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觀后感(4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寄生蟲》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寄生蟲》觀后感1
一所豪宅,一個庭院,兩個病態家庭,不禁想起早年間看過的一部很小眾的電影「狗牙」。相比歐美,亞洲導演還算是文明拍戲了
何謂寄生?何謂蟲?階級,讓同樣直立行走的人類進化成截然不同的生物。女兒酒后的一句真言吐露了導演的心聲:我們就管我們自己吧,我們別去管他們。這,是一個階級的呼聲!一個不擇手段生存下去的階級,一個每天為溫飽發愁的階級,一個在溫飽面前沒有權利選擇善良的階級。而怒殺老板,也是一種階級仇恨,而非兩個個體那么簡單。一部電影,一個畫面,讓同一影院里的不同階級的觀眾們同時產生理解、仇恨兩種情緒,可謂登峰造極!
《寄生蟲》觀后感2
剛剛看完了《寄生蟲》。個人覺得拿奧斯卡獎是實至名歸的。
跟常見的韓式催淚彈套路下的好電影不一樣。也剛好印證了那句話,看電影不是哭電影,好電影不應當以是否煽動觀眾情緒為評價標準。
電影開頭就直奔主題。看到那間地下室就能明白是講韓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地底的人羨慕陽光下的生活,豪宅里的人卻不明白什么是愛。
原本都是善良的'人啊,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嗎?因為沒錢所以選擇不善良嗎?
電影直奔貧富差距主題而又不斷外延,包羅了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
敘事手法也很特別,讓觀影者不斷地去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不斷地思考為什么這樣。明暗的交替讓生活在同一社會的不同人群好像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是一部無煽情卻不無聊的好電影。
《寄生蟲》觀后感3
《寄生蟲》:看完的第一反應,寄生蟲不是蟲,它既不是之前的《鐵線蟲》也不是奉俊昊之前的《漢江怪物》。寄生蟲是一種意象,是一出色彩濃烈的警世寓言。這其中包含著心酸,荒誕以及社會批判,同去年同獲金棕櫚的《小偷家族》一樣,在階級上表達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亦和去年李滄東的《燃燒》一樣蘊含豐富的意象。
《寄生蟲》比一般金棕櫚的影片更具有大眾性,擁有典型的三幕結構,精心設計的戲劇化巧合,還有鮮明的主題闡述,甚至有動作戲還有情欲戲的設計,與藝術片相比不再晦澀難懂。地下室充分的展現了階級的高低,囚禁也預示著窮人的困獸之斗。在密室里暫停的是時間,模糊的是自我,為了一口空氣,一寸光亮往往拼的你死我活?臻g的占領是權利的象征,于是《黑暗面》《地下》《我們Us》中都利用了地下這一空間去大做文章。如果說《寄生蟲》要有什么不足的話,那就是隱喻太明,高潮戲太過突兀,還有結局依靠兒子的主觀視角讀信太過直白。
《寄生蟲》觀后感4
看完《寄生蟲》,一直和大家一個想法,隱喻太明顯,結果對了一下,發現大家的隱喻體系都不一樣。這電影在我看來講的就不是階級的事。講的是韓國自己。樸社長那家人,從頭到尾都流露出兩個字:美國。兒子的印第安控,女兒的外語老師,夫人時不時蹦出的英語和社長公司里的美國獎狀。這一家象征著什么?別忘了,這一家是搬過來的,在搬過來之前有一戶人家為了防止北邊而修了地下室,那這個年代就能基本確定了。這和韓國史是對應的。我們還可以再來看一個細節,假裝自己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妹妹去應聘時,哼的歌是《獨島是我們的領土》。寄生蟲,寄生的可不只是階級,更多說的是韓國自己。
【《寄生蟲》觀后感】相關文章:
寄生蟲觀后感04-11
《寄生蟲》觀后感04-11
寄生蟲電影觀后感03-30
寄生蟲觀后感2篇06-19
《寄生蟲》觀后感4篇04-18
寄生蟲實驗動物保種10-11
醫學寄生蟲課體會論文12-23
2017檢驗技師考試《寄生蟲學》試題05-03
2017檢驗技師考試《寄生蟲學》精選試題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