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精選13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1
歷史課上,我們觀看了辛亥革命紀錄片,那些塵封已久的歷史的記憶,讓我這個當代的大學生深受啟發,也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一些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在當今這個和諧的社會,依然存在著許多不和諧的紛爭和矛盾,
以史為鑒、居安思危是十分必要的。今天的和平安定是多少革命先驅和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又是在多少次革命失敗后取得的,這條革命道路又是多么的曲折和艱難呢?我們都知道萬事開頭最難,那么中國真正開始革命是什么時候呢?又是什么事件對后來的革命有著深遠的影響呢?這一切無不歸功于辛亥革命的影響和地位了。
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了統治它推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第三、辛亥革命促進了民主思想的傳播,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
第四、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壯大了無產階級隊伍。
第五、辛亥革命對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各個方面都起了積極的影響。
第六、推動了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由此可見,中國經歷了幾千年封建皇帝的統治,是辛亥革命帶來了民主和進步的曙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革命先驅們敢于沖破黑暗,大膽追求探索民主自由的道路,積極開展民族救亡運動,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轟轟烈烈地領導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取得最后的成功,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開了先河、鋪了道路,為今后的中國革命做了啟蒙者和奠基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們功不可沒,我們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國家明天的希望,怎能忘了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忘了曾經落后挨打的局面呢?所以我們應該牢記辛亥革命這段影響深遠的歷史,學習革命先驅,將他們的精神和氣節傳承下去。當然,我們對于革命先驅應該有客觀的評價,在肯定他們偉大貢獻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他們自身的階級局限性。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階級局限性決定了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的命運。孫中山、黃興等人,都是當時先進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先知先覺,接受過西方先進民主思想的熏陶,強烈的愛國思想促使他們不畏強權、不畏犧牲,發動并領導了辛亥革命。但是,他們在宣傳民主思想、創立各種愛國團體時,卻忽略了革命的最主要的力量——人民群眾。忽略了他們的主動精神,因而沒能很好的壯大自己的革命隊伍。其次,我個人認為人的主動精神固然很重要的,但是客觀環境卻是不容忽視的。在當時那樣一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落后中國,人民大眾愚昧無知,不知道革命的含義和意義所在,還有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壓迫和威脅,再加上革命隊伍中混入了一部分封建舊官僚,隊伍缺乏統一有效的領導和切實可行的革命指導思想等等,必然使本來力量弱小的革命隊伍障礙重重,與成功遙不可及。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歷史教訓,以史為鑒,小到我們個人,大到我們國家。在學習了辛亥革命之后,在認識到其深遠影響的同時,也讓我反思自己。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也不會一馬平川,挫折在所難免,我們應該時刻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把每一次挫折當做一次磨練,我認為人只有在磨難中才最容易成長,只有經歷過磨難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因此,我們要重視個人的主動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方面提高個人的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客觀環境的重要作用,人是社會的人,自身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在不能改變環境的條件下,要學會適應環境,學會利用有利的條件,不斷創造更多更好有利的條件,從而更好地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發展。那么對于一個國家呢,則應該從政治、經濟、國民思想素質、科學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各個方面努力。應該始終以經濟為中心,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狀況,同時,也要重視國民的教育水平,思想素質的提高。只有在思想和文化有較好發展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宣傳各項政治經濟制度和政策,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傊覀人認為國民經濟和國民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兩者都較好的發展,社會其他的各個方面才會更好更快的良性循環發展,從而增強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國富則民強,那么我們才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2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群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后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臺唱戲,后臺站的是利益。"那么是什么驅使華僑們這么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群勇于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于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于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于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后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著形象。一個不敢于承擔責任至故意回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征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后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著信任。一個敢于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各種措施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后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于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3
辛亥革命,對于我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之所以說是熟悉的,因為在高中的歷史學習中,辛亥革命是一重要內容,對它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可以說是滾瓜爛熟的。但又為何陌生呢?那是因為我對它的了解也僅僅停留在背景和意義這兩方面,好像就沒多大了解了。如今看完這部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及也了解了更多與之相關的人物和事件。這部電影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志士那無私的品質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
電影的開頭是巾幗英雄秋瑾就義的場面。秋瑾腳帶鐐銬,昂首挺胸地向死亡走去,沒有絲毫畏懼。最后她的一番話讓我潸然。她說:“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死并非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鼻镨克x無反顧的赴死,只為喚醒麻木的國人……
還有較之深刻的感受便是來自廣州起義了。廣州起義非常的壯烈,在這次由黃興領導的起義中犧牲了許多壯士,其中較為世人所知的便是七十二烈士了。那些為革命不顧一切的壯士中有很多都是很年輕的,他們有的出身優越,但時代需要他們,他們便義不容辭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年輕的充滿朝氣的面孔,在革命的道路上奮勇向前,讓我深受感動,同時,更為自己處于新時代而感到幸福。而現在我們的幸福是來之不易的,它是過去犧牲了的無數生命換取來的',我們確實得好好珍惜!
提到辛亥革命,不得不說的便是孫中山先生了。在影片中,我了解到孫中山先生為了革命在海外奔波勞累,四處演說籌集款項,雖身在海外,對國內的事時刻關注。他以無私的精神推動革命的進程。雖然辛亥革命最終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存在局限性,但孫中山先生對中國命運起著重要作用,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辛亥革命》這部電影真的很棒,讓我們更好的走近歷史,了解歷史,銘記歷史。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4
清王朝的腐敗,更多革命黨的出現,而造就了一個舉世矚目的革命——辛亥革命!它推翻了帝國主義,造就了一個民主的國家、規章。這個國慶長假,我去看了電影《辛亥革命》
這部電影不像普通的歷史片,它有許多的明星在里面,又有故事的曲折性,深入人心。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孫文在檳榔島時與黃克強等人策劃了廣州起義,但卻失敗了,造成眾多人才傷亡。隨后,他在各地募捐,在武昌起義終于成功,歷經千災百難終于使隆裕太后退了位。取得了成功。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林覺民留下的與妻書。林覺民在廣州起義時并沒有犧牲而是被清政府抓了去審問,他說得一句話好:“物競天擇,清政府只是一個空殼。”最后他被清政府扔進了了海里,但他腦海里還浮現著廣州起義時的畫面。最后孫文把與妻書交給了才跟林覺民結婚不久的他的妻子,妻子讀著與妻書,淚流滿面的看著嬰兒,她忍痛把與妻書還給了孫文:“這是覺民的遺書,應該讓人們知道……”林覺民留給人民的印象是不怕死的,一個為國家利益而肯獻身的英雄!
看完了影片,我覺得那個年代的人是勇敢的,他們敢去為了爭取一個更好的國家環境而去奮斗獻身。而我們這代的孩子呢?嬌生慣養,怕臟怕累,甚至可以就為了一點點小挫折而去自殺,那是多么自私。∫粋革命的成功需要多少人犧牲換來啊,孫中山在外國可以不怕恥辱去說服那些外國人不要資助清政府,我們也應該敢勇敢地去面對這一切。≡绖P就是一個貪婪的`人,他所要銀子,地位,最后就是自食其果!我們應該緬懷這些英雄,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沒有他們,沒有孫中山的領導,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他們肯為國家出生入死,那我們只要把學習搞好那么點要求甚至還達不到,真是悲哀!
《辛亥革命》能帶給你一種英雄的豪氣,就連那里的女人一樣,也帶著那么的滿腔愛國之情,去看看吧。看看那里的人們是多么的悲慘,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5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者孫中山在吸收中國古代大同思想和均平觀基礎上,借鑒西方的社會學說,創立民生主義思想,其中所包含的慈善福利內容尤為深刻。孫中山通過考察歐美各國社會政策,指出“謀國者,無論美、英、德、法必有四大主旨:一為國民謀飯吃;二為國民謀穿衣;三為國民謀居室;四為國民謀走路”;“我們要解決民生問題,不但是要把這四種需要弄到很便宜,并且要全國的人民都能享受。所以我們要實行三民主義造成一個新世界,就要大家對于這四種需要,都不可短少”。在孫中山的思想里,滿足每個公民的衣、食、住、行,已不再是簡單的慈善行為,而是人們生活的必需,是當政者施政的出發點和歸宿。
辛亥革命使“主權在民”思想深入人心,人們逐漸認識到在現代社會,“人民之于國家,休戚相關,患難與共,其于救濟事業,自當視為政府對于人民應盡責任”。孫中山曾將現代國家傳統國家比較后說:“新世界國家,與以前國家不同,通常國家僅能保民,而不能教民養民,……今日所抱改造新世界之希望,則非徒保民而已,舉凡教民養民,亦當引為國家之責任”,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一定要國家來擔負這種責任”。如果國家做不到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來向國家要求”。人民之所以有權利向國家提出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因為“國家為人民聚集而成,政府乃由人民組織,而為人民謀福利之機關,人民有所困苦,則應加以救濟,人民有所需要,自當俾與協助,此乃賢明政府所應負之責任”。甚至老蔣也說:“今日的社會救濟,并不純是一種以悲天憫人為基礎的慈善舍施,而是在義務與權力對等的'觀念中,以及在社會的連帶責任觀念中,政府與人民應有之責任!泵駠院髾嗬拓熑斡^的確立,為從制度上規范慈善行為,并建立一個從慈善事業時代進入以政府為主導的社會保障時代提供了思想基礎。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6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歷史需要溫情和敬意,更需要反省和批評。各種紀念的同時,我們更應有更深入的反思。張黎導演的《辛亥革命》提出了幾個特別值得后人反復思考和品評的問題:
一是為什么革命?
關于這一個命題,張黎先后是有得出了兩個不同結論的。其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給出的答案,顯然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國家強大。該劇的主題曲選擇《歷史的火山》這樣的唱詞,便是明證。而《辛亥革命》一開始就以鑒湖女俠秋瑾赴死時的獨白,作了新的不同的解釋:革命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是人們擺脫奴役的狀態。
無論那種,革命的目的都是崇高的。但表述的不同,絕不只是玩弄文字的把戲,而是反應了創作者關注重點的根本性轉移!蹲摺犯嗟厥抢潇o地刻畫晚清至清末的.各方政治勢力,細致地描述國家走向共和的艱難不易,強調的是國家強大和復興的歷史使命,與當時興起的大國崛起思潮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革》動情于革命黨人的犧牲精神,借秋瑾之口直白地說出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謀個人的幸福,而不是口號式的振興中華,與當下公民意識的逐漸覺醒不謀而合。
二是革命黨的失誤。
影片最后重點講述了南北和談與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問題。對于這一點,張黎無疑是敏銳的?梢哉f,辛亥革命,最難的是武昌起義,但最該引起重視的是與袁世凱的妥協和臨時約法的頒布兩項。
根據歐美的歷史經驗,革命的終極結果是走向憲政,而憲政的基礎與實質是各派別在實力對比基礎上有原則的妥協和基本的相互信任。基于此,革命黨在這兩處的表現,無疑是讓人失望的:一方面,正如李劍農先生所言,《臨時約法》一是隨意更改國家政治體制,輕易地由總統制變為責任內閣制,是“對人立法”,缺乏憲法至上的政治精神;二是希望用一紙約法取得革命黨在戰場上想都不敢想的問題,超越了實權派人物袁世凱接受的底限,是“過渡限權”;另一方面,正如主流人士所指責的那樣,革命黨在定都和袁世凱就職問題上,無疑是遷就了袁世凱的。
這樣的失誤,最終造就民國初年的歷史悲劇。袁世凱甚至和革命黨人一樣是許多的歷史失誤不斷累積的犧牲品。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7
“爸爸,什么是《與妻書》?”餐桌上,我一臉鄭重地問道。
“是林覺民寫的嗎?‘書’就是信的意思,‘與妻書’就是寫給妻子的信。你怎么會問這個問題?”
“因為今天我們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那個林覺民在參加廣州革命前給妻子寫的,他被清皇朝殘忍地殺害了,我覺得他為了革命慷慨赴死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從前老師對我們介紹各種革命的時候,我總是聽得云山霧罩,不知所云。這次看完電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到底什么是革命?為什么要革命?
電影里孫文說:“革命就是救治中國!
100年前被殺害的'第一位女革命烈士秋瑾說:“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睘榱诉@種理想,秋瑾臨刑前可以笑著帶著木枷、拖著腳鐐,她的笑容是那么從容、那么溫馨。尤其是當她看到那個正在媽媽懷里吃奶的孩子后,她輕輕地停下了腳步,她的眼里流露出母愛的光輝,那一刻我在她的親切的笑容里悄悄留下了眼淚。
黃花崗被害的烈士林覺民在《與妻書》中說:“革命是為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睘榱诉@種理想,當敵人企圖勸他投降時,盡管滿臉血污,他卻極其堅定地說:“不必了,我們一同舉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碑斘铱吹剿倪z體在水中浮沉,最終被同盟會會員冒死打撈上來的時候,我震驚了,我從沒想到:原來有這么多人愿意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
無論是當時的大元帥,還是戰場上默默無聞的“小湖南”;無論是始終戰斗在第一線的徐宗漢,還是為革命飲彈身亡的唐曼柔,他們全都是拿生命當磚石,義無反顧地投身于革命之中,他們渴望建立“共和制”國家,他們渴望實現民族的復興與富強。
正是因為理想,他們才能在戰斗中發揮出無窮的力量,才能贏取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現在的我,還是一個正在求學的孩子,我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我希望自己能夠在求學的道路上逐步找到可以為之奮斗、為之獻身的方向,一旦理想確定,我必將向那些勇士們學習,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將勇敢地走下去!
我愿那些在革命征途中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8
那是一個人民麻木愚昧的年代,也是一個人民開始覺醒的年代。
無數覺醒者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革命的旗幟。
1911年,那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代。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已到了危亡之際,清廷喪權辱國的行為,激起了革命派的強烈不滿,決心奮起反抗,推翻清政府。
影片是以秋瑾犧牲開始的。她戴著沉重的鎖鐐,堅定地踏向絕路,而唯一讓秋瑾停下腳步的,是旁邊一位母親懷里年幼的孩子。那時的她,是不是想起了自己那即將失去母親的'兩個孩子?周圍人的沉默和麻木的眼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廣州之戰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曾經在歷史書上看到過的黃花崗眾多烈士,就這樣在大屏幕上被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林覺民就義前對張鳴岐的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讓我熱血沸騰;徐宗漢等人冒死收葬各個烈士的遺體,讓我感到悲憤;而林覺民之妻見到林覺民的親筆《與妻書》時的真情流露更是讓我紅了眼眶。這只是影片中不算很長的一部分,卻帶給我諸多感受。
用鮮血鋪就的革命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后繼者邁著堅定的步伐,不畏生死。為了拯救國家和民族,一個又一個中華兒女用自己的熱血喚醒了人民麻木的心靈。是怎樣一種對祖國的熱愛,才能讓他們毅然沖上戰場去揮霍自己的青春?是怎樣一種深厚的情誼,才能讓他們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為同伴們開出一條生的道路?縱使前路茫茫,他們卻始終沒有放棄理想,而是用盡自己的力量,為沖破黑暗增添一絲又一絲的希望。
而我們呢?無數革命烈士的精神就是我們的榜樣。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可比起他們,我們遇到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們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而我們付出的可能只是離成功最后的一點努力;他們需要的是面對生死的坦然,而我們需要的可能只是面對挫折的一絲勇氣。
挫折不是對我們的打擊,而恰恰是在讓我們不斷磨練自己、完善自己。在挫折中,我們會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伙伴攜手同行;在挫折中,我們會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后穩步前進……我們會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轉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風中飄揚的五星紅旗時刻提醒著我們肩上背負的使命。讓我們在挫折中不斷前進,我們的精彩未來,由我們的努力決定!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9
歷史總是那么真實,卻又那么令人難以面對。
百年之前,帝國主義的侵越打破了那沉重的國門,清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眾多有志之士在屈辱和憤慨中決絕向前,意圖壯大中國,揚我國威。
在這片古老寬遼卻硝煙四起的土地上,多少英雄人物為了孕育民族自由站了出來,他們是人,不是神,當然害怕面臨死亡,害怕那冷血無情的把把屠刀,支支槍管……他們為了真理和民主的自由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的咆哮聲驚醒了沉睡中的雄獅。
辛亥革命,一個封建統治下的必然產物。
在風雨飄搖的封建統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文化與思想的青年,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與民主,悄然成立了一個個革命的團體。這些團體成為了革命的火種,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也就是他們,當許多仁人志士還在為如何打破帝王統治的鐐銬而冥思苦想時,在中國湖北武漢,武昌起義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為中國從封建統治走向新時代而打響了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槍。
1911年10月10日,新軍工程的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人率領士兵鳴槍沖出營房,占領了楚望軍械庫,震動中外的武昌起義爆發了。經過一夜的激烈奮戰戰,革命軍占領武昌。幾日后,武漢三鎮全部光復。
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兩百多年的清皇朝,還使中國綿延兩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也同時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推動了歷史的前進,這具有歷史意義的革命,為走向民主共和奠定了基礎,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蛇@次革命是偶然爆發的嗎?不,他是必然的,只要中國還處于貧窮愚昧的,只要中國還處于落后挨打的,這次起義一定會爆發,它是封建統治下的必然產物。
時過百年,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先烈們的革命事跡。是他們的鮮血和他們的生命的鋪墊,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出生在一個和平幸福的年代,而作為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們必須牢記歷史,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和優良品質,努力學習,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祖國,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10
電影《辛亥革命》的成功上映,使我有幸重溫了百年前那段曲折艱辛、可歌可泣的歷史。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外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內有腐朽沒落的清王朝統治,內憂外患下的祖國滿目瘡痍,逐漸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中國人民當然不會就此屈服,于是,實現民族復興成了幾代人的夢想,無論是由農民領導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還是走上層革新路線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再到打破了兩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幾十年間,無數有識之士前仆后繼,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浪潮”,共同鑄就了一部救亡圖存、民族抗爭的中國近代史篇章。
辛亥革命這場幾乎吸納了當時所有中國先進分子的民主革命,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但它終結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消滅了世代相襲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更是給苦難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傳統封建禮教對人民的束縛,也為后來各種新思潮在中國的形成和傳播掃清了障礙?梢哉f,辛亥革命為近代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再回到電影中,當目睹年僅32歲的秋瑾英勇就義時,我動容了;廣州起義后,當看到林覺民烈士的遺體被殘忍的敵人拋入水中時,我憤怒了;當聽著起義的號角,相隔百年見證武昌首義的勝利時,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人之處,莫過于這些革命者很多都來自富足的家庭,他們甘愿拋棄優越的物質生活,告別自己的親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民主革命中,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今天我們的孩子能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中上課,而我們能夠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幸福生活,試想一下,若沒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今天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忘記歷史是一種背叛,而辛亥革命,就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歷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讓孩子們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照顧好祖國未來的“花朵”。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11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一場震撼人心,轟轟烈烈的革命,它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在100年前,戰爭的硝煙蔓延在各地。革命聯系的不只是性命,還是命運。今年的紀念辛亥革命的電影《辛亥革命》上映,它的上映讓人們都更加了解辛亥革命。
電影主要記敘了在晚清末年,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推翻清政府,在之后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多次起義,秋瑾等一批革命黨犧牲,革命陷入低潮。1910年,孫中山在海外召集同盟會骨干,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黃興與徐宗漢,秘密潛入廣州。然而廣州之戰終因人寡不敵眾而告負,林覺民等大批革命骨干犧牲,黃興身負重傷。徐宗漢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遺體72具,葬于黃花崗。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和同盟會成員歡欣鼓舞。立即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振奮了革命軍士氣。陽夏戰打得異常慘烈、艱難,在各種反動勢力的夾擊下,黃興率部撤往長江下游,集聚力量。最后打敗清廷,孫中山被推選為首任大總統。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寫下了人類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
電影還原的是歷史事實是不是主旋律電影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的真相。這部電影展現了100年前的戰爭,讓觀看的觀眾仿佛回到辛亥革命。這部電影注重細節與展現,讓觀眾感同身受。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雖然有一大批革命戰士在革命中犧牲,()但有些人的死輕于鴻毛,有一些重于泰山。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是和平,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愛國之人。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百姓。我們都愛我們的祖國母親,我們雖不用效仿孫中山,從一個醫生,變成革命帶領者,國家大總統,但我們的愛國可以轟轟烈烈也可以平平淡淡。我們也可以為社會出力,讓祖國美麗。
革命烈士們,愛國戰士們。你們為群眾獲得幸福,獲得尊嚴。你們用生命保衛國家,平息濃濃的煙火。不管是赫赫有名還是默默無聞的戰士,你們都一樣,都一樣是中國的恩人。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12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臺。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民國建立以后,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并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于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于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并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 篇13
辛亥革命是什么?
不是為一家一姓的權力爭奪、改朝換代,而是為國體的新生,確立主權在民的共和政體。是樹立自下而上、國家、政府由人民選舉產生,元首、官員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變王權天授、王土王民、殺伐隨意的專制獨裁政體。
這是中國歷史的真正進化。
《辛亥革命》還未所有的革命者,為革命捐款、奉獻生命的所有人進行了感人的辯護:從秋瑾、廣州起義烈士(實際可考人名為89人)、武昌首義將士,以及舊體制內的同情者,清朝駐英大使的女兒唐曼柔,為孫中山游說西方財團停止對清廷貸款勇敢地站在舊體制及父親的對立面,最后隨父親一起自殺的女性。
林覺民的《與妻書》代表了年輕的革命黨人,為什么拋妻棄子、放棄富裕的家庭、個人的前途,去進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勝利,也要為革命奉獻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國近現代歷史最感人之處,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舊體制家庭的年輕人,甘愿拋棄優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獻給革命,這些人是先知先覺者,是中華民族新生的不滅的'源泉,魯迅所說的舍生取義的志士。
今天的人們,不應忘記這些民族的脊梁。也不應容許那些將自己的家庭、個人幸福奉為最高人生標準的人對革命者進行肆意及陰險的誣陷。
革命也許不能完成所有的歷史使命,革命或許會留下歷史的遺憾,但中國近代歷史革命的進步意義,不容抹殺。智者如楊度、康有為贊成君主立憲,主張所謂理性地改良政治,歷史已經給了這些有學問而無見識的學者以響亮的耳光。
在中國,只有徹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專制的毒害,才能讓人民有過上有尊嚴生活的機會。
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史冊!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斗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永遠值得中國人民尊敬和紀念!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光陰荏苒,一百年轉瞬即逝,今日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不可否認辛亥革命為我們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但我們也應適時回望,銘記歷史,在歷史經驗教訓中,把中國做大做強!
【紀錄片《辛亥革命》觀后感】相關文章:
高中辛亥革命說課稿11-23
《辛亥革命》觀后感03-03
辛亥革命的觀后感11-22
辛亥革命觀后感12-08
寫辛亥革命觀后感11-01
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11-11
辛亥革命紀念日10-04
辛亥革命觀后感14篇01-19
辛亥革命觀后感7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