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
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讓教師知道,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教師授課前首先要吃透教材。下面由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高校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一】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赴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萃文中學參觀學習,非常感謝學校給我的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聽課是使教師快速成長的最簡潔的方式,在這次聽課學習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以下是我聽課后的總結。
第一、整體突出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
兩位授課教師目標定位準,綜合考慮了三個維度目標,很好地把握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步驟,不僅將詩歌的意境講解透徹,而且能將文中的情和景緊密地交融在一起,把握文本的感情脈絡,讓學生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二、合理運用教材,做到以學定教。
教材的妥帖使用是展示教師個性,體現教學特色的關鍵所在。一名優秀的教師能夠對教材的處理,做到取舍,同時又要善于生成新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既能把握整體,又能兼顧局部。如陶夢莎老師在講解《石壕吏》一文時,一會讓同學們上臺表演,一會讓大家互相討論,一會又深挖教材。又如朱建星老師緊抓詩歌的意境,恰當能夠引導,最后又水到渠成,非常到位的體現了一位青年教師的授課藝術。
第三、教學方法的巧妙地運用能使一堂課增添不少的色彩。
中學語文有著豐富的人文底蘊,如何讓學生更深刻的感知,在實踐中可以自主,合作,探究,小組合作等等,方法是多樣的。授課教師能夠重視語文的熏陶和感染力,比如朱老師在教授《觀滄海》一課時,巧用相似詩歌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類比,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又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妙趣橫生的語言藝術,令學生定是難以忘懷。
第四、教師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呈現良好的語文素養。
在這次聽課中,朱建星、陶夢莎兩個老師都進行了詩歌朗誦,可見,要想打動學生,語文老師的文學底蘊要深厚。陶夢莎老師在朗讀發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能夠把《石壕吏》讀得繪聲繪色,讓學生大開眼界;兩位老師教態自然,有親和力;導入極具詩意;這些都說明了好的語文老師是有著扎實的語文功底和良好的個人素養的`。
課后,市教研室的劉和程老師深入淺出詳盡而又妙趣橫生地點評了兩位老師的觀摩課,他認為兩位老師的新授課都極注重閱讀教學,在讀書聲中開始,在讀書聲中結束,整節課書聲瑯瑯這很好,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讓整個課堂氛圍激蕩,可謂兩全其美。兩位老師對文本的把握十分到位。陶老師盡管是一位剛畢業的新老師,教學經驗卻極其豐富,朗讀功力也極佳。這些精當的評析也讓我受益匪淺。
總的來說,一天的聽課讓我學習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這將對我以后的教學產生很大的啟迪作用。我一定會認真總結,反思,在初中語文新課程理念的總指導下,加強自己的語文功底,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踏踏實實地教學。
【高校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二】
本次學習,名稱是“xx市教育局‘現代教學創新與實踐’高中英語名教師高級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x老師領隊?偣50人參加了本次學習班。在簡短的開學典禮上,首先講話的是華東師大教育科學學院的陳曉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領隊老師——xx虹老師。本次學習總共聽了17位教授、博導和教研員的講座報告。每天早上8:30開始上課,11:30下課。下午從兩點開始,到5:30結束。專家們的講座,內容廣泛,有跟英語課改有關的內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學、教學策略、科研能力等有關的內容。英語教學部分我已經粗略地在英語組的組會上傳達。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談一談一些英語教學之外的總體體會。體會之一:教師要轉變角色,讓自己成為新課程下的反思型教師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系的呂良環教授認為,在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已經變化。她認為,
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應該是:
1、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新課改下的知識傳授者。
2、教師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3、教師成為研究者。她認為,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
角色已有如下變化:
1、知識傳授者依然是新課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師唯一的或常規的角色。
2、教師改變過于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努力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同樣,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具體表現在:
1、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有效途徑。
2、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發展元認知能力。
3、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也許,我們會問,什么是“元認知能力”?還有,教師還要成為研究者。也就是說,每一位老師都有能力、并且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提出改進意見。體會之二:教材要“二次開發”,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俞紅珍教授認為,目前教師有兩種教材觀:一種叫“圣經式”的教材觀,另一種叫“材料式”的教材觀。她認為,這兩種教材觀分別代表了傳統教學和新課程教學,其中孰優孰劣是顯而易見的。她認為,“材料式”的教材觀更注重服務意識,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更注重過程導向,更靈活,更有助于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俞教授認為,通過教材“二次開發”,
能達到這樣幾個目的:
1、適應情景,促進教材個性化;
2、彌補教材的內在缺失;
3、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俞教授認為,教師的基本立場有兩點:
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內涵,珍視教材的價值;從教材出發,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2、“超越教材”:拓寬教材的外延,凸顯教材的功能。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學情景具有獨特性和動態性。新課程倡導教師創造性地和個性化地運用教材,賦予教師“二次開發”的權利,拓展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和空間,也使教師的專業成長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師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意味著教師不再是外部課程的被動消費者,而是積極的開發者。它要求教師擺脫對教材的過分依賴和崇拜,積極、自主、合理地選用和開發教學資源,應對教學情景中的種種不確定性。教師不僅要具備課程意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這種知識和技能不能僅停留于觀念層面,而且也應該存在于教師的實踐生活。教師通過教材的“二次開發”過程,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課程知識,創造著新的課程經驗,成為自己專業生活的主人。
【高校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學習總結01-01
醫院外出學習總結11-24
外出培訓學習總結范文(精選6篇)10-10
小學數學教師外出學習總結范文07-28
最新外出培訓學習總結范文(精選6篇)10-12
外出參觀學校學習總結范文(通用5篇)03-11
幼兒園外出學習總結12-10
外出參觀學習工作總結07-10
數學教師外出考察學習總結01-28
中學校長外出學習總結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