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管理制度范本(精選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染病管理制度(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染病管理制度1
一、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
教導處必須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分年級段對學生進行有關傳染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會、班會等陣地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養成教育;全校老師都應時刻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和正確的引導。所有學生必須參加一年一度的體檢,發現有疾病和傳染病的學生,班主任應及時告知其家長,督促家長對孩子進行治療。
二、加強消毒工作,強化飲食衛生。
總務處要安排督促每月兩次對教室進行消毒,疫情的爆發期間堅持一天一消毒。
三、對生病學生的處理預案。
若學生生病,上班時間由班主任及時聯系家長,需要去醫院就診的,由班主任負責;在班主任不在的情況下,由科任教師帶學生去醫院,不得拖延,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委派其他學生帶去看病。
四、對傳染病的處理預案。
發現傳染病,應及時向學校匯報,并通知家長,必要時進行隔離;如學生因病回家就診的,班主任應隨時詢問學生疾病情況;學生病愈后,持醫院的治愈證明方可返校學習,班主任要及時、妥善處理好患病學生的物品。發生重大傳染病,學校要及時上報并按疾病防控預案進行妥善處理。
傳染病管理制度2
一、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和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和防治法實施細則》及《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醫院成立院內感染控制委員會,全面領導院內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內感染監控網,以醫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員為監測對象,統計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辦公室醫護人員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點科室工作,做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的微生物學監測,督促檢查預防院內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院內感染漏報率的調查,督促病房如實登記院內感染病例,杜絕漏報。
五、分析評價監測資料,并及時向有關科室和人員反饋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各種感染的危險因素,降低感染率,將院內感染率控制在10%以內。
六、經常與檢驗科細菌室保持聯系,了解微生物學的檢驗結果及抗生素耐藥等情況,為采取相應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七、加強院內感染管理的宣傳教育,宣傳院內感染監測工作的意義和監測知識,提高醫護人員的監控水平。
八、擬定全院各科室計劃并組織具體實施。
九、協調全院各科室的院內感染監控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和咨詢,推廣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劑。
十、對廣大醫務人員進行預防院內感染知識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做好有關消毒、隔離專業知識的技術指導工作。
傳染病管理制度3
一、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1、設立傳染病預檢分診點,具備消毒隔離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消毒和處理醫療廢物。
2、從事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常規以及有關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醫護人員在接診過程中,應當按要求對病人進行傳染病的預檢。預檢為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應當將病人分診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診點就診,同時對接診處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據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周期、流行趨勢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做好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初步排除特定傳染病后,再到相應的普通科室就診。
5、對呼吸道等特殊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應當依法采取隔離或者控制傳播措施,并按照規定對病人的陪同人員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采取醫學觀察及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二、傳染病診斷及轉診制度
1、醫院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2、對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
3、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傳染病診斷標準和治療要求,采取相應措施;對不能確診的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組織醫院專家組會診確認,同時上報縣疾控中心,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
4、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對不具備傳染病診療條件的科室,在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時,要認真、詳細地做好登記,按照傳染病管理相關規定進行報告,非危重病人轉到傳染科(內科)歸口治療,危重病人先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轉診到傳染科進一步治療。
5、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7、對肺結核病人應按相關規定進行歸口治療,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結核病人轉診三聯卡。
備注: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指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符合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診斷標準的人。
三、傳染病登記報告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本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2、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絡直報,并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3、報告的程序為: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絡直報(需電話報告縣CDC的按要求報告)。
4、報告病種和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等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3)對其它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進行報告。
5、個別病種的確認須由相關單位認可后方能上報:
。1)脊髓灰質炎,要由國家確認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2)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ㄈ鐐魅拘苑堑湫头窝、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須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3)艾滋病,應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6、每月29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
7、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
四、傳染病網絡直報制度
1、計算機網絡管理維護及人員配置
(1)配備專用計算機1臺進行疫情網絡直報工作;
。2)配備2名工作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收集、錄入、初審及相關傳染病管理工作(1名為專職);
。3)有人負責本單位網絡直報系統硬件與網絡維護,以保障其正常運行;
2、責任報告人填卡要求
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完整的合格的傳染病紙質報告卡。包括初次報告、訂正報告(含死亡訂正)。醫生填卡時,盡力詢問病人的詳細現住地址,得到病人的準確可靠地址,具體到鄉鎮、街名和門牌號。
3、直報人員職責及網絡填報要求
。1)直報人員之一必須為疫情管理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癥狀監測等項工作的網絡直報及電話報告工作;
。2)直報人員負責每日的收卡、錄入、初審工作。常規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規錄卡應在17點30分前完成;特殊情況立即錄入,不得延誤;
。3)將“現住址國標”下拉框逐級選至鄉鎮級,以避免紅卡的出現;如遇到現住地址不詳的卡片,即作為市內、省內和省際流動人口處理:錄卡操作時,在“現住址國標”欄逐級選中“不詳”,并在“現住詳細地址”欄填寫“不詳”或已獲得的內容。系統會自動將此類卡片統計在本地流動人口發病數內;
。4)若病人為學生,必須在患者單位欄內填寫學校正式全稱及班級名稱,勿用簡稱;
(5)艾滋病、HIV要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副卡;
。6)妥善保管好用戶編碼及密碼,確保直報系統處于正常、安全的運行狀態;
(7)紙質卡片是電子疫情資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據,要保留三年備查。
五、門診日志、住院病人登記管理制度
1、門診日志
。1)門診日志包括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初診和復診、處理、報卡九項基本內容,必須逐項填寫完整,不能用癥狀代替診斷;
。2)門診日志由臨床醫生填寫,于次月5號前匯總交院辦公室;
。3)掛號與日志登記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記:住院登記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須逐項填寫,由各病區妥善保存。
六、檢驗科、放射科傳染病登記管理制度
1、檢驗科登記及反饋:登記項目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送檢日期、姓名、性別、送檢樣品、化驗項目、化驗結果、檢驗人員和報告日期,異常結果必須反饋送檢醫生處,并有記錄。
2、放射科登記及反饋:登記項目包括開單科室、檢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別、檢查結果、初步診斷和報告日期,異常結果必須反饋送檢醫生處并有記錄。
七、傳染病報告培訓制度
1、培訓對象為所有醫務人員、總值班人員。
2、培訓計劃:每年對所有醫務人員至少培訓一次,新來人員在崗前培訓時必須進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報告相關內容培訓。
3、培訓時間: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訓一次,新進人員8月培訓。
4、培訓內容:根據需要選擇性的培訓《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修訂版)》、部分《傳染病診斷標準》等。
5、考核:根據培訓內容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補考至合格為止。
八、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職責
1、搞好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有分管領導、科室、人員。每月召開疫情例會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各種疫情管理制度,并認真實施。
3、加強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疫情報告意識。
4、健全門診日志、住院登記本、傳染病登記本、檢驗、檢查傳染病登記本等,備足報告卡,以保證疫情報告工作的正常開展。
5、每月對全院進行一次疫情漏報檢查。檢查門診日志、傳染病登記本、住院病人登記本及傳染病登記本、檢驗科的傳染病檢驗登記本、放射科的傳染病檢查登記本。把疫情檢查情況納入醫院全年目標考核體系中,并將每月疫情檢查結果進行公布,按制度進行獎懲。
6、負責對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核對、網絡直報、登記、卡片保存等工作。
7、負責對全院醫務人員的傳染病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對新入人員傳染病知識的崗前培訓。
8、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調及采樣工作。
傳染病管理制度4
1、幼兒園成立創安領導小組,未保領導小組及消防工作領導小組及護校隊。安全工作層層負責、落實到人。
2、及時傳達、宣傳和學習上級領導有關安全文件,提高老師的安全教育及管理意識。
3、定期對全園教職工進行消防講座等培訓。
4、建立和執行房屋、設備、消防、防盜交通等各項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建立執行食品、藥物的管理制度。并落實安全工作每日巡查制度。
5、嚴格執行幼兒接送卡制度,加強門衛管理,平時要關好門,對來訪者進行詢問登記,嚴防幼兒走失。
6、食堂定點采購,并實行查證制度,四十八小時留樣制度。食堂對食物的操作與保存應注意衛生,以免食物中毒。
7、加強衛生防疫工作,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及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做好春、秋傳染病高發期的消毒工作。醫務室按時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并把好晨檢關,以免傳染病蔓延。
8、定期組織教職工進行體檢。
9、利用活動、游戲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的教育,防止發生觸電、走失、摔傷、燙傷、食物中毒、吞食異物等事故。
10、定期檢查更換重點部門(財務室、電教室、檔案室、廣播室等)的消防器材。
11、發生重大事故應及時啟動預案。
傳染病管理制度5
一、疫情報告制度:
學生在校期間如有傳染病的發生,應及時、準確地報告市疾控中心(在經醫院確診或實驗室檢查)。
順序:學生———班主任———衛生室———校長室———市疾控中心、市教育局
二、晨檢制度:
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晨檢工作。對患傳染病的學生,班主任老師應及時與家長聯系,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隔離治療,并對已發生傳染病班級的其它學生要在衛生部門指導下進行預防性服藥,如板蘭根、維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
認真做好教室、專用教室消毒工作,對發生傳染病的班級和住宿部要重點消毒,勤洗曬衣被并用紫外線消毒車和含氯消毒液噴灑、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復課要求:
根據不同的傳染病隔離時間來決定隔離期限,隔離時間未到的必須要有醫院傳染病科證明,并由衛生室復檢后學生才能進教室上課,反之仍作為病未愈不能來校上課。
五、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這一內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勤洗手,及時做好學生的計劃免疫,防止交叉感染。學生離校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并要經過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后方可回班。
六、對患傳染病的學生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學生進行檢疫,隔離、觀察、不串班。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七、工作人員家中及學生家長發現傳染病人應報告學校領導,采取必要措施。
傳染病管理制度6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在院感科的指導下配合做好各項監測,按要求報告醫院感染發病情況,對監測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則應為: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4、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每周空氣消毒一次,地面應濕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刻消毒,每月大掃除一次。
6、病床應濕式清掃,一床一套(巾),床頭柜應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后,床單位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7、彎盤、體溫計等用后立即消毒處理。
8、加強各類監護儀器設備,衛生材料等清潔與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潔。
10、對傳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傳染病管理的有關規定,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11、傳染性引流液、體液等標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療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置專用拖把,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內,送定點站處理。
傳染病管理制度7
1、從事內鏡診療和內鏡清洗消毒工作的醫務人員,應接受相關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
2、設診療區和清潔消毒區,保持室內清潔。
3、不同部位內鏡的診療應當分室進行。
4、工作人員清洗消毒內鏡時,應當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
5、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滅菌程序必須遵照國家2004版《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
6、進行內窺鏡診療前需對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過篩檢查,必要時進行抗—HBV、HCV、HIV過篩檢查。對HBsAg陽性者或特殊感染和非特異結腸炎患者等應使用專用內鏡或安排在每日診療工作的最后。
7、每日診療工作結束,用75%乙醇對消毒后的內鏡各管道進行沖洗、干燥,儲存于專用潔凈柜內。對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沖洗槽進行清潔消毒。
8、每日診療工作前,必須對當日擬使用的消毒類內鏡進行再次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時間不少于20分鐘。
9、做好內鏡診療、清洗、消毒登記工作。
10、儲存柜每周清潔消毒一次。
11、每日監測使用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并記錄,低于有效濃度立即更換。每日室內紫外線消毒。
12、每月一次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戊二醛培養。
傳染病管理制度8
1、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加強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責任報告人(接診的醫務人員)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所在地的醫院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報告登記薄。必要時作好訂正、死亡報告。
3、確診或疑診甲類傳染病時要及時用最快的方式報告當地醫院,同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4、首診醫生發現確診或疑診傳染病病例時,要及時準確填寫門診登記日志、病人單位地址、發病地址及聯系方式。便于追蹤疫情。
5、經常檢查及督促傳染病報告情況,凡發現對傳染病有漏報、漏登、未及時上報者要及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6、醫務人員每周自查,整理、匯總門診日志,要有詳細記錄,如發現有漏報或錯報者,應及時補報或修正報告。
7、醫務人員每天要填寫好門診登記日志,項目登記要齊全、完整,地址要詳細。門診登記日志要與當日處方相符。不得漏登。
8、傳染病報告,只報初診新病例。復診病例不再報告。
9、加強疫情管理,落實責任到人,按照有關法規和上級要求,對轄區內的疫情登記、報告及管理情況,定期進行核實,檢查和指導,并定期統計,做好旬報、月報和年報工作。
【傳染病管理制度范本(精選8篇)】相關文章:
小學傳染病防控的管理制度范本12-14
質量管理制度范本「精選」11-04
生產車間管理制度范本精選08-14
員工績效管理制度范本(精選)08-08
公司管理制度范本(精選18篇)12-21
門衛管理制度范本(精選7篇)12-17
考勤管理制度范本(精選17篇)12-17
門衛管理制度范本(精選16篇)12-16
財產管理制度范本(精選5篇)12-16
倉庫管理制度范本(精選17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