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誠信的征文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對大家啊有所幫助
誠信,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礎。“言必行,行必果。”曾參為了讓兒子從小養成講誠信的好習慣,不惜殺豬教子;韓信為報漂母一飯之恩,做了楚王后奉千金以漂母。
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如果說季布年輕的時候沒有真誠對待朋友,答應別人的事情經常做不到的話,那在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之后還會有人舍棄身家性命去保護他嗎?
誠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所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曾經“徙木為信”。為什么他要做這個事呢?因為在他之前,秦國不是“法治社會”,商鞅是法家的代表,孝公給了他“依法治國”的權力,于是他決定先從取得人們信任開始。起初人們對他的行為是不相信的,但終于有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搬走了商鞅所立之木,商鞅便按他所說的,重賞了搬木之人,于是威望大震,一夜之間秦國從“人治之國”變成了“法治之國”。 而商鞅之所以被人們稱道至今不僅僅是因為他非凡的政治成就,更是因為他講求誠信的品質。
最近大家經常談到的胡雪巖,我聽過幾期相關的《百家講壇》,他白手起家,發展到后來叱咤商界,游刃官場,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擁有一品官職的紅頂商人。究其成功的根本,和他誠信的品質是密不可分的:身為一個生后貧苦的牧童,他拾金不昧,以誠待富;身為一個寄人籬下的學徒,對老板的破格提攜,他以誠待恩;身為一個迅速發家的商人,他不懼生意場上的爾虞我詐,以誠待商;身為一個家庭的主心骨,對摯友的生死之托,他舍命相助,以誠待友……在胡慶余堂的大廳里,胡雪巖掛了兩塊匾——“戒欺”和“真不二價”。這兩塊匾不止代表了胡雪巖所追求的商業信譽和道德,更是從根本上闡釋了胡雪巖成功的真諦。
“ 人無信,無以立。 ”從古至今因為講求誠信而成就大事的人不勝枚舉,又有而不講誠信將千古基業毀于一旦的也大有人在。周幽王為得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等到西戎真的攻到京城的時候,幽王勢單力薄,無兵救援,被殺于驪山腳下,西周從此滅亡。
誠信是一種資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保障。如果企業與企業間都不講誠信,那我們還怎么談合作、求發展呢?晉商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就是因為他們在商界數一數二的誠信。同樣,今天我國唯一躋身于世界最具影響力一百強品牌的.海爾集團——由當初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發展到今天,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和誠信無疑是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當初海爾只是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沒有召回不合格的冰箱,誰又能說得清海爾的今天會如何呢?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不贊同我的觀點了,可能有人會想起《孫子兵法》中截然不同的理論了:“兵者,詭道也”、“兵不厭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這不是讓我們以詐取勝么?我要說:非也!非也!《孫子兵法》的理念與我現在所講的內容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畢竟縱橫捭闔之術是那個時代的一種特殊產物,只是發生在及其特殊的環境之下。
就我們的生活來看,更是人人都離不開誠信。試想,如果人人都不講誠信,那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呢,每個人都為不同的理由帶著面具說謊,動機也只有一種名字,那叫做欲望。可是我們會從中得到什么好處呢?這樣做只能是惡性循環,得不償失。即使個別人會得到一些利益,但那只可能是暫時,從長遠意義來講,那只不過是代表著在以后更多的失去!
誠實守信是我國優良傳統美德,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哺育著我們中華兒女成長。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像一盞指路明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加強自身文化修養,更要提高自己的誠信意識,從我做起,修養身心,從而在內心層次上使自己的素質得到提升。
【關于誠信的征文】相關文章:
誠信伴我成長征文08-23
誠信伴我成長征文800字08-23
關于雪的征文01-09
關于最美村鎮的征文12-20
關于珍惜征文01-19
關于誠信的的名言11-10
關于誠信的孔子名言09-30
關于魯迅誠信的名言11-05
關于誠信的勵志故事07-21
關于誠信的莊子名言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