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陵十三釵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1
《金陵十三釵》講述了一個黑暗的年代,一座破碎的城市,一份被點燃又狠狠碾滅的希望。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以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為背景,真實的再現了南京城的淪陷,六朝古都覆滅,滿地橫尸。侵略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該劇并沒有側重表達軍隊官兵如何不顧生死,保家衛國。在那個年代,女性注定是弱勢,注定要備受欺辱。在日軍屠光全城時,南京城中僅剩的一支殘存軍隊,拼死護住了教堂的女學生,破敗的教堂成了女學生唯一的庇護所。
那時兵荒馬亂,強行進入教堂尋求庇護那群風塵女子,和女學生之間的相處是怎么都不會和諧的。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她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女學生單純,善良,她們不諳世事,但卻不幸地見證了南京城的淪陷,在快樂安寧的日子里經歷了不為人知的殘酷現實。風塵女子,成熟,妖艷。霸占了女學生的地窖。人心惶惶,她們卻依舊在地窖中鶯歌燕舞。在世人眼中她們粗俗,低賤。與高貴矜持的女學生,簡直是云泥之別。
暫時的寧靜被打破。誰都清楚,那場名為慶功會是一條通向陰沉黑暗的不歸路。當初教堂頂樓那句“姐姐們替你們說去”,只是挽留女學生不做傻事的借口。但回到地窖后氣氛卻并不輕松!案G姐”玉墨的提議有人反駁,但最終這群女人的善良打敗了恐懼!拔覌尵拖胱屛页蓚女學生嘞!”剪了學生頭,換上樸素的學生服。濃妝艷抹實在是無奈之舉。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讓自己的女兒成為高雅,有學問的女學生。那身學生服上身,女人們像個小女孩般雀躍不停,悲涼又苦澀…那首最后的《秦淮景》透著多少心酸與恐懼呢?
電影結尾只講述約翰含淚載著女學生逃離南京,并未交代女人們的下場。但誰都心知肚明,當她們代替女學生踏上日本軍車的那一剎那,前方等待它她們的是死亡都無法比擬的恐怖。
魯迅曾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污穢渾濁的外表下是一顆干凈純善的心。她們手無縛雞之力,卻真正可稱勇士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2
最近《金陵十三釵》的電影正在上演,有幸在散文在線的首頁上發現原作,就第一時間收藏,淚紛紛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訓,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戰爭中的教堂在鐵蹄和淫威下風雨飄搖。唱詩班的女學生,從墻頭爬進來的妓女們,還有死里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國傷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伙夫陳喬治,這些人物暫時被迫呆在一起,這十三個妓女,以出賣肉體為生,說話、做事、舉手投足都表現出了她們那個圈子里的習氣,英格曼神父反感她們,怕她們影響那些稚氣未脫的女孩子,但又無法拒絕無路可逃的她們,勉強收留她們暫住教堂,豆蔻的凄慘遭遇,讓這些風塵女子開始正視現實,,身邊的姐妹慘遭輪*,救過來后已瘋瘋癲癲,而那幾個中國傷兵,下場更慘,連做了截肢手術的王蒲生也身首異處,妓女們冷靜的埋葬他們,這些人沒有前途和將來,死亡,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
玉墨隨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該是一段預示,與其遭蹂躪慘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媽書娟幼小的心靈對玉墨充滿仇恨,這個破壞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毀了她的臉。然而,為了救唱詩班的這些女孩子,這些妓女,她們化裝成女學生的樣子,去替她們,日本兵帶走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們義無返顧的帶著剪刀,牛排刀、發釵,帶著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茍且偷安,何如轟轟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給這些孩子們,妓女,這些最最下層的人身上,閃現著傲人的光輝。書娟懺悔了,玉墨再也回不來了,或許,她該早一些原諒她?
但是,今天的我們可以原諒一切,一切都被可笑的原諒了,去恨誰呢?軍國主義?還是自己軟弱的祖國?血淋淋的歷史銘記在心,而惠特林女士,一個善良有正義感的美國人,在親歷和目睹了地獄般的南京城后,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最后自殺;钊斯们易鰫簤簦瑢幙刹换,禽獸的行徑為人所不齒,但愿后代們都記住這段歷史,南京——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金陵十三釵,只是這鮮血歷史中的小小一段。
嚴歌苓女士筆觸清新,細致感人,一口氣讀完,泣不成聲,這就是我的祖國曾親歷的災難,中國人是不會忘卻這段歷史的,十三釵也將和歷史一樣永存。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3
對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為在它剛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已經體驗了其中的徹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個動蕩的年代,人心惶惶,無從逃離的恐懼,該如何去面對,該如何去銘記。真正的,看著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處在其中,我想對那滿目的瘡痍,我只會感到無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對于這個年代的她們,近日網上的新詩應該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國恨,贖幼之身永貞真,山崩地摧志猶在,興我中華休忘魂。興我中華,休忘魂,魂,這是一個帶著尊嚴與信念的載體。
整部影片,陰沉抑郁,灰暗的整體色調,看著就讓人揪心,想著那里,人無安逸,恐懼扎心。小的時候,還記得在美術課上的水彩課,在多么美麗絢爛的色彩上,只需一點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開來,腐蝕著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麗的色彩只是轉瞬即逝,剛剛延開的觸角一眨眼便淹沒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遠不會再起來。她們,一群擁著色彩的女子,被那一雙雙暗淡的眼睛透過美麗的窗子凝望著,有歡聲飛揚,有笑語回蕩。為了這群孩子,她們失了色彩,掩埋了,在這煉獄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著與以前電影一樣的情感,愛國,奉獻。中國人,很偉大,或者,人都是偉大的,在一個場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現。教堂,在那么一個滿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難之地了吧。外出卻受死的她們,到底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環?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她們也愿冒死而尋,處在世界的邊緣,在邊緣有如何呢,戰火還是燒到了她們。當她們喬裝學生,那懷中的剪刀,是她們赴生死之約的武器。一直記得在地窖里,她們的光彩,那般奪目,她們的歌聲,雖然穿著樸素的學生棉衣,但那首透著蒼涼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現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卻飄浮著多少的俠義真膽與真情心語,眼濕了,心碎了。
現在幸福生活的我們,回望歷史的時候,對那慘絕人寰的場景最多只有哀痛,難以置信,生活前進中,人也慢慢忘記了哀鳴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獄的世界只存在于過去,放眼未來,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4
說實話,如果不是組織的話我是不愿看這部電影的。害怕會太悲壯而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電影開場才十分鐘我就已經眼眶濕潤了。其實我很害怕寫這次的觀后感,我怕我的文學功底無法將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更無法將電影中各種偉大的人物表現出來。
《金陵十三釵》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不得不說是張藝謀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淚下的經典戰爭史詩電影。電影是以一位女學生的回憶為線索,講述了期間在一個發生的慘事。影片一開始是一段南京話的旁白,一時讓人重回了現場。接著是中隊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戰,坦白說,在“神”在大樓里和子同歸于盡的時候,我哭了。最后約翰和女學生的出現,然后逃進天主避難,接著是14個女子的進入,整部電影都充滿了壓抑的氣息。
在天主里,女學生單純、善良、,她們不諳,但卻不幸地了南京的淪陷,在本該快樂飛翔的日子里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現實。在天主里,風塵女子、放蕩、妖艷,她們出于無奈,卻不得不以的角度讓自己的這場災難中幸免于難,然而最后她們還是選擇了她們。在天主里,喬治善良、、責任,他甘于奉獻,時刻著和女學生們,這是他對老神父的承諾,最后獻出了自己。約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帥氣、友好、善良,他不畏,在異國他鄉他愿意用性命來女學生。
電影的結局是悲哀的,盡管女學生們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釵的命運卻映射了那個時期整個南京底層的女人的命運。她們遭受,被人唾棄,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來,她們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們一樣需要關切,她們同樣懂得珍惜。盡管她們曾和女學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頭她們卻愿意代替女學生前往日軍的慶功宴,盡管她們知道前方等待她們的會是什么,她們仍然義無反顧。是這群眼中的“窯姐”用生命告訴“商女亦知恨”,是她們用鮮血在姑蘇城畔譜寫了《秦淮景》這首壯麗樂章。
看完整部電影,我為很多場景所。其實看到一半時我曾想放棄觀看,因為太,太。但是我想到當年期間人們就是經歷這些痛苦存活下來的,想到她們都如此堅強,我更加應該正視歷史,銘記歷史,不讓悲慘再次發生。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5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淪為一座死城。滿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無頭蒼蠅般亂竄,只求找到一棲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無幾的中國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風塵女子在這個嚴肅甚至危險的時刻,卻還是如往常那般輕慢嬉戲。這不禁讓人唏噓,她們真的是在向喬治求助嗎?
電影伊始,無論是喬治還是女學生,沒有人喜歡她們,更別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熱情的男主角,也只是沖著美色而去。她們粗俗、,與矜持、高貴的女學生簡直是云泥之別,因此也不配踏入這片還殘留這著的凈土。
當僅存的潔凈被污染,暫時的寧靜被打破,誰又曾想到正是這些低賤的風塵女子散發出的人性之光保護了孩子們的純潔。她們清楚日本軍隊的邀請沒有想象的單純,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也許當初一句“姐姐們替你們去”只是為挽救孩子們別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誰也沒有多少片刻的輕松。玉墨的提議有人猶豫,有人反駁,但最終這些女人的善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在臨走的前一天,她們高興地讓約翰為自己化妝,因自己從未試過的裝扮而像個小女孩般雀躍不停。如此模樣其實正是她們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濃妝艷抹實屬被迫無奈之舉。最后送給妹妹們的'一首《秦淮景》,又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或許被送上敵車回首的那一剎那,正是她們人生中最美的時刻。
最后電影的結局只講述了約翰含淚開著載有學生的卡車逃出了南京,卻并未交待女人們的下場。但誰都明白包括她們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們的是死也不能輕易解決的可怖。
魯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他為紀念并稱頌劉和珍所寫的。雖然這些風塵女子手無縛雞之力,但在我看來“勇士”二字,她們當之無愧;蛟S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慘的黃土,永遠無法擺脫那令人唾棄的卑賤身份?晌蚁胨齻儾⒉粫谝饽撬^的身份與可笑的名譽,她們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讓我們真正看到污穢外表下,原來藏著的是一顆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6
戰爭是丑惡的,生活中原本色彩艷麗、光彩奪目的東西到了戰爭年代都會黯然失色。戰爭是殘酷的,人類最寶貴的生命到了戰場上也可能只是一顆子彈的價值。熱血、尊嚴、勇敢,當然還有恐懼、凄厲、膽怯,再復雜的情感在那樣極端的環境中都會被放大,哪怕是再矜持的人都藏不住對于殘酷的惶恐。
整部電影的基調是沉重的,觀影時的深呼吸成為我自己的主旋律?吹浇虒ш爢T用血肉之軀與坦克相抗衡,看到隊長用生命保護了女學生,讓我體會到了激情,這不是比賽勝利時的狂喜、更不是日進斗金時的快感,它可能是廢寢忘食完成工作時的推動力、也可能是跑馬拉松時自己的呼吸聲?傊赡苁且环N很熟悉但很遙遠、想抓住卻又悄悄溜走的復雜情感。
交通部長的無奈被幾句簡單的臺詞演繹的淋漓盡致:“在這樣的年代里,保衛不了國家、保護不了南京、我為自己的女兒考慮有什么錯?”,想當慈父,卻成為女兒痛恨的漢奸,觀后感《金陵十三釵觀后感600字》。想保護女學生,卻連自己的性命都沒有保住。他被日本人擊斃的瞬間,我感嘆這樣一個會三國語言的高官,在戰爭年代的性命猶如草芥,可悲、可嘆。
大胡子美國人一直在做選擇。初到教堂時,他看似選擇了金錢,其實是為工作;在酒醉過后,他選擇了站出來保護女學生;在朋友出逃時,他選擇留下;正是這一次次選擇讓他成為了英雄,正像玉墨說的,他是一個胡子邋遢、爛醉如泥的英雄;畹瞄L久雖然是主流的想法,但是如何有意義才是難題。
誰說XX無情,電影中的這十三位紅塵女子各個有情有義,可以為了小戰士冒死取琴弦,只是為了能趕在他臨死前為他彈上一首秦淮曲。為了掩護姐妹逃走,已經中彈了還死抱住日本人的腿。最后說出了感天動地那句:要殺要剮有姐姐們擋著呢!這種愛早已超出普通的情懷,非但有情有義,而且至誠至真!
整部電影對于人物性格的刻畫非常生動傳神,就連日本長官的無奈也進行了深入剖析。結尾沒有描述十三釵勇斗日本魔鬼的情景,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她們美麗的身影。影片對于細節也非常考究,戰場的紛亂感就像身臨其境般,觀影完畢后讓人感觸頗深,非常值得觀看!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7
我和媳婦走出電影院,坐上104快車回家。車上媳婦讓我說說觀后感。我說:“好!”我又問媳婦電影怎么樣?媳婦也干脆地說:“好!”
在《金陵十三釵》公演前兩天(20xx年12月14日),北京青年報C3版刊登,讀家蓮珥題為“筋骨不錯,內力銷欠”的文章。文章指出影片不足之處,現摘錄幾段:
小說借由戰爭這一極端環境對女性這一性別的思考和頌揚被人道主義與戰爭反思所替代,因此觀者才覺得整部影片煽情太過、壓抑太過、未留出口。張藝謀肯花兩個小時的銀幕時間來品這故事的味道,但可惜最終也只借用了骨頭,卻將骨髓剔出,又填入新的作料去烹飪一道好萊塢菜單上常有的“人道主義+反戰”的濃湯,實屬可惜。然而所道“可惜”者,則在于張藝謀為趕“戰爭史詩電影”這早非時髦的時髦而延展了電影的寬度,代價則是不得不犧牲和消減了本可深挖的原著所天然帶來的厚度。
中篇原著的主要篇幅集中在女學生與秦淮女子的多次短兵相接中,她們之間復雜而曖昧的關系不斷流動變化,直至高潮。而張藝謀的這版電影雖筋骨不錯,卻也只能說是短一口氣的戰爭史詩,沒修煉好內功的江湖把式。
我認為,《金陵十三釵》的主題是讓國人永遠記住那段血的教訓和對戰爭的反思,而不是以女學生與秦淮女子多次短兵相接為主調。我還認為,可以對影片技巧做探討,但不要說得那么不中聽。
蓮珥是專業影評,細讀了嚴歌岺的原著,還能結合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與之對比,確實是讀家。而我和媳婦是普通觀眾,以前都沒聽說過嚴歌岺,當然也沒看過《金陵十三釵》,所以,就我們這類的觀眾來說,看到中國軍人與日軍的巷戰,熱血沸騰激情亢奮;看到滅絕人性的日軍凌RU中國女學生,五內如焚心如刀割;看到風塵女子從逃命躲到教堂,卻最終舍身相救女學生,肅然起敬淚盈眼眶。有這些就足夠了。
看完電影,我感到中國必須強大,必須走強國之路,只有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8
最近《金陵十三釵》的電影正在上演,有幸在網上發現原作,就第一時間收藏,讀《金陵十三釵》,淚紛紛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訓,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戰爭中的教堂在鐵蹄和淫 威下風雨飄搖。唱詩班的女學生,從墻頭爬進來的妓 女們,還有死里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國傷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伙夫陳喬治,這些人物暫時被迫呆在一起,這十三個妓 女,以出賣肉體為生,說話、做事、舉手投足都表現出了她們那個圈子里的習氣,英格曼神父反感她們,怕她們影響那些稚氣未脫的女孩子,但又無法拒絕無路可逃的她們,勉強收留她們暫住教堂,豆蔻的凄慘遭遇,讓這些風塵女子開始正視現實,,身邊的姐妹慘遭xx,救過來后已瘋瘋癲癲,而那幾個中國傷兵,下場更慘,連做了截肢手術的王蒲生也身首異處,妓 女們冷靜的埋葬他們,這些人沒有前途和將來,死亡,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
玉墨隨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該是一段預示,與其遭蹂躪慘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媽書娟幼小的心靈對玉墨充滿仇恨,這個破壞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毀了她的臉。然而,為了救唱詩班的這些女孩子,這些妓 女,她們化裝成女學生的樣子,去替她們,日本兵帶走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們義無返顧的帶著剪刀,牛排刀、發釵,帶著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茍且偷安,何如轟轟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給這些孩子們,妓 女,這些最最下層的人身上,閃現著傲人的光輝。書娟懺悔了,玉墨再也回不來了,或許,她該早一些原諒她?
但是,今天的我們可以原諒一切,一切都被可笑的原諒了,去恨誰呢?軍國主義?還是自己軟弱的祖國?血淋淋的歷史銘記在心,而惠特林女士,一個善良有正義感的美國人,在親歷和目睹了地獄般的南京城后,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最后自殺;钊斯们易鰫簤簦瑢幙刹换,禽獸的行徑為人所不齒,但愿后代們都記住這段歷史,南京——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金陵十三釵,只是這鮮血歷史中的小小一段。
嚴歌苓女士筆觸清新,細致感人,一口氣讀完,泣不成聲,這就是我的祖國曾親歷的災難,中國人是不會忘卻這段歷史的,十三釵也將和歷史一樣永存。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9
看《金陵十三釵》時,不僅心情沉重,而神經高度緊張,為那些弱女子含恨斃命流淚之余,胸中充滿了仇恨,咬牙切齒的恨!
看到了尸橫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們慘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無辜的婦女被糟蹋;看到無家可歸的孤兒,心如刀絞。
可想,那個年代慘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影片中戰爭殘酷鏡頭和鮮活的生命歷歷在目·······
英勇無畏的李教官,用血肉之軀譜寫著對祖國人民的大愛。搶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擊日寇,給女學生逃生贏得了機會,戰斗到最后,獻出寶貴的生命。
會英語的墨玉與十二個淪落風塵的秦淮河妓女,從人性缺失的見死不救,到毅然收養照顧蒲生,最后替代女學生赴慶功宴的幾個情節,讓人性光輝得以展現。
以書娟為首,未經歷過苦難的女學生,單純可愛憎分明。當得知赴日軍慶功宴的后果時,大家集體跳樓,這種不可辱的精神讓人感動。
業余神父約翰,原本是唯利是圖的美國人,在日本鬼子的獸*面前喚起良知。為了愛,奮不顧身的去找香蘭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機會逃離,但他選擇留在教堂。為了解救女學生,千方百計的修卡車,把生死置之度外,讓人性光輝得以升華。
當漢奸的父親,為了救出女兒和學生們,盡一份有人性的父愛之心,最后還是被自己主子槍斃了。告誡人們,這就是當漢奸賣國賊的應得下場。
傷痕累累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親弟弟一樣的精心照顧,臨死時還掛念著家里的麥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看到豆蔻臨死時流淌在發間不知是血是淚時,含淚的恨在心中燃燒。
男扮女裝的小男孩喬治,代替女學生赴會,深知此去無回,可毫不畏懼?上虢Y果,無辜的孩子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最后日寇的車開走了,帶走的,不是一群淪落風塵的女子和一個女扮男裝的男孩,而是人性升華的靈魂。
看完后,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我們的祖國要強盛,我們的民族要團結!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勵長志,不忘歷史傷痛的好電影!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05-23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10-28
金陵十三釵的經典臺詞12-04
《金陵十三釵》讀書筆記04-24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賞析08-20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通用14篇)06-24
觀金陵十三釵有感5篇10-28
《金陵十三釵》1500字讀后感01-10
從《金陵十三釵》看張藝謀鏡頭敘事模式08-20
淺析《紅樓夢》中的金陵三釵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