然后做出改變實現大和諧,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弱勢群體中的強話語權人與強勢群體中的弱話語權人之間的交集。好看的故事必然要有沖突有碰撞,tony和tang兩個人物的們每一個點都在沖突,從靈魂到外殼,從外界到內在。發生沖突是理所當然,和解是漫長且考驗人的。
電影展現的和解過程漫長又殘酷,從紐約出發一路向南像是把兩個人從象牙塔抓出來丟進現實世界的霧霾里,從酒吧到西裝店到警察局,對博士種族身份折磨的高點發生在伯明翰,但是和解的也從伯明翰開始拴上了最后一環。博士和tony兩個人的和解是從澡堂和警察局這一段開始的,博士的那段自我剖析是他對自己的辯白和拉扯,給電影前段里的那個私下端的過分臺上笑容親和的黑人鋼琴家的所有行為做了解釋,同樣,tony的市井氣和義氣總是來得恰到好處,俗的時候真的太俗,能干的時候又很能干。電影里有幾個場景很讓我動心,一路貫穿下來博士教tony寫情書,以及圣誕夜妻子悄聲對博士說謝謝他的信的時候。寫信的部分有個博士穿著黃格子西裝指導的場景,配著飄落的黃葉,那個場景太好看了。妻子那個擁抱和耳語之后兩個人的笑真的太美了。以及博士用邀請tony作自己的經紀人委婉的表達自己低頭的意愿,那里真是有股倔強的可愛。當然,肯德基的出場是不能不留下印象的,別人家的全家桶有那么大一個雞排!!雖然那天的晚飯沒有吃成肯德基但是這個小片段真的很有趣。
其實很開心最后看到了全家福一樣的和解畫面。電影表現的是美好的一面,真正的種族歧視其實還是沒有完全消滅,再將目光落回現實又會覺得很無力。但既然這是一個基于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那還是抱著最后一點柔軟先和自己和解吧。畢竟大雪夜的家庭聚餐太美好,每人能拒絕這份團圓美好。
《綠皮書》觀后感12
《綠皮書》講述的是一位黑色演奏家和白人司機一次南方巡演,兩人從排斥到最好成長一生摯友的故事。
剛開始清晰的記得白人托尼對黑人的態度,影片設置了一個小段子,一家人在熱鬧的團聚,兩位黑人維修工幫忙修理家中的家電管道,修理之后托尼妻子給黑人修理工打了兩杯水,之后黑人使用過的杯子托尼就直接丟進垃圾桶,反忖到后來托尼對黑人重新認識并且邀請黑人唐。雪莉去家里過圣誕節的情景,故事我最回味的是最終唐。雪梨突然孤獨主動帶著紅酒去托尼家,并且他們相擁一起整個托尼家人那吃驚的表情有個特顯。
前后的差別讓人感動,又值得深思,種族歧視在1962年,美國這個國度是多么痛的領悟。這部電影卻玲離盡致的表現出來。
還記得一個畫面,托尼和雪莉的車開到半路車熄火了,托尼下車修理,雪莉也下車感受下旅途美麗的陽光,這時鏡頭切換到對面的農場,一片黑人在農田不辭辛苦的勞作,一位農夫看到雪莉,然后大家相繼放下手頭農活,齊刷刷的眺望著雪莉。大家可以隨意猜測當時黑人心中的感受,是羨慕還是嫉妒還是什么…總之導演的設置讓我無不稱贊,奧斯卡獎實至名歸。
電影除了在場景設置上用心,在整個故事間的交流和臺詞的設置上也非常有啟發和思考。雪莉作為當時為總統演奏的音樂家其實已經非常不錯的成就,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很好的謀生,但是為了改變人們的觀念,他選擇了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南方去巡演。綠皮書也是為黑人定制的特別行程安排。
很多人的孤獨,其實是他們選擇孤獨,選擇放棄勇氣,放棄邁出的第一步。在故事結尾,也是圣誕節,托尼和家人一起歡聚一堂,雪莉卻一個人空守一座大房間,原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雪莉最后卻拿著紅酒去了托尼家,這時他們的友誼才開始繼續升華。
很多人有夢想過改變很多,對于婚姻,其實父母和子女的觀念就不一樣,所以就會有沖突和爭吵甚至是暴力,流血,電影中的小人物雪莉希望通過這個鋼琴曲去化解矛盾,用自己的專長去改變人們心目的觀念是需要非常強大的勇氣的。鋼琴不是白人專享,音樂也是白人專享的,他是世界的,這個過程他背負著很大的責任,因為膚色他的巡演變得特別崎嶇,這也是電影選材的用心。
最后推薦大家一看,相信也會給你不一樣啟發和體會。
《綠皮書》觀后感13
在周六,媽媽帶我看了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名叫《綠皮書》?赐晁屛腋惺芎苌睢
故事發生在一個“端著”的雇主:黑人爵士鋼琴家唐·雪利和一個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能及時處理麻煩的員工:托尼·利普之間。他們要去美國的南方著地演出,和唐·雪利一起演出的還有兩位提琴家。他們一行四人在這個演出之旅里面發生了不少的插曲和感人的故事。我最喜歡就是唐·雪利和兩位提琴家的演奏,他們的三重奏是我聽過最好聽的音樂了,簡直可以形容是我聽過的最頂級的音樂了。大家可以去網上查查看噢!在這部電影里讓我感到非常驚訝的事情就是當時社會嚴重的種族歧視,鋼琴家唐·雪利面對事情的體面和周到,細心,隱忍,無論當時白人怎么拒絕和歧視他,他都會隱忍下來,不會用粗暴的方法對待人。后來,他們的演出順利完成了,因為托尼·利普要趕回家里與家人共度圣誕節,由于長途駕駛,他非常疲勞但他又著急。鋼琴家為了這位好朋友,親自駕車讓托尼在車里好好休息。鋼琴家雪利是獨自居住的,在大家都歡度圣誕時,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托尼。唐·雪利拿著一瓶香檳來到托尼的家,這時我忍不住激動的淚水流了下來,人與人之 間是平等的,他能和好朋友的家人一起歡度圣誕節!太棒了!
下面我來講一下片中的趣事吧!托尼在陪伴鋼琴家出門前,托尼的妻子交代托尼要經常給她寫信,于是,在途中每次早上出發前,托尼都會邊吃早餐邊寫信,餅干碎和飲料常掉到信紙上,人物特點與性格生動地呈現了出來。直到一個早晨唐·雪利看不下去了,便問他:“What are you writing?” “Letter”托尼答道。然后唐·雪利拿起他寫的信看了一下,一讀就說:“你寫的是流水賬啊!Dear寫成鹿的意思啦,來!讓我教你寫一些有詩情畫意的信吧!”當托尼妻子收到了這些信的時候,她開心得與家人分享她的快樂。最后在唐·雪利和托尼工作快結束的時候,一天托尼和往常一樣寫信,唐·雪利拿過托尼的信看了一下,什么都沒說,笑了。
在生活中,互相幫助也是我的習慣,有一次我在放學的路上碰到住在我家小區住的小東,他買了好多東西,看他提著重重的東西,我馬上跟他說:“我幫你一起拿吧!彼_心地笑了。
這真是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它讓我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要平等,這樣大家都會有和諧的生活。
《綠皮書》觀后感14
托尼是一位白人,由于工作的夜總會關門裝修,為了維持生計,他亟需一份工作。有個朋友建議他去參加一位音樂博士為尋找司機所舉辦的面試。到達豪華公寓后,他發現這位博士是個名叫唐的黑人古典樂鋼琴家,鋼琴家正需要一個司機,負責他舉辦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工作。
當然,兩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他們很容易身陷麻煩,但托尼需要錢,而唐需要一個能照顧他的專業司機。兩個人上路了,一路上托尼把唐保護得很好,每一場演出準時到達,鋼琴保證是斯坦威的。托尼欣賞著臺上的唐出彩地演奏,在給妻子寫信的流水賬里驕傲地介紹著唐,夸他有多精彩有多棒。
每一場唐的演奏結束后,底下的白人權貴們都會為他鼓掌,侍者彎腰說著恭敬的話,卻禁止他走進正規廁所,并客氣地指向花園里用木頭搭的專供黑人使用的臨時簡易廁所。唐有骨氣,他堅決不用,寧愿開著車回一趟酒店解完手再回去表演。
圣誕前的最后一場表演開始前,唐被禁止在高檔餐廳用餐。他離開了,丟下了所有期待他表演的白人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不住請求他的白人主管,離開了這個充滿歧視的華麗的酒店。
為了打破種族歧視,為了自由,唐冒著風險走這一趟南方之旅,和一位本來也看不起黑人的白人托尼,一起完成了兩個月的演出。托尼也在一場場演出中,感受到了唐的魅力。他們走出充滿種族歧視的豪華酒店,走進了全是黑人的小酒館。在酒館里,唐彈起了黑人音樂,大家都為他歡呼雀躍,黑人樂隊也和他一起愉快地演奏。唐笑了,第一次,在舞臺上笑得如此開心。
圣誕前夜下雪了,他們開始了艱難的返程。路上托尼實在太累了,以至于唐開著車把睡著的托尼送回了家。托尼邀請唐一起過圣誕,唐卻識趣地離開了。托尼的家人們團聚著,其樂融融,而唐一人安安靜靜地坐在偌大的公寓里,聽著窗外的圣誕歌……托尼并不開心,好像少了點什么。
門鈴響了,托尼拉開門。是孤獨的唐,他從超級住宅又來到了托尼家,懷里抱著一瓶酒。黑白兩人,無需多言,他們擁抱一起:“圣誕快樂!”
《綠皮書》觀后感15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綠皮書,回到家后,感覺猶如男主回家時發生了很多,電影給我了很多啟發。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電影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的美國和現在的中國自己。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問題和需要提高的地方。這些地方并不會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得到改變。這個世界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是物質和金錢不能夠解決的。比如人的觀念,國家的政治民主,開放,和自由。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美國社會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豐富,汽車,冰箱,電話,電視直播和住房。已經是一個十分發到的社會。但是在社會階級中還存在很多很多問題。特別是對黑人的公平對待方面存在嚴重歧視。電影中這位鋼琴師,盡管他社會地位高,收入豐厚,但是由于膚色原因,還是被各種刁難和歧視。這并不會由于他的收入而改變。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階級方面真是非常非常糟糕。
反觀我們現在的中國,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均GDP即將突破1萬美元。但是在人文,宗教,民主,言論自由,法制等等方面還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我們的互聯網和言論還在遭到嚴格的管控。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和鼓勵。美國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他們的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他們的努力真正的改變了國家和世界。正如片子中這位黑人鋼琴師所做的一樣。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做的也是努力改變自己的社會和世界。不要埋怨或怨天尤人,要想辦法努力為社會正義公平,法制民主做貢獻。美國人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回看到現在,他們在種族階級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盡管他們在種族歧視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我們確確實實可以看到,他們取得了巨大進步。黑人在美國已經得到了更公平和平等的對待。美國也已經選出了第一位黑人總統。中國也需要努力,改變人的觀念和想法,創建更法制和民主的社會。
同時,片中的鋼琴師給我了很多的啟發。記得以前有一句話叫做:主要看氣質。影片中,無論這位黑人鋼琴師面對多少的刁難,他總是很坦然的去面對。從來不怨天尤人,從來不抱怨。就猶如他選擇了去美國南部去巡回演出,路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但從來沒有聽他抱怨為什么要來這里,早知道我就不來了云云;蛟S他心中懷著更大的理想。或許這就是他的氣質。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有時候我們可以控制,有時候我們并不能。如果發生了,我們會怎么面對呢?主要看氣質。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么。
【《綠皮書》觀后感(15篇)】相關文章:
綠皮書觀后感12-15
綠里奇跡觀后感3篇12-20
學校愛綠護綠倡議書11-19
最新汽車電子商務藍皮書規定10-31
高校畢業生就業白皮書08-23
《綠》教學設計06-15
愛綠護綠倡議書集錦10篇11-21
愛綠護綠植樹節手抄報03-19
愛綠護綠倡議書匯編8篇12-16
愛綠護綠倡議書合集六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