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流浪地球》觀后感1
撇開科技,撇開學術,我們今天只討論情感。硬科幻自是不用說,人文情懷才是震撼人們心靈的重要因素。
這是一部帶領全人類逃亡的史詩。
當太陽的膨脹成為威脅人類、威脅地球的原因,聯合政府不惜任何代價建造人工發動機,以危機意識為橫軸,以希望為縱軸,規劃起全球移民的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流浪計劃;當運輸火石、挽救地球的任務級別高于一切時,“飽和式救援”下一位位無名的英雄為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死在了天災之手;在經過計算后地球自救幾率為零的情況下,當得知真相的人們通過暴力、淚水等方式釋放自我的情緒之時,同樣在地球上的聯合政府仍然理智地去選擇執行“火種”計劃,他們的自我覺悟是以最優的方式延續人類文明……
這樣的情節設定是成功的。撲面而來的人文感博大寬厚,沒有美國英雄主義的個人救國路線,有的只是全人類的同心拼搏和中國式的愚公移山精神。緊湊的劇情設置給人帶來應接不暇的快意,隨處不在的危險、蟄伏已久的悲傷和所有人對于死亡的恐懼把觀眾的內心墜入深淵。但在硬科幻和未來的背景之下,“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又在劇情中給觀眾打了一劑鎮定劑。正因為有了這樣堅定的信仰,才有了這樣堅定的夢想,才有了這樣無畏的犧牲,給劇中的大小人物都涂上悲壯而令人肅然起敬的色彩。
而希望,一直是貫穿始終的暗線。雖然有放棄希望的日本救援隊隊員在車內開槍自殺,但是當全球廣播發出后,幾乎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所有的救援隊都調轉了車頭——即便是希望的.光線僅有蛛絲般細弱渺茫,即便是前途一片黑暗甚至被“權威”宣判了死刑,也總有人愿意嘗試在希望的微光下沐浴成長,人類永遠是在磕碰中抗爭存活!
正如劉培強對那位俄羅斯宇航員所說,“我們的孩子,我們孩子的孩子,終有一天能見證貝加爾湖的冰重新化成水!边@是希望,也是對未來的許諾;也正如聯合政府最后所說的話——“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也正如Moss最終無奈地說“想讓人類一直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求”,正是因為人類具有情感而非冷血,人類團結勇敢而具有夢想,這才是宇宙中人類生存下來的根本所在。
至于未來會怎樣?
或許一路坦蕩,在地球和人類邁過木星的坎以后,過了鬼門關出來以后便可臥在宇宙群星閃耀的嬰兒床里酣睡至陽光再次灑滿地球,讓冰封的世界融化;或許磕磕絆絆甚至人類和地球一起消失,在宇宙中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沒有外星文明知道,就這樣悄然離開……可無論結局如何,正如史鐵生所言,“不管浪活著,還是浪死了,都是水的夢想。”
流浪地球承載著的人類夢想,將會一直以人類的希望為槳,人類的團結和智慧為帆,在以地球為見證者和里程碑的渺小宇宙里,走一條獨屬于人類文明的道路。
《流浪地球》觀后感2
當太陽不再上升的時候,當地球不再轉動,當春夏秋冬不再變換,當花草樹木全部凋殘……動力火車《當》的歌詞所描繪的畫面就是故事背景的真實寫照,我們賴以生存的陽光、空氣、山川、河流都不復存在的時候,人類的自我拯救計劃開始了。有人說劉培強放棄妻子的治療,將劉啟和姥爺送進地下城,太過英雄主義。我倒是認為有些牽強,此情此景讓尚屬年富力強的姥爺陪劉啟長大,或許是理性人都會做出的選擇,雖然殘忍,但實屬無奈。當然,正是對劉培強此種選擇的無法理解,才有了后續劉啟和父親結下心結,對父親又思念又憎恨,從而不想看到父親歸來、離開地下城的影片情節。
這不是一部有流量光環的片子,在看先導預告片的時候,看到那么多陌生又年輕的面孔,潛意識里會懷疑這部片子的可看性。當然,看過之后,依舊沒有覺得演員的演技多出彩,最難忘的還是吳京眼睛濕潤、淚滴飄飛的畫面,帶給我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沖擊感。聽說成片做了很多的情節刪減,所以不知是否這能夠解釋韓朵朵這個人物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很充足。在電影中沒有一個人物有黑化的'設定,因此覺得對人性的描寫還不夠真實,當然這樣想可能有一點腹黑。連帶著著姥爺、王磊、老何的辭世,總感覺影片在情感刻畫上給人缺點什么的感覺,包括最為網友詬病的韓朵朵那一通號召通訊,感召力實在不足。雖然原聲大碟當中很多ost,甚至從命名來看可以看出故事主干,但是墊樂給觀眾的影響力、制造的共鳴感個人覺得還是有所欠缺。
據說影片的籌備用了四年多的時間,75%的特效都是通過國內團隊完成的,并且有華為云技術的加持,從畫面感上來說,大大地超出了個人預期。我看到過一段關于吳孟達的采訪,他說剛剛接到片約的時候,非常懷疑,認為我們中國不可能有像樣的科幻片,我們的國力和財力還沒到那個份上。雖然這話聽起來逆了諸多網友的耳,但是也不無道理,投資方花大錢砸在不確定的開疆領域上,還是挺冒險的,后來也有了萬達撤資、吳京接盤的梗。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影片中埋藏彩蛋的片子,以前看迪士尼動畫的時候會時常產生一種欣喜感,這部片子也一樣,很多細節的處理讓人覺得驚喜,比如朱自清《春》的選取,女學生對希望的理解,總控MOSS的名字選取,聯合政府語言的設定……宏觀和微觀的精彩,都不可或缺。
這部片子上映后,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很多網友又出來質疑。里程碑這種東西大抵在剛剛做事的時候都想不到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事實勝于雄辯,做的好了,該來的榮譽也就都來了。
沒有想象的那么糟,但看之前也不要把它想的多么好,對人對事對電影,都需要一份平常心。截至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部電影的總票房已經躋身前十了,據說幕后團隊的預期在50億左右,作為對我國影視行業滿懷期許和熱愛的吃瓜群眾而言,深深的祝!读骼说厍颉房梢赃_成所愿,讓那些不管以什么目的為動力的制作團隊,都能受到鼓舞笑著去流浪。
《流浪地球》觀后感3
后天,我又要出差了。
聽身邊的朋友說過電影《流浪地球》宏大又動人,為原著賦予了細膩的想象,整體氣質比美式末日災難片多了一份安靜和真實,也有縈繞不去的悲傷,最關鍵是有一條父子感情線,最適合父子兩人去看。
于是,我選擇了和兒子一塊去觀影——
有評論說:125分鐘的電影,重新定義了中國科幻,主創人員站在了好萊塢的肩膀上完成了一個中國電影人未完成的壯舉。確實,我們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星際穿越》、《后天》、《世界末日》等一系列好萊塢頂級大片的影子,我們在觀看時,依然會非常明確地認定這是一部國產科幻大片應該具有的樣子,沒有山寨感,沒有違和感。
劇中兒子劉啟離開地下避難所來到遠離太陽而冰凍的地面冒險,父親劉培強早在17年前離開熟悉的地球飛到未知的太空工作,而地球正在駛向茫茫的宇宙流浪,地球人正在救援傳遞火石——按我兒子的話說:故事的發展何其的真實,多像我們家:我在水深火熱的校園中學習,雖然沒膽量逃離;爸爸會出差到未知的遠方尋找希望;而作為地球人的'媽媽除了工作,還要照顧我起居生活,有時也會象劇中王磊隊長那樣不近人情……
而我看到的是那戳心的——選擇帶著地球尋找新的星系,而不是離開地球去找新的居住地:等冰有一天化為水,子孫依然能看到北京、上海、貝加爾湖,這點可真是有點“鄉愁”的味道——
小時候,回家的路是一道大門,我在里頭,家在外頭;長大后,回家的路是厚厚的地幔,我在上頭,家在下頭;后來啊,回家的路是無垠的宇宙,我在這頭,家,在那頭。
電影中吳京演繹了平凡的父親劉培強,與兒子相隔光年的距離,難以相見,他的使命感,他首先是一名軍人,然后是一名宇航員,最后才是一名普通的父親。而劇中的兒子劉啟并不是想要更多,其實就是想要父母的陪伴而已。
最后點燃木星環節,爸爸劉培強駕駛空間站駛向太空,通過空間站的30萬噸燃料,連接起地球與木星,通過木星燃爆的沖擊力推離地球,劉培強與兒子劉啟最后的通話觸動了我的淚點——“爸爸在天上,你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到爸爸了,來兒子,3—2—1……”
離家,為了新的希望。
曾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為什么那么多的年輕人還是想去北上廣?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北上廣有眼淚,但是也有希望和機遇。
記得,看到過一篇報道:褚時健曾創造了“紅塔帝國”神話,在71歲時,從巔峰重重的跌下,經歷入獄,女兒自殺,年近75歲再次創業。王石去看望他,看到橙子樹還很小,問:何時能結果?答:6年。
唯有希望讓人勇敢。哪怕夢想遠在81歲,也有膽量在75歲時拼上一把。
電影中也不乏劉慈欣的幽默,劇中臺詞點綴了整個電影: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與我們的現實何其吻合,一聽這,就是國產的。而在課堂上討論希望時,那女孩說的:希望是象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那會兒會覺得不以為然——劇中最后韓朵朵說的,就顯得那樣的有力量——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
希望,就是我們活下去的意義,它讓我們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繼續前行。
給自己一個希望,即使失去一切,還能擁有未來。
我們因此,生生不息。
《流浪地球》觀后感4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懷著期待和激動的心情,去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感觸很深,此刻我的心情就像劇中“春節十二響”一樣,一層層的推進,掉落;一層層的開花,閃耀,照亮了整個地球和宇宙,我看到了拖著藍色小尾巴的地球和渺小、堅持的人類,感受到了絕望,更看到了希望。
“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這是一句很有魔性的話。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劉啟帶著妹妹韓朵朵第一次溜到地面游玩,氣氛是很輕松、歡樂的。聽到這句魔性的話,我笑了;當劉啟的外公韓子昂為了不拖累隊友,死在了曾經生活過的家鄉,劉啟強忍心中的悲傷,代替外公堅持完成任務時,駕駛室里再次響起這句話。我的心是沉重、悲痛的,但也是溫暖的,我看到了堅持;而又一次響起的時候,是劉啟和蒂姆爭分奪秒前往發動機組時。這次的任務是九死一生的,劉啟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完成這項任務,因為他不想再失去親愛的妹妹,朋友和親人,不想失去他們的家,不想失去有著美好回憶的地球,多么的悲壯!在淚水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在電影的最后,經歷過重重的磨難和悲痛后,劉啟繼承了劉培強守衛地球的艱巨任務,這句話再一次重新響起的時候,我感慨萬千,看到了劉啟們堅持到最后的奇跡,也看到了傳承和希望!
劇中,最理智的是機器人莫斯,它不允許有百分之一的失敗存在,所以它是機器人,但它說:“要想人類理智是不可能的”。
是的.,人類是有情感的,所以才會拖著五十七萬億億噸,沒有光,極寒的地球流浪,才會帶著我們的母星尋找新生活的地方;人類是有情感的,所以初中生韓朵朵在只有百分之一拯救地球和人類的可能性下,顫抖地說出了以前不理解的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是回家的方向!”,當這句話通過空間站傳向整個地球救援隊的時候,當他們選擇守衛地球,集體作戰的時候,地球是光明的;人類是有情感的,所以劉培強才會將對劉啟的親情轉化成了大愛,才會帶著“我們的后代的后代,可以在解凍的貝爾加湖面釣魚”的美好希望,為了人類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續,只身引爆了木星……
今天是大年初一,張燈結彩,舉國歡慶。而《流浪地球》的故事時間也是春節。劇中的地球,極寒—89℃,沒有白天,只有可怕的黑暗。再看看我們生活的地球,我們的國家,有陽光,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大自然中的我們和諧相處,人類的文明在延續和發展。但是,全球變暖,北極熊無家可歸,還有近年來美國中西部—50℃的極寒等等問題的出現,會讓你思考些什么?我想,如果我們人類還是過度開采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摧殘,污染我們的地球,那么,像劇中這樣不寒而栗的畫面和這一天,還會遠嗎?但是,如果我們一起努力,人人做好自己,保護環境,相信我們美麗的地球一定會越來越來越年輕,充滿活力的!我相信奇跡一定可以出現!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在我以后面對困難時,希望可以做到像劇中閃光的人物一樣,除了勇敢,還要滿懷希望,努力拼搏,也許奇跡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朝著希望出發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5
近日,《流浪地球》這部中國硬科幻電影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了局勢俱進,帶著孩子也走進電影院,一起欣賞名副其實的中國史無前例的科幻大片。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觀影體會:
一、劇情和親情方面感動點:
感動一:電影一開始,吳京在海邊對兒子談話,身邊坐著兒子的老爺(吳孟達主演),給孩子講地球,木星等知識……我還在納悶,這不是科幻大片呢,怎么開始這么溫柔,緊接著隨著時間的遷移,人們出現在“地下城”。為什么是“地下城”?我起初很是納悶?看得迷迷惑惑的?可是坐在兩側的大寶(9歲半)和小寶(4對半)兩人看得認認真真,而且還邊看邊發表言論,他媽媽生病了,他和老爺在一起生活?看到劉啟跑到學校搗亂停電,帶著妹妹策劃走出地下城,去地上北京去看看,當打開地下城電梯的一剎那,我震驚了,北京地上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好冷好冷,到處是一片冰城的模樣。劉啟帶著妹妹偷開著姥爺的神奇大巴,馳騁在冰川大道上,也是瀟灑。
感動二:姥爺找到劉啟,在大家一起逃到上海大樓時,救援隊要求先拉火種,而劉啟依然決定先上人。姥爺沒有被救起來,當劉啟一再喊著“老東西,老東西!”姥爺也沒有能救上來,當姥爺的救生服沒有氧氣能量時,他依然脫掉頭盔,霎時間被凍僵時,我沒有忍住,淚流滿面,這就是親情,姥爺為了找劉啟和朵朵,就這樣沒了。
感動三:最后大家在基地毫無援助的情況下,朵朵急中生智,借助廣播,救援隊在一起齊心協力推那根“針”時,越來越多的人來幫忙,這是和電影開頭老師提問希望相呼應,只要有一點點希望,大家都愿意嘗試,都能夠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感動四:慕斯全球播報,可能性為0時,鼓勵地球上的人們沒有生存希望,讓大家相互擁抱,抱抱自己的父母和親人,親親自己的'愛人和孩子,與家人團聚,好好告別。霎時間,我了淚花又再次忍不住,想想身邊的人的確如此,不珍惜眼前人,總是用言語和行動傷害最親的親人。
二、科技知識方面:看完電影第二天一早,大寶突然問我:“媽媽,你知道為什么地上城那么冷嗎?”“為什么?”我毫無防備,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兒子說“應該是太陽為地球提供能量,人們不保護環境,導致太陽光沒有直接照射地球,地球的氣溫驟降,所以地球就會特別冷,你想想零下85度啊,出門真得凍死人啊!眱鹤佑掷^續解釋道:電影中,救援隊通過向木星發射火柴引爆母性的氫氣產生爆炸,助推地球遠離木星,成功解決地球上所有的人類。對吧!我只能默默點頭,好像是這個意思吧!
三、宣傳語的經典:最近朋友圈最多見的就是這么一條:北京市交通局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影視劇中,規則是人們生存的保障,不遵守規則,即容易失去生命,失去我們最親愛的地球,生活環境。
太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助推器,尋找新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就應該像劉啟和他的父親一樣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多面的生死之戰,為了生存而戰。
《流浪地球》觀后感6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作品的改編電影,影片故事設定在20xx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已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對于這部影片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精致又宏大的特效了,完全脫離中國電影“五毛錢特效”的設定,經費爆炸的特效實在很讓人驚嘆堪稱“好萊塢水平”,將未來地球真實地呈現,末世場景整體比較流暢,帶給觀眾視覺的沖擊,從地下城到空間站,每個環境都是精心設計過的,科技感十足,沒有任何細節會讓人出戲,比如貨車的球形方向盤、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赤道轉向發動機的入口、給重元素聚變發動機挖掘原料的礦區、全世界的救援隊大出動。大場面如被冰封的'世界,被炙烤的家園,在一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下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的星球,這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科幻的巔峰之作了。
所謂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認為并不是中國第一次拍出了好萊塢質感的科幻片,恰恰相反是因為中國第一次拍出了區別于好萊塢的中國式科幻片。解除地球危機可謂是科幻片里老生常談的主題,試想《流浪地球》里的危機發生在歐美,那又會怎么樣?歐美普遍的解決方法是放棄地球,開飛船出去宏大的宇宙探索新的家園。但是對于中國人來說,千百年來對土地的依戀,對家園的深情,讓他們犧牲再大,痛苦再多也要帶著地球一起逃命。其次,歐美主要宣揚個人主義,他們拯救世界的英雄往往只是一個人,而《流浪地球》中,拯救世界的是全人類,每個人都是英雄。最后就是感性與理性之差了,歐美科幻信奉理性,他們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冷靜克制,所以歐美不會使地球“流浪”,更不會有不會有劉培強炸毀空間站這個結局。作者劉慈欣也說,理性上,他會選擇飛船派,但“流浪地球”的概念更具美感。正是中國人這種更在乎家園和親人的感性,成就了《流浪地球》的浪漫,所以這是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科幻片。
作為一部被吹捧得很厲害的科幻片,制作團隊歷時四年完成。但這畢竟是中國科幻的第一部作品,也有一些不成熟。大到前期過于冗長的劇情陳述,小到英文字幕中錯誤用詞和拼寫都或多或少的讓人有些失望。比如空間站休眠系統看似高級,但休眠很簡單,蘇醒也隨意。主角劉啟提出木星表面的氫氣和氦氣引發爆炸,利用其推力,脫離木星的這個方法本因為moss的計算結果而直接否定不嘗試了那又為何因為一個小孩的想法動輒聯合國呢?而且理性且冷靜的聯合國居然因為一個父親的感情而同意執行那樣危險的嘗試,是不是有點草率了?還有女主韓朵朵最后的“強行煽情”也完全沒跟當時緊迫的節奏掛鉤。人物沒有特點,不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臺詞沒有經過細細打磨,劇情缺乏鋪墊,較為倉促,立意深度不夠,無法引起共鳴和靈魂叩問。綜其看來國產科幻片還是有待提高。畢竟《流浪地球》只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啟航之作,不是巔峰之作,不是封神之作,所以我認為褒是要大于貶的。
《流浪地球》觀后感7
最近,由屈楚蕭、吳京和李光潔等主演的科幻災難電影《流浪地球》正在熱映,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小說改編,主要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來開啟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當毛筆楷書的標題“流浪地球”出現在大熒幕上,我整個人熱血沸騰。中國低迷數年的科幻片市場,就像流浪地球一樣,兜兜轉轉,終于回到了正軌。
多少年來,我們看著西方科幻電影中飛船起飛,人體傳送,蟲洞穿越。而地球作為人類美麗,唯一的母星,一次次看著人類遠遠離去。
但是這一次不同。
在安土重遷的中國藝術幻想中,人們決定帶著地球上路。家園與故土,是古老東方文明難以割舍的情懷。在無盡的星海中,多了一份牽掛羈絆和重裝前行的壯烈。
帶著母星上路是浪漫的,然而也是沉重的。
重裝上陣,人是會死的',但希望會因此延續,“子子孫孫無窮盡,而山不再高!庇谑俏覀兛吹搅丝ㄜ囘\輸員為了不連累“火石”選擇分離車頭墜崖;看到了救援小隊隊員付出生命拯救老韓,只是為了讓他多活幾分鐘;看到了劉啟千鈞一發修復了卡住的發動機;看到了何工程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連接上傳硬件。生命付出了,但如果是為了更多生命充滿希望的活,我想那是值得的。
與地球上充滿人情對應的是空間站里Moss的冷酷和理性。Moss在木星引力變化后的0.42秒就已經計算出來人類的命運,于是操控領航員轉向,打算犧牲地球,用空間站物資完成火種計劃。正是這些沖突,人工智能絕對理性和人類感性之間的沖突,一個人或者一代人的死亡與作為物種的人類的希望的沖突,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沖突,讓“流浪地球”最為一部電影,變得更有框架感。
與之相反的是地球上人們正在對熄滅的發動機實施“飽和式救援”,5000臺發動機共運送76000個火石,派出了402600人的救援隊。雖然電影中只展示了一個小隊的事跡,但背后是全人類為了希望的掙扎。
希望,從不是無中生有,不是靠著一兩個人的主角光環帶來的。
當個各國救援隊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趕來增援,全人類站在一起完成最后的任務拯救地球時,
Ps:據說各國救援隊到來的先后順序是按照當年汶川地震各國救援隊到達的順序。
我的眼淚無聲的落來,隨著而來的是對希望的感悟。
不僅僅是電影中所傳達給觀眾對希望的堅守,將這只“小破球”接生出來也是通過行動讓我感受到“渺小而執著的倔強,能點燃絕望的力量”。四年的準備,3000多張概念圖,8000多張分鏡頭畫稿,上萬件道具制作,2003個特效鏡頭。
從投資人撤資到演員帶資進組;從本來特別出演到最后零片酬主演。就連宇航員的衣服也是從隔壁《瘋狂的外星人》劇組里借的!現場每一位演員也是將敬業發揮到極致,66歲的吳孟達拍一會兒就要吸氧;演員身上的機甲重達80斤,穿上半個小時就特別疼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無論怎樣,請相信希望吧。 因為,希望是比鉆石還要珍貴的東西。
《流浪地球》觀后感8
在漫無邊際的宇宙中,一股龐大的力量正在緩緩的運作,這就是——人類。
多年后,太陽在慢慢膨脹,過不了多久便會爆炸。聯合政府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便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所以人類只能在地球的一側安裝上巨大的地球發動機,將整個巨大地球環境圈化為移民方舟,以此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
星空中所有的恒星都是通過核聚變獲取能量,轉化為我們熟悉的光和熱。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內部的氫元素會越來越少,氦元素就會越來越多。那么有一天,氦元素在太陽中心區域聚集,并引發氦元素的核聚變,這個過程便被稱為“氦閃”。
整個計劃被分為五。剎車時代,逃逸時代,前流浪時代,后流浪時代和新太陽時代。在電影中進行第二步時,卻發生了巨大的變。木星在不斷的接近地球,如果兩者相撞,那么就會出現地球被摧毀,木星將地球整個吞沒。男主人公最后想到了小時候他爸爸跟他說的話,便利用了這一點挽救了地球上的所有人。
在這部電影中,人們把七情六欲給拋棄了,大家關心的只有生死、逃亡。他們甚至會對愛情、友情這樣的事感到莫名其妙,因為求生的`欲望戰勝了一切……而正是因為這樣,人們腦海中只有兩個字——“希望”。只有希望人們才能逃離,只有希望人們才能生存,只有希望……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腦海里一直縈繞著這些話語,還有《流浪地球》讓人震撼,卻又不得不讓人沉思的場面;丶衣飞峡粗切┓比A的街道,我不斷問自己,地球真的會變成那樣嗎?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未來太陽迅速衰老,極度膨脹,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于是人類傾其所有在地球表面上裝滿發動機,推動這個星球在太陽氦引發爆炸之前,去往比鄰的星系尋找新家園。而離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終在父輩的感召之下成長,成為讓地球從木星引力中掙脫出來的英雄。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
電影里的地球表面漫天飛雪,氣溫直達零下84度,所以人們居住在地下城里,當他們開車走過x市,指著一座隱約能看到電線和路牌的冰山,說這就是自己的家時,我的眼淚便流了出來,是啊,多年以來的地球已荒唐的辨認不出來了,若辨了出來,卻也只能是重溫和回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歡歡快快的領著行李包,住進去了,這所謂的地球,又何嘗不是人類自身的流浪呢?又何嘗不是原先的家回不了,精神沒了寄托呢?甚至是對“流浪”與“回家”這一組關系的理解,都充滿了中國式的對家的向往、對故土的眷戀——面對危機的人類,竟然帶著地球這個家園一起去往遠方。
人們把家這個詞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才會選擇帶著地球這個家園去流浪,真希望以后我們人類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這個災難發生。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團結,什么叫希望,什么叫犧牲所值,什么叫家。
《流浪地球》觀后感9
小說作者劉慈欣在小說《流浪地球》里的一段話、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堅持期望,這不是因為期望必須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日只需要擁有期望,期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與寶石,不論我們能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碌碌又一天是為記。下頭就是我看《流浪地球》的幾點感悟、
1、太陽不再照耀大地,所有高樓大廈傾塌,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的世界,幾代人的努力就這樣毀于旦夕。人或逃到天上,或逃到地下,人類追求財富的方向和成功的目標就這樣無可奈何地改變;仡^看,過去曾有過進工廠,繼承父母的'工作,吃大鍋端鐵飯碗的時代,然而在幾十年中,以往異常榮耀的選擇和身份變得沒有意義,下崗、內退,好多工人重新謀取生路。二者之間可有共同之處?沒有一成不變的成功,也沒有什么會具有永恒的價值和持續耀眼的輝煌。由此看,太陽不能照耀大地,只是人類生存中經歷的一次損失慘重的巨大變革而已。
2、進入地下城,是需要搖號的,是喜悅還是悲哀?但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卻能擁有一把不用搖號的鑰匙,它能夠救自我的兒子,也順便救了自我的岳父,這說明什么?在地球存亡的最終殘酷時刻,能擁有選擇權,是不幸中的萬幸。到最終,他還能夠選擇犧牲自我拯救兒子,也順便拯救了地球。也許很多人,只能看著泥石俱下,自我和家人無可奈何,唯有哀嚎。強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本事讓你能夠決定自我做什么。
3、人類在什么時候,除了珍惜家人,還需要有共患難的朋友,朋友是懂你的那個人,是俄羅斯人老馬以他的犧牲成全了劉培強的選擇。是隊友的犧牲和共同的努力,實現了隊長一路為挽救杭州發動機站做出的努力,所以我們必須要將戰斗力超強的隊友聚集在一齊,才能打敗比神還厲害的對手。
4、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因為爺爺會開稀奇古怪的車,所以孫兒也懂一些。因為爸爸是航天工作者,兒子也懂得許多航天理論。環境的熏陶很重要。為人父母者,總要堅持往前走。
5、技術的改革就像大海因為潮汐產生的巨浪,一浪之后一浪劈頭蓋臉殺過來,站在浪上操控浪的人,才不會被浪打死,稀里糊涂的人,會被浪莫名其妙卷走。亦如建國初期的百廢俱興,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到技術時代的來臨,進而通信時代的高速發展,每一次變革成就了許多人,也卷走了許多人。人!什么時候都不能閉門造車,要有學習的本事,要有改變自身理解新事物的本事。
6、再冷酷的人,沒有了愛和期望,都活不下去。電影里每個人的堅持和努力,皆因心有所系心有所愛,家是他們心里的燈火。給予他們飛蛾撲火的力量,愛是擁抱他們的溫暖懷抱,讓他們竭盡全力地付出。
7、地球最終被拯救,皆因所有人都想活著,僅有目標一致利益一致,才會有絕對的團結。任何時候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最終一搏。
8、每個活著的人,只要活著,皆任重而道遠。
《流浪地球》觀后感10
一、希望是有的,只是看你在絕望時愿不愿意相信
電影的開頭部分老師問學生希望是什么?班長說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地球將要毀滅,許多人放棄了拯救,打算去和家人團聚,迎接死神的到來。但還是有人心存希望,劉啟心存希望,所以能夠想出引爆木星拯救地球;朵朵心存希望,所以才能眾人合力一同推動那根“針”;人類心存希望,所以才能逃出生天,免于毀滅。
希望一直都有,有人相信,有人不信。相信希望的總會面對光明,走向新的可能,而不相信的總會對希望與深淵面對面,走進毫無出路的死胡同。所以希望一直都在,只是看你選擇相信,還是選擇不信。
二、仰望星空,總有星星保佑你
爸爸會變成天上的星星看著你,當你抬頭看天空的時候就能看見爸爸。這是宇航員劉培強對他兒子說的話。當發動機的火焰達不到引爆木星的高度時,依然是劉培強用空間站的爆炸引爆木星。作為父親的他實現了對兒子的承諾,成了兒子在絕望之際的一顆星星,為兒子指明了回家的方向,雖然從地面看去空間站的爆炸引起的光只是一點,但這一點光確實在告訴你,天上有人在保佑著你。
三、一起推動“撞針”,才有希望
當王磊和朵朵他們身后多了那些人,并且合力推動那根針,我真的很感動,伴隨救援隊伍的陸續到來,撞針被推動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那一聲聲“一,二,三”是人們團結一致最響亮的口號,而引擎合攏的完成,成了人們團結一致最好的結果。團結合作,眾志成城才有無限的希望,才有無限的可能。
四、流浪的地球該去往何處
因為太陽膨脹將要吞噬地球,所以人類啟動了流浪地球的計劃,看到地球在太空中進行,我真的想知道,假如真的有一天,我們的地球不得不離開太陽系,去浪跡天涯。那么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宇宙那么大,每一個星系都像孤立的海島一樣,遙遠,孤寂。當離開了太陽系,我們,又該去哪里找到另外一個家?流浪地球這個名詞似乎有些凄慘。在浩大的宇宙中,地球孤立無援,只能只身前行,而在這宇宙中又有哪,能稱之為家?
五、將近毀滅時,人的本性才會暴露
當得知地球將要毀滅,我看到北京地下城的人們在瘋狂的爭搶東西,有點瘋狂,有點失望,其實他們就是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仿佛只要做好現在做的,就能推開死神,就能逃避死亡。面臨絕境,我們會展現出狠毒,無助,瘋狂等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這是潛藏在內心深處的人性之惡吧。
六、回憶是思念的愁
當劉啟的姥爺一行人行駛在在上海地區時,隨著兩側景色不斷的后退,姥爺想起了年輕時與姥姥的.生活。姥爺憶起了姥姥的一碗很咸很咸的蔥花面,雖然很咸,可姥爺每次吃的都干干凈凈,不敢剩下。當姥爺回憶起這段生活時,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笑容,嘴里還是有當年那種寵溺無奈的語氣。我想這個時候在姥爺的心里恐怕很懷念姥姥和他的那一碗蔥花面,可是現在地球已經停轉,曾經的房子已經殘破不堪,而曾經的夫妻也只剩下姥爺一人。當然剩下的還有姥爺的思念之苦,正因為這思念他才會追憶往事,才會去尋找過去那零星的片段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11
對于這一部號稱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巨作。在下也驚嘆于其特別的構思,“硬核”的制作,動人的摯情,發人深省的思索……
但在下想說的,卻是“末世”這個設定下的人情贊歌。
流浪地球是很催淚的電影,不單純是因為扣人心弦的摯情問答,還有作品本身一種傷感的基調。
這種基調據在下看來,是因為流浪這一本身,這一在黑暗中走路的感覺。末世之下,生存危機,被迫帶著地球一起在星際里面流浪。光是脫離木星引力,就導致了恐怖的死傷與信仰危機。那么,在漫漫的3500年的星際漫游中,這一希望渺茫的計劃,又會走到哪一步呢?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聯合政府不知道,人工智能不知道,主角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電影里面千千萬萬普通的民眾更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如果不執行這個計劃,就只能等待不遠處的永恒的沉寂。所以,無論路途有多么遙遠,他們都要走下去,無論有沒有希望的.長歌相伴。
真正觸動到在下的,其實是收到“死亡倒計時”通牒之后,人們的行動。
情緒失控,正常,毫無希望的生活;劫掠,難免,瘋狂之下的信仰破滅;自殺,理解,結束這一噩夢,雖然是逃避。
毫無希望的掙扎,人工智能是這么看待的,的確,根據設定,排除空間站“火種計劃”之必須,這的確是無謂的掙扎。
但這個掙扎卻是最動人之處,遠離了太陽,也就遠離了希望,冰冷的地下城里面沒有陽光,但人們又向往著光明。為什么要活著,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種族的延續,也是一種責任——對親人,伙伴,人類,地球,生命的責任,這本身也更是一種希望,活著,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一如韓朵朵對地表的向往,活著,才能經歷更多的事情——一如劉啟艱辛的成長,活著,才能體會到活著的價值——一如所有人的努力。所有人譜寫的一曲贊歌。因為心懷歌行之意,所以不懼黑暗而行。
在黑暗中走路是什么感覺?漫無目的,不知東西,不知燈火何處,不知希望何存。但又必須前行,因為停滯不前就意味著被黑暗吞噬,沉寂在無盡的沉寂中。那咱們就走吧,走吧,不管走到哪一步,因為前進了所以才有方向,任何無謂的掙扎總好過坐以待斃,哪怕沒有歌聲相伴,我們也必須前行,因為最美的音符出自希望的追尋。所有的救援隊,巡邏隊……乃至普普通通的不知情的民眾,他們也許都不知道這個計劃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都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是不是徒勞,但必須這么做,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這個世界。這種帶著傷感的執著,從一開始就席卷了人心,為什么努力,為什么前行。不知道哎,但只有努力了,才知道究竟是因為什么。究竟是因為什么,可以讓流浪之旅變為歌行之途。
劉啟的心態變化是很有意味的,作為一個叛逆的少年出場,作為一個成熟的英雄謝幕。從對父親和這個世界的不解與憤慨到最后的和解,我想:他應該是明白了流浪地球的意義了吧——對任何一點點希望的執著,這種執著,本身就是一曲贊歌。
愿茫茫流浪之旅有長歌伴行。
《流浪地球》觀后感12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流浪地球》,無論是因為4D電影,我多次接受了影院的雪花和狂風洗禮,椅子時不時地跟隨電影的人物晃動,還是劉慈欣那了不起的想象力,未來那與我們現在生活截然不同的地球,導演通過電影將我們帶入了未來,一個人們時刻在準備著逃亡,科技無限發達,卻缺少大自然的地球。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仿佛暈車一般的我,對生活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當我們所有人都為了活下去而努力的時候,平時那些重若千斤的困難,真的還那么難以忍受嗎?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是庸人自擾。
影片流浪地球的視覺效果讓人驚嘆,畫面精致,給我們準確地呈現了劉慈欣筆下那個神奇的未來。無論是地下城的生活,還是地面上的冰川道路,亦或是空間站,每一個場景給我們的感覺都十分真實,我們會相信,那就是我們的未來。
流浪地球,為什么我們的地球需要流浪?影片在一開始就描述了未來人們在地下城的生活,沒有新鮮的空氣,沒有陽光,所有的一切都是高科技的產物。地面被冰雪覆蓋,不適合人們生活,地球面臨與木星相撞的危機。為了整個人類,每個人都在付出努力,拯救地球。最后,人們成功了,地球沒有與木星相撞,可以繼續像原來一樣飄蕩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墒,地球那些糟糕的.環境并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人類還是被迫生活在地下城,地面依舊是被冰雪覆蓋。如果這就是未來的地球,那我們還會有對未來的期待嗎?
未來,當我們無法再正常地居住在地面,只能通過抽簽的方式搬到距離地面5千米以下的地下城生活,沒有太陽,沒有陽光,沒有大自然,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依靠高科技來提供,這和現在的我們的生活相比,是多么凄慘啊。當看到劉啟破壞了學校的控制系統,造成混亂,帶走韓朵朵的時候,不知是誰說的一句,別擔心,應該是顯示屏壞了。我的心里一陣悲涼,原來,畫面里的那些陽光都只是科技的產物而已,他們并不是像現在的孩子一樣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上課。通過地下交易拿到兩套衣服,熟記一些頭盔的使用方式,劉啟和韓朵朵只是想要出現在地面,竟是如此困難。想來,怕是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地面上到處都是冰雪,一眼望去,竟沒有一絲生機,白茫茫的一片。
如果這就是地球的未來,那真的是很凄慘。可是,即使是如此糟糕的未來,也會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被木星強大的引力吸引,地球將會與木星相撞,屆時,地球怕是會不復存在,人類也許會從此消失。無法預知的相撞,相撞之后的悲痛。地球很糟糕,可是為了生存,我們依然要努力,如果地球不在了,生活也就沒有了,雖然那時候的生活真的很一般。也許這就是人類的麻木性,大家都只能生活在地下城的時候,也就沒有了那一絲對自由和大自然的向往。
聯合國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選擇了保護人類最后的火種,讓所有在空間站工作的人休眠,控制系統在他們沒有意識的時候拋棄地球,尋找最后的生機。如果除了地球,沒有其他宜居的星球,人類最終還是要消亡,這些掙扎又是為了什么。牽掛兒子的劉上校為了地球,駕駛空間站駛向木星,帶著所有休眠的工作人員,在爆炸的一瞬間消失了。難以說清值不值得,幸好,劉上校完成了既定目標,地球脫險了。
如果這就是地球的未來,縱使有再多的高科技,遠離了生動的大自然,生活還是少了很多樂趣。
《流浪地球》觀后感13
時下最火的一部科幻影片當屬《流浪地球》,一部最初就不被大眾看好,卻在上映第二天一火到底、一路飆升,一發不可收拾,儼然成為一匹“黑馬”,截至12日晚間,累計票房已超過25億元,國內外市場更是好評如潮,在今年眾多熱門賀歲檔電影中,問鼎票房冠軍。《流浪地球》能創造春節檔票房之最,不僅僅是像吳京、吳孟達這樣炙手可熱明星參與出演,更是因為它拉伸了中國電影的長度,擴展了中國電影的寬度,增加了中國電影的厚度,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度。新時期的每位黨員干部也應不甘人后,曬出守信念、強本領、尚擔當的亮麗本色。
眾人一心,其力斷金。影片中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人類空前團結,齊心協力,開啟“流浪地球”計劃,中國、俄羅斯、日本、意大利、法國等國家都參與到拯救地球這項任務之中,成為該影片的一大亮點。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中國擘畫了發展藍圖,這更加需要全體黨員干部齊心協力共擔當。有的干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干部個人自掃門前雪,還有的干部連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都不能盡心盡責。新年伊始,還需廣大黨員干部講政治、顧大局,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發,堅定理想信念,在20xx年開年之際,集眾力、聚民心,齊力打開干事創業的新局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苹秒娪耙恢币詠矶际菤W美好萊塢的專長,而中國的科幻電影幾乎是無人敢觸碰的一個禁區,《流浪地球》這部影片卻打破中國科幻電影撲街的常態,讓人眼前一亮,用世界級的高科技視聽手段,超前的科幻想象力展現了中國快速轉型升級的電影產業及電影工業化、電影工業美學化的硬實力。黨的各項事業正處于平穩發展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要謀事干事成事,為黨的事業添磚加瓦就不得不進一步強化自身建設,勤學習、善交流,揚長補短,練就硬實力,全方位提升為民服務的.真本領。
同一個地球,同一個世界!读骼说厍颉纷屓烁袆拥母丛谟谠诰薮蟮奈C面前,人類如家人般緊緊地環抱在一起,一個地球就是一家人的溫情觸動了觀影者的心弦。如今,世界各國之間一直處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已經到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之聲也將不再孤單。黨員干部要擔負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重托,就要堅持從自身做起,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正確的政績觀、生態環境觀擔當作為,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新世界。
《流浪地球》這部影視作品齊聚眾國參與拉伸了其長度,借助他山之石擴展了其寬度,發出“同一個地球,同一個世界”之聲增加了其厚度。黨員干部也應如磐石般守住信念,如梅花般孕育幽香,如戰馬般奮勇向前,修身頤德,曬出守信念、強本領、尚擔當的亮麗本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敬獻綿薄之力。
《流浪地球》觀后感14
春節檔的電影《流浪地球》已經在我的朋友圈和新聞客戶端不斷的刷屏,都在稱贊這部電影的制造精良,內容豐富,是可以被稱做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就連央視也是為其喧傳了一番,而外國媒體更是稱贊感嘆中國人已經開始進軍科幻片了。
從一開始的被人置疑到最后的逆襲讓人贊不絕口!這背后的一切離不開導演與演員的艱辛付出,離不開他們心中的夢想支持!然而當知道有人在惡意低分評價時,真的是讓人痛心和難受!不知道除了金錢外他們是否還有別的追求!
我們中國人干點事,真的很難!想進步向前吧,外國人打壓你,好不容易有點成績了,又有人從背后拿刀子捅你!也許在這個時候才能讀懂郭德綱曾經講過的話,廚子不會恨裁縫和修自行車的!其實我對導演郭帆并不熟悉,知道大劉也是近兩年比較火的《三體》喧傳原固,這個片子里惟一熟悉的只有吳京和達叔!這兩個人一位是好演員和中國電影票房最高紀錄的導演,一位是早已紅遍影壇的老牌演員!很多人在電影的評論上說有吳京就不去看,我不明白人家拍了一個有熱血愛國情節的《戰狼2》怎么你了?西方人的電影就沒有英雄主義和浪漫情懷?
昨天下午我買了電影票,特地去看了《流浪地球》,情節確實很捧,細節處理也很用心!現在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對其解說的挺多,現在我只談談個人的觀后感,首先要感謝大劉的腦洞,沒有他的文章作為藍本,也就沒有這個電影的骨架,而導演和演員及所有的演制人員為其制造出血肉,打磨出俊美的外觀!正如影片中姥爺韓子昂所語“在很久之前,沒有人在意太陽,人們更在乎一種叫錢的東西!”我看這里時很感慨太陽真的有一天會毀滅嗎?想到來之前在央視上著到專家的解讀,太陽的'壽命只有100億年!雖然這個時間太過遙遠,然而我仍不由的感到擔心和害怕,是否真的有一天我們要離開地球還是帶著地球去流浪?也許,在遙遠的未來,科技的發展早已解決了這些問題,卻仍讓我認知到原來沒有什么是永恒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在變化!
很多評價都說也只有中國人才會有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大膽想法和家國情懷!只呀,看看中西方的神話,當洪水來臨時外國人是造諾亞方舟,中國人是大禹治水,西方的火是神偷送下來的,中國的火是自己造的!中國人在困難的時候更多是靠自己去改變,而農耕文明的基礎是土地,中國人對土地有特殊的情感,中國人愛的深存,所以災難來臨的時候,中國人不在逃離地球而是帶著地球去流浪,必競這是我們生活了億萬年的土地,我們所值得夸耀的一切都是她給予的!所以才會義無反顧,因為我們已經沒有什么不可以失去了!
我很喜歡郭帆導演的那一句話“要想得到你從未擁有的,就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這句話我覺得終生受益!也許這次《流浪地球》的上映是中國科幻電影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中國電影觀眾選擇的一個新開始!
從來未敢做此想,今日方知事無常。若是地球真流浪,已成灰粉也助燃。
小破球,沖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15
“活下去”這個沉重的詞對于生活在優渥環境中的我們來說也許是杞人憂天,但在《流浪地球》中“活下去”卻被賦予了神圣的意義,讓我懂得了對生命的敬畏。
許多年以后,太陽內部能量耗盡,體積將膨脹變大,并會吞噬鄰近的幾個星球,地球也難逃厄運。由于太陽的衰竭,地球陷入了冰川時期。亙古以來,締造生命與希望的太陽,變成了死亡與毀滅的象征。在生命的絕處,人類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放手一搏,于是地球逃脫計劃開始實施了。人類在地球一側裝上一萬座“地球發動機”,將整個巨大的地球化為移民方舟,逃離太陽系,前往四光年外的新家園。逃亡之路可謂一波三折,但在生死考驗面前,人類靠著頑強的意志和聰明的智慧戰勝種種磨難,最終得以逃出生天……
這部科技感十足的影片在春節期間一上映就好評如潮,票房更是一路飆升,甚至超過了去年的《紅海行動》。
我想,這不光是宏大壯觀的影片畫面讓挑剔的.觀眾們大飽眼福,更是因為影片所反映的主題撥動了大家沉寂在內心深處的那根久違的弦,引起大家強烈的共鳴——對生命的敬畏。
《流浪地球》雖是一部科幻片,但它帶給我們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一個沉重的話題,那就是當我們的生活走入絕境時我們該如何去面對。
俗話說“螻蟻尚且偷生”,即使在火海中這看似卑微的生命也能釋放出強大的求生欲,它們抱成團,智慧地以球體的滾動方式最快地逃離火海,以生命的犧牲換取生命的重生;白居易不也寫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嗎?可見,世間萬物,無處不在告訴我們生命的頑強與美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好的腳步往往是趕不上磨難的步伐的。
“陽光總在風雨后”,“梅花香自苦寒來”。自然規律的演變時刻警示我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我們必須負重前行。在生活走入絕境時,我們應該要有《流浪地球》影片中人類的智慧和決心,也要有螻蟻火海逃生的勇氣,更要有草木盼春的堅持。
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事卻時有發生:因為生病看不到希望的病人跳樓輕生的;因為工作不順而輕易放棄自我生命的;因為一時成績不理想的孩子負氣離家出走的;也有同學之間因為一點小摩擦而大打出手的……放棄生命,傷害別人,都是一種對自我的放任,對生命的踐踏!人生路遠,哪有一路坦途?山河跌宕,哪能一帆風順?四季更迭,怎能沒有風雨?望而卻步可能窮途末路,勇敢前行相信柳暗花明。我們生活中的種種不順,與人類逃離地球,與螻蟻火海求生,與草木枯榮的磨難相比,我們有什么理由輕易退縮?有什么理由輕言放棄呢?
《流浪地球》看似告訴我們人類這個大群體在面臨絕境時生命的大逃亡,實則也告訴我們要懂得對生命的敬畏,要學會在絕境中去創造,要習慣在磨難中去鍛煉,要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更要知道珍惜當下美好的生活!
【《流浪地球》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最感人的臺詞04-30
《流浪地球》觀后感10-03
《流浪地球》觀后感06-13
流浪地球觀后感06-20
《流浪地球》觀后感09-12
(必備)《流浪地球》觀后感07-05
【必備】流浪地球觀后感07-05
【推薦】《流浪地球》觀后感06-16
流浪地球學生觀后感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