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教育21世紀的先導產業-科技人才在21世紀知識社會中的重要
論文關鍵詞:教育 知識經濟 人才資源 財富 科技人才
論文摘要:科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技人才是知識和科技的載體,是知識的生產、分配、傳播與應用的主題或帶頭人?萍既瞬诺膭趧邮且环N特殊的智力勞動,其勞動成果是一種特殊的知識形態成果科技人才應具備的特征有主體性、社會性、時代性、創造性、進步性。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兩類資源:一是自然資源,一是人力資源。在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力資源的開發將越來越重要。重視人力資源開發的研究不僅是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標志。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它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人力資源,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但是,從總體上看,開發程度不足,利用不甚合理,人員素質較低。
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發展實踐表明:未經開發的低質量人力資源尚不能認為是寶貴財富,而可能成為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沉重的負擔。只有經過科學開發、具有健康身體和現代文化素質的人力資源,只有掌握了熟練勞動技能的高質量人力資源,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最大資源。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不僅要培養大量有文化、有知識、有勞動技能的人力資源,而且人力資源開發的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培養出具有創造性和進步性的科學技術人才和其他各個方面的人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又可以說知識經濟是人才經濟。但是由于人力資源要經歷較長的培育周期,所以培育和開發人力資源不能急功近利,臨渴掘井。在以擁有大批掌握了現代科技文化的人才為基本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就自然成為這個時代的先導產業。而且,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競爭取決于科技的競爭,而科技競爭的根本是科技人才擁有的數量和科技人才質量的競爭。
一、科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
科技人才是知識和科技的載體,是知識的生產、分配、傳播與應用的主題或帶頭人。知識和科技是通過科技人才的“中介”作用將其滲透到其他各個生產力要素中去的。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突破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為科技人才的數量與質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科技人才是發展生產力的關健,是第一生產力的載體,又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科技人才隊伍的狀況將決定它們經濟發展和國家現代化的成效與速度。以英、美兩國為例,就可說明這一問題。英國是產業革命的先驅,從18世紀起,在將近200年的時間里,英國曾是世界科技人才的中心,有為數眾多的一流科技人才,又注重吸引外國人才,使英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諸多領域占有領先地位,工業、貿易等也居世界前列。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英國為了恢復戰時被破壞的經濟,壓縮教育經費,科技人才的待遇也有所降低,并且限制外國留學生和專家入境,昔日人才云集的盛況不見了,科學技術失去了領先的地位。而美國則不然,戰后不僅積極發展教育,延長本國人民受教育的年限,而且千方百計地搜羅戰敗的德國、日本的科技專家,積極吸收國外人才,不惜以高薪厚祿聘用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逐年增加教育經費,特別是理工科院校的經費,鼓勵大學和企業辦研究所。此外,它還不遺余力地挽留外國留學生在美工作,據估測,美國挽留留學生和從發展中國家吸引科技人才所得的效益,比美國援助發展中國家的費用要高二三倍,F在美國由于占有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它的科學技術水平不僅超過了英國,而且在大多數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從這一側面也可以說明科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下表是近70年來發達國家受教育年限的變化情況。
關于美國大量引進外國人才,以保持高科技優勢的問題,我國的《參考消息》轉載了美國《華盛頓時報》1998年9月17日的一篇文章說:保持高技術的優勢,美國在信息技術、電信、電子計算機、生物醫學的研究和開發,以及其他的高技術產業方面居于世界的領先地位。這些領先地位是美國自80年代初以來經濟強勁增長的不可缺少的來源。
但是,不能永遠認為領先地位不成問題,在今天的全球化經濟中,技術可以輕易轉讓,資金迅速地流向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可以帶來最高收益的公司,因此,美國高技術產業為了保持得來不易的競爭優勢,也必須奮力拼搏。
二、科技人才勞動成果的價值特性
開拓新的生產力的生產勞動亦即科技勞動,是一種特殊的智力勞動,其勞動方式固然也需要使用一些勞動工具,如計算機、通訊設備、實驗與檢測儀器及材料等,但主要是依靠人的大腦的思維與創造力;其勞動成果是一種特殊的知識形態的成果?萍紕趧映晒氖褂脙r值特性與體力勞動的使用價值特性有著本質的差別,科技成果的使用價值具有天然的共用性,而體力勞動成果的使用價值特性則是專用性,因為科技成果在本質上是關于開發利用自然(包括人工自然)的理性知識、方法、訣竅、手段等。它可以在同一時間內為分布于各處的許多主體廣泛地共同使用,沒有時間、空間、使用主體數量的限制。在私有經濟的條件下,這種廣泛的共用,對大家有益而不會對彼此的實際利益有任何損害。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看,科技勞動成果只存在占有者的擴大,而不存在“占有”的喪失。因為具有某種科學技術的人,通過教育或傳授,使他人也占有這種科學技術時,其本人在實際上并沒有失去這種科學技術。因此,我們可以說科技勞動的特質即科技勞動成果的天然共用性與公有觀念有著一種內在的聯系。但是,勞動(包括科技勞動)還是人們的謀生手段,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在一切資源與商品都屬于特定主體的非公有經濟條件下,這種內在聯系就被社會經濟形式的外殼深深地封裹。這與科技勞動成果的天然共用性相對。體力勞動成果是若干單個的具體物質產品,它的使用價值特性是,任何一個具體物質產品在同一時間內只能為某一個人專用,或者是由該產品的性能所決定的幾個人專用,排斥其他人使用,而且許多科技勞動成果的共用性也受到了限制。這就是說,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看,體力勞動成果的占有關系中存在著“此有彼失、彼有此失”的矛盾。對于某些科技勞動成果(如一些發明、創造)在一定時期內也存在這種矛盾。因此,只有當人類在生產領域中的體力勞動完全為“物化的智力”的高級形式——智能機器人所取代,人類社會也在私有觀念和私有制上有了變化之后,人們在生產領域中只是從事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時,人們的公有觀念才有其自在的基礎,而不需要特定社會力量的倡導和法律規范的強制。由此可見,新的生產力的開拓者科技人員,在本質上是未來共產主義的勞動者,他們的勞動成果的特性,就內在地包含著未來生產關系的基本特征。我們只有認識到科技人員的社會性質,才能正確地估量科技勞動者的歷史地位,從而在現實社會中,自覺地樹立尊重科技人員、尊重科技勞動、大力促進科技進步的意識。
[1][2]下一頁
【教育21世紀的先導產業-科技人才在21世紀知識社會中的重要】相關文章:
基于產業集群的知識管理研究03-22
產業鏈中的知識轉移研究:以電信產業為例02-27
空間知識溢出對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11-26
關于企業知識管理的發展與重要性01-01
知識管理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03-19
西安產業下游戲教育論文12-04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論文12-03
論知識資源對企業績效的重要性03-18
藝術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重要性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