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財務治理“風險觀”的轉換
“是在風險中的”。一個企業抗風險能力的強弱主要體現在資金儲備、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3個方面。財務的風險觀,要求企業不斷調整自身的經營戰略,在全面熟悉和把握風險的條件下,預防和避免各種不應有的損失,使企業在競爭中不斷壯大與發展。一、財務治理中“風險”內涵
風險是現代財務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財務治理要求企業從動態發展的角度熟悉和把握風險。風險是現象,也是一個和現象。最早將風險范疇引進領域考察的是經濟學家。19世紀末,在企業利潤形成的原因時,經濟學家就以為風險是利潤的由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商品能否在市場出售,曾形象地說:“從商品到貨幣,這是一個驚險的跳躍”。1895年美國學者Hayes首先從經濟學意義上提出風險的定義,以為它是損失發生的可能性。但對風險定義較普遍被學術界所接受的是美國學者A·威廉斯的“結果變動說”,即“在某個特定狀態下和特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的結果的變動”。這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只要某項活動有2種或2種以上的未來結果,就是風險。即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假如結果只有一種就不存在風險。將風險與財務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財務風險,它構成經濟風險的一個組成部分。財務風險是貫串現代財務的一個重要范疇,它表現在:
(-)財務風險是一種可度量的可能性。即它以認知風險為條件,假如對風險無法加以度量,就不能真正熟悉、駕馭并轉移和分散風險,從而也就不能降低和減少風險的損失。換言之,人們在采取某種行動之前,能預先知道的所有可能的后果及各種后果出現的可能性,也就能認知并測度風險。若用概率來描述,則體現為結果的概率分布特征。
(二)財務風險是與風險報酬(收益)直接相通的,風險程度與風險報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此即風險報酬(收益)交換律,或稱風險收益權衡理論(Risk and Return trade off theory)。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應的風險代價”(本錢),風險同收益有替換效應。財務風險,實際上就是預期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的變異程度及其概率。這是科學決策必須考慮的重要題目。
財務風險還是貫串于籌資、融資、投資等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始終的核心題目。它在企業財務的4大決策——籌資決策、投資決策、股利決策、資產重組決策等領域居中心地位。企業財務的上述各項決策,離開或偏離了財務風險的方向,就會使各項財務決策失往依據。例如企業的籌資決策,包括籌資的內外渠道,發行股票、債券、銀行借款、租賃等籌資方式的選擇,籌資的用度本錢以及公道的財務結構和資本結構的安排,都要運用財務風險理論作出比較與權衡。又如,企業的投資決策,即企業資產最優配置決策,它決定一家公司的資產如何利用才最有利的題目,包括企業的資本預算治理,長期資產即固定資產的投資應達到怎樣的規模水平,投資方案或項目評估以及活動資產應保持在何種水同等等,都必須借助于財務風險和不確定性。再如公司的勝利決策和資產重組決策,包括股利的發放,股利發放形式的選擇,股利額的大小,采取何種股利政策(穩定或不規則政策),以及資產重組決策中吞并、收購以至破產等方式的選擇,資產重組動因的分析,資產的正確評估等,都要圍繞收益與風險交換律的要求進行權衡而選擇。
二、“風險觀”的轉換:財務環境變遷的內在要求
財務是環境的產物。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財務治理需要適應企業制造技術和治理方式的變化不斷調整與優化自己的行為與策略。
首先,通過收益與風險之間的正確權衡作出科學的企業風險決策。以企業資本經營為例,企業資本經營決策的基本原則是“探求一種風險盡可能小而收益盡可能大的方案”。然而,企業資本經營,尋求資本價值的不斷增值,必然會涉及很多新的經營領域,如房地產交易、股票交易、期貨交易、產權交易等等。這些對象的收益性和風險性的差異很大,要求經營者具備的條件也不一樣。例如,房地產交易投資規模大,投資的財務杠桿率高,資金周轉期長,資產的活動性差,估計的技術難度大,因而要求經營者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較好的貿易信譽和較深的專業知識儲備。又如期貨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獲取風險利潤兩種基本功能。它的特點是選擇余地大、風險報酬高、獲利機會多、市場透明度高。但期貨市場上投機因素多,轉眼之間便可能大盈大虧,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靈敏果斷的判定力和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就不能從事期貨交易。
由此可見,通過資本經營不斷開拓新的投資與經營領域,既給企業帶來了可能的高收益,同時也引發了企業經營的高風險。因此,企業資本經營必須適應競爭性財務治理的內在要求,通過資本經營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風險價值理論規范各種經營與財務風險,正確區分可分散風險與不可分散風險,通過有效治理減少可分散的風險;同時,加強風險權衡理論的研究,廣泛應用凈現值法、當量調整法、風險調整貼現率法以及期權法和博弈法等風險分析,進步企業決策的科學性,使企業資本經營真正達到風險小、本錢少、收益好的目標。
其次,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優化企業風險決策。在經濟,企業通常碰到的風險有4種:經營風險、風險、災難風險、環境和風險。而隨著互聯網在企業治理中的廣泛應用,各種“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行為開始發生。對內,作為數據治理的機往往被作為逃避內部控制的工具,同時,經濟資源中智能因素的認定將比無形資產更加困難,其隨著技術環境和信息環境的改變而發生價值波動,也輕易產生各種客觀上的失控現象;對外,由于“媒體空間”的無窮擴大,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現了“網上銀行”、“貨幣”、交易無地域化和無紙化,這使得國際間資本活動加快,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稍有不慎可能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傊捎诰W絡經濟的非線性、突變性和爆炸性等特點。企業需要加強對諸如資訊保護風險、內部矛盾和外部侵進風險、破壞與舞弊風險、交易完整風險、無形資產投進速度快、知識積累更新加快、產品的壽命周期不斷縮短等風險的研究。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在以網絡、信息經濟為基礎的新經濟時代建立新的風險治理模式就勢在必行了。這種新的風險治理模式與傳統的治理模式相比較的情況,詳見表1:
表1 新舊風險治理模式對比
舊模式
新模式
風險評估是特指的
尋找機會是沖動的
盡大部分由財務部分負責
每個部分獨立運行
重點控制財務風險和財務結果
應取消錯誤或改正錯誤
風險的主要因素是人
風險評估是持續的
按風險和回報來評估機會
以財務部分負責為主
重視風險評估和各部分間的合作
重點控制各種非財務風險
應避免錯誤
風險的主要因素是業務流程
美國伊利洛斯大學E·貝爾考依教授所著的《未來趨勢》一書,對網絡經濟的風險題目進行了分析,指出風險治理的極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未來會計發展的6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財務風險猜測及其模型的建立。建立財務風險猜測模型,對企業風險進行評估,是以網絡經濟為背景的新經濟時代風險治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由監測范圍與定性分析、預警指標選擇、相應閥值和發生概率的確定等方面的組成。產業經濟時代,企業的風險治理往往局限在某幾個高層治理職員之間,而且多是“亡羊補牢”的措施,并有很大的隨意性,即所謂的“救火隊操縱”。而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新經濟時代,由于的進步,風險治理將變為主動的風險治理,它要求突出預見性,有系統地辨認可能出現的風險。網絡經濟的新時代,要求企業以戰略的眼光從事企業的綜合協調治理。它夸大企業計劃、采購、控制等職能的一體化,使所有子公司、職能部分的子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相趨同,這種基于多層次委托代理關系下的累加代理本錢才會最小。這就需要財務治理有一條“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主線,各個部分應當圍繞這條主線展開,而事前分析、計劃預算治理將成為企業的基礎性工作。
第三,開發公道、有效的財務治理工具,猜測和防范風險。在、信息技術條件下,不斷創新風險猜測與防范手段是在對世紀中獲取競爭上風,取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當前,適應企業跨國經營,以及應對加進WTO之后可能對企業產生的風險,財務治理與實務界應當加快財務風險工具的開發。其中財務預警是財務治理猜測和防范風險的一個重要工具。財務電子預警是借助于網絡技術開展的財務預警,其目的是為了發現重大。企業財務的預警系統是指企業財務治理機構通過專門的監測、企業財務活動和理財環境,預先警示企業現在及將來可能存在的重大財務題目,它是整個企業經濟預警系統的核心。財務預警不同于財務診斷,它是一項長期、持續的財務風險猜測和監控體系,而財務診斷往往是針對財務事項展開的分析和對策,是短期的、應急性的財務治理手段或方法。在團體企業中,財務預警活動由母公司財務治理部分組織,視其必要可在子公司及其成員單位(包括海外公司或單位)設置“監測站”,具體承擔實地觀察和收集信息的任務。財務電子預警的方法多種多樣,如財務失敗電子猜測模型、風險猜測模式等。
開發和建設財務電子預警系統,必須與電子預算(財務電子預算)同步。在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新經濟,電子預算是確保電子預警有效開展的條件和基本條件。電子預算(E-budgeting)是由人工聰明結合企業組織規則發展起來的一種網絡式預算編制方法,它將企業各方面局部的信息整合成具有完整框架的預算體系,從而使預算的編制更正確、更富效率。電子預算代表著企業競爭戰略進進一個革命性的時代、其在企業財務治理工作中的,具有效任性、公道性、戰略性等基本特征。電子預算作為傳統財務預算的發展,豐富了電子預警的,進步了電子預警的效率。換言之,預算能使規劃和計劃落到實處,預算的過程是不斷協調完善的過程,它是一種有效的控制手段,其本身就具有電子預警的作用。譬如它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計劃治理方式,由企業內部各方協商確定并依照執行,能有效地解決產供銷之間的矛盾;它是企業競爭戰略有效落實的保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弱的“晴雨表”。傳統的預算手段,輕易出現編制過程的隨意性,預算目標的偏差過大,規劃與計劃脫節現象嚴重等情況。而電子預算既能避免這些題目,還能大大進步工作效率。相應地,也為電子預警提供了基礎保障。
電子預算系統作為一種在線治理工具,不再受地點、場所的影響,可以隨時上線運作,并使預算始終保持在最新的狀態。同時,它從便于企業其他職能部分和廣大員工積極參與的角度出發,設置了一系列轉換程序,即應用相同的標準,編制具有共同語言的預算,使不具有財務知識的人也能參與到預算的編制之中來。同時,電子預算系統依據不同編制者的需要,設置了不同的預算形態,使各個部分的預算編制既輕松又富有彈性,進而為電子預警的有效開展展平了道路?梢姡娮宇A警、電子預算的最大價值是將猜測、監控轉化為治理工具,徹底改變了企業財務治理工作中的傳統觀念,使他們朝著戰略性、競爭性財務方向發展。
【財務治理“風險觀”的轉換】相關文章:
財務風險治理新論03-22
公司治理與企業風險治理12-10
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治理03-22
論風險基礎財務治理的架構03-21
論項目治理中的風險治理03-20
內部審計與風險治理03-24
試論審計風險的治理03-20
企業團體財務風險治理與控制研究03-22
加強保險企業財務風險治理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