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的避諱習俗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習俗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的避諱習俗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避諱是封建時代等級制度的產物,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習俗。
所謂避諱,就是中國封建時代人們為了尊敬君主、圣人、賢者和長輩,在說話時不直呼其名,在寫文章時不照字直書,而用其他的字詞代替來加以回避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在古書用字上造成了許多混亂,給我們閱讀古籍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我們學習古代文化,對古代的避諱習俗很有必要認識了解。
避諱起源較早,至少在春秋就有了。據《公羊傳》記載,孔子作《春秋》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左傳》《禮記》及《孟子》等書對避諱也有記載和論述,但在整個先秦時代并不普遍。秦統一六國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劇升高,避諱才逐步盛行起來。從秦漢到唐宋,避諱的趨勢是愈來愈嚴,在宋代達到極盛。并且不少朝代的皇帝還另外規定了一些避諱的范圍和方法,讓臣民必須遵守使用,否則就要砍頭問罪。
避諱的范圍,歷代并無統一規定,但一般來說,多限于國君和長輩。因此,避諱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避國君或帝王的名字,這是最主要的一類,古人又稱這類避諱為“國諱”。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第一次在全國正式實行統一的避諱。秦始皇名嬴政,全國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或被改稱為“端月”,或改讀“正”為“征”音。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的名字也要避諱,因為莊襄王叫嬴子楚,所以秦稱楚國為“荊國”。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名劉邦,改戰國官名“相邦”為“相國”。漢文帝名劉恒,改北岳“恒山”為“常山”。漢武帝名劉徹,秦末漢初辯士蒯徹就被改名為“蒯通”。漢宣帝名劉詢,戰國后期大思想家荀卿(荀況)就被改稱為“孫卿”。東漢光武帝名劉秀,改讀書人“秀才”為“茂才”,魯迅小說《阿Q正傳》“我也曾問過趙太爺的兒子茂才先生”一句中“茂才”即指“秀才”。漢明帝名劉莊,改光武帝年少游學長安時的同學莊子陵為“嚴子陵”,莊子陵在富春江上的隱居之地至今仍稱為“嚴子陵釣臺”。漢安帝劉祜的父親清河孝王名劉慶,于是“慶”氏改姓為“賀”氏,現今的賀姓就是東漢慶姓的后代。到了宋代,避諱更甚。宋太祖名趙匡胤,字典中凡是和“匡”“胤”二字音同的字均不收錄。宋欽宗名趙桓,改“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為“齊威公”,甚至連和“桓”字古音相同的“完”字,書寫時也要缺筆。
第二類,是避長輩的名字,古人亦稱為“家諱”或“私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史記》中就把宦官趙談改稱為“趙同”,《報任安書》有“同子驂乘,袁絲變色”的句子,“同子”即指趙談。淮南王劉安的父親名劉長,《老子》中“長短相形”一句,在《淮南子?齊俗訓》里引用時改為“短修相形”,把“長”改為“修”。北宋司馬光的父親名司馬池,司馬光在給同朝士大夫韓持國寫信時,將韓持國改作“韓秉國”。蘇軾的祖父名蘇序,蘇洵寫文章改“序”作“引”,蘇軾為別人作序又改用“敘”字。避家諱最著名的一個例子,恐怕要數唐代詩人李賀了,李賀的父親名晉肅,因為“晉肅”和“進士”音近,竟因此不能考進士。韓愈為此憤憤不平,專門寫了一篇《諱辯》為李賀辯解。
另外,從北宋開始,對圣人孔子的名字也要避諱。凡是遇到孔丘之“丘”,讀作“某”或“區”。今天常見的“邱”字,是清雍正三年之后才出現的,現在的邱姓,也就是古代的丘姓避孔子諱而改的。
避諱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下面幾種:
一、缺筆
就是在寫字刻書時,將應避諱的字不完整寫出來,而少寫一筆兩筆。如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把“世”字寫作“卅”;宋代避宋太祖趙匡胤的“胤”字諱,將“胤”字少寫一筆(缺最后一筆“豎彎鉤”);避宋真宗趙恒的諱,“恒”字少寫一筆(缺最后一筆“橫”畫);宋代避孔子的“丘”諱,“丘”字少寫一筆(缺第四筆“豎”畫)等。
二、去字
就是在書寫中遇到應避諱的字時,干脆將此字去掉,不寫出來。如唐代史學家杜佑在《通典》中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把隋末唐初赫赫有名的大割據者王世充寫成“王□充”,省去了“世”字,后代的刻書匠不知這是避諱造成的,刻書時便把二字聯在一起刻成“王充”,這就與漢代大哲學家王充混為同名,鬧出了大笑話。
三、改字
就是將需要避諱的字改寫成同義字、近義字等來代替,這是避諱最常用的一種方式。這種避諱方式,使一些人的名字被改了,一些地名、官名、年號等都被改了。如晉文帝名司馬昭,“昭”改為“明”,就連西漢出塞和親的王嬙的字“昭君”也被改為“明君”,杜甫七律《詠懷古跡》(其三)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叫楊忠,因為“忠”“中”同音,于是連帶避“中”字,“中”改為“內”,官名“中書” 改為“內史”,“侍中” 改為“侍內”。隋煬帝名楊廣,“廣” 改為“博”,隋唐之際文字學家曹憲為三國時的訓詁詞典《廣雅》作音釋時,把書名改為《博雅》,地名廣陵(今江蘇揚州)也改稱江都。唐太宗名李世民,“世” 改為“代”或“系”,“民” 改為“人”。唐朝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 改為“戶部”;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及“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兩句中的“人”本應為“民”,為避“民”字而改;柳宗元《封建論》把“三世”改稱“三代”,把“生民” 改為“生人”;《捕蛇者說》把“民風” 改稱“人風”。唐高宗名李治,“治” 改為“理”或“持”,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唐中宗名李顯,唐玄宗名李隆基,把“顯” 改為“明”,“隆” 改為“崇”,清代顧炎武《日知錄?以諱改年號》中有“唐人凡追稱高宗‘顯慶’年號,多云‘明慶’,‘永隆’年號,多云‘永崇’”這樣的句子,說的就是因避諱而改年號。清圣祖康熙名玄燁,“玄” 改為“元”,“燁” 改為“煜”。清人著作或清刻古書中,許多應該是“玄”字的,如玄鳥、玄武、玄黃、玄宗等,都寫成了“元”,洪亮吉《治平篇》“自此而元焉”中的“元”指的就是“玄(玄孫)”。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傳統陋習。由于避諱,古人在古籍中更改人名、地名、官名、年號等的情況相當普遍,有的因要避幾個帝王的諱,還被數次更改。如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還在世時,就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 “基”諱,不稱名而稱字,人們稱其為“劉子玄”,到了清代,又要避清圣祖康熙帝玄燁之“玄”諱,清人筆下改稱為“劉子元”。這樣改來改去,必然會給我們閱讀古書造成不少障礙。因此,中學生朋友如果能了解掌握一些有關避諱方面的知識,中國古代的避諱習俗對于學習文言文乃至研讀古代典籍是大有裨益的。
【中國古代的避諱習俗】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服飾審美思想11-23
中國古代文論的永久魅力03-12
中國古代刑訊制度研究03-23
中國古代的旅游活動05-27
中國古代鬼文化探析03-14
淺談中國古代刑事審判規則03-21
中國古代實證法思想的演化03-07
中國古代契約制度的產生背景06-06