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觀后感
【篇一】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老師為我們播放了《城南舊事》。
——電影中的主人公小英子記敘了自己在北京度過的童年時光:她結識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做朋友,其實她并不瘋,只是因為丈夫回老家沒有回來,孩子又被他媽送人了,所以傷心過度。而小英子呢,幫秀貞找到了孩子,但母女倆在回老家的途中雙雙喪命在火車輪下;小英子而后又結識了一位小偷,他并不壞,只是為了供成績優異的弟弟上學才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的,但小英子不小心說漏了嘴,讓便衣把他抓了個正著,使他鋃鐺入獄。最后,爸爸因為革命運動操勞過度,撒手人寰,宋媽也被她的丈夫接回了家——英子從此長大了。
使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電影的結尾,父親去世可,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沒有了。就在這時,屏幕上出現了七次楓葉的變換,配著悲傷的音樂,代表著時間一次次的變遷。宋媽走了,小英子也走了,宋媽騎在毛驢上,英子跪在馬車上,扭著頭,彼此不舍的望著,直至化作模糊的一點,消失在一片悲哀之中。
家人走了,英子父親的墓并沒有冷清,有不少當代進步青年來主動吊唁父親,在父親的'墳頭放上一束花,再鄭重的鞠三躬,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尊敬與懷念。可見,當時小英子父親的信仰與地位,更體現了當時社會的腐朽與黑暗,英子的父親只能暗暗地幫助熱血青年們,鼓勵他們,支持他們,直至病死。
電影中小偷的角色也讓我記憶深刻,那個人(書中代之小偷)在弟弟的畢業典禮上高高興興地撫摸著弟弟的頭,一副很滿足的樣子,弟弟卻不知道哥哥供他讀書的錢是偷來的。那個人告訴小英子,讓她好好學習,不要像自己那樣沒出息,要干這樣的勾當才供得起弟弟讀書。其實,從此看出了學習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學習是為自己而學,并不是為他人而學……
電影看完了,看著眼前劃過的演職表,心里想了很多很多,這時,同桌又哼起了那首《離別歌》,曲調中的悲傷又一次涌上了心頭……
【篇二】
總覺著自己不是個喜歡回憶往事的人,沒有保留記憶的習慣,也沒有兒時的老友可以敘舊,況且,有知覺的歲月何其得少,老停留在回憶里,作什么?直到與學生一起看了<城南舊事>。
總覺著混沌中的童年,沒有門前澄澈的小溪,沒有月夜籬下的蛙聲,沒有夏日老槐樹的蔭蔽,甚至沒有呼朋引伴采蝶去,應該是忘卻了吧!直到看了<城南舊事>。
覺著忘卻的東西,覺著忘卻的那些人那些事,卻原來一直潛藏在心的某個角落里,此刻竟像潮水一般慢慢涌來。覺著了無印象的童年,覺著早已消褪殆盡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臉,此刻竟又鮮活起來,仿佛就在眼前。其實每個人記性都一樣好,只是蕓蕓如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失落了那把鑰匙,無從開啟罷了。慶幸有<城南舊事>。
一個孩子的眼眸,純凈得容不下任何塵埃,給這世界蒙上一層夢幻般的明朗。人世的掙扎與苦痛,在孩子的眼里濾去了浮世悲歡,還原成生命本來的模樣。瘋子也好,賊也好,貧窮也好,富庶也好,在孩子的眼里,絲毫不帶有任何人間烙印,她的眼里只有生命本身。孩子的眼神,是非人間的。
不禁覺得好笑,我們苦苦糾結的有關人本的思考,其實早有答案,因為人人生來就有一副純凈的眼眸,只是我們聽任它一天天蒙塵而銹蝕了。悲哀么?有點,亦不盡然。敏感如孩子,我們又何以沉浮在這世上?麻木與世故是成長的代價,少有人能逃離這樣的宿命,何況大多數是欣欣然的。
看<城南舊事>的時候,我一直在驚異:作者和編者何以能葆有這樣清澈的眼眸,讓年輕如我亦覺出自己的衰老?他們在現實中是否也這般率真,壓抑或戴著面具?孩子般率真的人,多是不入世而短壽的,盡管其中的一部分發出過耀眼的光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童年的回憶大多是片段,因為不懂人世離合,因為無力探究世事紛擾,只能聽任一切隨緣而來,又隨風而去。仔細想想,又有幾個童年玩伴可以交代明了他們的今昔。這樣的別離,比起成年之后,猶更痛切,因為多數只能留作一生的回憶。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致的東西,這樣的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這樣的純凈淡泊,彌久恒馨,這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看<城南舊事>吧,如果你累了,倦了,想念母親的懷抱了。你想要的,她會給你。如果你愿意,還可以做一個有關童年的玫瑰色的夢。夢猶酣暢,人已遠離。
【城南舊事觀后感】相關文章:
《城南舊事》讀書感想范文12-27
寫讀城南舊事有感10-22
城南舊事課文閱讀感受10-05
《城南舊事讀后感09-28
讀《城南舊事》有感作文08-21
《城南舊事》讀后感07-08
讀城南舊事有感【精】06-20
讀城南舊事有感【熱門】06-19
【推薦】讀城南舊事有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