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及對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意義
[論文關鍵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勞動力素質
[論文摘要]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科學涵義及主要貢獻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我們當前提高勞動力素質,進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馬克思關于科學勞動的理論可以回答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價值創造的一系列問題。
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出現了許多與勞動力素質有關的問題,而馬克思作《資本論》時的勞動價值論對我們今天還有多大用處?本文試圖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入手,談它對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意義。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在批判繼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而完整的勞動價值學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是馬克思狹義政治經濟學體系,特別是他的剩余價值學說的前提和基礎。馬克思在勞動價值學說上的偉大貢獻主要在于:
1.價值作為商品經濟范疇的確立。與資產階級經濟學不同的是,馬克思的出發點是商品,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的出發點是勞動產品在現代社會所表現的最簡單的社會形式,這就是商品!瘪R克思從商品出發,得出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概念,并把它們看作是商品的兩個因素,闡述了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與古典政治經濟學不同的是,馬克思從交換價值抽象出了價值,并區分了交換價值與價值兩個概念,把交換價值視作價值的表現形式,把價值定義為人們抽象勞動的結晶。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使價值作為商品經濟的范疇得到了確立。
2.勞動二重性理論的確立。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商品中包括的勞動的這種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證明了的。”馬克思從對商品二因素的分析中導出了勞動的二重性,并論證了商品二因素是由勞動的二重性決定的,從而深刻地揭示了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因素的內在聯系。馬克思指出商品中包含的勞動,一是具體勞動,他創造了使用價值;二是抽象勞動,它形成了價值。勞動二重性理論為考察價值的本質和價值量的決定開辟了道路。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正由于沒有勞動二重性理論,因而不能揭示價值的本質,也不能徹底解決價值量的決定問題。而馬克思運用勞動二重性理論深刻地揭示了價值的本質,即價值是間接社會勞動的表現,是被物的外殼掩蓋著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由此,馬克思也徹底解決了價值量的決定問題,即不僅解決了價值量為什么要由社會必要勞動決定,而且,解決了什么是社會必要勞動的問題。
3.價值形式理論的建立。馬克思的價值形式理論,是在他已經從交換價值中抽象出價值的基礎上展開全面論述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不僅沒有研究過價值形式,而且沒有提出過這種任務,他們始終不能從對商品價值的分析中發現“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瘪R克思證明了在一個統一的商品價值形式中,存在著“價值表現的兩極”,他們是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這就表明,一個商品的價值只能通過另一個商品的使用價值才能表現出來。這便是馬克思價值形式理論的核心。馬克思詳盡地考察了價值形式的歷史發展過程,即四種價值形式依次更替的歷史。這樣,馬克思就不僅解決了商品“如何,因何,從何”變為貨幣這一古典政治經濟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揭示了貨幣的起源和本質,而且進一步揭示了價值的本質。
4.勞動力價值理論的建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從未區分過“勞動”與“勞動力”,錯誤地把勞動當作商品,把工資當作勞動的價值形式或價格,由此,他們便無法解決價值規律同資本與勞動相交換的矛盾,從而走入絕境。馬克思第一次嚴格區分了“勞動”與“勞動力”,建立了勞動力商品和勞動力價值的理論。他明確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在資本與勞動的關系中,工人出賣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力,作方商品,勞動力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是,勞動力是特殊商品,其價值和使用價值都有特殊性,他的價值雖然也是由生產和再生產這種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決定的,但這種價值的決定,還受到一國的文化水平、歷史條件、甚至自然條件的影響,它的使用價值即勞動具有一種成為價值源泉的屬性,而且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于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其差額構成剩余價值,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的工資,其實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馬克思的這一理論,揭示了剩余價值的起源和工資的本質。解決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家遇到的一個重大難題,使價值規律在資本與勞動的關系中得到了貫徹。
5.價值規律表現形式理論的完成。古典政治經濟學肯定了價值規律,但是,價值規律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呢?是怎樣貫徹下去的呢?“科學的任務正是在于闡明價值規律是如何實現的。”固然,古典學家曾經探討過市場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問題,但是他們不了解這種波動正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或實現形式,他們尤其不了解,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這種表現或實現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主要由于后一原因,使李嘉圖在價值規律同等量資本要求等量利潤規律的矛盾面前一籌莫展。馬克思深刻而徹底地闡述了價值規律表現形式的理論,指出在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和資本主義初期,價值規律是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來實現的,這種波動正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由于商品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的,等量的資本要求等量的利潤,各個資本有機構成或周轉速度不同的部門的資本家便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結果是利潤趨于平均化而形成一般利潤。由此利潤便轉化為平均利潤,而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價值規律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規律。在這種情況下,價格不是圍繞價值波動,而是圍繞生產價格波動,但這并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對價值規律進一步的發展。馬克思的生產價格理論從根本上克服了李嘉圖無法解決的又一大難題,使勞動價值學說更加堅實和完整。
[1][2]下一頁
【論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及對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意義】相關文章:
論析“社會勞動價值論”03-19
論析勞動價值論中的價值認定03-19
論析新時期勞動價值論的創新和發展06-24
簡析勞動價值論創新與發展的方法論03-19
試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思考03-19
簡析勞動價值論與科學管理03-19
論析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必須要澄清的五大理論認識問題03-18
論析深化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根源和現實目的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